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连续式操作反应器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罐连续发酵(培养),当转化率要求不高 时,可以使用。如果既要转化率高,又要细胞生
产强度高,单罐连续发酵就满足不了这个条件。
如何设计才能使转化率和生产强度都高,用 多级串联连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用两个罐
就可满足生产要求,第一个罐用作提高生产强度, 第二个罐用作提高转化率。
最佳稀率(Dopt)
作用。循环量大小影响反应时间,因此循
环量过大反应速率下降。
带循环的CPFR,循环量与进料量之比值
成循环比,反应速率最高时的循环比称最
佳循环比。
八、微生物细胞反应动力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1、酒精生产应用 酒母培养 连续发酵 2、污水处理 厌氧发酵 好氧发酵
酒精连续发酵
酒精连续发酵源于半连续发酵
X1 X X 2
细胞循环连续发酵讨论
循环与不循环相比: 在转化率和发酵罐体积不变时,可提高生产 能力。 在生产能力和发酵罐体积不变时,可提高转 化率(CS降低) 在生产能力和转化率一定时,可减小设备体 积。 如果细胞不浓缩, D =μ,对CSTR无意义。 生产能力的提高在于提高了发酵罐中的细胞 浓度。
微生物细胞生产强度(PX)与稀释率的关系
Px DCX
菌体浓度(CX)、底物浓度(CS)、生产强 度(Px)与稀释率(D)的关系作图如下:
CX CS CX
DCX CS Dopt Dc
DCX D(h-1)
从上图看出: 1)在一定的稀释率下,微生物细胞生产强度 (生长速率)(DCX),随着稀释率(D)增大 而增大,当达到一定的稀释率后,其细胞生 产强度随着稀释率增大而降低。 2)稀释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细胞浓度(CX)
对底物抑制的酶反应,由于在CPFR中维持了比
CSTR中更高的底物浓度,因而在CPFR中底物的抑
制作用更强烈,此时显然采用CSTR更为有利。若
为使反应器体积最小,可以采用一个CSTR与一个 CPFR的串联设计方案,底物在CSTR中的浓度可保
持在反应速率最大时的浓度。也可采用循环式
CPFR的设计。 对产物抑制酶反应,由于在CSTR中维持了比CPFR 中较高的产物浓度,因而在CSTR中产物的抑制作 用较大,此时显然应采用CPFR 更为有利于。
最佳稀释率是细胞生产强度 (生长速率)最 大时的稀释率。 生产强度对D求导,等于零,即求得稀释率最大值Dopt
KS D PX DC X DYX S (CS 0 ) max D dPX 0 dD
Dopt
KS max 1 K S CS 0
最佳稀释率对应的最佳细胞浓度(CXopt)及最 大生产强度(PX)opt
CX 1 1 1 1 1 m (1 ) D1 D2 1 2 CX 2 1 D1 D2 C X 1 0.85C X 2 ; 2 D CX 1 2 1 (1 ) 1 (1 0.85) 0.151 CX 2 0.15 0.15 0.15 m 0.3
1
2
2
2
以上计算,表明用两个罐串联发酵(培 养)时间是单罐发酵时间的0.3倍,或说双
罐串联发酵罐体积是单罐体积的0.3倍。反
之,也可以说单罐串联发酵(培养)时间
是双罐串联发酵时间的3.33倍,或说单罐
发酵罐体积是双罐发酵罐体积的3.33倍。
两级串联培养,第一级控制最佳稀释率, 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第二级保证底物的转 化率。就是根据细胞生长动力学的科学设 计。
1 2 2 D2
两罐串联与单罐连续发酵时间的对比
假定用两个罐(等体积)串联连续发酵,第一个罐
的菌体浓度为第二个罐的0.85倍。即:CX1=0.85CX2
两罐与单罐排出的底物浓度相等,即:
CS2=CS
1 单罐发酵时间用τ表示: D
两罐发酵时间用τm表示:
1 1 m D1 D2
第四章 连续式操作反应器
连续操作是保持酶和微生物细胞反应始终处在稳 定最优反应条件下的操作方式。 连续操作流体流动状态直接影响到反应速率和 反应结果。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状态一般用返混程 度和浓度分布的概念来描述。 生物反应器有两种基本的理想流动没模型,即 返混程度极大的全混流式反应器和没有返混的平 推流反应器。
F CSo CXo μ1CX1V1 CS1
F CS1 CX1 μ2CX2V2 CS2
F CS2 CX2
连续稳定时,CX0=0
对第一个罐细胞平衡:
1C X 1V1 FC X 1
F 1 D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对第二个罐细胞平衡:
FC X 1 2C X 2V2 FC X 2 CX 1 CX 1 F 2 (1 ) D2 (1 ) V2 CX 2 CX 2 V1 V2 CX 2 CX 1 D1 D2
三、单罐连续培养(细胞循环)
R 循环比,即循环量与进 料量的比值。
F CS0 RF CS CX1 μCXV CS (1+R)F CS CX
对菌体平衡
F CS CX2 RF CS CX1
发酵罐培养系统菌体平衡
RFCX 1 CXV (1 R) FCX
细胞浓缩分离系统菌体平衡
(1 R) FCX RFCX 1 FCX 2
底物浓度(CS)与稀释率的关系:
D max
CS K s CS
Ks D CS max D
菌体相对基质得率系数Yx/s
Yx / s X S
菌体浓度与稀释率的关系
Ks D CX Yx / s (CS 0 CS ) Yx / s (CS 0 ) max D
VμCX CS
F CS CX
生长比速率与稀释率的关系 发酵罐浓度视为均一 开始接入微生物细胞(连续进料后不再加入),当 连续稳定进料一定时间后,对细胞平衡: 生长量=排出量 VμCX=FCX F V D- 稀释率(h-1) 即:μ=D
F D 令: V
稀释率是人为控制的,因此在连续发酵过 程生长比速率可以人为控制。 连续发酵的必要条件 D<μmax 当D>μmax,发酵就发生“冲出”现象。 * * * * * * 连续发酵μ随着D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趋 向稳态,即μ=D
C X ,opt YX S CS 0 K S K S (CS 0 K S 最大生产强度: (PX )opt D0 pt C X .opt K S CS 0 KS YX S max CS 0 CS 0 CS 0
2
二、两级串联连续发酵(培养)
F CS0 RF CS CX1 μCXV CS
(1+R)F CS CX
F CS CX2 RF CS CX1
RFCX 1 CXV (1 R) FCX
(1 R) FCX RFCX 1 FCX 2
C X 1V FC X 2
CX 2 F CX 2 D V CX CX CX 2 1 CX D
运行两周后,回收的酵母在pH2下浸泡1小时后再
用。酒精度,第一个罐6.1,第二个罐8.4,
pH4.7~4.8,100Kg废糖蜜出28~29L酒精。
酒精连续发酵
第二节微生物细胞连续操作反应器
一、单级连续发酵(培养)(CSTR)
如左图所示: V –发酵罐(生物反应器) F 有效容积(L) CSo F –培养基体积流量 CXo (L/h); CS0 –底物初始浓度 (g/L); CS__—发酵罐内底物浓度 (g/L); CX—发酵罐内菌体浓度 (g/L); CX0- 初始接种菌体浓度(g/L);
Vr R V0 R 循环比; Vr RV0
对系统物料衡算:
V0 RV0 V1 V0CS 0 RV0CSf V1CS1
反应时间:
VR P V0 RV0
带循环的CPFR与不带循环的相比,对底 物的抑制的酶反应起到稀释作用,可提高
反应速率。对细胞反应起到了连续接种的
第一节 酶反应连续操作反应器 (1 )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
对底物的物料衡算式有:
V 0 cS 0 V 0 c S r S V R
0
dc
dt
S
V
R
V ——物料流量 c 、 ——进料、反应器中的底物浓度 c
S0
R
S
V
——反应器有效体积
dc 在连续稳态时, S 0 ,并由上式可得:
dt
V V
m
R 0
c
cS S0
r
S
均相酶反应,符合M-M方程反应:
r
max
m
(cS 0 cS ) K m
c
S0
cS
S
c
(2)平推流式反应器(CPFR)
V c V (c dc ) r dV
0 S 0 S S S
R
dc
dt
S
dV
R
dc 连续稳态操作时,
(3)影响酶反应速率的因素 1、酶浓度
rS max K2CE 0
2、温度 3、PH
(4)CSTR与SPFR选择与结合 酶反应过程,首先以单底物、无抑制的均 相酶反应动力学为例对CSTR和CPFR作比较与 选择。
VR ,CSTR VR ,CPFR
Km X S XS ( ) cs 0 1 X S Km 1 XS ln cs 0 1 X S
dt
S
0 ,于是
V 0 dcS r S dV R
• 对整个反应器有,有
cSf dcS V R 1 dV R 0 cS 0 r S V
CS 0 dC VR S P CSt V0 rS
对符合M-M方程的反应,积分:
CS 0 rmax P CS 0 CS K m ln CS CS 0 CS XS CS 0 1 rmax P CSo X S K m ln 1 X S
达到同一转化率时,CSTR所需体积要比
CPFR所需体积大,或需要更多的酶。并且
转化率愈高,两者比值愈大。这表明,转
化率愈高,返混对反应影响程度愈大。
随着Km/Cs0值从零到最大,反应速率与底
物浓度的关系由零级升为一级,两种反应
器的体积比随之增大。这表明,随着反应
级数提高,返混的影响亦在增大。
和底物浓度(CS)变化很小。当增大到一定
程度,其变化迅速增加。
3)稀释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微生物细胞冲 出,罐内菌体浓度为零,底物浓度等于初 始浓度,此时的稀释率称临界稀释率(DC)。 4)对细胞生产强度而言,有一个最佳稀释率 (D0pt),即细胞生产强度最高。 5)稀释率越小,底物浓度越低,细胞产率越 高(转化率高)。
四、带循环的CPFR
V0 V 1 CS0 C S1 V0 CSf
Vr CSf
V0 进料量,L/h; Vr 循环量,L/h; V1 进料量与循环量流量之和,L/h; C S 0 进料底物浓度,g/L; C Sf 出口底物浓度,g/L; C S1 进料与循环料混合后的底物浓度,g / L
1个25KL硫酸罐,15个100KL发酵罐,1个
10KL糖蜜溶解罐,1个100KL醪液备用罐。3
台离心分离机。
设备总容积:1770KL
例2
70年代用糖蜜连续酒精发酵,用2个发
酵罐,罐径5m,高8.6m,总容积170m3,将6T废糖 蜜稀释22KL,将pH调到5,灭菌。送到发酵罐,稳 态后在第一、二个罐共停留时间10.5小时,第二 个罐流出的醪液分离的酵母流入第一个罐,连续
由以上积分式可知,平推流式反应器 (CPFR)与间歇操作全混合反应(BSTR), 其反应时间相同,不同之处是,一个是反应 浓度随着反应时间而变化,一个是随着反应 器的位移而变化。
连续操作反应器的特点:
CSTR:反应器浓度均一,浓度不随时间变 化,流出的物料浓度与反应器内物料浓度 相同。
CPFR:物料浓度在横截面上浓度均一,随着 在反应器内位移而发生变化。
1933年国外就用糖蜜原料进行酒精半连续发酵,采用 的技术是对酵母回收利用,在利用的过程酸处理。 操作要点:发酵终了醪液送入酵母分离机,分离相当醪液
7%的酵母乳,将酵母乳送到酵母处理槽加硫酸至pH3,
酸化6小时,然后与糖蜜稀释液一起混合进发酵罐。该
技术传到巴西,所有的酒精工厂都利用。
举例: 例1: 日产120KL无水酒精,4个30KL酵母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