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第五课时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第五课时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乘法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老师引领学生探索其中的
规律。

在理解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反馈
的形式,经历猜测、举例验证、尝试举反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
掌握它的计算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问题的大致结果。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了解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知识
之间的相互联系。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提升学生的学习
兴趣。

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分数的简便运算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数学学习的愉快体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分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会运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

二、新知讲解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五十二页例2这一题,算出这一题的答案,同桌交流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观察下面这两个同学的解题过程,和同桌讨论一下他们的解题思路,说一说女同学的运算过程简便在哪里?
总结新知识点并板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让学生做一下试一试几题,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用更为简便的方法去计算,给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交流学生运算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总结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的方法。

总结新知识点并板书: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三、巩固提升
1、列式计算。

(1)43和85
的和的32倍是多少?
(43+85
)×32 =43×32+85
×32
=24+20
=44
(2)65与36的积减去125
与36的积,差是多少?
65×36-125
×36
=30-15
=15
2、某电脑公司新到500台电脑,上午卖了101,下午卖了256
,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台
电脑?
500×101+500×256
=50+120
=170(台)
答:这一天一共卖了170台电脑。

500×(101+256

500×101+500×256
=50+120
=170(台)
答:这一天一共卖了170台电脑。

3、一本书有72页,小松第一天看了全书的92,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
,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72×(92+31

=72×92+72×31
=16+24
=40(页)
40+1=41(页)
四、易错警示 出示错误示例,引导学生进行纠错。

告诉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注意答案要化为最简,知晓分数的乘法简便运算,在实际应用下正确解答,动笔前先思考怎样算比较简便,应用题可用图像辅助计算。

课堂小结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设计
第一: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第二: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

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数学学习的状况,我作了以下反思。

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不用心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选择请学生上台来进行书写展示。

有利于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复习缺乏系统性,学习缺乏主动性。

部分学生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所以需要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合理褒奖表现优良的学生。

基于以上状况,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资料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既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多设置课堂互动环节,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

以课本为纲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重要知识点记在课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