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期末考试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思想期末考试答案
1、启蒙运动
开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他们要为摧毁封建制度,夺取政治统治而斗争。
所以启蒙运动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问题,当时法国政治的黑暗、腐败和动荡不宁,也促使人们积极探讨改变政治现状的途径。
启蒙运动的总体特征即从永恒秩序像人的转变,从义务、规则向权力和要求转变。
启蒙运动仰仗理性,把理性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中主要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
一方面,启蒙学者批判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批判宗教神学和天主教会,怀疑《圣经》的价值,揭露信仰的反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还不遗余力的的批判了各种虚妄的权威,这些权威剥夺了人们的思想和理性的自由,使他们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在政治思想领域,传播人权和民主构成了启蒙运动的主流,思想家们宣传自由、民主、博爱。
但是他们把理性提升至相当于上帝的位置,反而限制和缩小了人性的范畴。
总的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君主论》
《君主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代表作。
《君主论》较完整的阐释了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主统治术,即论述一个王国怎样才能保住,怎样会失掉。
其语言非常坦率,毫无掩饰。
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性恶的理论。
在他看来,人性卑鄙、自私自利、忘恩负义。
君主要建立强大国家,必须注意到人的这种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
他在《君主论》中向君主献计献策,提出一整套关于统治权术的理论。
他指出,君主要成功,一方面要靠掌握巨大的权力,军队、法律为立国的两支柱,特别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应善于运用权
术,把暴力与欺骗结合起来。
他指出:运用力量和权术,不必受道德的束缚。
合乎道德事自然受人赞扬,但是,在政治上,不须问什么是正当,什么是不正当。
只应问什么是有得的,什么是有害的。
当合乎道德的事有害于国家利益和君主个人安全时,就不应去做。
当不道德的事对国家和君主有利时,都应毫不犹豫的去干。
不要有什么顾忌。
评价:1、他把别人做了而不敢说的说了出来2、马基雅维利主义有合理的因素:(1)是为统一意大利服务的,是教君主统一意大利方法,爱国精神。
(2)以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从人性、政治现实、历史中引申出政治原则,是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人。
(3)把政治学变为管理国家的学问。
3、卢梭的政治思想与启蒙主流思想的异同
同:1、启蒙,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2、要求从永恒秩序向人的转变,从义务、规则象权力和要求转变。
3、社会平等论,即证明人是生而平等的异:1、卢梭对于理性至上主义的反对,他更强调的是感情2、其批判的不是社会的某一方面,比如说其他思想家抨击的对象是旧制度,而卢梭看来,他们赖以建立现代社会的种种手段如科学、艺术等本身就是罪恶之源,因此要改革整个社会,他试图构建一种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的道德共同体国家。
3、启蒙思想家试图证明人生而平等,却又承认和粉饰现实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卢梭力图挖掘造成种种恶果的原因,探寻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根源
主要思想:(一)、论平等与自由
·平等思想史政治思想的核心
·批判封建特权制度
·平等的三个层次:生而平等;财产占有尽可能平等;法律面前权利平等·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要实现大体的平等(差距不要太大)<无标准、局限>
(二)、社会契约论论与公意
·社会契约论的两张面孔
·努力调和自由与服从
·公意理论的提出
“公意”——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
·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
·卢梭社会契约的内在矛盾:国家权威VS个人自由
(三)、人民主权与政府
·人民是主权者,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
·公民权利;主权的界限
·政府的形式分类: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混合制
<最好的政府是贵族制的政府,最好的主权是人民的主权> (四)、法治和民主的关系:让百姓产生畏难心理,认识到改变法律很难;谁改
变法律,谁承担后果;应该改变人们对法律的敬重
之情;培养一批立法者
(五)、评价卢梭:卢梭思想的内在矛盾:感性与理性;悲观主义与乐观理想;追求现代与崇尚自然
·美、法革命的福音书、德国思想界得精神之师、影响中国思想进程(资产阶级改良派)
4、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
首先,柏氏的理想是不可取的,即并不理想
①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过分追求城邦统一的努力。
他指出,“城邦的本质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某种程度的划一是必要的,但完全的划一并不是城邦应该追求的目标,相反,它会导致“城邦本质的消亡”。
所以他批评柏拉图的理想国太像家庭而不像国家。
②对柏拉图所追求的“整体幸福”,亚里士多德有不同认识。
他有点像近代功利主义那样,把城邦的整体幸福理解为全体人民的幸福的总和。
只有在城邦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至少若干部分成员获得幸福以后,才有全体的幸福。
他批评柏拉图说,在理想国中,工匠和其他庶民不会有幸福其次,柏氏的理想违背人性,因而也是不现实的。
他说,“人人都爱自己,而自爱出于天赋”。
并且,这种自爱的
天性不应受谴责,更不应被根除。
他倾向于认为,没有这种自爱的天赋,人类生活就是无法进行的。
受谴责的“不是自爱的本性而是那超过限度的私意”。
他不相信柏拉图的公有制度会成功,因为社会的罪恶“都是导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即使实行公产制度也无法为之补救”。
在财产妻子公有的制度下,因为划不清私人利益范围,人之间的纠纷会更多。
对于公共事务,人们不会去关心,因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这种制度还使人原有的利益被剥夺,友谊淡泊如水,伦常丧失,在这种社会下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政治思想
1、论城邦与公民。
①城邦(polis)的起源:城邦是自然进化的结果;②城邦高于个人和家庭:整体主义政治观;③城邦的本质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④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⑤公民是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2、政体理论。
①统治的分类:主人对奴隶的统治,家长对妻子和子女的统治,城邦的政治统治;②政体分类标准与分类:(一个人统治:君主政体、暴君政体;少数人统治: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多数人统治:共和政体、民主政体。
)公正原则、人数原则;
3、理想政体论。
①对《理想国》的批判。
对共产共妻制的批判、对哲学王统治的批判;②理想政体的特点。
多数人的统治、混合政体、中产阶级占支配地位、法治优于人治;
二.影响
1.亚里士多德从政治的角度看,他是以为开拓者,他他使得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其思想政治主张以及对于政治制度的分析,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3.其思想成为了直迄中世纪末期一直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许多原则的理论根源。
5、西方自然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自然法起源于古希腊,自然法传统则是由斯多葛学派奠立的。
自
然法学说是近代早期几乎所有政治学说都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所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自然法就是一种使完备无缺的自然状态得以维持、不成文的理性原则。
自然状态虽然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但又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于是,人们为了确保生命财产不受侵犯,便签订契约,把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的权力、自由和处罚违反自然法犯罪的权力,交由他们中间被指定的人来专门行使,而且按照社会所一致同意的或他们为此目的而授权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的规定来行使。
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理性。
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凡是违理性的,都应予打倒。
立法权和行政权由此产生,政府和社会本身的起源也在于此。
社会契约论就是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学说为基础的理论。
6、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及其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1、《圣经》最高权威论: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思想自由的先导。
但另一方面,
他又把“圣经”的权威绝对化。
这使他创立的新教成为教条的教
会。
2、“因信称义”论:路德特别强调人内心对上帝救赎之恩的虔诚
的信仰。
3、平信徒皆为祭司(教士):根据这个理论,路德主张改革教会组
织,废除教士的特权和教阶制。
4、君权高于教权:两种权力互不干扰,相互配合。
路德改革的历史意义:自由与平等的萌芽。
影响:①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因信得救为近代各国建立廉价的名族教会提供了理论论证②加强国王们的统治权力,使国王们开始摆脱宗教事务,只为政治事务存在,促进了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形成③促进了西欧人民反封建反教会斗争
苏格拉底:
1、道德是政治的基础,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知识即美德;凡合乎法律的就是正义的
2、政治学是专门的知识。
他认为,治理国家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国家必须由懂得政治的人来治理。
3、他明确反对民主政体,同时也坚决反对僭主政治和富豪专政,主张建立像斯巴达那样的贵族政体。
4、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极善的,也不是极恶的,而是介乎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的,都需要教育或引导,同时又都有可能被教育。
二、影响
1.对于没得具有强烈的认可;
2.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虽然不是系统的政治理论,但其思想不仅直接影响了后世哲人,也对整个西方的政治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
理念论、在理念论基础上建立理想国、哲学王、共产公妻制
斯多葛派:希腊化时期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派别。
(一)哲学思想
★个人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宇宙的目的性与循环
★自然和人类社会过程受铁的必然性的支配
(二)伦理学思想:自然的生活理想、命定论、精神自由思想、追求心灵的宁静(三)政治思想:⑴自然法思想(2)独立的个人(3)世界主义(4)平等的观念(5)政治思想的评价
第一,斯多葛主义是具有连贯性的西方政治思想的真正起点。
第二,斯多葛主义的许多政治见解均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
第三,最重要的或许是整个西方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而又影响深广的自然法传统是由斯多葛学派奠立的。
奥古斯丁:
(一)政治思想
1.恩典说
人类由于他们的原罪而丧失了改恶从善的意志,不能自己解救自
己,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
只有一部分人能得到上帝的恩典,谁能获救是上帝预定的,不取决于个人主观的努力。
2.双城论
○奥古斯丁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
前者指基督教会,后者指罗马帝国和一切异教的国家。
○奥古斯丁提出“双城论”,表明在地上之城里,人的尊严与权利是得不到保障的,统治者有可能滥用权力侵犯上帝的秩序。
因此,要抵制专制权力、保障人的尊严。
3.教权至上论
奥古斯丁认为,只有通过基督教会,才能进入天堂。
因此,教会的使命高于世俗国家的使命,教会的权力高于世俗国家的权力。
霍布斯的政治主张
(一)哲学基础:机械唯物论
1.物体是世界的唯一存在;
2.物体的运动受着必然因果律运动;
3.运动是由外物的作用才发生的;
4.人与其它物一样,也是一种遵循机械运动的物体;
(二)思想基础:人性论(性恶论)
心灵运动的根本原则是自我保存,即趋利避害。
(三)自然法学说
1.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2.人相互斗争的原因:竞争;猜疑;荣誉;
3.“霍布斯丛林”:“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4.自然法原则:寻求和平;为了和平与安全,每个人都应放弃自己的权利和
权力;履行契约。
(四)契约论
1.国家的起源:人们为了结束自然状态而订立的契约
2. 契约论的特点:
(1)主权者不参加契约
(2)授权者与主权者之间的权利和权力的移交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3)授权者交出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
(4)主权者的权利和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不受契约的限制。
3.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这实际上是强调主权是国家的本质。
(五)主权与政体理论
(1)主权是国家的“灵魂”。
(2)政体分类。
根据主权的归属,将国家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
他拥护君主政体。
(3)霍布斯虽然拥护君主制度,但并不反对贵族制与民主制度。
(4)霍布斯的君主专制主张是建立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的。
(六)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
1.人民的自由
⑴自由必须遵守法律;
⑵经济生活的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⑶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
2.主权者的义务
⑴根本义务是保卫人民的安全;
⑵保证人身、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
⑶其他义务(保护好自身权力;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
三、历史评价
(一)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开创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
他完全否定任何先天的知识,沉重打击了封建神权思想。
(二)呈现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三)霍布斯的国家本质理论第一次将现代国家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奠定了西方国家学说的基本模式。
霍布斯是近代西方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和论证者。
洛克的政治思想(西方近代民主之父)
一、自然权利理论
(一)自然状态的假设
1.人人自由、平等;
2.自然法,即人的理性指导着全人类;
3.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二)自然权利说
1.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2、个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它为基础;
二、政府的起源与目的
(一)自然法的失效
1.缺乏法律
2.缺乏司法者
3.缺乏执法者
(二)社会契约论(订立契约以克服自然状态的缺欠)
⑴生命权、自由和财产权都不能让渡;
⑵只交出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订约者不具有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
⑶被授予权利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
⑷订约必须经过亲自同意;
⑸社会产生于契约,政府产生于委托。
(三)国家的目的
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
即使是征收赋税,也必须得到人们的同意。
三、法治和分权理论
核心目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
(一)法治思想
1.不得以临时的专断性法律进行统治
2.必须由有资格的专门法官进行审判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必须得以执行
4.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专制,也反对“贤君”专制
(二)分权理论
1.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权力,立法权力在最大范围内以不超出社会的公共福利为限度。
2.政体分类:根据立法权的归属,分为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君主政体;他认为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是复合的政体形式。
3.权力分配原则
⑴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
⑵执行权和对外权结合在一起交由君主掌握
⑶立法权由代表人民的国会行使
⑷执行权和对外权必须从属于立法权,即君主必须服从国会,不得僭越。
⑸立法权并非不受限制的权力,它只是相对于执行权和对外权才是最高的。
(三)防止出现政府专制
1政府解体思想:当政府违背人民建立它的目的时便解体了
2.革命的思想
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对于政府侵犯和违背人民利益的行为,洛克明确提出了“以强力对付强力”的原则。
3.评价
⑴洛克提出了人民革命的思想
⑵分权理论,第一次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供了论证,为以后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⑶分权学说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⑷分权学说经由孟德斯鸠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并进而影响了整个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当代,分权原则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