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经济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性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质量水平,它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质量概念,属质量经营的范畴。
质量经济性分析和管理,是一个组织质量经营追求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组织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理解了质量对组织经营业绩的影响,掌握并成功实施和应用质量经济性思想和原理,可以提高组织满足要求的能力,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
4.1 质量经济性及相关概念
一、质量经济性的含义
质量经济性是人们获得质量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的度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耗费资源价值量小的,其经济性就好,反之就差。
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狭义的质量经济性和广义的质量经济性,前者是指质量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量,主要是产品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及应该分摊的期间费用;后者是指用户获得质量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包括质量在形成过程中资源耗费的价值量和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价值量。
这样,我们可以用单位产品成本和分摊的期间费用之和,来反映组织某种产品的狭义的质量经济性,而用价值工程中的(单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来反映广义的质量经济性.
质量对组织和顾客都有经济性问题。
生产、销售或购买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给组织和顾客都将带来损失,造成顾客抱怨,责任风险,以及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因此,组织提高质量经济性包括两个途径:一是增强顾客满意,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
质量经济性如从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则:在利益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等待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在成本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
这些都是围绕质量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核心是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和组织的过程成本、综合考虑顾客和组织的利益,从中寻找最佳结合点。
二、质量经济性分析的含义
质量经济性分析就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数据信息来反映和分析质量水平和质量问题。
通过质量经济性分析,反映和分析产品质量对组织和顾客的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从而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评价、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信息管理等活动提供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质量经济性分析的要点是:
1.通过质量经济分析,探求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
2.质-本—利是质量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3.产品质量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是质量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
4.提高组织效益和增强顾客满意是质量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
三、武器装备质量经济性的特点和质量经济性分析的原则
武器装备因具有系统复杂、技术密集、协作面广、质量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影响大等特点,其质量经济性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武器装备研制项目资金投入大、涉及范围广,难以界定质量成本的范围,一些基础数据很难获取,有时只能进行估算或采取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2.武器装备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点,很难用一般的统计方法对其反映质量经济性的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这些情况,在进行质量经济性分析时,必须按照系统的方法,逐层逐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目的,有侧重点地选取指标,并考虑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关联性,注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时间上的一致性。
另外,应明确数据来源于哪个产品、哪个产品批次,使分析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投入和改进产品质量。
4.2质量经济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质量的经济性不仅局限于质量成本,还应包括由于质量水平提高或降低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和由高质量或低质量带来的顾客满意度的提高或降低,这些都应属于质量的经济性范畴。
因此,质量经济性分析的方法大体可分为: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损失分析、质量投资分析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4。
2.1 质量成本分析
一、质量成本的内涵
质量成本是为获得顾客满意并对组织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顾客满意而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项目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个项目及其明细项目.必要时,组织可以根据对
外质量保证的需要,单独设置外部质量保证成本项目.
二、质量成本项目
1.预防成本
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可包括:
(1)需求分析与合同评审费用
需求分析与合同评审费用是指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收集和分析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意见,进行合同评审、技术协议书评审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2)质量策划费用
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或人员用于策划所需的费用支出,例如规划质量体系的具体细节所需的费用;根据产品设计和顾客对质量的要求,编制用于材料、工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程序、指导书等所需的费用。
质量策划费用还包括从事其他质量策划工作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如可靠性研究,试生产质量分析,为编制试验、检验和工序控制的指导书或操作规程等所需的费用。
(3)过程控制费用
过程控制费用是指在研制生产过程中为控制和改进质量所需的费用支出(包括对采购和外包过程的管理),例如进行设计评审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审查和评价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对供应商实施管理所发生的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工序控制所发生的费用。
(4)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
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不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度的训练费,而是用于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所花费的相关费用。
(5)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
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整个质量体系的设计和管理费用,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和管理、质量责任制的建立、质量培训、质量信息管理、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审核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6)顾客服务费用
顾客服务费是指产品保修期内和根据合同规定,对顾客培训,使用和维护人员进行售后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以及顾客忠诚程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7)质量改进费用
质量改进费用是指调查分析质量问题,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和方案,实施改进
工艺、调整或更换工艺装备等质量改进措施,评价质量改进成果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8)质量奖励费用
质量奖励费用是指对在质量管理工作和保证、改进产品质量方面有贡献的员工所支付的奖励费.
(9)其他预防费用
其他预防费用包括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不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差旅费),以及零缺陷计划、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
2.鉴定成本
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可包括:
(1)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
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是指由实验室或其他试验单位所进行的为评价外购材料质量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可能用到的任何费用.它还包括检验人员到供货厂评价所购材料时所支出的差旅费。
(2)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用
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是指实验室计量服务有关仪器的校准和维修费用,以及工序监测等的费用。
(3)检验费
检验费是指检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支出的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费用。
它不包括外购材料的试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工具或其他材料的检验费。
(4)试验费
试验费是指试验人员用于评价组织内产品技术性能时支出的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费用.它不包括外购材料的试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试验费,公共设施试验费,有关工具试验费或其他材料的试验费.
(5)核对工作费
核对工作费是指这样一些工作所需的费用支出:操作人员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而检验自己的工作质量;在制造过程中按要求检查产品和工序是否合格;挑出不符合质量要求而被送回的全部废品、次品;进行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评价。
(6)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
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是指有关人员为了进行性能试验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的费用支出。
(7)试验、检验的材料与小型质量设备的费用
试验、检验的材料费用是指用于试验主要设备的动力消耗,例如蒸气、油以及在破坏性试验(如寿命试验或拆卸检验)时消耗的材料和物品。
小型质量设备的费用包括了非固定资产的质量信息设备的费用.
(8)质量审核费用
质量审核费用指产品和体系的审核费,包括内审和外审费用.
(9)顾客满意调查费
顾客满意调查费是为了了解顾客(包括内部)对产品满意程度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的费用.
(10)现场试验费
现场试验费是指在最终发货之前,有关部门按照顾客指定的场所试验产品时所造成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包括有关差旅费和生活费。
(11)其他鉴定费用
如供应商认证费等.
3.内部故障成本
产品在交付前因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可包括:
(1)报废损失费
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的费用(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而废弃的材料)。
(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
为修复不合格品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或预期使用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返工或返修后产品重新投入运行前的再次检验费用)。
(3)降级损失费
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级或让步所损失的费用。
(4)停工损失费
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导致设备、人员、材料闲置、减少产量和影响交付所造
成的损失费用.
(5)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因处理内部产品质量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如重复检验或重新筛选等支付的费用。
(6)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
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是指解决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防止问题再发生的相关费用。
(7)其他内部故障费用
包括输入延迟、重新设计、资源闲置等费用.
4.外部故障成本
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可包括:
(1)索赔费
索赔费是指由于出厂产品不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所承担的赔偿金、罚金、申诉费、调查费和现场服务费。
(2)退货损失
退货损失是指由于出厂产品不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导致用户退货、换货给企业造成的直接损失。
(3)降价损失
降价损失是指由于出厂产品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而进行降价处理所造成的损失。
(4)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
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是指安装服务及合同规定之外,对用户提供维修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直接用于校正误差或特殊试验,保修产品或零件以及用于纠正交付顾客后产品发生的故障和缺陷等所支出的费用.
(5)产品责任费
产品责任费是指在产品责任方面发生的费用,包括产品责任保险费。
(6)用户安抚费
用户安抚费是指由于用户对所提供的产品在质量上不完全满意,对其给予安慰性质的补偿费。
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根据顾客要求,组织向顾客提供证实质量保证能力发生的费用,包括特殊的
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以及认证的费用等.
三、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
GJB5423—2005《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中给出了各质量成本项目详细的数据来源和收集的方式。
另外在一些企业也都有自己企业详细的质量成本项目的数据收集方式.综合看来,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会计资料中收集
直接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收集。
即在日常填制凭证和登记明细账时,遇到与质量费用有关而又能直接分离的,即可在凭证上盖上质量费用的专用章,这样,质量成本就能依次迅速地进行收集。
质量成本的大部分费用均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
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初期,会计部门可以直接从会计帐表中逐项收集这些数据,也可以在填制汇帐凭证时注上标记,据此单独进行帐外记录。
随着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的深入,会计部门可以适当调整“企业管理费"、“车间经费”、“基本生产”、“材料采购"、“应付工资”等帐户的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例如,在“企业管理费”帐户中设明细科目“质量工作费"、“质量教育费”,在“应付工资"帐户中把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检验计量人员的工资相对集中。
这样,会计人员从调整后的帐户中可以直接通过摘抄小计收集质量成本数据.采用计算机会计核算的组织需要调整程序,在输入记帐凭证时将质量成本的标记一同输入,通过计算机将质量成本数据自动分离出来并汇总。
上述方法既收集了质量成本数据,又不影响正常的会计核算体系。
2.从统计资料中收集
不能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收集到的,不属于现行会计制度核算范围的质量成本,如为改进和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而放弃的各种机会损失,生产工人为返修少量次品所支出的工资、材料等费用等,一般与日常的基本生产成本混在一起,必须设置专用凭证或建立临时记录卡进行单独核算。
由于这些费用并没有实际支出,往往只能通过估算取得。
因此,需要借助统计核算手段和业务核算手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估算这些质量成本。
部分质量成本项目,如返工和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不属于现行成本开支范围,会计帐簿不反映。
质量部门或统计部门应在检验部门和生产车间的配合下,根据
记时工卡、生产台帐、检验单、返工和返修单等资料收集数据,并逐项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和反馈系统。
3.从质量分析资料中收集或估算
质量部门可在会计、检验、供销等部门的配合下,利用销售分析报告、质量问题分析报告、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资料收集相关质量成本数据。
间接的质量成本和隐含的质量成本,则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估计。
四、质量成本核算
1.质量成本核算原则
质量成本核算应遵循下列原则:
(1)采用统一的货币量值单位;
(2)尽量利用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等统计资料,尽量利用工时定额、材料消耗标准、成本核算管理网络等产品成本核算的管理基础;
(3)采用统计核算方法,避免影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正常运行;
(4)实行权责发生制,注重质量成本数据与核算对象之间的滞后性;
(5)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实行数据处理,尽量利用质量信息传递的程序和网络,便于质量成本数据分析、控制和查询。
2.质量成本核算方法
质量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产品成本核算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
质量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它主要是为企业内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提供依据。
质量成本核算应该根据质量管理和对外质量保证的需要及行业和产品特点,核算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应该突出重点.核算方式应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规范化与灵活性相结合。
核算数据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绝对精确,只能是近似值。
虽然部分质量成本数据需要从会计资料中收集,但是不受借贷记帐平衡原理的约束,没有必要考虑对应科目,采用统计核算的方法。
在不影响正常会计核算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会计科目中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来简化质量成本数据的归集,这样质量成本数据更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视性,但这在理论上不等于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采用独立于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单独收集质量成本数据的“帐外帐”的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质量成本核算应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实现计算机数据处理。
五、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法
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是针对具体产品、产品批次或组织整体建立质量成本指标并进行计算,分析和测定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质量成本指标包括质量成本构成指标、质量成本相关指标、质量成本变动指标。
(1)质量成本构成指标.是指质量成本各项目占总质量成本的比率及各项目之间的比值,它说明了质量成本构成项目的比例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大体反映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状况。
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列表方法对质量成本项目及其明细项目进行构成分析,以便于发现关键的质量成本明细项目,并可以将分析结果用直方图和园饼图表示。
它适用于组织内部考核和分析,还可以作为控制费用支出和故障损失的计划指标。
质量成本构成指标主要有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率、鉴定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率、内部故障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率、外部故障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率、故障成本占鉴定成本的比率以及故障成本占预防成本的比率.
(2)质量成本相关指标。
是指质量成本与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利润(或亏损)等相关基数的比值,可以从侧面反映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状况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如:销售额质量成本率=总质量成本/销售额×100%。
该指标以销售额作为相关基数,总体上反映质量成本总额的状况,通常用于制定长期质量计划。
它的局限性是没有明确地反映出产品质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数据之间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具体应用该指标时应剔除非正常变化造成的影响并注意总质量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滞后性。
(3)质量成本变动指标
质量成本变动指标是指总质量成本、质量成本项目及其明细项目、质量成本的构成指标和相关指标的增减值或增减率,通过变化原因的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导致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分析和评价组织加强质量管理和实施质量改进的效果.实际应用时,根据质量成本分析的需要,可以计算报告期(或本批次)对于基期(或上批次)的变动情况,也可以计算实际值对于目标值的完成情况。
这类指标可以作为部门业绩考核的依据.
2.质量成本排列图分析法
质量成本排列图分析,也称帕累托分析,是运用帕累托原理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的分析。
排列图分析的具体形式可以有所不同。
组织可以按明细项目、产品
类型、缺陷类型、责任部门、加工设备、操作者等进行排列图分析,也可以采用矩阵表同时从两个方面进行排列图分析。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具体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问题,并与趋势分析、因果分析和工序分析紧密结合起来。
3.质量成本趋势分析法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是企业在积累一定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绘制趋势图对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总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各项目、质量成本构成指标的变化进行连续地观察和分析,发现薄弱环节和偏差趋势,并预测质量状况的发展前景.尤其在一张趋势图里同时对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成本进行趋势分析可以大体上发现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在一张趋势图里同时对质量成本、总成本、销售额、利润额进行趋势分析可以反映出质量活动对经济效益变化的影响程度.
趋势分析可以绘成统计图表,可以采用移动算术平均数、指数滑动平均法等,但通常采用比较法,即将连续几期的同一类型项目加以比较。
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
分析前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以使分析的数据能表述正常的质量成本情况。
b。
分析的项目应适合分析的目的。
c.分析时需要突出质量管理上的重大问题。
d。
比较数据不限于连续几期的质量成本统计数据,也可以将实际与计划数或其它标准相比较.e.编制统计表时,可以用绝对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用相对数进行比较。
4.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法
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是把报告期(本批次)与基期(上批次)相比较,或一项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后相比较,计算质量损失变化量与质量投入变化量的比值,即:
质量成本灵敏度=(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的变化量÷(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变化量
质量成本灵敏度的含义是每增加单位质量投入所减少的质量损失。
灵敏度分析是通过计算灵敏度来分析质量投入产出变化量的系数,判断产品质量水平所处的区域,评价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加强质量管理和实施质量改进的效果。
当灵敏度=O时,说明计划期内发生的内外部故障成本与上期的内外部故障成本相同,表示质量改进未取得效果;当O〈灵敏度〈1时,说明计划质量改进取得一定效果,但投人大于产出,表示质量改进的效果欠佳;当灵敏度≥1时,说明投入较少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却使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内外部故障成本大幅度降低,表示质量改进的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