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限时集训16 振动和波动 光及光的本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限时集训(十六) 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
(对应学生用书第147页)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1.(2017·沈阳模拟)如图1613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S1的振幅A1=3 cm,S2的振幅A2=2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13
A.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
B.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0 cm
C.再过半个周期,质点A、C是振动加强点
D.质点C的振幅为1 cm
E.质点C此刻以后将向下振动
BDE[两个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图中A、D到两个波源路程差为零,是振动加强点,而B、C是波峰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减弱点,故A错误;图示时刻,质点A的位移为+3 cm+2 cm=+5 cm,质点D的位移为-3 cm-2 cm=-5 cm,故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0 cm,故B正确;振动的干涉图象是稳定的,A、D一直是振动加强点,而B、C一直是振动减弱点,故C错误;质点C是振动减弱点,振幅为3 cm-2 cm =1 cm,故D正确;质点C是振动减弱点,此刻在上方最大位移处,故质点C此刻以后将向下振动,故E正确.]
2.如图1614所示,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
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
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14
A.在t=6 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 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 s
D .在4 s<t <6 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 向上运动
E .当质点d 向下运动时,质点b 一定向上运动
ACD [由波的传播知t =6 s 时波传播的距离s =vt =2×6 m=12 m ,即传到d 点,
选项A 正确;t =0时a 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t =3 s 时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34
T =3 s ,得T =4 s ,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选项C 正确;波传到c 点所需时间t =s v
=62
s =3 s ,此时c 点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1 s 后到达最低点,所以4 s<t <6 s 内质点c 向上运动,选项D 正确;5 s 时c 点正在平衡位置,选项B 错误;由v =λT 得
λ=vT =2×4 m=8 m ,bd 间距Δx =10 m =114
λ,其振动方向并不始终相反,选项E 错误.]
3.(2017·高三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卷Ⅰ))有关电磁波与振动和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光灯是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的应用
B .单摆在做受迫振动时,它的周期等于单摆的固有周期
C .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它的频率保持不变
D .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E .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ACE [日光灯应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选项A 正确;当单摆做受迫振动时,它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不一定等于它的固有周期,选项B 错误;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选项C 正确;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 错误;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只有动能和势能参与转化,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可知,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E 正确.]
4.如图1615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从水下射向A 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615
A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 、b 光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 .用a 、b 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
C .在水中a 光的速度比b 光的速度小
D .a 光在水中的临界角大于b 光在水中的临界角
E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
ADE [由题图可判断a 光的折射率小、频率小、波长长,因此同一装置下的干涉条纹间距大,故A 、E 正确.衍射条纹都是不均匀的,故B 错误.由v =c n 知,a 光在水中
的传播速度大,故C 错误.由sin C =1n
知,a 光在水中的临界角大,故D 正确.] 5.[2017·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新课标卷Ⅱ)]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616所示,此时刻质点P 的速度为v ,经过1 s 后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 相同,再经过0.2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 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学号:19624183】
图1616
A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为1.2 s
B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且波速为10 m/s
C .质点M 与质点Q 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
D .若某时刻N 质点速度为零,则Q 质点一定速度为零
E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3 s 时刻,质点M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10 cm ADE [根据图示时刻质点P 的速度为v ,经过1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 相同,质点P 运动到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再经过0.2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 相同时,回到原来位置,完成一次全振动,则P 振动的周期T =1.2 s ,根据回到对称点时间长,从对称点回到原来位置时间短可判断初始P 点在向下振动,据此
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向左,选项A 对,B 错.MQ 之间的距离不是λ2
的奇数倍,不属于反相点,故振动步调不总是相反,C 错误.NQ 之间的距离为λ2
,为反相点,若某时刻N 质点速度为零,Q 质点一定速度为零,D 正确.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3 s 时刻即
经过了52
T ,根据对称性可得质点M 在y =-10 cm 处,E 正确.] 6.如图1617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1.0 m 处
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4.0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1617
A .在t =0.10 s 时,质点Q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B .在t =0.25 s 时,质点P 的加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相同
C .从t =0.10 s 到t =0.25 s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
E .质点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sin 10πt (国际单位制)
BCE [由y t 图象可知,t =0.10 s 时质点Q 沿y 轴负方向运动,选项A 错误;由y t
图象可知,波的振动周期T =0.2 s ,由y x 图象可知λ=8 m ,故波速v =λT
=40 m/s ,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波在0.10 s 到0.25 s 内传播的距
离Δx =v Δt =6 m ,选项C 正确;Δt =0.25 s -0.10 s =0.15 s =34
T,0.25 s 时质点P 的位移沿y 轴负方向,而回复力、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选项B 正确;质点P 在其中的12T 内路程为20 cm ,在剩下的14
T 内包含了质点P 通过最大位移的位置,故其路程小于10 cm ,因此在Δt =0.15 s 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小于30 cm ,选项D 错
误;由y t 图象可知质点Q 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sin 2π0.2
t (m)=0.10sin 10πt (m),选项E 正确.]
7.光纤是现代通信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媒介,现有一根圆柱形光纤,光信号从光纤一端的中心进入,并且沿任意方向进入的光信号都能传递到另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导学号:19624184】
图1618
A .光从空气进入光纤时传播速度变小
B .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C .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D .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能为1.2
E .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能为 2
ACE [光从空气进入光纤时传播速度变小,A 正确;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 错误,
C 正确;设光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得sin i sin r
=n ,当入射角i 趋于90°时,折射角r 最大,此时光在内侧面的入射角最小,只要能保证此时光在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即能保证所有入射光都能发生全反射,即sin(90°-r )=1n
,联立可得n =2,只要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就能使所有的光都能发生全反射,E 正确,D 错误.]
8.(2017·泉州模拟)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619中实线所示,t =0.1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波源不在坐标原点O ,P 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 P =2.5 m 处的一个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19
A .质点P 的振幅为0.1 m
B .波的频率可能为7.5 Hz
C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 m/s
D .在t =0.1 s 时刻与P 相距5 m 处的质点一定沿x 轴正方向运动
E .在t =0.1 s 时刻与P 相距5 m 处的质点可能是向上振动,也可能是向下振动 ACE [质点P 的振幅即波的振幅,为0.1 m ,故A 正确.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Δt =nT +14T ,周期为T =0.44n +1 s ,频率为f =1T =20n +52
Hz ,(n =0,1,2,3…),所以波的频率可能为2.5 Hz,12.5 Hz ,不可能为7.5 Hz ,故B 错
误.波速为v =λf =4×20n +52
m/s =(40n +10) m/s ,所以当n =1时,v =50 m/s ,故C 正确.在t =0.1 s 时刻与P 相距5 m 处的质点只能上下振动,不可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故D 错误.由于波传播的周期性,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0.1 s 时刻与P 相隔5 m 处的质点与P 点相距1 m 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即距原点为3.5 m 或1.5 m 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据虚线波形图和波向右传播可知,3.5 m 的质点沿y 轴正方向,即与P 相距5 m 处的质点也一定向上振动;1.5 m 的质点沿y 轴负方向,即与P 相距5 m 处的质点也一定向下振动,故E 正确.]
二、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9.(10分)(2017·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传播方向上有P 、Q 两个质点,它们相距为0.8 m ,当t =0时,P 、Q 两点的位移恰好是正向最大位移,且P 、Q 间只有一个波谷,t =0.6 s 末时,P 、Q 两点正好都处在平衡位置,且P 、Q 两点间
只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且波峰距Q 点的距离第一次为λ4
,试求: (1)波由P 传至Q ,波的周期;
(2)波由Q 传至P ,波的速度;
(3)波由Q 传至P ,从t =0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P 、Q 间(P 、Q 除外)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
【导学号:19624185】
【解析】 (1)若波由P 传到Q ,由题结合波形得到,t =⎝ ⎛⎭
⎪⎫n +34T ,得T =4t 4n +3=2.44n +3 s(n =0,1,2,…).
(2)若波由Q 传到P ,由题结合波形得到,t =⎝ ⎛⎭
⎪⎫n +14T ,得T =2.44n +1 s .又由题意知波长λ=0.8 m ,则波速v =λT =13
(4n +1) m/s(n =0,1,2,…). (3)波形应每隔半个周期时,P 、Q 间(P 、Q 除外)只有一个波峰或波谷时,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等于振幅,则时间t =n ·T 2
=1.2n s(n =0,1,2,3,…). 【答案】 (1)2.44n +3
s ,(n =0,1,2,…) (2)13
(4n +1) m/s ,(n =0,1,2,…) (3)t =1.2n s(n =0,1,2,3,…)
10.(10分)(2017·肇庆市二模)如图1620所示,一个透明的圆柱横截面的半径为R ,折射率是3,AB 是一条直径,现有一束平行光沿AB 方向射入圆柱体.若有一条光线经折射后恰经过B 点,求:
图1620
(1)这条入射光线到AB 的距离是多少?
(2)这条入射光线在圆柱体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 (1)设光线经P 点折射后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n =sin αsin β= 3 ①
在△OBC 中:sin βR =sin α2R cos β
② 由①②式解得:α=60° β=30°
所以:CD =R sin α=
32R . ③ (2)在△DBC 中:BC =CD α-β=3R ④
t =BC v =3R c 3
=3R c
. ⑤ 【答案】 (1)32R (2)3R c
11.(10分)(2017·Ⅱ卷T 34(2))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 ,底面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 ′、
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1621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 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图1621
【解析】 设从光源发出直接射到D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1,折射角为r 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 ,连接C 、D ,交反光壁于E 点,由光源射向E 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 射向D 点.光线在D 点的入射角为i 2,折射角为r 2,如图所示.
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 ,由折射定律有
n sin i 1=sin r 1
① n sin i 2=sin r 2
②
由题意知 r 1+r 2=90°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n 2=1
sin 2i 1+sin 2i 2 ④
由几何关系可知
sin i 1=l
24l 2+
l 24=117 ⑤ sin i 2=32l 4l 2+9l 24=35 ⑥
联立④⑤⑥式得n ≈1.55.
⑦
【答案】 1.55 12.(10分)(2017·厦门一中检测)如图1622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为n =2,
下表面镶有银反射面,一束单色光与界面的夹角θ=45°射到玻璃表面上,结果在玻璃砖右边竖直光屏上出现相距h =2.0 cm 的光点A 和B (图中未画出).
图1622
(1)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示意图(请使用刻度尺);
(2)求玻璃砖的厚度d .
【解析】 (1)画出光路图如图.
(2)设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为θ1,则有n =-θsin θ1=sin 45°sin θ1,代入解得θ1=30°.设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为θ2,则有sin θ1sin θ2=1n
,解得θ2=45°
由几何知识得:h =2d tan θ1,可知AC 与BE 平行,则d =h
2tan θ1= 3 cm.
【答案】 (1)如图所示 (2) 3 cm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