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宋芳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德宏州陇川县第二中学宋芳美
摘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兴趣效率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中学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而且能够优化教学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上,使物理教学更加直观,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
应用电教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信息科学研究的成果。
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由于教学内容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示,所以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而能提高识记的效果,学生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习的东西。
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物理难教,物理难学”早已是中学界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一定得树立效率观和效益观,挖掘各种教育因素的潜能,施行优化组合,建构一种适合现代课堂要求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而现代化教育媒体的使用,它不仅能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能扩大有效的信息量。
电教媒体的作用,就是将先进的、宏观的、微观的和课外的教学信息以电教教材或软件为载体集中传递给学生,拓宽了信息流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
从心理学角度看,电教媒体的心理意义就在于它通过物理刺激量的加强、多方位多渠道地接受心理感受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心理实验已证明,学生的视觉运动在知觉物理现象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视听结合媒体复习教学的记忆比率要比传统的听觉教学高得多。
一节物理课中,讲解、实验和电教媒体的适当运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情感和思维的心理活动规
律的特点,使学生注意力的聚焦点得到合理调控和分配。
把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会使物理教学模式、手段、过程、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变。
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
1、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人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成人如此,中学生更不例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借助直观形象去激发学习兴趣,为获取抽象的物理知识做准备。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播放一段音乐、动画,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讲授“声波、乐音、噪声”一节之前,可播放一幅锣鼓喧天的画面,接着是一段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演奏曲。
锣鼓声震耳欲聋,琴声悠扬婉转,令学生精神振奋,耳目一新,为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述和板书等形式为主,这种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乏味,被动参与学习。
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用投影机、多媒体或视频展示台,将客观事实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制作复合式活动片投影或用计算机控制媒体模拟事物变化过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还能使抽象的现象变得形象直观。
”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节中就可以利用Flash制作以下课件,声带振动(发声体)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到人耳(接受体),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声音的发生不但需要发声体,而且还需要介质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
有相当的学生在介质概念上会出现偏差,具体体现在回声测距,往返的距离变成了单程,多媒体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
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可见,多
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
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即“高分低能”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到摩擦力的产生,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以及把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摩擦力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无不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
使学生在学摩擦力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
这堂物理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使学生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4、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但是,不可能每个实验必做,一来需要很多的实验室准备工作,二来某些演示实验在教室中进行,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学秩序不易控制。
所以我在物理中很多重要的实验如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焦耳定律等在实验室进行,其他诸如安全用电等物理性质的示范性实验,则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既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又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能够按照预设的思路前进。
特别是对很多无法进行实验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课件教学更是凸显了其极大的优势。
如,在讲解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空洞的理论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制作让学生有非常详尽的了解,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还会有学生觉得枯燥么?再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某些演示实验的操作,还可以有效的控制课堂节奏,因为物理实验的很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的不明显,实验时间的无法控制,而多媒体课件则完全避免了这
些可能的因素,使教学时间能够有条不紊的安排。
有些需要十分钟才能出现明显物理现象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瞬间实现,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5、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
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从而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
我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农村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以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成就。
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教学内容中的“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自己提出。
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主动要求接受的。
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知识的多种展示形式,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所带来的不足,克服教学中语言描述的不确定性,文字说明的抽象,物理实验过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总之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就是将教学信息以电教教材或软件为载体集中传递给学生,拓宽信息流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
一节物理课中,讲解、实验和多媒体的适当运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情感和思维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特点,使学生注意力的聚焦点得到合理调控和分配。
借助物理多媒体,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加剧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贤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04
2.王在玉电教媒体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活性剂,2003
3.贺永伟物理课堂教学也要运用信息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