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沙测试焦虑问卷的一些项目 (原问卷共91题)
在重要的考试前坐立不安。 考试那天变得不安起来。 考试中郁闷苦恼。 考试前充满苦恼和不安。 考试一开始,心里咚咚直跳。 在考试前,对考试这也焦虑,那也担心。 考试时很紧张。 在考试中慌张得连本来应该知道的东西也忘掉了。 在考试期间一想到迫在眼前的事,脑袋就变得不正常了。 考试时脑中时常闪过“这要是不及格怎么办?”这种念头。 在考试前或考试中,有时哆嗦。 考试时老是想多么难啊。 考试后很忧虑担心。 考试前总是很有信心,很轻松。 • 参考文献:刘广珠,沙拉松考试焦虑量表试用报告.健康 心理学杂志. 2000年04期 .
台湾观点:个我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 Mccellnad等1953:个人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的良 好或优秀标准相竟争的冲动或欲望 • 杨国枢等1989:与内在或外在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 • 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 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该目标或优秀 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自己。 • 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 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该目标或优秀 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
三、亲和动机
• 亲和动机,又称结群动机,指个体要与他人在一 起、要加入某个团体的倾向。 • 亲和动机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体表 现为个体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 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赞赏。 • 文/理科生有差异吗?
– 温静:当代大学生亲和动机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亲和动机的解释
Responding,BIDR, 1984)
明确的两个维度:自欺性拔高、印象管理
– (6)态度与意见调查中的期望性作答(RD-16), – (7)儿童社会期望量表 (CSD)
国内研究
• 李强. 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
– 根据Paulhus (2002) 提出的的双层模型
国内研究
• 李强. 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
二、成就动机
• 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 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
最早提出概念者: 默雷(Murry) 第一个系统全面研究者:麦克里兰(McClelland) 细分为两个倾向者: 阿特金森(Atkinson)
追求成功的倾向
成就动机
回避失败的倾向
成就动机最高的人选择那个题?
第一题: 有90%的人可以做出±10分 第二题: 有50%的人可以做出±50分 第三题: 有10%的人可以做出± 90分
– 根据Paulhus (2002) 提出的的双层模型
无意 有意
我很好 我不坏
我能干 我友好
国内研究
• 北师大心理系骆方2006年作假量表
– 博士论文:职业选拔情景下人格测验中作假的识别研究 – 将作假当作是社会赞许性反应的延伸
• 刘萃侠(2001)检验MCSD
– 不一定适合中国人:只对负性行为敏感
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
• 追求成功的动机:TAT(主题统觉测验)(内隐) • 回避失败的动机:梅德勒-沙拉松测试焦虑问卷 (外显)(Mandler-Sarason Questionnaire of Test Anxiety) • 综合测量工具:(外显)
– AMS(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 – 吉斯米和尼加德(Gjesme & Nygard,1970 )的《成 就动机测量表》。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 本能 人的需要及其理论 社会动机 社会情感 价值观与信仰
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
二、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分析
刺激情境(外部诱因)
学习 与经验
社会情感 价值观 信仰
认知评价 标准系统 动 机 需要
社 会 行 为
本能 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行为动力系统图
第六节
• 一、价值观
价值观与信仰
– (一)价值观的定义
• Kluckhohn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
– 1951: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 有关什么是‘值得 的’ 的看法 – 1970s:一个持久的信念
第四节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界定
生理需要
生理动机
动机
社会需要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 社会动机又叫习得性动机、精神性动机或 心理性动机,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人 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形成的动机。
(二)社会动机的分类
根据功能分类(麦奎尔) 认知性社会动机: 为社会行为提供向导 情感性社会动机: 为社会行为提供能量驱动 成就动机 根据所指对象分类 亲和动机 权力动机 社会赞许动机
• 人格特征
– 社会赞许性反源自文库(下页)
五、社会赞许动机
• 社会赞许动机Social Desirability
– 以获得他人或团体的赞誉为目标,由社会赞许 的需要发展而来 – Marlowe(1964):赞许需求:我好,我不坏 – Wiggins(1966):装好 – Furllllam(1986):呈现好的形象的倾向 – Holden(1994):受欢迎描述倾向 – Paulhus(2002):自我描述过于积极
AMS量表(叶仁敏修订版,1992)
• 16、在那些测量我能力的情境中,我感到不安。 17、对于那些我不能确定是否能成功的工作,最能吸引我。 18、对需要有特定机会才能解决的事,我会害怕失败。 19、给我的任务即使有充裕的时间,我也喜欢立即开始工作。 20、那些看起来相当困难的事,我做时很担心。 21、能够测量我能力的机会,对我是有吸引力的。 22、我不喜欢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工作,即使无人知道也一样。 23、面临我没有把握克服的难题时,我会非常兴奋、快乐。 24、如果有困难的工作要做,我希望不要分配给我。 25、如果有些事不能立刻理解,我会很快对它产生兴趣。 26、我不希望做那些要发挥我能力的工作。 27、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做有困难的事,即使无人知道也无关重要。 28、我不喜欢做那些我不知道我能否胜任的事。 29、我希望把有困难的工作分配给我。 30、当我遇到我不能立即弄懂的问题,我会焦虑不安。
• 麦独孤的本能论:
– 亲和动机是人的一种本能,结群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沙赫特的“焦虑-亲和”说:
– 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
• 条件作用理论:
– 温暖舒适+母亲面孔=依恋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 结群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通 过模仿和强化形成的。
• 适度唤醒层次论:
– 人们的行为是针对特定情境的舞台化表演,经常属于情感体验和 情感表达不一致的状态之中。哈尼婚俗:橄榄迎亲 哭婚
• 3、社会情感交换理论:
– 情感产生于互动网络中的资源流动过程,获得比付出多时,产生 积极情感。
• 4、社会结构理论:
– 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影响社会情感的进程。他人行为与自我 期望一致时产生积极情感。
国内研究
• 吴燕2008:硕士论文:人格测验中社会赞许性反应的
测定与控制——(从下面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社会赞许性
– 社会赞许性量表高低分组被试的人格自评/他评一致性
第五节
社会情感
一、情绪、情感与社会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
情绪:一种以生理唤起水平、表情和主观感受的变换为特征 的心理现象。 情感:或称为情绪性感受,是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的核心成 分。
• • • • • • • 合法性权力:上级 强迫性权力:惩罚 奖励性权力:奖励 专家性权力:知识 关系性权力:情感 信息性权力:内幕 联系性权力:关系
五、社会赞许动机
• 人格/动机测量偏差
– 趋同回答(acquiescence) :yea-sayer
• 正向反向平衡处理:
– 极端回答(Extremity Response Bias,ERB)
成就动机公式
趋向成功 的倾向性
对成功可 取得成功的 能性的主观 诱因价值 估计
避免失败 的倾向性
对失败可 失败的消 能性的主观 极诱因价 估计 值
Ta
Ms
Ps
Is
Maf
Pf
If
成就动机
追求成功的倾向
避免失败的倾向
公式换算
三个规律 (1)Is =(1 - Ps):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功后积极影响越大 (2)If = -(1 - Pf):失败的可能性越小,失败后消极影响越大 (3)Ps + Pf = 1: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之和为1 换算过程 Ta = Ms×Ps×Is + Maf×Pf×If = Ms×Ps×(1-Ps)+ Maf×(1- Ps)×{- [1 - (1 - Ps)]} = Ms×Ps×(1-Ps)+ Maf×(1- Ps)×(- Ps) = Ms×Ps×(1-Ps)- Maf× Ps×(1 - Ps) =(Ms - Maf) × Ps×(1-Ps) 核心问题:Ps×(1-Ps)何时最大?
刺激情境(外部诱因) 学习 与经验 本能
社会情感
价值观 信仰
认知评价 标准系统 需要
动 机
社 会 行 为
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二)社会情感
• 社会情感主要指社会成员的共同情感 • 是在人际互动中个体情感相互影响的结果。
• • • • 人际情感:人际较往中与交往对象所产生的共同情感。 群体情感:特定群体成员对刺激事件的共同体验和感受。 民族情感:以民族文化传统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民族之情。 宗教情感:对超现实力量的崇拜。两种超现实力量。
五、社会赞许动机
• 测量工具:
– (1)爱德华社会期望量表( Edwardssocial Desirabilityscale,SD ) – (2)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MCSD) – (3)MMPI说谎(L)量表 (MMPI Lie Scale) – (4)MMPI的隐瞒K量表 (MMPI K Scale) – (5) Paulhus期待性回答平衡问卷(Balanced Inventory of Desirable
(三)社会情感的特点
• 群体性:
– 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的结果。
• 共同性:
– 群体所有成员所共有,群体成员心理活动具有一 致性,相同认知,相同体验
• 社会影响力:积极VS消极
二、社会情感的理论
• 1、符号互动理论:自
– 我是一个控制系统,协调则产生积极情感。
• 2、拟剧和文化理论:
– 每个人所需要的最适宜的刺激量各不相同
四、权力动机
• 权力:
– (1)权力是一种互动关系,是某个人或某些人 具有对其他人产生他或他们所希望的影响的能力。 – (2)权力一般与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有关。 – (3)权力往往体现为一种价值控制:
• 通过有价值的事物来控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 (4)权力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AMS量表(叶仁敏修订版,1992)
• 1、我喜欢新奇的、有困难的任务,甚至不惜冒风险。 2、我讨厌在完全不能确定会不会失败的情境中工作。 3、我在完成有困难的任务时,感到快乐。 4、在结果不明的情况下,我担心失败。 5、我会被那些能了解自己有多大才智的工作所吸引。 6、在完成我认为是困难的任务时,我担心失败。 7、我喜欢尽了最大努力能完成的工作。 8、一想到要去做那些新奇的、有困难的工作,我就感到不安。 9、我喜欢对我没有把握解决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努力 10、我不喜欢那些测量我能力的场面。 11、对于困难的任务,即使没有什么意义,我也很容易卷进去。 12、我对那些没有把握能胜任的工作感到忧虑。 13、面对能测量我能力的机会,我感到是一种鞭策和挑战。 14、我不喜欢做我不知道能否完成的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也一样。 15、我会被有困难的任务所吸引。 • …… • 30…… 参考文献 [1]叶仁敏,KuntA.Hagtvet. 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02:14-16.
• 内隐联想测验:IAT for Achievement Motive
– Brunstein, Schmitt(2004)
TAT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问题: (1)图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 (2)图片中的情境是怎样发生的? (3)图片中的人物在想什么? (4)结局会怎样?
四、权力动机
• 权力动机: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 支配地位的需要。
–温特(D.G.Winter,1973)的区分 – 积极的权力动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 – 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 望忧虑。
•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 社会控制的需求 – 对无能的恐惧
Guirdham,1995:七种不同的权力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