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附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杜威“从做中学”的教
育思想和具身认知理论“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观点都
可说明这一点。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延伸和发展。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
将新课标三维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项目式学习方案,使学生通过身体感觉和运动体
验发展其认知水平,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
我国教育改革从抓“双基”到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再到2016年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从重教书到重育人的转变。

当前,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附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和具身认知理论“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
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
的观点都可说明这一点。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延伸和发展。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是将新课标三维目标转化成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清晰的
可执行步骤、直观的评价依据的项目式学习方案并实施本文针对初中生物项目式
学习实施策略提出以下观点,抛砖引玉。

一、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方案的设计依据
无论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还是中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
个方面,都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扩展和延伸。

据此,我们制作了初中生物项目式
学习方案设计参照表。

(见表一)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方案设计参照表
(表一)
二、确定学生认知水平暨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依据
①若学生能够对了解水平的知识性目标搜集网络资源,剪辑制作成微课,则能体现学生理性思维及学会学习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②若学生能够对识记水平的知识性目标进行艺术化加工,改编为更能引起同学兴趣,对记忆有辅助效果的形式,则能体现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③若学生能够对理解水平的知识性目标进行深度加工,力求言简意赅,则能
体现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④若学生能够对模仿水平的技能性目标进行生活化探究,获得产品,体验过程,则能体现学生科学探究、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⑤若学生能够将独立操作水平的技能性目标设计为问题主导驱动的项目式学
习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则能体现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创
新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⑥若学生能够将经历、感受水平的情感性目标转化为调查、访谈、交流等项
目活动并实施完成,则能体现学生生命观念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⑦若学生能够将反应、认同水平的情感性目标转化为编制宣传资料、阐明观
点态度等项目活动并实施完成,则能体现学生社会责任、生命观念、健康生活等
核心素养的发展。

⑧若学生能够将领悟、内化水平的情感性目标转化为对生活中不利因素导致
的不良影响去主动分析,尝试解决,甚至提出有一定意义的解决思路,则能体现
学生社会责任、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1.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施效果及反思
在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过程中,笔者获得了不少学生创作的优质教
学资源,运用这些资源的课例在区级和市级优质课比赛活动中都获了奖,体现初
中生物项目式学习理念的示范课被评为河南省省培计划优质示范课。

通过对河南省其他地区初中生物教师进行咨询,发现在列入考试科目的地区,如濮阳和济源有老师也经常使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方法,和我们试行的初中生
物项目式学习有较多共同点,他们的学生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成绩。

这说明,项目
式学习能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科成绩。

虽然在案例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但是个人的研究能力有限,理论基础
不够扎实,缺乏专家指导,以及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研究过程存在一
些自己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1.
有的学生从开始对生物课不冷不热,到主动要求老师多讲,多布置作业,这
使教师很欣慰。

但还是有不少家长担心课外的生物课学习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评价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核心素养定义描述偏重精神层面。

在评
价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时,是通过外显的行为和项目完成度进行评价,希望在以
后的研究中能得到专家的指点,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如果协调组织各学科优秀教师,帮助生物任课教师在项目式学习方案设计时
兼顾对初中物理和化学以及数学知识的渗透和融合,力图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把他学到的初中理科工具充分运用起来,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应能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柯清超.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600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