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张春来
株洲是伴随共和国成长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株洲工业已形成了以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 金、基础化工、生物医药和食品、陶瓷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市工业不断创造历史最好发展水 平,但与省内先进市州比较,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长沙借助省会优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工业总量已是株 洲的两倍多。株洲虽然目前综合经济实力还居全省第二,但常德、岳阳的工业总量已超过株洲,湘潭、衡阳也在奋 力追赶,如再不奋发努力,株洲工业在全省的优势将会丧失。现在,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把工业 作为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核心,并提出了“一切工作抓项目”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技改项 目建设,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争创工业新优势,再铸工业新辉煌。
3、抓技改项目建设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
一是通过技改项目实施可以使结构调整的方向更为明晰。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技改项目的成功运作,整个经济 就能够逐步向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方向进行调整。二是通过技改项目实施可以使结构调整的 步骤更为有序。不管是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最终都要落到技改项目上来,通过一个一个技改项目的落实,经济 结构调整的目标思路就能够逐步得以实现。三是通过技改项目实施可以使结构调整的措施更为到位。结构调整需要 一定的人力、政策、资金等要素的引导,通过以技改项目为载体,可以把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管理等要素集 中起来,形成拳头,效果更为明显,措施更为得力。
(三)认真抓好技改项目建设管理
技改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政策性强。为正确引导我市技改投资方向,有效 地促进企业提质降耗、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技改项目建设的管理 。
1、做好技术改造中长期规划和建立技改项目库。规划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是履行职责的依据,是约束社会 行为的“第二准则”。编制好、实施好规划对实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 共同富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株洲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技改项目库的编制工作已基
二、我市工业“十一五”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重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技术改造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加大以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力度,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
集群”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优势产业,抓大扶小并举,内 育外引并重,扩量提质并进,加快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规划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4%,2010年达到43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010年达到 295亿元。技改完成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达到12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4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 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3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到吨标准煤以下水平。
3、认真办理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手续。根据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规定,及时、全面 为企业办理好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确认手续,让其充分享受国家有关税费减免政策,以鼓 励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发展步伐。
4、认真抓好技改项目实施管理。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重点技改项目责任制,将所有项目指标尽量细化,层层分解 落实到各个项目负责人,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二是要进一步严格目标责任制,将具体的责 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强化领导联系项目力度,加强对项目的督查督促,要及时掌握、了解、研究、解决好项目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建立重点技改项目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我委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项目分析会 ,协调部分重点项目实施中的矛盾,帮助解决困难。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县市区和部分重点企业技改项目管理的考 核办法,与政绩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严格奖惩兑现,靠目标考核激发干劲。
一、技改项目的内涵和着力点
项目是各种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是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项目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技术 改造项目区别于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项目(占全市投入的30%左右),其定义为: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 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 全等目的,把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发挥现有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优势结合起来,对 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项目(含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按照职能分工,除需报国家审批、核 准和备案的项目外,所有在省内可以审批、核准和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均由省、市(州)、县经委按各自权限审 批、核准和备案。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同时包含项目单位本身的情况,项目的未来前景、项目前期推进情况等一系列投资者所 关心的问题,以取得让银行和投资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的效果。
3、要多渠道解决好技改项目资金。一是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金。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经济转 型期将部分产业的生产制造逐步转移到内地的机会,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优势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 以各种方式来株洲投资或兴办企业。政府主要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搭建招商平台来促进和扩大招商成果。二是靠政 策吸引民间投资。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大规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重点产业。三是靠合力争取国家投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和省资金的支持方向,从 株洲重点产业的发展项目中筛选出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争取挤进国家、省计划“笼子”。四是靠信贷吸 纳银行投资。要积极主动的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以及对全市经济 有拉动力的重点技改项目增加贷款投放。五是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企业应强化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 自我规划和市场竞争需要,建立投资增长机制。六是靠上市融资拓展市场投资。对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要抓紧做 好上市的准备工作;对具备上市条件,尚未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要积极推荐到国内证券市场及香港、新加坡等海外 证券市场上市。七是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加快国有资产退出步伐,把国有资产收益集中起 来,用于扶持工业重点技改项目的发展。
4、技改项目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通过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 重大
带动作用;突出抓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特别是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市制造业的创新开发能 力;突出抓好优势企业,通过扶优扶强和改制、改组、改造,培育一批素质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同时抓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素质整体提高,以充分发挥技改项目建设在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的积极作用。
2、要策划包装好技改项目。首先,技改项目的策划包装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性的、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投入 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达到可研报告的深度。其次,技改项目包装从形式到内容都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符 合国际惯例,包装形式要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招商方式和筹资渠道。三是技改项目包装必须具有完整性、规范性 、选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包装,将技改项目松散的生产要素集中、整合形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四是包装 要
(一)发展壮大六大支柱产业集群
1、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05年,交通装备制造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3家,其总资产、完成产值、实现 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和%。其产品主要有轨道交通装备及配件、航空动力机械、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及配 件等。“十一五”期间,规划该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0年达到200亿元,形成1个年销售收入过 100亿元的企业集团,3个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核心企业。其中: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零部件2个子集群已列入省“ 十一五”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规划。
3、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005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2家,其总资产、完成产值和实现 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肌%和%。主要产品为米面加工、饲料、植物油、畜禽肉品、卤腊制品、奶料饮品、蔬菜加 工、保健食品等。“十一五”期间,规划该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虬到2010年,达到200亿元。形成2个年产值过 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株洲本地产值105亿元),该集群已列入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 规划。
(一)充分认识技改项目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技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抓技改项目建设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搞好技改项目建设对推 进跨
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I,建设全面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抓技改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狠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 力、发展经济。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怎么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加 快技改项目建设。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抓好技改项目建设是搞好经济的根本出路所在,就是讲大局,就是最好 的结构调
整,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抓技改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强化项目 建设往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选,成为增强发展后劲的最关键因素。只要有了好的技改项目,资金就会源源而来 。只要有了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技改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 了载体,地方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发项目工作周期长、环节多、任务重,同时,还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技改项目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1、要选择好技改项目。好的技改项目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上新 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环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 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 际出发,正确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的工业化道路。
本完成,下一步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市“十一五”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和技改项目库,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重大技改专 项的汇报、衔接工作,力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大专项笼子。同时要协助
做好工业园区发展布局规划、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的修
编工作。
2、做好技改项目的备案、核准等工作。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湖 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通知精神和我委职能分工,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认真做好市属 以下企业技改项目的备案、核准等工作,把好项目审批关,正确引导好技改投资方向。
2、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2005年,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总资产 、完成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和%。主要产品为铅、锌、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十一五”期间 ,规划该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到2010年达到150亿元,形成2个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该集群已列 入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规划。
加快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张春来
株洲是伴随共和国成长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株洲工业已形成了以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 金、基础化工、生物医药和食品、陶瓷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市工业不断创造历史最好发展水 平,但与省内先进市州比较,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长沙借助省会优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工业总量已是株 洲的两倍多。株洲虽然目前综合经济实力还居全省第二,但常德、岳阳的工业总量已超过株洲,湘潭、衡阳也在奋 力追赶,如再不奋发努力,株洲工业在全省的优势将会丧失。现在,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把工业 作为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核心,并提出了“一切工作抓项目”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技改项 目建设,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争创工业新优势,再铸工业新辉煌。
3、抓技改项目建设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
一是通过技改项目实施可以使结构调整的方向更为明晰。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技改项目的成功运作,整个经济 就能够逐步向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方向进行调整。二是通过技改项目实施可以使结构调整的 步骤更为有序。不管是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最终都要落到技改项目上来,通过一个一个技改项目的落实,经济 结构调整的目标思路就能够逐步得以实现。三是通过技改项目实施可以使结构调整的措施更为到位。结构调整需要 一定的人力、政策、资金等要素的引导,通过以技改项目为载体,可以把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管理等要素集 中起来,形成拳头,效果更为明显,措施更为得力。
(三)认真抓好技改项目建设管理
技改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政策性强。为正确引导我市技改投资方向,有效 地促进企业提质降耗、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技改项目建设的管理 。
1、做好技术改造中长期规划和建立技改项目库。规划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是履行职责的依据,是约束社会 行为的“第二准则”。编制好、实施好规划对实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 共同富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株洲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技改项目库的编制工作已基
二、我市工业“十一五”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重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技术改造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加大以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力度,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
集群”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优势产业,抓大扶小并举,内 育外引并重,扩量提质并进,加快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规划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4%,2010年达到43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010年达到 295亿元。技改完成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达到12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4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 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3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到吨标准煤以下水平。
3、认真办理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手续。根据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规定,及时、全面 为企业办理好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确认手续,让其充分享受国家有关税费减免政策,以鼓 励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发展步伐。
4、认真抓好技改项目实施管理。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重点技改项目责任制,将所有项目指标尽量细化,层层分解 落实到各个项目负责人,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二是要进一步严格目标责任制,将具体的责 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强化领导联系项目力度,加强对项目的督查督促,要及时掌握、了解、研究、解决好项目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建立重点技改项目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我委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项目分析会 ,协调部分重点项目实施中的矛盾,帮助解决困难。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县市区和部分重点企业技改项目管理的考 核办法,与政绩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严格奖惩兑现,靠目标考核激发干劲。
一、技改项目的内涵和着力点
项目是各种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是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项目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技术 改造项目区别于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项目(占全市投入的30%左右),其定义为: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 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 全等目的,把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发挥现有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优势结合起来,对 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项目(含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按照职能分工,除需报国家审批、核 准和备案的项目外,所有在省内可以审批、核准和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均由省、市(州)、县经委按各自权限审 批、核准和备案。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同时包含项目单位本身的情况,项目的未来前景、项目前期推进情况等一系列投资者所 关心的问题,以取得让银行和投资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的效果。
3、要多渠道解决好技改项目资金。一是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金。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经济转 型期将部分产业的生产制造逐步转移到内地的机会,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优势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 以各种方式来株洲投资或兴办企业。政府主要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搭建招商平台来促进和扩大招商成果。二是靠政 策吸引民间投资。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大规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重点产业。三是靠合力争取国家投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和省资金的支持方向,从 株洲重点产业的发展项目中筛选出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争取挤进国家、省计划“笼子”。四是靠信贷吸 纳银行投资。要积极主动的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以及对全市经济 有拉动力的重点技改项目增加贷款投放。五是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企业应强化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 自我规划和市场竞争需要,建立投资增长机制。六是靠上市融资拓展市场投资。对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要抓紧做 好上市的准备工作;对具备上市条件,尚未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要积极推荐到国内证券市场及香港、新加坡等海外 证券市场上市。七是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加快国有资产退出步伐,把国有资产收益集中起 来,用于扶持工业重点技改项目的发展。
4、技改项目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通过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 重大
带动作用;突出抓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特别是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市制造业的创新开发能 力;突出抓好优势企业,通过扶优扶强和改制、改组、改造,培育一批素质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同时抓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素质整体提高,以充分发挥技改项目建设在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的积极作用。
2、要策划包装好技改项目。首先,技改项目的策划包装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性的、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投入 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达到可研报告的深度。其次,技改项目包装从形式到内容都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符 合国际惯例,包装形式要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招商方式和筹资渠道。三是技改项目包装必须具有完整性、规范性 、选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包装,将技改项目松散的生产要素集中、整合形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四是包装 要
(一)发展壮大六大支柱产业集群
1、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05年,交通装备制造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3家,其总资产、完成产值、实现 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和%。其产品主要有轨道交通装备及配件、航空动力机械、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及配 件等。“十一五”期间,规划该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0年达到200亿元,形成1个年销售收入过 100亿元的企业集团,3个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核心企业。其中: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零部件2个子集群已列入省“ 十一五”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规划。
3、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005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2家,其总资产、完成产值和实现 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肌%和%。主要产品为米面加工、饲料、植物油、畜禽肉品、卤腊制品、奶料饮品、蔬菜加 工、保健食品等。“十一五”期间,规划该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虬到2010年,达到200亿元。形成2个年产值过 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株洲本地产值105亿元),该集群已列入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 规划。
(一)充分认识技改项目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技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抓技改项目建设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搞好技改项目建设对推 进跨
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I,建设全面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抓技改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狠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 力、发展经济。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怎么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加 快技改项目建设。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抓好技改项目建设是搞好经济的根本出路所在,就是讲大局,就是最好 的结构调
整,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抓技改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强化项目 建设往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选,成为增强发展后劲的最关键因素。只要有了好的技改项目,资金就会源源而来 。只要有了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技改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 了载体,地方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发项目工作周期长、环节多、任务重,同时,还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技改项目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1、要选择好技改项目。好的技改项目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上新 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环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 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 际出发,正确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的工业化道路。
本完成,下一步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市“十一五”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和技改项目库,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重大技改专 项的汇报、衔接工作,力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大专项笼子。同时要协助
做好工业园区发展布局规划、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的修
编工作。
2、做好技改项目的备案、核准等工作。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湖 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通知精神和我委职能分工,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认真做好市属 以下企业技改项目的备案、核准等工作,把好项目审批关,正确引导好技改投资方向。
2、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2005年,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总资产 、完成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和%。主要产品为铅、锌、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十一五”期间 ,规划该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到2010年达到150亿元,形成2个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该集群已列 入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