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
笔者从急性期的心身护理,缓解期的护理指导,包括防止诱发因素减轻心肺负担,提倡家庭氧疗,清淡饮食等六方面谈了老年肺心病的护理。

标签:老年肺心病/护理;急性期;缓解期;家庭氧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病因较为复杂,治疗也是临床上一大难题。

每年冬春两季住院患者中70%-80%都是老年肺心病病人,这些人机体反应力差,反复住院,思想负担重,如果只是单纯的给病人打针服药,要想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是很难的。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在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5例中男43例,女22 例,65岁以下24 例,65~70 岁30 例,70 岁以上11例。

原发病中慢性支气管炎43 例,矽肺1例,哮喘6 例,陈旧性肺结核2例。

病程11~33年。

全组均有反复咳嗽史和不同程度胸闷、气促;65例中并发肺脑6例,感染性休克1例,上消化道出血3 例,肝功能异常7 例,肾衰3 例,心衰41 例,低钠血症4例。

1.2治疗方法与结果
①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先做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②长程低流量吸氧:以鼻导管法每日给15~20 h长程,流量为1~1.5 L/min低流量吸氧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③扩张支气管:给氨茶碱0.25g溶于100 mL10%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每日2~3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g。

不仅可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功能,且有改善心功能和利尿作用。

④改善通气:一般治疗方法无效、患者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可拉明,可根据病情轻重用3~10支(每支0.375 g)加人10%GS 500 mL静点;洛贝林2~5支(每支3 mg)加人10%GS 500 mL静滴,上述两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⑤合理使用利尿剂。

⑥积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如心衰、消化道出血、肺性脑病)。

经治疗其中43例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出院,17 例合并冠心病及高血压病,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 例。

2临床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呼吸功能的关键,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①结合拍背,鼓励老年患者尽力将痰咯出,同时变换体位,以利排痰。

②必要时可予吸痰,但
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准、快,坚持1 次1管、由内向外的原则,严禁上下提插。

③对体质弱、咳嗽无力、痰液黏稠者采用雾化吸入抗生素及祛痰剂,每日1~2次。

操作时要注意雾化液保持在30℃左右,必须有护士专守其旁,随时将雾化量调到适宜。

老年慢性肺心病病理改变主要是阻塞性通气低下、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除及时通畅气道外,合理给氧也很重要:①氧疗方法:临床中发现吸氧方法的选择对氧浓度有一定的影响,鼻导管较面罩给氧治疗效果好、稳定,患者易于接受。

②氧疗原则:老年肺心病属通气性呼吸障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同时存在,因此应采用低流量(1~2 L/ min)低浓度(25 %~30 %)持续控制性给氧。

病情较轻者不必给氧或间断给氧,给氧时一定注意充分加温湿化。

2.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首先,对于初次因病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易产生恐惧、孤独感。

我们要主动做好入院介绍,让患者熟悉环境,消除恐惧、陌生感。

生活上多关心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对于反复发作、病程长,经常住院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其子女大都成家并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长时间陪伴左右,使患者更加感到孤独寂寞,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与患者交谈,生活上处处关心体贴他们,使患者感到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其次,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患者越容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心理,认为自己的病已治不好,易产生悲伤、绝望的心理,拒绝治疗或不配合治疗,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及治疗效果。

这时我们应给人讲解有关肺心病的知识。

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

采取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使患者改变对肺心病的错误认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再次,经常住院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困难,而大多数老人仅靠退休金维持生活,因此,反复住院又给他们造成精神上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尽量使用价廉且疗效较好的药物,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让亲人、朋友、亲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安心治病
2.3 饮食护理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因病程长、消耗大、食欲差,易造成营养不良及酸碱、水电解质失衡,因此,要求低盐饮食(对严重心衰患者),选择流质、半流质或易消化食物。

适当食用蔬菜和水果,防止老年性便秘。

根据病情适量给血浆或氨基酸等静脉输入,但速度一定要慢。

2.4 加强夜间护理
入睡后由于迷走神经中枢紧张性增高,使支气管口径变小,通气阻力增大,常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老年肺心病患者多在此时由于病情变化而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这就要求护士熟悉患者病情,掌握老年肺心病的特点和转归,勤巡视病房,尤其要经常观察氧气瓶的压力,导管是否扭曲、受压、堵塞和脱落,使患者能安全度过急性感染期。

2.5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肺心病并发症多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①肺性脑病:多与吸入高浓度氧、盲目使用镇静剂有关。

本组2例患者,均因极度烦躁使用安定后出现呼吸减弱,谵妄、烦躁不安加重。

因此,老年肺心病病情加重时,应准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一旦发现肺性脑病,要迅速通知医生。

在呼吸通畅的基础上给呼吸兴奋剂,密切观察吸氧浓度对意识变化的影响,禁用一切能使呼吸抑制的镇静剂,同时做好气管切开及插管准备。

②心力衰竭:目前认为肺心病多为全心衰,较早的表现为呼吸、心率加快,紫绀、水肿及肝肿大。

在护理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取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严格控制输液滴数,调整输液量;准确使用洋地黄制剂及减少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的变化,尽早纠正心衰,使患者早日痊愈。

3 结果
通过68例慢性肺心患者的护理,我们深深体会到,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应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树立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好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减少复发。

该68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由于呼衰、心衰难以纠正死亡外,其余48例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杜坚.影响老年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因素.临床荟萃,1997,12(1):21.
[2]耿巧梅.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040-4041.
[3]朱菊琴,左志通.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022.
[4]钟凤娇.肺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观察.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62-163.
[5]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977年修订)[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78,3(1):56.
[6]周英,楊平,欧羡虹.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9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