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国内市场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三府七十二县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初步实现代化
机器纺织厂 铁路投入使用 轮船“孝明丸”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 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 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 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 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
展最为关键
材料一: 国家

时间 1868-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1851-1873
1861-1873
3.3%
5%

1861-1873
3.8%
材料二: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 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 根据材料分析: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一、德川幕府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结论: 大名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经济状况恶化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 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抗斗争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 权利较少
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 项目 第一次 大化改新 7世纪中期 孝德天皇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 第二次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名称
时间 主持者
明治天皇
欧美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过渡
学习国 作用
与日本明治维新同时期进行的中国的改革是什么?在19 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与日本同性质的 改革是指什么事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四、明治维新
1、原因: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封建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闭关锁国、封建等级制度)
外患:外来列强的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四、日本明治维新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 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 政的新政府)
改革
四、日本明治维新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 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 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 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 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 开始了二百六十多—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含义: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 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移植西方的样板企业,大力扶 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经济
地税改革,允许土地私有,自由买卖
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允许土地买卖)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 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德川将军
二、锁国时代
在对外政策 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策, 禁止日本人出海,只允许 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 指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 易。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 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因为佩里舰队的军内忧: 佩里 • 1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 、幕府统治的危机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 展(根本原因) 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 浦贺港 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 1853,黑船事件 1853 年 外患: (直接原因) 称之为“黑船事件”。 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政治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背景: 2、倒幕运动的胜利
《日美亲善条约》 过程:
三、倒幕运动
1、时间:1868年 2、主力:中下级武士 3、方式:武力
代表了新兴资产 阶级改革力量
4、过程: (1)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 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改年号为“明 治”,结束了幕府统治。 (2)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 1867年,以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改革派, 从年幼的天皇手中得到了讨伐幕府的密诏。幕 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形势,假意把政权还给天 皇,却不肯交出兵权和领地。第二年,讨伐幕 府的武装有京都附近的战斗中,战胜幕府军队, 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1869年明 治天皇从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戊戌变法(1898年) 失败了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点?
根本原因 性质: 方式: 作用:
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俄:农奴制 日:幕府统治
3、内容
方 面 措 施

军 经

废藩置县 ,实现中央集权 。
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事 实行________ 地税改革 。 济 向西方学习,_________ 殖产兴业 ,实行 ________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 ,实行_______________ 强制性义务教育 。 文化教育 提倡___________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 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社会生活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方 面



治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


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济 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实行地税改革。
四、日本明治维新
4、影响 (1)进步性: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局限性:保留旧制度残余,走上了对外侵 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背景: 改革者:
内忧外患 明治天皇
改革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开始
政治上:废藩置县 军事上:征兵制 内容 经济上:殖产兴业,地税改革 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 影响 进步性 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