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

绪论

(一)绪论教学时数( 1 学时)

(二)教学主要内容与要求

1、土壤、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2、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土壤学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

1 、土壤的作用

2 、土壤与土壤肥力的概念

3 、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功能

(四)相应的实习、实验内容:田间认地与田间认土

(五)推荐参考书籍、文献 1. 《土壤地理学》,李天杰主编,高教出版社; 2. 《土壤学》,仲跻秀主, 1992 , 9 ; 3. 《土壤地理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5 ; 4. 《土壤学》,朱祖祥主编,农业出版社, 1983 ,5 ;《土壤肥料学》,关连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 5 ;

(六)讲授的主要内容:

•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土壤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土壤为基础

2 、人类的其他生产活动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

(二)土壤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 、土壤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 、土壤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

3 、土壤资源的稀缺性 --- 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总不能满足需要

•土壤与土壤肥力

•土壤的概念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 、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功能

( 1 )有机质:占干物质总重的 5% 为微生物提供营养、能量,调理土壤性质,提供植物营养

( 2 )矿物质:占物质总重的 95% ,为植物提供养分

( 3 )土壤水分:含各种溶质,供生物部分利用

( 4 )土壤空气:水汽饱和,通气供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微生物利用

( 5 )微生物:微生物的大本营,一亩肥沃的土壤, 150CM 深的表土中有 300 公斤以上。分解有机质,为植物提供养分;产生抗生素,预防植物病害发生;产生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合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

指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连续的、协调的供应植物水、肥、气、热及其他条件的能力。

土壤肥力四因子:水分、养分、空气、热量

* 土壤肥力四因子不可替代,

自然肥力 ---- 没有受人为活动干扰,自然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人为肥力 ---- 受人为活动干扰,农业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潜在肥力 ---- 在生产上已经发挥表现出来的肥力。

有效肥力 ---- 土攘本身具有,但因客观或主观因素干扰,在生产上未能发挥表现出来的肥力。

* 四种肥力在理论上可分,在生产中不可分

•土壤科学的发展

(一)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

1 、中国发展简史

十七世纪之前:朴素的唯物主义迷信色彩有效的封建统治国际领先水平

十七世纪 ----- 十九世纪:闭关自守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落后与世界的一般水平

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先进的技术引进缺乏有效的管理发展缓慢

二十世纪下半叶:迅猛发展的时代

50 年代:前苏联的土壤理论引进

农业八字宪法 --- 土、肥、水、种、密、管、 ===

58 年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

60 年代:化肥的制造与应用得到发展

70 年代:西方的土壤理论引进,但传统的观念仍起作用,相信科学,尊重事实的风气正在崛起。

78 年开始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80 年代:整理土壤普查资料,应用土壤普查成果,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分支学科涌现,土壤学科迅猛发展。

90 年代: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束,

二十一世纪:现代土壤科学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前进

2 、国外发展简史

本学科从 19 世纪中期有了明显的起步,逐步形成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学派及观点。

农业化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他以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土壤植物营养的问题。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农业地质学派19 世纪后半叶,以德国地质学家法鲁为代表,运用纯地质学的观点来研究土壤变化。

土壤发生学派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现代土壤科学的观点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土壤生态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

(二)土壤科学的发展趋势

1 、与其他学科交叉与土地学科的交叉、与植物营养学科的交叉、与植物生理学科的交叉、与生命学科的交叉、与环境学科的交叉、与资源管理学科的交叉

2 、高新技术的引进化验手段的更新:快、准、多项目、信息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引进、生态理论的引进

3 、新的研究领域:人工土壤、保护地土壤、城市土壤

(三)土壤科学研究的内容

1 、一般土壤: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分类与分布、土壤改良与培肥

2 、人工土壤:原料性质配比后的性质制造工艺使用方法使用后的处理

3 、保护地土壤:重在管理:肥料、农药、水的大量进入土壤原有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完全改变如何管理使其可持续利用。

4 、城市土壤

分类利用保护

(四)学习方法

基本概念:熟背 + 理解

基本理论:理解 + 运用

基本操作:技能 + 技巧 + 运用

(五)学习的目的

认识土壤:物质组成 + 性质 + 分类与分布利用土壤:收获需要的产品保护土壤:更好地利用土壤

思考题

1 、基本概念

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潜在肥力有效肥力

2 、基本理论

1 )为什么土壤肥力四因子不可互相替代?

2 )简述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及其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