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2011-01-29 00:52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百科名片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英文:Khabarovskiy Kray;俄文:Хабаровскийкрай)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边疆区,面积78.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36,570人(2005年)。
其首府哈巴罗夫斯克,离中国边境只有30公里。
目录
简介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位于的中心部分。
面积78.86万平方公里,人口150
万多万。
拥有汽车制造和金属加工、黑色冶金、石油加工、建筑材料和建筑设
备的生产、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捕鱼和鱼产品加工、发电等工业产业。
在边疆
区内,已勘测到了大量的矿物原料储备。
具有开采前景的有:金、锡和煤,发
展木材采伐和加工、捕鱼和海产品加工。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远东地区交通
运输的枢纽。
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干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线、到俄罗斯中心区域的联邦汽车线路都要经过这里,它同时拥有尼古拉耶夫斯克、鄂霍次克、瓦尼诺和苏维港等海港。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乃远东经济区中部行政区之一,1938年10月20日设立。
位于远东南半部、中部,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地图东南部与中国黑龙江省接壤,东邻鄂霍茨克海、
日本海、隔鞑靼海峡与萨哈林岛相望。
土地面积78.86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
领土面积的4.6%。
境内主要河流有阿穆尔河,此外还有多个小湖泊:博隆湖、
丘克恰吉尔湖、大基济湖。
气候
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气候,一月份平均温度在零下16℃~零下40℃之间,七
月份平均温度在11℃~21℃之间,年降雨量为500~900毫米。
自然资源
哈巴边区自然资源以木材与矿产资源为主,木材资源主要为针叶林。
针叶
林占边区森林面积的75%和木材藏量的86%。
边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5万公顷。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边区的主要矿产有煤、锰、铁、铝、锡、金、汞。
铂等。
其中,岩煤的工业储藏量超过10亿吨,焦煤的预测储藏量为40亿吨,褐
煤分布在阿穆尔河流域中部,预测储藏量为7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的预测储量为5亿吨。
经济
哈巴边区集中了俄远东联邦区30%的工业,在远东联邦区的经济体系中占
有主导地位。
边区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其中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森林采伐和加工
工业、黑色冶金工业等较发达。
由于复杂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哈巴边区的农业比较落后。
农产品的产值不
足边区国民总产值的10%。
边区的耕地开垦不足,现有人均耕地面积仅0.08公顷,比俄联邦的人均耕地面积少9倍左右。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社会结构
首府
哈巴罗夫斯克市(以下简称哈巴市)建于1858年,是阿穆尔河畔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邻近我国黑龙江省抚远县。
截止到2001年初,哈巴市的居民总数为61.35万人,总面积为370平方公里。
哈巴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乃至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工业、交通、科学和文化中心。
该市现有28所高等和中等学校,在校生超过5万人。
哈巴市共分5个区:红色战线区、基洛夫区、中心区、铁路区和工业区。
在这5个区中分布着30家银行和银行分支机构,30多个市场,30多家餐馆和咖啡馆以及近300家商店(其中比较大的有60多家)。
政体与领导人
实行州长制,政府机构为边区政府,现任州长:伊沙耶夫.维克多.伊万诺维奇。
行政区划分
6个边疆区直属市、1个区直属市、7个市内区、31个城镇、179个行政农庄。
阿穆尔斯克市(英文:Amursk;俄文:Амурск)
迈斯基区(英文:Ayano-Maysky;俄文:Аяно-Майский)
比金市(英文:Bikin;俄文:Бикин)
哈巴罗夫斯克市(英文:Khabarovsk;俄文:Хабаровск)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市(英文:Komsomolsk-na-Amure;俄文:Комсомольск-на-Амуре)
赫哲区(英文:Nanaysk Rayon;俄文:Нанайскийрайон)
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市(英文:Nikolayevsk-na-Aumre;俄文:Николаевск-на-Aumre)
鄂霍茨克市(英文:Okhotsk;俄文:Охотск)
波利娜-奥西片科镇(英文:imeni Poliny Osipenko;俄文:имениП
олиныОсипенко)
索尔涅奇内市(英文:Solnechny;俄文:Солнечный)
苏维埃港区(英文:Sovetsko-Gavansky Rayon;俄文:Советско-Гаванскийрайон)
图古洛-丘比坎斯克区(英文:Tuguro-Chumikansky Rayon;俄文:Туг
уро-Чумиканскийрайон)
乌利奇斯基区(英文:Ulchsky Rayon;俄文:Ульчскийрайон)
瓦尼诺区(英文:Vaninsky Rayon;俄文:Ванинскийрайон)
上布列亚斯基区(英文:Verkhnebureinsky Rayon;俄文:Верхнеб
уреинскийрайон)
维亚泽姆斯基市(英文:Vyazemskiy;俄文:Вяземский)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英文:Khabarovsk;俄文:Хабаровск),建市时间为1858年,从莫斯科到哈巴罗夫斯克市的距离为8533公里;阿穆尔
斯克市,1973年成立;比舍市,1938年成立;共青城,1932年成立;尼古拉
耶夫斯克(庙街)市。
民族和人口
1996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有居民人口156万人,而今只有143.657万人。
2003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有居民人口1,466,500人。
其中城市人口约
占80%。
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民族构成分外来民族和原住民。
外来民族中俄罗斯人占90.1%,乌克兰人占4.2%,白俄罗斯人占0.8%,鞑靼人占0.8%。
原住民是赫哲族(俄罗斯称那乃族))、埃文克族和尼夫赫族。
1938年10月20日设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境内行政区划分为7个市(其中6个为边疆区直辖市)、17个区和25个城市型的镇。
大城市有首府哈巴罗夫斯克(伯力,61.12万人)、阿穆尔共青城(29.6万人)、阿穆尔斯克(5.43万人)、阿穆尔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3.27万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位于远东地区中部,与中国黑龙江省毗邻。
该边疆区矿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河流纵横,海岸线漫长,拥有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历史
其于清朝时曾是中国领土,清末被割占。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历史起源于第一批踏上阿穆尔河流域的探险者,远东地区的开发从此开始。
17世纪上半叶第一批俄罗斯居民出现在鄂霍次克海沿岸。
在В·Д·波亚尔科夫(1643年-1646年)和Е·П·哈巴罗夫的探险(1649年-1653年)后,人们开始在阿穆尔河左岸大片无人区定居。
同时鄂霍次克海沿岸得到积极开发。
17世纪鄂霍次克已经成为俄罗斯帝国主要的太平洋港口。
1850年在阿穆尔河河口建立了一座城市-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开发。
东西伯利亚省长Н·Н·穆拉维约夫将军和考察者Г·И·涅维利斯基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滨海边疆省成为这一地区第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中心设在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建于1856年)。
1858年建立哈巴罗夫斯克城(起初只是哈巴罗夫斯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旗帜克村,1893年建市)。
1860年成立了新的边疆省--阿穆尔边疆省,中心设在布拉戈维申斯克,1880年该边疆省中心改设在哈巴罗夫斯克,同时在该边疆省内设立了哈巴罗夫斯克专区。
1884年这里成立了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
管辖区内有阿穆尔边疆省、滨海边疆省、外贝加尔边疆省。
1909年滨海边疆省又分成三个边疆省--萨哈林边疆省、堪察加边疆省、滨海边疆省(中心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
克县被划入滨海边疆省。
1920年新的阿穆尔河沿岸边疆省从滨海边疆省中划分
出去,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而后改建为省,并入远东共和国。
1922年远东共和国撤消,成立远东州,中心设在赤塔,从1924年起改设
在哈巴罗夫斯克。
该州包括阿穆尔省、外贝加尔省、堪察加省、阿穆尔河沿岸省、贝加尔沿岸省、滨海省和划归中东铁路的地带。
这些省在远东州仅存在了
三年。
1926年重新对远东进行地区划分,用专区代替省。
1926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前远东州的版图上建立了远东边疆区,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内有9个专区:阿穆尔专区、符拉迪沃斯托克专区、结雅专区、堪察加
专区、尼古拉耶夫斯克专区、萨哈林专区、斯列坚斯克专区、哈巴罗夫斯克专区、赤塔专区。
1938年10月20日远东边疆区又被一分为二,划分出哈巴罗夫
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
当时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有阿穆尔州、犹太州、下阿穆尔州、堪察加州、萨哈林州、楚科奇民族专区、科里亚克民族专区、科
雷马河各区。
1947年萨哈林州脱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1948年阿穆尔州也分离出去。
1953年由科雷马河各区成立了独立的马加丹州和楚科特民族专区。
1956年成立了堪察加州。
当时还撤消了下阿穆尔州,它所属的所有地区划归哈
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直接管辖。
从1991年起,犹太自治州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独立主体。
主要经济部门
该边疆区是远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它的飞机、船舶制造业在全俄占
有重要地位。
哈巴罗夫斯克是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全俄第三大航空港。
1998年该边疆区在全俄主要经济指标中所占比重为:工业产值1.4%、农业产值1%、零售商品周转额0.7%、固定资本投资0.7%、生产总值1.4%(1997年)。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远东经济区成员。
工业
该区是远东最重要的工业区。
拥有机械制造、金属加工、黑色金属、木材
加工、造纸、有色金属开采、捕鱼和石油加工业等产业。
阿穆尔钢铁厂是贝加
尔湖以东唯一的一个大钢厂。
机械制造业为本区核心。
大型机器制造企业有:
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阿穆尔造船厂、远东柴油机厂、阿穆尔电缆厂等。
边
区经济部门多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矿业集中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两侧、阿穆尔河沿岸的哈
巴市、共青城和瓦尼诺地区。
鄂霍茨克海和阿穆尔河沿岸有许多建严品联合加
工厂。
鱼产品加工工业中心有阿扬、鄂霍茨克、乌拉克等。
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石油加工、燃料、木材加工、轻工、食品、建材等。
大型企业主要有:远东柴油机厂、通用电缆厂、动力机器制造厂、机床厂、造船厂、化学制药厂、炼油厂和热电中心等。
主要工业产品有:
柴油发电机、船舶、动力设备、电线、电缆、机床、石油产品、药品、钢筋混
凝土构件、钢和铝结构材料等。
该市是远东最大的机器制造业中心,也是军工
生产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有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阿穆尔斯克。
农业
1997年1月1日统计,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农庄1225个,平均拥有土
地规模23公顷。
主要种植区在南部,种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马铃薯、饲料作物和果树等。
有乳用及乳肉兼用畜牧业、养鹿业、毛皮狩猎业。
交通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西伯利亚干线和阿穆尔--巴尔干铁路干线。
阿穆尔河、乌苏里江、通古斯卡河、阿姆贡网通航。
境内还有海运交通,主要港口有
瓦民诺、尼古拉耶夫斯克港口、奥霍兹克。
首府哈巴罗夫斯克市是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全俄第三大航空港。
公路交通发达。
哈巴罗夫斯克市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哈巴罗夫斯克是远东两个最大城市之一,位于阿穆
尔河畔,1880年正式设市。
1999年1月1日有常住人口61.12万人。
在转轨时期,由于经济状况恶化,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从1991年的11.4‰降至1998
年的7.7%0。
同时,人口死亡率上升,从10‰升至12.2‰。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2年起进入负增长,即-1.7‰,1998年降至-4.5‰。
在企业和组织中工作的人数明显减少,从1991年的30.58万人减至1998
年的28.31万人。
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没有从事劳动活动的人数,从1992年
的1952人增加到1998年的9841人,其中被承认是失业者的从1148人增加到5307人。
实际上,失业人数远不止这些。
职工的票面计算工资虽然有了较大的
增力口,但实际购买力却很低。
退休人员数量在增加,从1991年的10.27万人
增至1998年的12.%万人。
居民的居住面积略有增加,从1991年的15.6平方
米增至1998年的16.2平方米。
该市是远东教育、科学、文化中心之一。
在苏维埃时期建立起的完整的教
育体系在转轨时期继续发挥作用,但遭到一定的削弱。
学前机构数量大大减少,从1991年的248所减少到1998年的134所,接纳儿童数量从3.34万人减少到1.56万人。
从1994年起学前机构就有空位,这也多少证明了居民生活水平的
下降。
学前机构对1-6岁学前儿童的覆盖率为52.5%(1998年)。
国立普通教育
学校的数量有所增加,从1991年的97所增至1998年的108所;在校学生数量
从7.55万人增至8.19万人。
该市有高等院校10所、中等专业学校17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所、职业教育学校19所。
该市设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一些研究所和地方各部门的研究机构数
十家。
有10余座剧院、音乐厅、文化宫及上百个公共图书馆,还有方志博物馆、美术馆等。
该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齐全,并有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
在转轨时期居民
的医疗保障受到一定削弱。
医院数量从1991年的40所减少到1998年的28所,病床数量从1.13万张减少到730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从185张减少到119张。
诊所的数量较稳定,1991年有77个,1998年有75个。
医务人员的数量变
化不大。
1998年有医生5778人,每万人拥有医生95人;有中级医务人员7828人,每万人拥有中级医务人员128人。
该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比较严峻。
1991年登记的犯罪案件有14836起,次年
便升至19160起,此后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1998年有19817起。
该市是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1998年底它有各种企业和组织15123个,而1991年只有2253个。
这是非国有制企业大量组建的结果。
工业企业数量大
幅增加,从1991年的99家增至1998年的553家。
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和
金属加工、石油加工、燃料、木材加工、轻工、食品、建材等。
大型企业主要有:远东柴油机厂、通用电缆厂、动力机器制造厂、机床厂、造船厂、化学制
药厂、炼油厂和热电中心等。
主要工业产品有:柴油发电机、船舶、动力设备、电线、电缆、机床、石油产品、药品、钢筋混凝土构件、钢和铝结构材料等。
该市是远东最大的机器制造业中心,也是军工生产基地。
在转轨过程中以军工
企业为中坚的机器制造业受到重创,并拉动整个工业的哀退。
工业产值连年下跌。
1992-1998年各年工业产值分别是上年的78.7%、78.6%、68.5%、81.1%、93.5%、91.7%、87.6%。
由于缺少投资,建筑业开工项目不多。
交付使用的住宅面积从1991年的21.72万平方米减少到1998年的7.45万平方米。
学前机构房舍建设基本停顿,只在1992年交付使用940个儿童位置的房舍。
普通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时有中断,只在1995-1997年共交付使用1233个学生位置的校舍。
医院房舍建设亦如此,
仅在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共交付使用825张床位的房舍。
该市是远东最大的铁路、航空交通枢纽和最大的河港,还是数条公路干线
的交汇点。
市内公共交通也很便利,有公共汽车线路34条、有轨电车线路5条、无轨电车线路2条,年运送乘客1.985亿人次(1998年)。
电话通讯业有所发展。
电话机数量有较大增加,即从1991年的9.76万部
增至1998年的10.95万部,其中住宅电话机数量从6.18万部增至7.74万部。
该市是远东最大的绿化城市之一。
公园、街心公园和林荫式公园占地面积
达800多万平方米。
在市郊有占地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保存完好的
大片原始森林。
该市设有中国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