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实训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总成检修》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工业生产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发动机维修基本技能;为形成汽车维修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技能:
熟悉汽车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对发动机进行正确解体、检测、修理装配与调试能力,初步具有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的能力。
三、主要内容
(一)能力培养目标
1.使用常用工具、设备、仪器、仪表的能力
(1)熟练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理解:检测诊断的工作原理;
(3)掌握:外径分厘卡、百分表、量缸表、平板、V型铁和高度尺、气缸压力表、搪缸机、磨气门机、举升器等的使用方法。
2.对发动机进行各级维护的能力
(1)了解:发动机各级维护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2)掌握:发动机维护的作业方法。
3.发动机主要零件检测的能力
(1)了解:发动机主要零件的损伤特点;
(2)掌握: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形位误差、隐伤的检验。
4.发动机主要零件修理的能力
(1)了解:发动机零件主要的修理方法;
(2)掌握:发动机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
5.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
(1)掌握:发动机常用的检测诊断方法;
(2)掌握: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二)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一发动机拆装基本训练
掌握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掌握发动机的拆装工艺规范;能正确完成发动机拆装操作。
实训二发动机二级维护
了解发动机二级维护的作业内容、技术要求、竣工检验技术标准;
学会发动机二级维护中的清洁作业;学会发动机二级维护中的紧固作业;
学会发动机二级维护中的检查调整作业;学会发动机二级维护中的检测作业(气缸密封性检查、尾气排放等);能够根据二级维护前的检测决定附加的小修作业。
实训三发动机解体
学会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发动机解体的正确顺序;
学会按照技术条件的要求,对发动机进行解体。
实训四气缸体和气缸盖的修理
1.损伤检验
掌握气缸、气缸盖的损伤规律和原因;学会气缸磨损的检验方法;
学会气缸盖平面度的检验方法;学会气缸体变形的检验方法;
学会零件磁力探伤和工作原理及检验操作方法。
2.气缸的搪磨与气缸套的镶换
了解搪磨缸机的结构与性能,掌握气缸修理技术标准;能编制气缸搪磨工艺过程卡片。
实训五活塞连杆组的修理
1.活塞连杆组的分解
了解活塞连杆组分解的技术要求;学会正确分解活塞连杆组的方法。
2.损伤检验
了解活塞连杆组零件的损伤规律和原因;学会活塞磨损的检验方法;
学会连杆变形的检验的方法。
3.活塞连杆组零件的选配
了解活塞连杆组零件选配的技术要求;学会选配活塞、活塞与缸壁间隙的测量方法;学会选配活塞环、活塞环间隙的测量方法;学会铰配连杆衬套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学会校正连杆变形。
4.活塞连杆组的组装
了解活塞连杆组装配的技术要求;
学会活塞连杆组零件的装配方法。
实训六曲轴和轴承的修理
1.损伤检验
掌握曲轴损伤的规律和原因;
学会曲轴轴颈磨损的检验方法。
2.曲轴和轴承的修理
了解曲轴和轴承修理的技术要求;了解曲轴轴颈的磨削方法;
学会曲轴轴承的选配方法。
实训七配气机构的修理
1.损伤检验
了解配气机构零件的损伤规律;
学会气门损伤的检验方法;学会凸轮轴损伤的检验方法。
2.配气机构零件的修理
了解配气机构零件修理的技术条件;
学会气门光磨的的方法;学会气门座圈的镶换、铰、磨的方法;学会气门导管镶换的方法;学会气门与气门座的手工研磨及密封性实验的方法。
了解凸轮轴的检修项目;学会凸轮轴承的选配方法。
实训八燃料供给系的修理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了解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零部件检测和调试的技术要求。
学会汽油泵的拆装方法;
学会化油器的拆装和清洗方法;
学会对化油器进行常规调整。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掌握高压油泵的拆装方法和技术要求;
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调试的技术要求;
学会清洗喷油泵的方法,学会喷油泵额定喷油量、喷油时间和喷油压力的调试方法;学会调速器的试验和调试方法;
学会清洗喷油器和喷油器喷油压力、雾化质量、断油质量和喷射角的调试方法。
实训九冷却系和润滑系的修理
了解冷却系和润滑系维护的技术要求;
掌握机油泵的检修方法;
掌握水泵的检修方法;
掌握散热器清洗的方法。
实训十发动机总装与调试
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技术要求;
了解发动机装配质量检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学会按照技术要求正确的装配发动机;
学会发动机电路的接线方法;
学会发动机启动和调试的方法。
实训十一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汽油发动机油路故障
学会汽油发动机油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程序;
学会不来油或来油不畅故障的排除方法;
学会化油器油面高度不正常故障的排除方法;
学会发动机怠速调整的方法。
2.汽油发动机电路故障
学会汽油发动机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程序;
学会低压电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学会高压电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学会点火正时故障的排除方法。
3.汽油发动机油电路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会汽油发动机油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程序;
学会汽油发动机怠速不正常故障的排除方法。
实训十二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柴油发动机油路故障
学会柴油发动机起动困难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程序;
学会柴油发动机不来油或来油不畅故障的排除方法;学会柴油发动机烟色不正常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学会柴油发动机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2.柴油发动机油路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会柴油发动机油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程序;
学会柴油发动机喷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三、课时标准及课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任课条件
课程代码课程责任单位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学习领域
发动机拆装基本训练
发动机二级维护
发动机解体
气缸体和气缸盖的修
理
活塞连杆组的修理
曲轴和轴承的修理
配气机构的修理
燃料供给系的修理
冷却系和润滑系修理
发动机的总装与调试
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
的诊断与排除
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
的诊断与排除
实训考核
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实训学时(天)小计
3
3
1
1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1
1
1
0.5
.5在每组交换前
在
每组交
进行
换
前进行
合计学时1048
4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理解全液式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自动控制原理。
4、基本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5、掌握自动变速器总成正确的拆装、检查方法、步骤和要求。
6、能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保养、各项基本检查及维修作业。
7、具有初步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实践教学条件:
1、教学组织:
每班学生分为6个实训小组,每组5-6人。
每次实训应有三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负责2个实训小组。
专职实训教师应做好实训前教学准备工作,保持教学设备设施技术状况完好。
2、教学设备设施: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前驱、后驱)总成12台
配置自动变速器的教学用车三台,并应保持技术状况良好
AT多媒体自动变速器测控实验系统一套
故障解码仪一台空气压缩机一台油压机一台油压表及管接头一套
汽车万用表6个工作台6个、工具箱6个常用工、量具6套
3、消耗材料:自动变速器油、清洗用油等。
4、实训场地:AT实训室、汽车综合实训室
实训1:
观察自动变速器总成及外部装置;观察自动变速器在车上的布置
实训2:
观察液力变矩器的外形,了解其与发动机及后部机构之间的关系。
观察剖开的液力变矩器,了解其内部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单向离合器性能的检查方法。
实训3:
拆装自动变速器齿轮变速机构,观察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及特点。
实训4:
拆装自动变速器齿轮变速机构,观察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及特点。
实训5:
拆装离合器、制动器总成,掌握其正确分解、零件检查及调整方法
实训6:
液压泵的拆装与检查;离合器的拆装与检查
实训7:
阀板总成的拆装与检查,认识各种阀体观察自动变速器的冷却系统在车上的布置实训8:认识和检测主要传感器和电磁阀
实训9:
拆装后驱自动变速器总成(JATCO),掌握正确的拆装顺序与拆装方法。
拆装前驱自动变速器总成,掌握正确的拆装顺序与拆装方法.
实训1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掌握其检查项目、方法及要求。
实训12: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试验、
读取、清除故障码,学习手工操作和仪器操作方法。
实训13:
自动变速器的解体、检查及组装,掌握其方法步骤、检查与装配的要求。
二、时间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讲课作业实训其它小计
1 2 3 4 5 6 7 8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原理
第三章齿轮变速机构
第四章换档执行器
第五章液压控制系统
第六章电子控制系统
第七章典型自动变速器
第八章自动变速器的诊断与维修
合计
2
4
6
2
6
4
4
4
32
2
4
4
2
4
4
6
6
3264
《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科程的教学目的是:以世界主流轿车和客车“空调”为主要讲授对象,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其原理,结构及维修,并对典型结构及车型进行分析,授予学生汽车空调的知识。
使学生具有科学逻辑思维及分析与解决汽车空调的实际问题,举一反三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科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理解世界主流轿车和客车的空调系统的原理,结构,并掌握汽车空调维修和常见故障的检修、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教学内容
实训1:三种轿车空调的组成
实训2:丰田佳美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训3:制冷系统各部件的拆装
实训4:排除取暖系统、配气系统中的故障。
实训5:汽车空调电路
实训6:微机控制的自动空调
实训7:汽车空调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训8: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排除实例
三、实训教学要求:
1、场地要求:
汽车空调总成实训室,能容纳30~40名学生同时实习,并设置现场听课座椅(40座位)。
2、分组要求:
每组为5名学生,每班分为6组。
3、实训老师配备:
实训教学由主讲老师一名,两名助教老师组成。
每位老师负责两个班组学生的现场实训指导,并且,主讲老师讲解实操的理论知识与工艺过程,助教主要负责实训用的仪器、设备及工机具的准备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规范。
4、设备要求:
1)实训用空调各种总成,数量能够供6~8个班组同时实习用。
2)每班组配备:
操作台一个,通用工具一套(梅花搬手、套筒及板搬手、手锤等),及共同的专用
工具3~6个。
3)专用检测仪、具,6件套。
5、低值易耗品:
砂布、抹布、黄油、润滑油、清洁剂等。
五、时间分配表
序号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讲课实训作业小计
1 2 3 4 5 6 7 8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
第二章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
第三章制冷系统的构造
第四章汽车空调取暖与配气系统
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电器控制
第六章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第七章汽车空调维修保养技术
第八章汽车空调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合计
2
2
2
2
2
2
2
2
16
2
2
2
2
2
2
2
2
16
4
4
4
4
4
4
4
4
32
《汽车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训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汽车运用技术学生熟悉现代汽车所装备的常见电器设备和电子控制器件,了解这些装备的基本结构,掌握其故障诊断处理的一般方法。
掌握各组成元件的结构、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各种故障现象的诊断处理方法,掌握汽车专用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ABS系统结构原理,熟悉它们元件在车上的位置。
2)、掌握ABS系统的元件检测和故障诊断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1
2
3
4
合计
课程名称
ABS系统总体认识及拆装
电控悬架系统总体认识及拆装
ABS系统故障检修
电控悬架系统的检修
学时
16
8
16
8
48
四、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实训一ABS系统总体认识及拆装
教学要求:
加深对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所采用的各种电子控制元件(如电控单元、液压控制电磁阀、轮速传感器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
1、AB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ABS系统主要元件的结构原理和拆装方法。
实训二电控悬架系统总体认识及拆装
教学要求:
通过实训了解电控悬架的基本控制原理和构成,掌握电控悬架的主要零部件的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空气弹簧的拆装
2、电控悬架空气压缩机的拆装
实训三ABS系统故障检修
教学要求:
加深对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所采用的各种电子控制元件(如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掌握ABS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利用专用检测仪和利用自诊系统两种方法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
教学内容:
1、ABS系统主要元件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
2、ABS系统典型电路分析。
3、ABS系统故障诊断。
实训四电控悬架系统的检修
教学要求:
掌握电控悬架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电控悬架系统检修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1、电控悬架线路检测
2、电控悬架空气弹簧检修
《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与驾驶》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以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式对汽车主要使用性能、基本检测方法以及汽车驾驶等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汽车检测制度,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检测,汽车排气污染物和噪声检测,汽车的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介绍与实训,使学生了解车辆的合理使用方法,掌握汽车检测线、前照灯检测仪、四轮定位仪、烟度计和废气分析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汽车驾驶技能。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实训准备
1、实训安全纪律教育;
2、讲授汽车主要性能和车辆合理使用的方法。
第二单元: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仪器的使用(1)
1、汽车的检测制度、相关标准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四轮定位、前照灯的使用与检测;
3、四气分析仪、烟度计、声级计的使用与检测;
4、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的使用与检测;
5、单元实操考核。
第三单元: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仪器的使用(2)
1、汽车的检测制度、相关标准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解码器、平板式检测线;
3、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与检测;
4、单元实操考核。
第四单元:汽车驾驶的技能训练
1、原地驾驶技术训练;
2、场地驾驶技术训练。
第五单元:实训总结
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两周实训的全过程,进行讨论总结;
2、学生撰写实训报告。
三、学时分配表:
教学顺序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实训安全纪律教育。
汽车主要性能和车辆合理使用方法。
学时
6
12
备注
汽车的检测制度、相关标准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及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四轮定位、前照灯、声级计的使用与检测
四气分析仪、烟度计的使用与检测。
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的使用与检测。
单元实操考核。
汽车的检测制度、相关标准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及注意事项。
第三单元解码器、平板式检测线。
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与检测。
单元实操考核。
第四单元
原地驾驶技术训练。
场地驾驶技术训练。
第五单元实训总结12 60 12 24 6 6 24 60 6 4 2 6
四、几点说明
1.实训过程中每个班分为三大组,第一单元全班集中授课,第二、三、四单元实训分组
进行,每个项目完成后各组进行交叉轮换。
2.作业:多以实际操作为主,尽量做到在设备上完成作业。
3.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实训期间综合表现如安全纪律、操作掌握程度、操作考试、实训报告进行综合评分;平时成绩占45%,实训考核占40%,实训报告占15%,最后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分级评定。
4.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底盘电子技术、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车身电
子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是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汽车修理技能一门重要实训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汽车修理工艺流程,掌握汽车常见故障和疑难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掌握汽车零件检修技术标准和方法,掌握汽车总成装配与修竣检验技术。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实习准备与生产实习参观
实训内容:实习动员、安全纪律教育、实习安排和生产实习参观
实训要求:明确实习目的、做好安全生产准备,了解目前汽车修理行业现状及汽车修理工艺流程。
第二单元:汽车故障诊断分析与检修
实训内容:
1、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与检修
2、发动机异响的检修
3、机油压力、质量、消耗异常的检修
4、汽车异常排烟的检修
5、传递动力不可靠的检修
6、传动系统异响、过热、振抖的检修
7、转向操纵不灵的检修
8、转向沉重的检修
9、转向不回位的检修
10、汽车行驶跑偏的检修
11、汽车行驶摆头的检修
12、轮毂过热的检修
13、制动失效的检修
14、制动拖滞的检修
实训要求:
1、能熟练运用仪器诊断法或经验分析法对故障汽车进行诊断分析并找出故障所在部位。
2、能对故障部位进行拆卸、检修和装复调试,恢复汽车原有的技术状态。
第三单元:实操考核
根据实训内容及要求,设立4—6项实操考题对学生进行考核。
第四单元:总结
实训指导老师和实训的学生作实训全过程的回顾,突出重要环节,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最后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四周的实训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实训总结或汽车修
理技术论文。
三、教学时间分配表
教学顺序教学内容学时备注
第一单元实习动员、安全纪律教育、实习安排和生
产实习参观
4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与检修
发动机异响的检修
机油压力、质量、消耗异常的检修
汽车异常排烟的检修
传递动力不可靠的检修
传动系统异响、过热、振抖的检修
第二单元
转向操纵不灵的检修
转向沉重的检修
转向不回位的检修
汽车行驶跑偏的检修
汽车行驶摆头的检修
轮毂过热的检修
制动失效的检修
制动拖滞的检修8
6
6
4
6
4
4
4
4
2
2
2
2
2
实训时将本单
元内容分四大
部分,全班分4
个组轮换进行
实训;各小组完
成每个实训项
目后进行一次
实操考核,时间
是2学时。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实操考核
总结
8
2
四、推荐教材及教材参考书
1、符海华.《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指导书》.自编
2、汽车运输职工教育研究会.《汽车修理工高级技术培训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
3、崔靖、周忠川.《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4、蒲永峰.《汽车诊断与排除》.机械工业出版社
5、张富强.《汽车修理技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五、几点说明
1、成绩评定:按平时成绩占45%;实操考核成绩占40%;实训报告或论文占15%进行评定,最后总评成绩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
2、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