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个方面依次进行。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本教材在前两节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究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意识到要对环境进行保护。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付诸行动,即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也是本册最后一节,以“落实行动”结尾,其中也蕴含着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付诸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在课上交流,全面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为当地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3.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调查结果。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和动手制作再生纸的实践活动,完成设计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课外制作再生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难点】:认同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付诸行动。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意识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观察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倘佯。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宋.秦观《行香子》)词中所描绘的村庄美如图画,让无数人向往。
你自己现在所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优美吗?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你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例如,可以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不浪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多参加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活动,等等
二.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
1.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呢?
2.引导学生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3.组织生先阅读课本112页的“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目的要求】
1、通过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和分析讨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材料用具】笔记本、笔
【方法步骤】
1、分组调查校园周围或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每组至少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详细写出具体的实例和近些年来采取
的措施。
进一步收集和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以便加深理解、进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
3、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4、推选代表汇报本组调查报告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注意事项】
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
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同学们讨论回答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所能做的事。
(举手回答)
总结:
1.随手关闭水龙头。
2.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3.节约粮食,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4.不随地乱扔乱吐口香糖。
5.不吸烟。
6.不乱倒垃圾,不焚烧垃圾,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7.不捕捉鸟类,不虐待动物。
8.保护草坪,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9.宣传环保。
10.回收可再生资源。
四.思考: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废弃物有:废弃的有机物,废弃的无机物,废弃的废品总结: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占用土地;
(2)污染土壤和水体;(3)污染大气;(4)含有害微生物。
五.课外实践
用废旧纸制作在生纸
学生朗读课本内容,然后总结操作步骤:(1)撕碎废纸,(2)制作纸浆,(3)过滤纸浆,(4)铺平晾干。
六.总结
看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1.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3.课外实践
七、板书设计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板书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出教室,亲自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亲眼目睹自己身边的环境现状,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当好课堂观察者,善于发现闪光点。
很庆幸及时发现了课堂中学生的环保行为这一亮点,并以身说法,强调环保重在行动。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说课稿(二)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个方面依次进行。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探索。
大胆走出原教材框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很好的载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状况。
【过程与方法】:在对当地生态环境调查的过程中拟定保护环境的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调查中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通过讨论和交流,分析调查结果与对应的环境问题,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落实行动的必要性为认同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打下基础。
近年来,学校开展的课堂新课改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都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较多,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小组分工协作能力较强,学生较敢于表达与自我展示。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调查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宋·秦观《行香子》)词中所描绘的村庄美如图画,让无数人向往。
你自己现在所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优美吗?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你能做些什么呢?
今天,请同学们为保护当地环境献计献策,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学生: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好奇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
探究一、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强调本课教学目标(出示导学案和课件)。
2.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出示导学案和课件),并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做一些调查,其次了解学生比较关注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森林面积减少等)。
任务一:指导学生确定调查的环境问题和制订调查计划、调查报告表(出示课件)并根据检查各组的计划提出修改意见,督促各组修订好调查计划和调查报告表,强调调查需要的必备用具(可以在周末放假前进行)以及强调安全等注意事项。
(1)指导并参与某一组学生的调查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和调查氛围。
(不管本活动安排在课余还是在课堂进行,教师都必须全面、细致地强调安全问题和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2)观察组员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否正确及各组员的表现,提醒各组详细记录调查结果。
任务二:组织和参与某组将调查的结果在组里分析讨论。
参与某几组的讨论分析,指导各组长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小组的调查报告。
(3)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共鸣的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哪些影响,人们应该采用哪些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做哪些事情……怎样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在激发学生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保计划,是实施环境保护行动之前的重要举措) 任务三::教师启发和引导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A.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切实可行。
B.要求各小组递交调查报告及与对应的调查问题“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拓展延伸】教师收集各组递交的报告和计划,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各组环保计划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出适当的评价,指出修改建议,督促各组完成和递交拟定计划,为下节课交流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课前自主预习教材112~114页,并关注和思考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森林面积减少等。
任务一:课前分组,确定组长、副组长、各组员分工,以及确定要调查的环境问题,各组根据教师指导制订调查计划、调查报告表,并根据教师意见讨论修订好各组计划和记录报告表,并提前准备好调查用具,组长和副组长按学校纪律和调查安全等要求管理组员。
(1)走出校园,各组按确定调查的环境问题和制订调查计划调查实地的生态环境,采用正确的调查方法记录详细的调查情况。
(不管本活动安排在课余还是在课堂进行,组长、副组长必须按教师的安全要求严格管理自己和组员)
(2)通过亲自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任务二:将调查的结果在组里分析讨论。
各组讨论分析,组长指导及分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小组的调查报告。
(3)通过交流,组长激发组员思考所调查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应该采用哪些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做些什么……并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激发组员“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的情感,并通过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的方式,来表达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和决心。
任务三:弄清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的具体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撰写和递交本组对应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表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课堂时间不够,适当用课余时间完成)。
【拓展延伸】:根据班级中各组调查的环境问题报告和针对相应问题的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课后继续探讨并查阅资料,参照教师的修改建议,修改和递交拟定的环保计划,为下节课班级交流做准备。
【设计意图:强调本课教学目标、自主预习要求和方法指导。
】
【教师活动】:探究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让各组学生充分了解和讨论教师对所递交的报告和计划的看法或评价,指导学生再次查阅资料、整理分析报告,参照计划模式,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任务一: 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各组评价表,后指导各组代表展示和阐述本组的调查报告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用多媒体展示),同时启发全班各组讨论、评价、并推选出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
任务二:1.组织和指导各班获得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组,以墙报的形式在年级或学校展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促使更多的人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2.组织和指导各班代表对各班获得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做评价,并推选出全校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教师收集制作成课件),讨论决定是否送交有关部门(据实际情况定)。
【拓展延伸】:
1.引导各组认真阅读P113课外实践“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指导学生完成此活动。
2.引导学生阅读P114“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指出退耕还林的举措正是对毁林毁草、陡坡种粮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而制订的整改措施,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树立环保决心。
出示导学案和课堂测评课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检验自己的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反思。
【学生活动】:各组学生充分了解和讨论教师对各组所递交的计划的看法或评价,再次查阅资料、整理分析报告,参照计划模式,完善本组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任务一:各组代表展示和阐述本组的调查报告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用多媒体展示),同时全班参与各组的报告和计划讨论、评价,并推选出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
任务二: 1.各班获得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以墙报的形式在年级或学校展示,宣传环保,促使更多的人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2.各班代表对整个年级各班获得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做评价,并推选出全校最有推广价值的环保方案,讨论决定是否送交有关部门(据实际情况定)。
【拓展延伸】:
1.各组按教师指导认真阅读P113课外实践“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完成此活动。
2.学生阅读P114“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了解退耕还林的举措正是对毁林毁草、陡坡种粮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而制订的整改措施,激发自己的环保情感,树立环保决心。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检验自己的成果。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学习目标总结学习收获。
】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身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
七、板书设计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板书
{ 拟定计划的步骤{ 分组调查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原因并写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大胆走出原教材框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让学生课外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并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启发学生提出贴近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有效的环保措施。
让学生明确一份计划的大体框架,从而有的放矢,在课堂上顺利、高效拟定出一份环保计划。
当好课堂观察者,善于发现闪光点。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说课稿(三)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个方面依次进行。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引导学生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社交能力。
2、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人类的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难点】: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调查结果。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调查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环境污染对地球的巨大破坏。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调查,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都是振聋发聩的警钟。
环境的恶化已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席卷着半个中国……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这个结局的肇端是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
组织生先阅读课本112页的“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和114页的“退耕还林还草”两部分内容。
问题设疑:
①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②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③如何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你是如何获得环境方面的信息的?书上或电视里的信息又是如何获得?【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认识环境污染对地球的破坏,唤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并回答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尘暴。
毁林毁草开荒和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书本或电视、网络等。
实地调查。
(二)、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
【教师活动】:现在,如果我们想调查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应该怎么做,基本步骤有哪些?大家按小组进行讨论,制定各自的调查方案。
1. 组织学生对调查到的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交流讨论
2.提出问题:我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 鼓励学生拟定环境保护的计划,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课下分组实施,并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受到环保教育,使环保意识扎根人心。
①目前我们周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②应该怎么保护周围的环境?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拟定计划的方法步骤。
小组讨论并制定自己小组的计划
1. 走出校园分组去调查自己生活地方的生态环境,将调查的结果形成调查报告,在课上汇报、交流。
2.小组间交流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
(三)、课外活动实践
组织生到本地网站或部门了解本地的环境情况,写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
了解本地的空气状况、水源状况、垃圾的处理状况、植被现状、生物种类和数量
状态等。
形成自己的调查方案。
七、板书设计
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垃圾的分类处理
时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八、教学反思
本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注重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不是在讲,而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教材,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让学生依据教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不足之处在于,让学生讨论时没给与充足的时间,导致某些小组讨论不充分;教学语言过于平淡,缺起伏,容易让学生提不起精神;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