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李志球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双极性归零编码(BRZ) 使用了正、负和零三个电平,信号本身携带同 步信息,解决了同步问题。缺点是编码一个比特, 需要两次信号变化,增加了占用带宽,且线路上的 平均电压值还不为零。
22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4. 双相位编码(biphase encoding) 信号在每个比特内部的中间发生改变,但不归零 而是将电压变为相反。 重要概念 重点掌握 ◆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
同样,度量长度的单位 有米、微米、纳米等。
16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7. 延迟、抖动、呑吐量和丢包率
延迟指将一个比特从一端传输到另一 端所花费的时间。 抖动指在同一条路由上发送数据包 之间的时间差异。 呑吐量是指网络发送数据包的速率。 丢包率是指在发送数据包时丢失数 据包的最高比率。 上述四个参数都是服务质量 QoS 的主要 17 度量参数。
左图每个方案都有16种 状态,每一种状态能表 示四位数(0000、 0001、„„、1111)。 如果相位或振幅变化太 多,则信号反差小,可 26 读性就差。
例如收音机、电视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信号、电话系统等 2.2.4 模拟数据的模拟调制 都先将数据调制,
1.调幅
再多路复用线路传 输
在调相传输技术中,原 调幅、调频等技术主要用于模拟通信 始模拟载波信号的相位随调 ,主要目的是多路复用。例如一根 2.调频 CATV线能容纳几十个电视(台)信 制信号电压(振幅)的改变 号;24个电话线路信号通过调制后利 用一根线传输;广播电台也将多路电 而调整,振幅和频率,保持 台信号通过调制在空气中传输,收音 不变。调相技术和调频技术 机通过中波、短波等多个波段接收。 3.调相 的分析类似。
模拟信号
时间 数字信号
时间
6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5. 通信和数据通信 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数
据通信是以传送数据为业务的 通信。 6. 数据通信网 是数据通信系统的网络形式 。
7. 码元和码字 码元是一个信号编码单元。码字由
若干码 元组成的字符串序列。 8. 数据分组 把较大的数据块分成较小的数据段。 不同的网络或层中,分组名称也不 同, 如 帧 (frame)、信元(cell)、IP数据报 等。通常数据分组也称为数据包。 7
20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 单极性不归零编码 (NRZ) 单极性不归零编码只使用一个电压值,用高电平 表示1,没电压表示0。 2.双极性不归零码 (BNRZ) 用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数据的1和0, 正和负的幅值相等 。
21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8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比特(bit)率S 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位序列的位(bit) 数,是度量通信系统每秒传送的信息量。用每秒比 特数(bit/s或bps)表示 。 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如下:
1Kbps=210=1024bps; 1Mbps=220=1024Kbps; 1Gbps=230=1024Mbps; 1Tbps=240=1024Gbps。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网络中,度量传输一个二进制数据位或 模拟信号的周期时间单位一般用 s (秒)、 ms (毫 秒)、 s (微秒)、ns(纳秒)和ps(皮秒)等表 示。 常用的时间换算单位为:
1ms=103s; 1s=106s; 1ns=109s; 1ps=1012s。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如何将数据转换成适合信道传 输的电(光)信号、模 / 数转换、采用何种技 术传输等问题。这些都是数据通信要考虑的。
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1. 数据 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 2. 信息 以种格式组织起来的数据。 3. 信号 是数据的具体物理表现。分为模拟信号和
模拟信号是连续 的曲线波,由振 幅、频率和周期 三要素
数字信号两种,如图所示。
重点 概念 数字信号是离散 (有限个数)的 方波
5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4. 信道 通路。
传输信息时信号沿发送端到接收端的
例如声音,振幅 大则音量大、频 度高则是女高音 幅值
模拟信道 – 适于模拟信号传输 – 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连续 数字信道 – 适于数字信号传输 幅值 – 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离散
第2章 物理层
本章要点:
◆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指标
◆ 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 掌握数字和模拟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方法 ◆ 了解数据并行和串行传输方式 ◆ 掌握同步和异步传输技术
◆ 掌握FDM、TDM和WDM三种多路复用技术
◆ 了解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技术 ◆ 掌握物理层的作用、特性和协议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9.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1)基带传输 通信系统中的基带传输是指在传输信号时,用表示信息 例如利用Modem 的原有信号形式进行。 将数据数据调制 计算机网络中,数字信号(基带信号)所占频率简称基 成模拟信号 带。基带传输是数字数据直接在信道中用数字信号传输。 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将基带信号变换为较高频率范围的频带信号 (模拟信号,如音频),然后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3)宽带传输 宽带在电信界是指带宽大于语言级信道(4kHz)的信道, 另外当网络的传输速率超过2Mbps时,称为宽带网。
10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4. 信道容量
指物理信道能达到的最大传输能力,用比特率 S表示。
注意: 描述数字信道的容量用信道的数据速率 表示,如以太网使用双绞线时为100Mbps; 模拟信道的容量用带宽描述,如电话线 的带宽为1MHz(语音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300Hz~3400Hz) )。
11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5. 带宽(Bandwidth)
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宽度,也就是可 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Hz (赫)、kHz(千赫)、MHz(兆赫)和THz(兆 兆赫)等 。 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为: 1kHz=103=1 000Hz; 1MHz=106=1 000kHz; 1GHz=109=1 000MHz; 1THz=1012=1 000GHz。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比特间隔和比特率 数字信号序列不能像模拟信号那样使用周 期和频率来描述,而是采用比特间隔(对应于 周期)和比特率(对应于频率)来描述。 比特间隔是发送一个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而比特率是每秒发送的比特位数(用bps 作为单位)。
15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5. 带宽(Bandwidth) 带宽定义:模拟信道所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
称为该信道的带宽。信道的带宽是由传输媒体和有 关附加设备与电路的频率特性决定的。 计算带宽:用信号的最高频率减去信号中的最 低频率。例:语音信号带宽3.1Hz(300Hz~3400Hz) 103~104Hz间的带宽为9000Hz,若电话信道占据 3kHz,则在此范围内可划出3个信道:1000~4000; 4000~7000;7000~10000。3路信号通过调制可复用 一根传输介质。
13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6. 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区 别
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都是用来度量实际传输能 力的。带宽一般用来表示传输介质和模拟信道的传 输能力,如电话网传输音频信号的频带范围为300~ 3 400Hz,则其信道的带宽是 3 100Hz 。而数据传输 速率表示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如百兆位以太 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一个物理信道既可以作为模拟信道,也可作为 数字信道。因此,信道的带宽大,信道容量也大, 14 传输速率相应也高。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3 数据通信系统
1.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噪声 信源 变换 信道 变换 信宿
2.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是比模拟通信系统费用低,抗干扰 能力强,不易失真,但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易衰减;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传输距离要远。 3. 信号衰减的克服 数字信号衰减的克服办法是使用中继器。 18
负电压变为正电压表示 0 正电压变为负电压表示1
注意红色标记位置有无跳 变,有为0,无则为1。 23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2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 脉冲振幅调制(PAM)
语音视频等数 据,需要转换 为数字信号, 再传输
对原始的模拟信号每间隔一个相等的时间进行 采样一次 2. 脉码调制(PCM) 将PAM采样结果修改成完全数字化的信号。 3. 采样频率 24 00011000 -15 10001111 125 01111101 是原始的有效信号中最高频率分量或其带宽的 38 00100110 -80 11010000 110 01101110 2倍。例如,语音最高频率是3400Hz,那么需要每 48 00110000 -50 10110010 90 01011010 秒6800次的采样频率,实际应用中采样频率放大为 39 00100111 52 00110110 88 01011000 每秒8000次。 24
26 00011010 127 01111111 77 01001101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3 数字数据的模拟调制
1.幅移键控法(ASK) 2.频移键控法(FSK) 3.相移健控法(PSK)
例如利用电话线入 网时,利用用 Modem将数据数据 调制成模拟信号后 再传输
4.正交调幅(QAM)
1
第2章 物理层
目
2.1
录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2.3 2.4 2.5 2.6
数据编码和调制
数据传输方式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 传输介质
2.7
物理层作用与协议
2
第2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OSI/RM中,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和网络层三层。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是为 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计算机网 络本质上是数据通信的问题。 物理层主要研究二进制比特在网络中传输 时所采用的技术,如曼彻斯特编码、串 / 并传 输、同步/异步传输、多路复用等技术。 传输介质虽然不属于物理层,但它是物理 层传输光、电信号的数据传输通道。所以本章 3 也介绍传输介质的概念。
(a)3振幅,12相位
(b)4振幅,8相位
(c)2振幅,8相位
25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普通电灯开关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 能表示数字“0”和“1”,一种状态只能表示一位数。 有的电风扇开关有“0、1、2、3”四种状态,能 表示数字“00、01、10和11”,所以一种状态能表示 两位数。假如开关有“0~7”八种状态,则一种状态 能表示三位数(000、001、……、111)。 正交调幅就是让一种状态能表示更多位数的一 种调制技术。Modem就采用这种技术。
9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2. 波特(Baud)率B 指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或者是说 每秒传输的脉冲(波形)信号个数(通过信道传输 的码元数)。 B=1/T;其中, T 为每个脉冲(波形)信号的持 续时间,单位为秒。 ◆ 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关系:S=B*log 2 n 3. 误码率Pe 指数据位被传错的概率,也称出错率。 Pe=Ne/N;N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 --------- 数字信号 编码
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 --------- 模拟信号 调制
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称为编码 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称为调制
19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数据编码成信号时用到的概念 • 单极性和双极性编码 编码时只使用一种电压的称为单极性编码,而 使用两种电压的称为双极性编码。 • 归零和不(非)归零编码 每一个表示“ 0” 或“ 1” 的电压在信号中部变为 零电压时,称为归零编码。 • 双相位编码 信号的中间将电压变为相反(注意不是归零, 而是由正电压变为负电压,或由负电压变为正电压)
22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4. 双相位编码(biphase encoding) 信号在每个比特内部的中间发生改变,但不归零 而是将电压变为相反。 重要概念 重点掌握 ◆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
同样,度量长度的单位 有米、微米、纳米等。
16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7. 延迟、抖动、呑吐量和丢包率
延迟指将一个比特从一端传输到另一 端所花费的时间。 抖动指在同一条路由上发送数据包 之间的时间差异。 呑吐量是指网络发送数据包的速率。 丢包率是指在发送数据包时丢失数 据包的最高比率。 上述四个参数都是服务质量 QoS 的主要 17 度量参数。
左图每个方案都有16种 状态,每一种状态能表 示四位数(0000、 0001、„„、1111)。 如果相位或振幅变化太 多,则信号反差小,可 26 读性就差。
例如收音机、电视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信号、电话系统等 2.2.4 模拟数据的模拟调制 都先将数据调制,
1.调幅
再多路复用线路传 输
在调相传输技术中,原 调幅、调频等技术主要用于模拟通信 始模拟载波信号的相位随调 ,主要目的是多路复用。例如一根 2.调频 CATV线能容纳几十个电视(台)信 制信号电压(振幅)的改变 号;24个电话线路信号通过调制后利 用一根线传输;广播电台也将多路电 而调整,振幅和频率,保持 台信号通过调制在空气中传输,收音 不变。调相技术和调频技术 机通过中波、短波等多个波段接收。 3.调相 的分析类似。
模拟信号
时间 数字信号
时间
6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5. 通信和数据通信 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数
据通信是以传送数据为业务的 通信。 6. 数据通信网 是数据通信系统的网络形式 。
7. 码元和码字 码元是一个信号编码单元。码字由
若干码 元组成的字符串序列。 8. 数据分组 把较大的数据块分成较小的数据段。 不同的网络或层中,分组名称也不 同, 如 帧 (frame)、信元(cell)、IP数据报 等。通常数据分组也称为数据包。 7
20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 单极性不归零编码 (NRZ) 单极性不归零编码只使用一个电压值,用高电平 表示1,没电压表示0。 2.双极性不归零码 (BNRZ) 用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数据的1和0, 正和负的幅值相等 。
21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8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比特(bit)率S 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位序列的位(bit) 数,是度量通信系统每秒传送的信息量。用每秒比 特数(bit/s或bps)表示 。 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如下:
1Kbps=210=1024bps; 1Mbps=220=1024Kbps; 1Gbps=230=1024Mbps; 1Tbps=240=1024Gbps。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网络中,度量传输一个二进制数据位或 模拟信号的周期时间单位一般用 s (秒)、 ms (毫 秒)、 s (微秒)、ns(纳秒)和ps(皮秒)等表 示。 常用的时间换算单位为:
1ms=103s; 1s=106s; 1ns=109s; 1ps=1012s。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如何将数据转换成适合信道传 输的电(光)信号、模 / 数转换、采用何种技 术传输等问题。这些都是数据通信要考虑的。
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1. 数据 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 2. 信息 以种格式组织起来的数据。 3. 信号 是数据的具体物理表现。分为模拟信号和
模拟信号是连续 的曲线波,由振 幅、频率和周期 三要素
数字信号两种,如图所示。
重点 概念 数字信号是离散 (有限个数)的 方波
5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4. 信道 通路。
传输信息时信号沿发送端到接收端的
例如声音,振幅 大则音量大、频 度高则是女高音 幅值
模拟信道 – 适于模拟信号传输 – 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连续 数字信道 – 适于数字信号传输 幅值 – 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离散
第2章 物理层
本章要点:
◆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指标
◆ 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 掌握数字和模拟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方法 ◆ 了解数据并行和串行传输方式 ◆ 掌握同步和异步传输技术
◆ 掌握FDM、TDM和WDM三种多路复用技术
◆ 了解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技术 ◆ 掌握物理层的作用、特性和协议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9.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1)基带传输 通信系统中的基带传输是指在传输信号时,用表示信息 例如利用Modem 的原有信号形式进行。 将数据数据调制 计算机网络中,数字信号(基带信号)所占频率简称基 成模拟信号 带。基带传输是数字数据直接在信道中用数字信号传输。 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将基带信号变换为较高频率范围的频带信号 (模拟信号,如音频),然后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3)宽带传输 宽带在电信界是指带宽大于语言级信道(4kHz)的信道, 另外当网络的传输速率超过2Mbps时,称为宽带网。
10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4. 信道容量
指物理信道能达到的最大传输能力,用比特率 S表示。
注意: 描述数字信道的容量用信道的数据速率 表示,如以太网使用双绞线时为100Mbps; 模拟信道的容量用带宽描述,如电话线 的带宽为1MHz(语音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300Hz~3400Hz) )。
11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5. 带宽(Bandwidth)
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宽度,也就是可 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Hz (赫)、kHz(千赫)、MHz(兆赫)和THz(兆 兆赫)等 。 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为: 1kHz=103=1 000Hz; 1MHz=106=1 000kHz; 1GHz=109=1 000MHz; 1THz=1012=1 000GHz。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比特间隔和比特率 数字信号序列不能像模拟信号那样使用周 期和频率来描述,而是采用比特间隔(对应于 周期)和比特率(对应于频率)来描述。 比特间隔是发送一个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而比特率是每秒发送的比特位数(用bps 作为单位)。
15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5. 带宽(Bandwidth) 带宽定义:模拟信道所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
称为该信道的带宽。信道的带宽是由传输媒体和有 关附加设备与电路的频率特性决定的。 计算带宽:用信号的最高频率减去信号中的最 低频率。例:语音信号带宽3.1Hz(300Hz~3400Hz) 103~104Hz间的带宽为9000Hz,若电话信道占据 3kHz,则在此范围内可划出3个信道:1000~4000; 4000~7000;7000~10000。3路信号通过调制可复用 一根传输介质。
13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6. 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区 别
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都是用来度量实际传输能 力的。带宽一般用来表示传输介质和模拟信道的传 输能力,如电话网传输音频信号的频带范围为300~ 3 400Hz,则其信道的带宽是 3 100Hz 。而数据传输 速率表示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如百兆位以太 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一个物理信道既可以作为模拟信道,也可作为 数字信道。因此,信道的带宽大,信道容量也大, 14 传输速率相应也高。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3 数据通信系统
1.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噪声 信源 变换 信道 变换 信宿
2.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是比模拟通信系统费用低,抗干扰 能力强,不易失真,但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易衰减;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传输距离要远。 3. 信号衰减的克服 数字信号衰减的克服办法是使用中继器。 18
负电压变为正电压表示 0 正电压变为负电压表示1
注意红色标记位置有无跳 变,有为0,无则为1。 23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2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 脉冲振幅调制(PAM)
语音视频等数 据,需要转换 为数字信号, 再传输
对原始的模拟信号每间隔一个相等的时间进行 采样一次 2. 脉码调制(PCM) 将PAM采样结果修改成完全数字化的信号。 3. 采样频率 24 00011000 -15 10001111 125 01111101 是原始的有效信号中最高频率分量或其带宽的 38 00100110 -80 11010000 110 01101110 2倍。例如,语音最高频率是3400Hz,那么需要每 48 00110000 -50 10110010 90 01011010 秒6800次的采样频率,实际应用中采样频率放大为 39 00100111 52 00110110 88 01011000 每秒8000次。 24
26 00011010 127 01111111 77 01001101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3 数字数据的模拟调制
1.幅移键控法(ASK) 2.频移键控法(FSK) 3.相移健控法(PSK)
例如利用电话线入 网时,利用用 Modem将数据数据 调制成模拟信号后 再传输
4.正交调幅(QAM)
1
第2章 物理层
目
2.1
录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2.3 2.4 2.5 2.6
数据编码和调制
数据传输方式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 传输介质
2.7
物理层作用与协议
2
第2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OSI/RM中,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和网络层三层。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是为 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计算机网 络本质上是数据通信的问题。 物理层主要研究二进制比特在网络中传输 时所采用的技术,如曼彻斯特编码、串 / 并传 输、同步/异步传输、多路复用等技术。 传输介质虽然不属于物理层,但它是物理 层传输光、电信号的数据传输通道。所以本章 3 也介绍传输介质的概念。
(a)3振幅,12相位
(b)4振幅,8相位
(c)2振幅,8相位
25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普通电灯开关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 能表示数字“0”和“1”,一种状态只能表示一位数。 有的电风扇开关有“0、1、2、3”四种状态,能 表示数字“00、01、10和11”,所以一种状态能表示 两位数。假如开关有“0~7”八种状态,则一种状态 能表示三位数(000、001、……、111)。 正交调幅就是让一种状态能表示更多位数的一 种调制技术。Modem就采用这种技术。
9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2. 波特(Baud)率B 指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或者是说 每秒传输的脉冲(波形)信号个数(通过信道传输 的码元数)。 B=1/T;其中, T 为每个脉冲(波形)信号的持 续时间,单位为秒。 ◆ 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关系:S=B*log 2 n 3. 误码率Pe 指数据位被传错的概率,也称出错率。 Pe=Ne/N;N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 --------- 数字信号 编码
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 --------- 模拟信号 调制
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称为编码 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称为调制
19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数据编码成信号时用到的概念 • 单极性和双极性编码 编码时只使用一种电压的称为单极性编码,而 使用两种电压的称为双极性编码。 • 归零和不(非)归零编码 每一个表示“ 0” 或“ 1” 的电压在信号中部变为 零电压时,称为归零编码。 • 双相位编码 信号的中间将电压变为相反(注意不是归零, 而是由正电压变为负电压,或由负电压变为正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