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及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玩玩具车时,幼儿会模仿汽 车的滴滴声,换成球类玩具就 不会出现这个动作。
以上事例反映出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时,只能反映 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务,依靠动作思考,而 不能离开动作之外思考。
我就是这么直接干脆!
在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 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 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幼儿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 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思维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 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 色彩。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在整个前 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不可逆性,幼儿不理解逻辑运算的可逆性 。例如,4岁的幼儿不能理解当A>B时,则B<A。
4、拟人性
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 (泛灵论)。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 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 作好朋友。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朋友和布 娃娃做过家家的游戏。
5、表面性
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思维,往往 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 联系。其思维具有片面性。例如问儿童灯管和 蜡烛的关系,大多数会回答:“都是白的,长 的。” 左:灯管,右:蜡烛
3、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例如“鳄鱼流眼泪=伤心”,其实 质就是幼儿思维的“以自我为中心”,典型例证是皮亚杰著名的“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
如图所示,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 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 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个布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 片一样。结果实验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 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 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 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 段,它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
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指思维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借助某些媒介与 头脑加工来进行反应。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应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反应的是 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由于这一特性,人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 象和外部特征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3的运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他们并非是对抽象的数字进行分析综合, 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玩具加3个玩具,或者2个手指加 3个手指,再数出结果是5个玩具或者手指才得出结果的。
2、形象性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例如“小兔子= 兔子”,“穿军装=解放军”。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幼儿思维发展最为突出的特 点。
6、固定性
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 理”,例如他们会认为“儿子=小男孩”,把成年男子排除在外,造成概念 缩小。其原因是思维的发展尚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Leabharlann Baidu

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 虎、狮子等动物,一边告诉他们这是动物。 回到班上,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 很多小朋友都回答:“是在动物园里的, 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 老师又告诉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 物”,很多孩子觉得很奇怪,老师又告诉 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 甚至有孩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去看动 物的……”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 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6、7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幼儿阶段抽象思维仅 仅开始萌芽。
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 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的珠 子,这堆珠子的总数将保持不变。 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 所谓去自我中心化是指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 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幼儿开始能够解决“三山问题”。 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 些属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几个属性,并且认识到 这些属性是可分离的。 第四,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幼儿获得的重要逻辑原则是不变性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另一 个原则是等价原则,即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 等于C,则A必然等于C。
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又称为表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现来进行的思维。 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 3~6、 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具体性 形象性 经验性 拟人性 表面性 固定性
1、具体性
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 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身体的感 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直觉行动思维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游泳池里幼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他在水里的 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水池时这个动作就停 止了。
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思维的发展是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感情、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0~3岁左右)
2、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
3、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
2.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进行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2)选择适应的活动材料和教学方法 (3)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
思考题
1.学前儿童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各个的年龄阶段? 2.学前儿童的思维最主要是哪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3.今天学习的理论是否和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相符?对此你有何见解?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1.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进 行培养
(1)提供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 (2)创造活动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 (3)引导幼儿由表象代替动作,逐步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