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试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数据库规范(试行)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数据库的内容、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文件命名、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开展“两区”划定工作过程中的“两区”划定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710 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TD/T 10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关于全国植胶垦区胶园等级划分试行方案的通知(农垦热﹝1996﹞112号)
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农计发〔2017〕99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两区
“两区”是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等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及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

两区在空间上包括区、片块、两区地块三个层级,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可包含若干片块,单个片块内可包含若干两区地块。

3.2 “两区”片块
在“两区”内划定的相对集中连片耕地,具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管护主体或能够进行统一生产管理。

单个两区片块可跨越村组区域界线,但原则上不得跨越乡级区域界线。

3.3 “两区”地块
在“两区”片块范围内,以实际宽度不小于1米的农村道路、沟渠、水系等线状地物或行政区域界线为边界所划定的具体的空间种植单元。

3.4 “两区”划定
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规定程序,以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为基础,以两区地块为基本空间单元,确定“两区”空间位置、面积,并结合实际记录“两区”作物类型、权属以及农田灌排工程等基本信息。

4.数据库内容
“两区”划定数据库包括应用于“两区”划定数据处理、管理、分析的空间信息数据和非空间信息数据。

a)空间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栅格数据、土地信息要素、“两区”信息要
素等。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境界与管辖区域。

栅格数据指用于描述“两区”空间
分布、方位等信息的栅格图件。

土地信息要素包括基本农田区域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情况。

“两区”信息要素包括“两区”划定区域和“两区”标志信息。

b)非空间信息数据包括“两区”统计信息表、“两区”片块管护责任表、“两区”标志
牌内容表、公示情况记录表、天然橡胶地块内容表、村级面积统计表、两区文档资
料表等。

5.空间信息数据组织管理
5.1分类与编码
空间信息数据分为4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二级和三级。

要素代码由6位数字码构成,其结构如下:
X X X XX X
|||||
大小一二三
类码类
















其中:
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1位数字码。

其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专业代码为1,
栅格数据业务代码为3,土地信息要素专业代码为4,“两区”信息要素专业代码为
5。

b)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1位数字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业务代码按照GB/T
13923的大类码执行;土地信息要素中基本农田要素业务代码为1,高标准农田业
务代码为2;“两区”信息要素中划定区域业务代码为1,“两区”标志业务代码
为2。

c)一至三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

其中,一级类码为1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2位数
字码、三级类码为1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d)各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5.2要素代码与描述
空间信息数据中各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

表1 两区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5.3空间要素组织管理
“两区”划定数据库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层要素、几何特征及属性表名称描述见表2。

表2 两区划定数据库空间要素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6.非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两区”划定数据库非空间数据主要指表格信息和文档信息(见表3),其中表格信息采用二维关系表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文档数据采用文件管理方式。

表3 非空间数据表格信息关联表
7.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两区”划定数据库需要交换的数据内容包括3种:
a)空间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栅格数据、土地信息要素、“两区”信息要
素等;
b)非空间数据包括两区统计信息表、两区片块管护责任表、两区标志牌内容表、公示
情况记录表、天然橡胶地块内容表、村级面积统计表、两区文档资料表等;
c)元数据。

数据交换时以县级行政区为交换单元,数据文件采用目录方式存储,一个交换单元一个目录。

目录命名方式为6位县级区划代码+县级行政区名称。

7.1空间信息数据
空间信息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2种类型。

a)矢量数据采用标准shapefile格式(.shp)。

同一个县级行政区内的矢量文件按照“两
区”划定技术规程进行拼接后,存放在“矢量数据”目录中。

矢量数据文件命名为
地理信息数据属性表名+6位县级区划代码+4位年份代码。

所有矢量文件放置在“矢
量数据”目录下。

b)栅格数据采用国际工业标准无压缩的TIFF格式(.tif),但需将大地坐标在栅格影
像上的定位信息以及像素的地面分辨率等信息添加到TIFF文件上。

内容和格式符合
GB/T 17798的规定。

栅格数据采用标准图幅形式进行组织,图幅编号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存放在“栅格数据”目录中,建立“数字正射影像图”目录管理。

7.2非空间信息数据
非空间信息数据包括表格数据、文档资料和图件3种类型,表格数据存放到“管护数据”目录中,文档资料存放到“文档资料”目录中。

公示图和标志牌照片等图件放在“两区图件”文件夹中。

表格信息采用MDB格式保存,文件命名采用10位数字型代码,即6位县级区划代码+4位年份代码。

文档材料按照文件夹分类管理。

7.3元数据
元数据采用XML格式存放到“元数据”目录中。

8.元数据
元数据采用XML格式描述。

栅格数据的元数据的内容和格式符合GB/T 19710技术要求;矢量数据的元数据主要包
括数据标识、空间参照系统、数据内容、数据质量4个部分(见表D.1-D.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理信息数据属性结构
表A.1至表A.15给出了条款中表述的地理信息数据的属性结构。

表A.1 县级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JXZQ)
表A.2 乡级区域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JQY)
表A.3 村级区域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CJQY)
表A.4 区域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QYJX)
表A.5 两区属性结构表(属性表名:LQ)
表A.6 两区片块属性结构表(属性表名:LQPK)
表A.7 两区地块属性结构表(属性表名:LQDK)
表A.8 标志牌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LQBZP)
表A.9 田间工程线状地物属性结构表(属性表名:TJGCXZDW)
表A.10 田间工程点状地物属性结构表(属性表名:TJGCDZDW)
表A.11 基本农田保护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JBNTBHQ)
表A.12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JBNTBHPK)
表A.13 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JBNTBHTB)
表A.14 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J)
表A.15 栅格数据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GSJ)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非空间数据表结构
表B.1至表B.7给出了条款中表述的非空间数据的表结构。

表B.1 两区统计信息表结构(属性表名:LQTJXX)
表B.2 两区片块管护责任表结构(属性表名:LQPKZR)
表B.3 标志牌内容表结构(属性表名:LQBZPNR)
表B.4 公示情况记录表结构(属性表名:GSQKJLB)
表B.5 天然橡胶地块内容表结构(属性表名:TRXJDKNR)
表B.6 村级面积统计表结构(属性表名:CJMJTJ)
表B.7 两区文档资料表结构(属性表名:LQWDZL)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属性值代码
表C.1至表C.16给出了条款及附录A至附录B中表述的属性值代码。

表C.1 界线类型代码表
表C.2 界线性质代码表
表C.3 耕地质量等级代码表
表C.4 胶园等级代码表
表C.5 经营主体代码表
表C.6 标志牌类型代码表
表C.7 田间工程类型代码表
表C.8 耕地坡度分级代码表
表C.9 两区类型代码表
表C.10 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代码表
表C.11 文档类型代码表
表C.12 是否代码表
表C.13 划分区域类型
表C.14 橡胶种植品种代码表
表C.15 注记类型代码表
表C.16 证件类型代码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矢量数据元数据
表D.1至表D.4给出了条款中表述的矢量数据的元数据结构。

表D.1 数据标识(表名:dataIdInfo)
表D.2 空间参照系统(表名:refSysInfo)
表D.3 数据内容(表名:contInfo)
表D.4 数据质量(表名:dqInf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