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理论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球理论知识要点
一、排球运动简况排球运动是1895年起源于美国,创始人是摩根。

最早的
排球比赛,场上每队有16人,站成4排,每排4人,故称之为“排球”。

1905年,排球运动开始传入了我国。

随着运动技术水平与战术的发展,以后逐渐改变为12人制,9人制,直至50年代才改为6人制,场地也相应缩小。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时,排球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

当时实行的是9人制比赛。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在巴黎成立,并统一了竞赛规则,排球运动随之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

目前的世界性排球比赛有:1、世界排球锦标赛:男子比赛从1949年开始,女子比赛从1952年开始,每4年举行一次。

2、奥运会排球赛:1964年在第18届奥运会上,排球被正式列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3、世界杯排球赛:男子比赛从1965年开始,女子比赛从1977年开始,每4年举行一次。

1954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排球联合会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身体的价值1、排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
设备比较简单,主要规则容易掌握,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受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的限制,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排球比赛是在激烈的对抗中,快速的运动中,突然的变化中,连续的动作中和复杂的竞争中进行的,基本技术要领精细,形成了排球运动的高度技巧性。

3、排球比赛规则要求位置轮转,每个队员都必须掌握全面的攻、防技术,所以排球运动可以促使机体各部的全面发展。

4、排球比赛中,除发球和一次击球过网外,如果没有二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无法发挥个人技术和进行比赛的,这就培养了运动员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5、排球比赛中,球落地即为失误,又受到击球次数的限制,因此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时间和窨概念,在比赛中要有精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并迅速作出相应的技术动作。

这些动作对于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弹跳力及耐久力等身体素质都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运动员勇敢、顽强、果断的作风。

三、排球基本技术排球的基本技术概括地说: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发球、传
球、垫球、扣球和拦网六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技术。

1、准备姿势和移动: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运动中各项技术的基础技术,任何一项排球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1)准备姿势:为什么要做好准备姿势呢?这是因为排球比赛场上情况错综复杂,来球方向变化不定。

因此,运动员在场上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经常保持正确的准备姿势,随时做到面对来球,加强预判,以便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和球的性能,迅速起动和移动,及时作出相应的动作。

(2)移动:在排球比赛中,很多动作都要在移动后方能完成。

移动的目的是为了接近球,保持正确的接球位置,保证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去接球,从而组成有效的攻防战术。

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掌握多种移动方法。

根据来球的不同情况,移动的步法基本上有并步法、跨步法、交叉步法、滑步法和跑步法等。

2、发球:发球在排球比赛中是进攻手段之一。

有威力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者造成破坏对方的进攻战术,为本队防守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反,如果发球不好,就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

发球的方式较多,常用的有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侧面上手发球、大力发球和跳发球等。

发球的作用:可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进攻战术组成,右鼓舞本方士气,挫伤对方锐气。

发球的注意事项:抛球要稳、
击球要准、手法手形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3、垫球: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接发球和后排防守的主要技术,也是组织进攻和反击战术的基础。

运用垫球技术可以扩大防守的控制范围和减少“持球”的犯规。

垫球技术包括:正面垫球、体侧垫球、背垫、手背垫球及鱼跃垫球等。

正面双手垫球是最基本的垫球技术,只有熟练掌握好这一技术才能运用好其他各种垫球技术。

4、传球:传球是排球的一项基本技术。

是进行比赛和组织战术的基础,它的优点是便于控制球,准确性高,主要用于二传。

在一次攻和反攻中,传球起着串联和纽带的作用,它是组织各种战术的基础,不掌握好传球技术,就难以进行战术配合。

传球的作用:主要用于二传,也常被用来接对方推攻球、被拦回的高球及扣球、还可用于二传吊球和处理球。

二传队员的要求:(1)移动快,取位好(2)传球手法好,应变能力强(3)头脑冷静,视野开阔(4)调整节奏,主动配合(5)意志顽强,任劳任怨。

传球技术的运用有:(1)各种二传技术:顺网正面二传、调整二传、背向二传、侧向二传、跳起二传、倒地二传、传快球。

(2)一传(3)二传吊球(4)第三次传球传球方式很多,按其姿势可分为站立传、半蹲传、和跳传等,按传球的出手方向可分为正面传、侧传、背传等。

5、扣球:扣球是完成战术配合的最后一环,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强有力的扣球往往使对方难以防守和组织反击,因此扣球是进攻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排球技术中带有关键性的技术之一。

扣球的技术种类较多,可分为正面扣球、勾手扣球、扣快球、调整扣球、单脚起跳扣球等。

扣球的作用:是排球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是争取主动,鼓舞士气,抑制对方最有效的武器。

扣球技术的运用:近网扣球、远网扣球、调整扣球、超手扣球、自我掩护扣球、单足起跳扣球。

扣球技术在运用中的变化:转体扣球、转腕扣球、打手出界、超手扣球、轻扣球、轻吊球。

6、拦网: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防守的重要环节,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拦网的作用不仅仅是消极的阻拦和被动的防守,而是带有强烈的进攻性。

拦网技术可分为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两种。

(其中集体拦网又可分为双人拦网和三人拦网)
基本战术排球的战术多种多样,现介绍常用的两种。

1、接发球及其进攻战术(一攻)
(1)、阵容配备:阵容配备就是根据本队队员的特点以及全队战术要求来安排场上的位置,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作用和特长。

阵容配备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三三”、“二四”和“五一”配备等三种。

(见P133页)
(2)、一攻战术接发球进攻也称为第一次进攻,简称“一攻”。

就是接起对方发来的球,并力争垫到预定的位置,组成各种进攻战术。

接发球进攻战术形式有四种:“中一二”、“边一二”、“插上”、“两次球”。

(见P135页)①、“中一二”进攻战术形式“中一二”战术是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它是由3号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2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

它的特点是:战术容易组成,但变化少,只能两点进攻,战术意图容易被对方识破,战术的突然性和攻击性较小。

②、“边一二”进攻战术形式“边一二”进攻战术形式即接发球时,把球传给前排2号队员,由他传给3号或4号队员扣球。

它的特点是:两个扣球队员可以互相配合,起着一定的掩护作用,而且可有较多的战术配合变化,攻击性比“中一二”战术强。

③、“插上”进攻战术形式为了保证插上队员顺利地插至网前,插上队员一般是站在同列队员的侧后方,以缩短插上跑动路线。

它的特点是:能保持前排三人进攻。

在进攻时,能充分利用网的全长,可以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并能组成以快球为核心的跑动配合,打出多种战术变化。

④、“两次球”进攻战术形式这
种进攻形式难度较高。

不仅要求一传稳妥、准确地垫到网前适当位置,而且要求前排队员要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跳传技巧,以便在腾空的一刹那,根据对方的拦网情况,立即决定扣两次球或者转移给同伴进攻。

排球竞赛主要规则与裁判
1、球:(1)球的圆周:65—67厘米。

(2)球的重量:260—280克。

(3)球的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2、界线:(1)所有界线的宽度均为5厘米。

(2)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之内。

(3)进攻线属于前场区。

3、球网:(1)球网高度: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网的高度应从场地中间开始丈量,球网两端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网高2厘米)。

(2)球网为黑色,宽度为1米,长度为9.5—10米。

(3)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4)两根长1.80直径10毫米的标志杆分别设置在两条标志带外沿,高出球网80厘米,属于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一、主要竞赛规则
1、胜负:(1)从发球击球起至该球成死球止,获胜队得一分,并发球。

(2)每一局(决胜局第5局除外)先得25分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

(3)决胜局(第5局)打至8分时,双方交换场地,不休息,按原来的位置继续比赛,打到15分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场。

2、所有局间休息时间均为3分钟。

3、犯规:比赛行为违背规则为犯规。

如果两人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

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规”,该球重新进行。

(1)发球犯规: a. 击球时,脚踏及端线或边线的延长线。

b. 发球时,从裁判鸣哨起8秒钟内未将球发出。

c. 发球时,发球队队员个人或集体利用各种动作或密集站立,阻挡球的飞行路线,形成“掩护发球”。

d. 裁判未鸣哨而发出的球无效,重新发球。

e. 发球时,抛球次数超过1次。

(2)位置错误:在某队队员发球击球的一刹那,双方任何一队员未按规则中规定的位置站好。

(3)持球:指球在队员身体任何部位停留时间较长,没有将球清晰地击出。

(4)连击:当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连续触球多于一次(拦网除外)。

(5)触网犯规:当有队员击球时或干扰比赛的情况下触网。

(6)拦网犯规:在对方队员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的同时拦网触球或后排队员参加并完成拦网。

(7)界外球:球触及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或触及标志杆、标志带、网柱及场外任何物体。

(8)后排队员犯规: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

4、暂停:(1)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在比赛成死球时方可请求暂停。

(2)每局比赛每队可有二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不得超过30秒。

(3)在世界性比赛第1—4局,每当领先队达到8分和16分时自动执行技术暂停,时间为60秒。

(4)决胜局(第5局)没有技术暂停。

5、换人:(1)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在比赛成死球时方可请求换人。

(2)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6人次,可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

(3)替补队员每一局
只能上场比赛一次,替补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6、后排自由防守队员(自由人):(1)可以替换后排任何一名队员。

(2)不允许发球、拦网和试图拦网。

(3)他的替换不计在该队的换人次数之内,且没有次数限制。

竞赛制度、编排与成绩计算方法
一、竞赛方法一般有三种: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1、
1.单循环制单循环制就是所有参赛的队都要相互比赛一次,最后按全部比赛过程中胜负场数和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一般在参赛队数不多时采用。

(1)单循环制的轮次和场次的计算方法:
轮次:参赛队数为单数时轮次等于队数。

参赛队数为双数时轮次等于队数减1。

场数= 队数(队数–1)/ 2
(2)
a、单循环制的编排方法(双数):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1——6 1——5 1——4 1——3 1——2
2——5 6——4 5——3 4——2 3——6
3——4 2——3 6——2 5——6 4——5
b、单循环制的编排方法(单数):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1——0 1——5 1——4 1——3 1——2
2——5 0——4 5——3 4——2 3——0
3——4 2——3 0——2 5——0 4——5
2、淘汰制淘汰制有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单淘汰就是在比赛中失败一次即被淘汰。

双淘汰就是在比赛中失败二次即被淘汰。

一般在参赛队数较多、而时间较短时采用。

单淘汰制的轮次的计算方法:
轮次:如果参赛队数是2的乘方数,则比赛轮次数正好是以2为底的幂的指数。

例如:参赛队数是8,而8是2的3次方,则轮次为3轮。

如果参赛队数不是2的乘方数,则比赛轮次数为以2为底的幂的下一个指数来计算。

例如:参赛队数是14,则按16个队的轮数(4轮)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