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文学史上的大兵团作战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学经典屮的红色记忆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
天上午(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 曰),在我们住村口头,我看
到从山上抬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 在一块门板上当时,我有这样的 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 七十四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 苦战以后,撤出了阵地,北上山东, 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七十四师的 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 是一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
后来,我有过把这个故事编织起来 写成文章的想头……”
—
吴强《红日》修订版序言
最合适的作者
《红曰》是一部在1957年7月由中 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
它取 材于1946至1947年华东战场的解放 战争史实。
它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描 绘了解放军在涟水战役后撤离苏北战 场转入山东,经过莱芜大捷后,最终 在孟良崮打败了国民党军的“王牌”部 队(张灵甫的整编74师)这一可歌可 泣的英雄事迹。
对于这部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 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的“红色经典”
而言,或许再也找不到像吴强(1910— 1990 )—样合适的作者了——
他正是
《红曰》书中所述的涟水、菜芜与孟良 崮三个连贯战役的亲历者。
仿佛是个巧合一般,吴强本人就 出生于江苏涟水(1910年2月)。
他在 中学读书时就爱好文学,从20世纪30 年代早期开始写作生涯。
丨935年5月, 他的短篇小说《苦脸》获上海《大众报》 征文奖。
除此之外,吴强还在陈望道 主编的《太白》半月刊与茅盾主编的 《文艺阵地》发表过文章。
不久之后的1937年,全面抗曰战
就是其中之一。
1938年8月15日,他 投笔从戎,在安徽省南部的泾县参加 新四军,次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1952年转业到地方之前,吴强 有着将近15年的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 时期,他先后任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 干事、科长,苏中第二分区政治部敌 工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爆发后,吴强 历任苏中军区政治部副部长、华东野 战军6纵宣教部部长等职,亲身经历 过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多次较量一 第二次涟水战役(1946年12月)、菜芜 战役(1947年2月)、孟良崮战役(1947 年5月)、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一 1949年1月)以及渡江战役(1949年4
月_6月)。
其中,从孟良崮战役开始到胜利 结束战斗,吴强一直没离开解放军指 挥所,甚至连张灵甫在战斗的最后时 刻和南京联络的电话都收听到了。
正 是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1947年5月 17曰上午),吴强看到,张灵甫这位不 久前还在梦想“立马沂蒙第一峰”的 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其尸体最
®/《红日》封面,1957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 版社出版。
1947年5月17曰,吴强目睹张灵甫 的尸体被解放军战士从山上抬下来,他开始想写 一部长篇小说,也就是后来的《红曰》
齡
文I
郭
晔旻
文学史上的大兵团作战经典
《红日》114丨国家人文
历史
®/ 吴强(1910—1990),1961 年摄。
在 1952
年转业到地方前,吴强有着近15年的军旅生涯,是涟水、莱芜与孟良崮战役的亲历者。
他写作《红曰》时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必须创作15个 小时以上,写出6000字来,否则不睡觉,经过 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创作
终躺在一块门板上被解放军战士从山 上抬下来的可悲结局。
战斗暗夜前的 如血残阳和黎明时分喷薄而出的胜利 朝晖,激发了吴强的创作灵感,要把 从涟水战役到张灵甫死于孟良崮这个 “情节和人物都很贯穿的故事”编织起 来写一部长篇小说!
但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部队 每天都在行军打仗,吴强根本没有时 间写作,只能在心里默默构想。
到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时机终于成熟了。
丨956年舂天,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吴强终于幵始了长篇小说《红曰》的 创作。
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必须 创作15个小时以上,写出6000字来,否则不睡觉。
由于小说内容大都是吴 强自己的人生经历,具有深刻的生命 体验,又在脑海中酝酿了七八年之久,写起来也颇为得心应手。
他完全沉浸 在创作的欢愉之中,以致常常错过幵 饭时间,甚至有过一天只吃一顿饭的 时候。
等到写出初稿并修改、誊抄之后,吴强的体重已由74公斤锐减到58
公斤。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红曰》的
创作终于在1957年4月完成。
吴强
先是将40万字的《红日》改定稿寄给
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了很长时间却杳
无音讯。
于是他亲自赶到北京,到出
版社把稿子要回来,然后送到总政文
化部“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
谁
知,又等了半年,仍旧石沉大海。
无
奈之下,吴强只得求助于老战友、电
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的作者之
一沈默君,请他设法与中国青年出版
社接洽。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江晓
天果然慧眼识珠。
小说所描绘的宏伟、
激烈的战争场面,让他几乎嗅到了昔
曰的炮火硝烟味,其所散发的艺术魅
力深深吸引了他。
因此,中国青年出
版社很快决定出版,并在信里告诉吴
强,“《红曰》第一次印刷为四万五千
册,第二次印刷一万六千册,两次印
刷相距甚近”。
1957年7月20曰,《红
曰》终于赶在八一建军节前出版。
小说《红日》一经面世,就引起了
读者的热烈反响。
一时洛阳纸贵,尤
其是大、中学生,争先恐后地排队抢
购《红日》,买不到就到处探询,互相
传阅,连夜挑灯抢读。
据统计,从1957
年到1965年,8年间《红日》再版印刷
竟达44次,截至1990年吴强去世时,
共出版发行187万册!该小说还先后
被译成英、法、俄、日、德等十多种文
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
1960年初,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
将《红日》搬上银幕。
这是继《南征北
战》后新中国拍摄的第二部大型战争
题材故事影片。
1963年上映的电影(〈红
曰》同样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甚
至其中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也变
得家喻户晓,以至于无论看没看过电
影的人几乎都可以哼上几句。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红曰》
公/ 1947年5月13—16日,我军在鲁中蒙阴孟良崮全歼敌整编第74师三个旅等共32000余人,毙敌师长张灵甫,并全获其美械装备
JUNE2021 |
115
文学经典中的红色记忆
里的不少人物,比如解放军的野战军 领导、指挥人员如陈毅、粟裕,国民党 军的高级将领如陈诚(参谋总长)等人 都使用了真名实姓。
历史场景的铺排 与历史人物的再现自然给读者(观众) 留下了“纪实性”的强烈印象。
作者吴 强也不讳言小说与现实的纠葛:“我 不是写战史,却又写了战史,写了战 史,但又不是写战史。
”
《红曰》里提到第一个战役,发生 在涟水(今属江苏)。
1946年9月,国 民党军以优势兵力连续占领华中解放 区的宿迁、泗阳、淮阴、淮安、宝应等 城市,将华东解放军的主力压缩在大 运河以东的沭阳、涟水、盐城、东台的 一条狭长地区。
以国民党“五大主力” 之一的整编74师为首,国民党军继续 变本加厉地进犯解放区。
整编74师(原称74军)最初由蒋 介石的心腹俞济时组建,全部美械装 备,抗战胜利后最早空运到南京,有 “御林军”之称。
这支部队受过美国军 事顾问团严格训练,“官兵素质在蒋军
中比较起来是很好的”,“战术指挥及 技术动作均较正规熟练”。
《红曰》幵篇 对这一点也有所描述:“敌人的冲锋 队形是密集的,真像是一窝狂蜂,低 着头,躬着身子,看样子是受过最严 格的训练,向前跑步冲锋的时候,竟 还保持着先后层次,前头的总是跑在 前头,后头的总是落在后头。
”
全面内战爆发后,被蒋介石寄予 厚望的整编74师于1946年8月间调 出南京,担任进攻华东解放区的主力。
攻下淮阴、淮安后,负责苏北战事的 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竟公然 声称,“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 国”,可见当时74师气焰之嚣张。
旌水战役,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 解放军激战14昼夜,终挫74师锋芒。
第二次,卷土重来的74师却侥幸得手 了。
涟水战役后,战场逐渐从苏北转 移到了山东。
从军事地理上看,山东 的中部、南部是一个H 陵地带。
鲁山、 沂山、蒙山山系衔接,高山连绵。
整个
山地成南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雄 伟挺拔,山势陡峻,共有大小山头约 16000座。
有些海拔500—600米的圧 陵顶部平坦,四周峭立,坡度达40度 以上,形成方型石峰,称之为“崮”(其 中最著名者,莫过于“孟良崮”)。
这片 低山丘陵的北、西、南三个方向都是 广阔的平原地带,东面则是伸入渤海 与黄河的胶东半岛。
鲁中南丘陵因此 也堪称华北平原上少有的可以凭恃的 地利。
控制了这里,也就能在较大范 围内争得军事上的主动权。
1947年2月,正是在鲁中南丘陵 的中心地带菜芜,爆发了《红曰》所描 述的第二次战役。
是役,国民党军被 秘密北上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包围,3 天之内遭到全歼,损失达7个师(旅), 遭遇内战以来的空前失败。
粟裕就此 评价,“在一次战役中,仅以六十三个
小时就俘虏了四万多敌人……这在中 国战史上是少有的”。
但世间流传更广 的却是另一句“名言”—
“就是六万
头猪,三天三夜也捉不完呐! ”此话 出处讲法不一,有一说认为是国民党 将领王耀武的气话。
由于国民党军连战皆北,蒋介石 被迫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陕 北和山东)。
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在 山海关之内有3个重要根据地,即以 延安为政治根据地,以沂蒙山区为军 事根据地,以胶东为交通供应根据地。
秉承其意志的国民党军统帅部在山东 战场的基本意图是:首先摧毁沂蒙山 区陈毅根据地,消灭陈毅主力,控制 山东;尔后再北渡黄河,最终“肃清” 关内的中共武装。
于是,1947年3月以后,国共双 方主力云集山东,大规模战争再度展 开。
当年5月上旬,国民党军以3个机 动兵团,共13个整编师34个旅近30 万余人的兵力进犯,妄图在沂蒙山区 与解放军决战。
解放军以“百万军中
116
国家人文历史
t\:
取上将首级”的无畏气概,集中全部 兵力将位于国民党军密集队形中央的 “王牌”整编第74师包围于孟良崮地区。
孟良崮山地岩石相连、沟岭纵横。
因此国民党军统帅部下令该部固守于 此,居高临下吸引我军。
然而,整编 74师在孟良崮临时占领的阵地均是岩 石,无法构筑工事。
人员、马匹、辎重 等,密集堆于地面,完全暴露在我军 强大火力之下,很快濒于绝境。
近乎绝望的张灵甫向国民党军统 帅部连连求救。
当时的战场,宛如一 个巨大的“夹心饼”。
内层是整编74 师,中间是华东野战军的9个主力纵 队,最外层则是多达10个整编师的国 民党援军。
《红曰》里虽然没有详细描 绘同样惊心动魄的阻击战,却借74师 的参谋长之口讲出了国民党军“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一贯作风:“这番,
我们被围,他们桂系的七师、四十八
师,会为了救援我们拼死卖命?”其
实,史实比小说更加不堪。
不但杂牌
旁系出工不出力,就连同属蒋介石嫡
系部队的“中央军”,照样优先考虑保
存自身实力,无意为整编74师火中取
栗。
在两天时间里,各部多则前进十
余公里,少不过三五公里,及至整编
74师被解放军彻底消灭,师长张灵甫
毙命时(1947年5月16日),距离孟良
崮最近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5师仍在十
里幵外……
首长的原型
孟良崮大捷之后,陈毅曾经在
诗里欣喜地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
七+四师无地逃”“喜见贼师精锐尽,
我军个个是英豪”。
反观国民党当局,
蒋介石得知整编74师覆灭的消息,则
极为震惊。
他哀叹这是自发动内战以
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是“无可补偿的损失”。
他不但在南京
为张灵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还将
一艘从英国租借的护航驱逐舰命名为
“灵甫号”,甚至批准将山东的蒙阴县
更名为“灵甫县”。
国共双方的反应虽然大相径庭,
但都表现出对孟良崮战役结果的高度
重视。
究其缘由,正如一名在涟水战
役中放下武器的整编74师营长说过的
那样:“如果七十四师被歼灭了,就没
有任何部队能抵抗解放军了,解放军
不仅可以收复一切失地,就是要到南
京,也没有人能够阻拦。
”
义学经典中的红色记忆
耐人寻味的是,在《红曰》里,羸 得孟良崮战役重大胜利的解放军军长 沈振新,却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读者 从小说的叙述里可以知道,外貌上看,沈振新“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乌光闪闪 的眼睛上面的两道浓眉”,有着“英武 的神采"。
他出身贫苦农民,早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长征,身经百 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在解放战争 初期,“沈振新和他所统率的一个军的 部队,是两次(涟水)战斗的主角和主 力”。
第一次,“他的队伍负担阵地的正面作战,没有费上多大气力,把敌 人打了回去”,第二次“也还是这个敌
人一蒋介石的警卫军整编第七十四 师”,“战斗却失利了,涟水城陷落到 敌人手里”。
第二次涟水战役的失利,曾经使这位五战五捷、惯于打硬仗的 将军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负疚而深 情地思念着牺牲了的下级和战友;但 在后来的战斗中,沈振新又与国民党 军的对手们斗智比狼,而且“棋高一 着”。
特别是在孟良崮战役里,面对张 灵甫这个老对手,沈振新终于报了涟 水失利的一箭之仇。
对于沈振新这么一个小说里的主 要正面人物形象,读者自然要问,他 的历史原型是谁呢?对此,作者吴强 后来还卖了一个关子,“我写的军长沈 振新,是以我所熟悉的一位老首长的 形象作为模特儿,又从另外几个熟悉 的老首长的形象,吸取一部分糅合上 去,集中起来的”。
这位作者“熟悉的一位老首长”“模特儿”,就是现实里的王必成(1912—1989 )将军。
与小说里的沈振 新一样,王必成是湖北(麻城)人。
他 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参加了长征。
抗曰战争时期,王必成历任新四军第 1支队第2团团长、新四军第1师2旅 旅长、苏浙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等职。
公/王必成(1912—1989 ),与小说里的沈振新
一样,王必成是湖北(麻城)人。
他于1929年参
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
来参加长征。
在孟良崮战役里,正是王必成指挥
6纵长途快速奔袭垛庄,切断了张灵甫的后路,
使整编74师成了瓮中之鳖
公/皮定均(1914一1976),时任华东野战军6
纵副司令员,《红曰》里梁波的原型,参加了孟良
崮、莱芜、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1976年7
月7日不幸因公殉职
解放战争幵始后,王必成担任华中野
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
在闻名遐迩的
苏中“七战七捷”中,王必成率部参加
了其中的五战,仗仗皆胜,歼敌1.6万
余人。
两次涟水战斗里,王必成又与
整编74师过招。
一战涟水,力挫风头
正劲的第74师;二战涟水,第6纵队
让第74师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最
后还是不得不撤出。
对此结果,王必
成只说了一句:“给什么样的处分,我
都无怨言,只是希望日后打74师,绝
对不要忘了6纵!”体恤下情的粟裕
回答,“王老虎,你放心,打74师,一
定少不了你们!”
果然,在后来孟良崮战役里,正
是王必成指挥6纵长途快速奔袭垛
庄,切断了张灵甫的后路,使整编74
师成了瓮中之鳖(74师留守垛庄的部
队只有一个辎重团)。
毕竟是国民党
的王牌军,整编74师仍在做困兽之
斗,“华东野战军每克一点,往往经过
数次、十数次的冲锋,反复争夺,直
到短兵相接,刺刀见红。
战况激烈程
度,为解放战争以来所少见。
”到了战
役的最后关头,在华东野战军各纵队
猛攻孟良崮主峰时,王必成使出了杀
手锏,将6纵预备队特务团投入战斗。
正是这支生力军带领6纵率先勇登孟
良崮峰顶,摧毁整编74师的总部并击
毙了张灵甫。
整个孟良崮战役解放军
共歼敌3.2万人,其中6纵的战果就达
5700余人。
既然《红曰》的沈振新军长,就是
真实历史里的6纵司令员王必成,副
军长梁波的历史原型也就呼之欲出
了。
他就是时任6纵副司令员的皮定
均(1914一1976 )。
作者吴强后来也亲
自指出了这一点:“梁波比较活泼,比
较平易近人,说话也比较幽默,引人
生趣……这个人物形象的模特儿,是
我所敬爱的已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七曰
不幸因公殉职的皮定均同志。
”
另一方面,从文学角度看,虽说
“沈振新”与“梁波”都是化名,但“成
功地塑造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等
军一级高级指挥员形象”,仍然是《红
曰》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文学评论家
眼里,“在《红曰》之前,当代文学中还
118丨国
家人文历史
没有一部长篇小说以军级指挥官作为 作品的主人公来刻画”的。
败军之将的虚与实
与此同时,《红曰》里同样塑造了 一批国民党军人形象,包括张灵甫、何莽、李仙洲、张小甫,以及李仙洲身 边的参谋长、张灵甫的参谋长董耀宗,还有并未露面却屡被提及的蒋介石。
其中有些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也有一些出自作者的虚构。
小说里的 新编36师师长何莽,就属于后者。
在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作为反面人物的 鲁莽、残暴与顽固。
在伤兵多得无法处理时,何莽下令对重伤士兵直接挖 坑掩埋,小说甚至写到“还听得到被埋 士兵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他拼死 对抗解放军,在他的命令下,“一〇七 团团长为了执行连保连坐的军纪,在 阵地上,枪决了丟失地堡的那个断了 腿的排长”,看到这一幕,“每一个士 兵的心上戳上了一把尖刀,全身的肌 肉痉挛着,战栗着”。
但他终于全军被 歼,只他一人化装成士兵模样侥幸逃 脱。
如果说,虚构的何莽体现了对于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官的“刻板形 象”的话,《红日》中所刻画的张灵甫,却的确有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用作者 吴强自己的话来说,“有人说,写敌人 应当写得狼一点,我们的英雄人物的 本领更高。
这个意见,是正确的,我们 的敌人本就是又狼又毒,我们只需按 照真实的再现他们,也就够了”。
在进行了相当多篇幅的铺垫以后,张灵甫迟至小说第十四章才正面 出场,那是一个表现他对血战在即的 战场处之泰然的场面:“深夜的枪声 没有能够侵入张灵甫的梦境,他睡得 很酣沉……两只手交叉着,按着平静 的胸口,打着均匀的重重的鼾声。
”
《红曰》里的张灵甫,给读者留下
了“狂妄自大”的强烈印象。
在遭遇围
歼的激烈战斗里,他从始至终是“自
得自豪的神态”。
他不允许旁人对整
编74师的战斗能力有丝毫的怀疑和
猜测—
—“我的队伍是铁打的!钢铸
的!想把我打败,把七十四师打败,
是蚂蚁想搬动泰山!”在他看来,“我
们是第一号主力,我不做榜样,谁做
榜样?谁又配做榜样?谁又有资格创
造奇迹?”甚至整编74师的参谋长董
耀宗都评价张灵甫“过分自信”。
好在作者并没有将张灵甫写成徒
有虚名的草包,也没有将他仅仅写成
是骄横狂妄之徒。
解放军奇袭垛庄之
后,整编74师已经从国民党军“第一
线主力八个师的整体上,被人民解放
军锋利的刀子剜割出来,装进了袋子,
原来可以透气冒头的袋口,给紧紧地
封扎住了”。
得知这个极度不利的消
息之后,张灵甫却并没有慌乱,而是
心里起誓一般地说“好吧!拼战一场
公/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
《红曰》里
的张灵甫,给读者留下了“狂妄自大”的强烈印
象,好在作者并没有将张灵甫写成徒有虚名的草
包,也没有将他仅仅写成是骄横狂妄之徒,在小
说里,张灵甫的战略眼光高出同侪一筹,他是一
个狡猾的对手
吧!”不仅如此,在小说里,张灵甫的
战略眼光也的确高出同侪一筹,在嘲
讽了胡宗南占领延安只是得了一座空
城之后,他向自己的参谋长指出,“战
争,最重要的是消灭敌人的实力!我
们跟共产党打了二十年,不明智之处,
就是得城得地的观念太重,不注意扑
灭敌人的力量”。
而在小说之外的历史中,张灵甫
的确也是一个狡猾的对手,在第一次
涟水之战里,整编74师没能打下涟水,
自己反而伤亡数千人。
张灵甫体会到
解放军的厉害,虽然表面上口气很硬,
声称“打下涟水再回南京”,暗地里却
处处研究我军特点。
据说,他在战场上
缴获了解放军的军装,反复检视之后
还带了一套回南京向蒋介石介绍:“共
军军衣比我们做得好。
这军衣好处,一
是长厚,很暖和,穿起来可节省大衣,
又方便。
我们的军衣短,遮不住屁股,
又很薄,不穿大衣受冻,穿了又不方
便。
二是肩上扎线,背枪弹不容易坏,
我们的不扎,烂得很快。
三是军裤很
长,我们的很短,还要用绑腿打起来。
”
谁知蒋介石听罢来了一句,“你不要在
这里宣传共产党好,赶下去”。
这样一个“知己知彼”的张灵甫与
他的整编74师,又怎么会在孟良崮覆
灭呢?其实“当局者迷”的张灵甫自己
恐怕也看出了一些名堂。
他对于解放
军的研究越深入,得出的结论就越令
自己气馁。
进入山东战场之后,他曾
经感慨,“共军无论在战略战役战斗皆
优于国军。
数月来,共军向东则东,向
西则西,本军北调援鲁,南调援两淮,
伤亡过半,决战不能,再过年余将死
无葬身之地……”
而陈毅在战后接见整编74师被俘
军官时则说,“在蒋介石独裁媚外的政
策与战略的双重错误下,国民党军队
之遭受失败是必然的,例如贵军(指
整编74师)在抗战中的战功表现很好,
JUNE2021 |
119
义学经典中的红fe w 忆
® / 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左一)、副司令员粟裕(左二)视察华野特纵时,观看炮兵部队的实弹射击演习
战斗力亦堪为国民党军队之冠,可是 一到内战战场,仍然逃不脱被歼灭的 命运”。
故而,“贵师长张灵甫……之 牺牲,毫无意义”。
虽然如此,对这个头号敌人之死, 人民解放军还是表现出了革命人道主 义精神。
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遵照上级 指示,要政治部买一口好棺材,给张灵 甫穿上新军装。
找不到国民党的将军 服,就穿解放军的服装。
要把他的脸擦 洗得干干净净。
战死沙场的将军,应该 得到一个军人的荣誉。
政治部照办了。
恢宏的史诗
距离孟良崮之战硝烟散尽不过 十年,《红日》就宣告出版了。
纵观中 国当代文学史上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 中,大约只有《保卫延安》和《红曰》 两部作品是以大兵团作战的正规战役 为表现对象。
同时,《红日》还突破了 以往的革命战争小说将着墨重点放在 “连队”上的写法,直接以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一支“常胜英雄军”与国民党 的王牌军之间展幵的大规模战役为叙
述中心,将笔触从军师团一直延伸到 连排班,对解放军的军、师、团、营、 连、
班以至普通士兵都有所涉猎
和描写,并以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 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班长(后 被提升为排长)杨军为核心人物,一 共形成了四条不同的结构线索(加上 国民党军,就是五条),形成一种立体 化程度比较高的艺术结构。
有别于某些作品里的“高大全”形 象,《红曰》里的解放军战士并不“完 美”。
当从江淮一带向山东转移时,战
120丨国家人文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