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浩《我是演说家》第四季 演讲稿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卫视2018年《我是演说家》第四季冠军熊浩讲演稿
从心开始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人们直通天堂,人们直堕地狱。
我想这段话大家都熟,它来自英国大作家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
每当我们个人遭遇到生命的徘徊、茫然与不确定,每当这个时代在转折、变迁与进步的时候,这是一段最常被引用的修辞。
今天,恐怕我们又站在了一个类似《双城记》的时代,不是吗?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正在遭受不确定的洗刷,不是吗?你和我所在的职业都在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危机。
教师在遭受挑战,曾经教师的工作相对简单,我们只是把知识从上一个时代向年轻的你手中传递。
而今天,因为你手中有了科技的赋权,你可以制约这种传递;医生在遭受挑战,曾经的医生我们相信他是关于我们健康和病例最杰出的顾问。
而今天,因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我们机理每一个信息的提取,也许当我们的病况和各种病例做完比较之后,人工智能会给你更准确的诊断;商业在遭受挑战,曾经我们在大商场中走来走去进行挑选。
而今天,我们不需要走来走去了,你只需要移动你的手指,货物便送到你的家门。
我们在这样一个变动的时代中,这一切的不确定、挑战和慌张,它的背后藏着一个我们习以为常但却历久弥新的东西,它叫科技。
正如这个现场,你看这光;你看这影;你看这一切被科技扶持、保护。
有时候竟然就快忘记了,它正悄悄地把你我替代。
有些危言耸听?我们说一个曾经的故事。
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这样的一种职业,它叫“排字员”。
在曾经的出版业、在曾经的印刷业,因为所有的出版都需要人工来完成活字的排版,因此排字员这个工作必不可少。
在那个硕大的仓库当中放着各种规格、各种造型的中华文字的字符。
我们这个时候需要一双巧手,它灵动、快速而又准确地穿过层层的阻碍,寻找到那些我们所需要的闪着光芒的字眼,把它提取出来排列成行。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脑中的思想才会落于文字,那白纸之上才会呈现黑字斑斑。
你我若是完成这个职业,那布满字符的仓库将是一个进得去却出不来的迷宫。
可对于他们排字员空着双手进去,却领着华章出来。
这是一份叫人尊敬、骄傲乃至不可取代的工作,直到Word诞生。
是的,我所说的就是Windows Office软件系统当中那个你我最常用的文字输入软体。
这个在80年代出现,在90年代流行的小小的软件,它带来了出版界的效能革命。
你打开你的电脑,如果需要打印任何东西,你点开它输入,然后就可以印刷。
它快速、便捷、有效,但正是这个快速、便捷与有效几乎在一夜之间,让所有的排字员都丢掉工作。
也正是这个便捷、快速、与有效它让那个曾经辉煌的放满字符的仓库,从文学的宝藏变成文辞的墓葬。
我们是多健忘啊!我们是多健忘我们才会忘记这人力与科技之间的此消而彼涨;我们是多健忘才会忘记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或者我们每一个人
身上的一部分已经被科技取代。
若是我们抬手挥去这数十年的光阴,让我们把目光从今放出到当下。
2015年,IBM认知科学大赛上。
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科技团队,他带来了一款破不一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的名字叫ROSS,它是一个人工智能律师。
这款机器人超越了我们的想象,我想很多人对机器人的想象仍然是:它是一个帮助我打扫家庭房间的工具,或者它是一个更有效率的切刀削面的师傅,但Ross不是。
Ross这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装置,它到今天已经可以回答律师和客户对它提出的专业法律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法治越是越发达,越是昌明,那相关的规范系统就越是复杂和致密。
而律师们当他遭遇到一个案件,他需要给当事人提供答案的时候;他需要在海量的规则中寻找那个像沧海一束般零落的规范,让它们完美的对接,这个工作非常消耗律师们的时间。
而今天,在世界的一些顶级律所,这个工作可以由Ross来完成,你用口头的方式把指令给它,它数秒之内给你答案。
更重要的当你在娱乐、休闲、健身、旅游乃至睡觉的时候,它都在工作;对它而言工作是一种不需要加班费的永恒修行。
我不知道讲到这,各位多少会不会有一点点紧张?你回看自己,你回看自己所在的那个职业,在这个科技的潮水中,它会不会有一些摇晃?在明天这个科技的大潮,会不会把你所在的这个行业就这样连根拔除让你失去工作,而这一次如果你丢掉工作,竟然丝毫不关乎于你是否努力。
我们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在一个最坏的时代;这里是希望的春天,这里是绝望的冬天;人们直通天堂,人们直堕地狱。
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是什么在未来,在那个即将到来的未来,可以多少让我们的生命有些依傍;让我们不至于彻底慌张。
如果我们仔细检试科技对人类的替代,我们会发现这种替代是从人的四肢开始的。
毫无疑问科技快过我的双脚;毫无疑问,科技可以灿烂过我笔头的流光;毫无疑问,科技目之所及,会超过我们目之所及;毫无疑问,科技更加博览群书,它会超过最勤奋学者的记忆。
如果面前有一个硕大的镜子,你站在面前,你和你镜中的自己对视,你看一看你身体的哪一部分能量,居然可以战胜科技而有所保存?我告诉你,你会失望的。
你的双手与双脚;你的面容与肌肤;你的目力与头颅,这一切都将被科技替代。
那回过头来,作为万物灵长的你和我,又是靠什么在未来的机器人面前居然能够多少守护住我们的尊严、信心和勇气呢?
那是人心,那是人内心的力量,这个力量它不可取代。
是的,我在说的就是那颗剔透、玲珑而变幻的人心,这颗心它让我们感受所谓“德不孤,必有邻”的道德雍容;这颗心,它让我们浸泡于所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远”的那种美学张扬;是这颗心,它让你体会所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那种文学豪迈;是这颗心,它会诚恳于“除了对我的无知以外,我对其他一无所知”的那种哲学谦卑;还是这颗心,它可以游荡并浪漫至“如何才能遇见你?在我生命中这最美丽的时刻。
而为了这一刻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这种彻骨浪漫。
是人心,它通接着想象;它孕育着情怀;它激发着诗篇;它浪漫于魅力;是这颗心,它在孕育保护和呵护我们,人之为人最深刻的那种内在能量。
是的,当我们张开肢体,我们会发现这一切都要被科技驱离的时候;
当我们回到内心我们发现这个部分让你永恒不败,我把这种力量概括为四个字,这叫“精神教养”,时代在变、科技在追,有太多的东西抛入尘土便不再回来,但精神教养的重要不会,因为无论我们在什么时代,我们都会歌咏李白的诗篇;在什么时代,我们都会畅想那红楼的梦幻;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愿去聆听佛学的教诲;也无论在何种光阴之中,我们都会享受、忘情那贝多芬最美丽的音乐诗篇;好的故事我们总希望它讲了再讲;伟大的创造我们总是祈祷它绝不止息。
如果你我走在未来之时,必然要遭遇那科技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如果你我走在未来时,必然要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将迫不及待的发起一场关于呵护人心的人文运动。
去读真正重要的文本;去会友,不仅仅是吃喝玩乐而是能够在灵魂上相互提炼和拔擢,因为只有你在灵魂在往上走,你才可能不去惧怕那逐渐上涨的水位。
如果把时间养护你的心,你会发现在未来,即使在那个人工智能喧嚣和掠夺的时代里头,你仍然可以保全一个足满、幸福而自由的灵魂,正是这种灵魂才会引领我们抵达那个美丽的新世界。
谢谢各位,我是熊浩。
直面你的焦虑
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多的忧虑?第二,怎么办?
我们先来说焦虑的原因,我想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我们今天所身处的和感受到的各种焦虑。
但有一个维度是不可缺失的,那就是精神性的维度。
我想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那个曾经支撑我们的,给我们以确定性和标准价值那个参照背景,逐渐逐渐在淡漠和消失。
讲得有点抽象,我说具体一些,如果我们假设,时间往回倒转两三百年,回到中国的古典时代。
在那个时代,关于一个人的人生将如何度过?他的彼岸如何设定?他的生命如何成长?确实有一些相对权威而共识性的标准,值得我们去依托。
大家看《论语》的时候还记得吗?打开《论语》,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果你在古典社会的经典文本中看,你会发现,太多这样的建议,让你的每一段光阴,都有沉淀下来的坐标。
每一段成长,都有扎扎实实的印记。
大师们就好像生命的模板,而我们就好像尘土。
我们这一辈子便是把水加到这个模板中,把自己填进去。
希望一点一点凿实,一点一点压迫,让自己和这个模板尽可能无缝的衔接。
当你真正和这个模板嵌合时,人生的完满。
所以我说:“在古代的社会,圣人像天上的太阳,我们围太阳旋转,不需自转。
这种状态也许让你不舒适,不自由,但没有困扰。
而今天,标准本身都可以再被选择,你个人在现代城市的当下,你可以选吧!儒家、道家、还是佛家。
你可以选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
想想各位大学生朋友现在身处的经历,进大学的时候,你得选哪个学校?哪个地域?何种专业?你以为进了学校你就安心了吗?进了学校还得选,
把主要的时间到底是花在学问?成长?恋爱?还是社团?到了高年级,走向社会尝试与社会接触,还得选。
如果实习的话,是去国企?外企?私企?内企?毕业的时候,真正的选择才向你扎面而来,你是就业?是择业?是创业?是考公务员?是出国?还是考研?
你想一想各位,背后支撑我们的背景在凋落,而我们的选择却被释放得越来越多。
面对此情此景,你怎么可能不焦虑。
这种慌,这种乱,让我们有时无所适从,怎么办?一个简单的结论是,用尽你自己的一点点力气,和这个被称作焦虑的东西完成第一个回合的碰撞与厮杀。
我知道你没有把握全然能赢,我知道你没有看到问题的全景。
试试看,抬起头不要躲藏。
去迎击它,去面对它,去对话它。
我平常没事的时候,在我个人私人的微博上,经常回答网友们各种各样的提问。
很多问题是无厘头的,五花八门的,奇怪的,让你啼笑皆非的。
你问我,有哪些书值得读?我想问你,真的,该读的那些书,你连一本都不知道吗?
你问我,毕业了之后是不是应该出国?我想问你,打开电脑敲击键盘,看一看百度真的关于出国的利与弊,基本成本的计算,最基本的信息,你真的无法收集吗?
你问我,偶像找到了女朋友,我该怎么办?我想问你,在你青春的日日夜夜当中,每一个晚上,你当然就没有花过一点点时间,然后自己完成一个稍稍精进的对话吗?你自己到底是要活成偶像的样子,为他去活?还是为你自己去活?
你问我,能不能讲一讲怎么样能在陌生人面前讲话,能侃侃而谈?我想问你,你身边那些飘动的机会,你有一次去争取过吗?比方说老师提问的时候,你举起手,你来回答,这不就是一个损害非常非常小,但你又可以把握的,锻炼自己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机会吗?
不要误会,我没有给年轻人太大负担。
我没有说你一定要懂,这天底下关于所有问题的答案。
我也没有要求你,一定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整全回答。
我只是好奇,这个问题不就是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真的没有做过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尝试去回答它吗?
我非常喜欢德国大思想家费希特的一句话,他说:“教育的目的,乃是培养每一个人的自我决定能力。
”我非常喜欢陆王心学的一个教诲,它说:“每一个人收拾起你的精神,自作主张。
”
当你把问题抛出来,扔给我,扔给你的家人,扔给你的长辈,扔给他人,或者悬置而不愿回答,躲藏而不愿面对的时候。
麻烦告诉我,你到底是因为这是你真正的问题,你已经尝试解决,尝试面对,尝试努力而未果。
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还是你只是在逃脱,不愿面对。
而如果是后者,作为老师的我,感到遗憾,乃至心痛。
就是我的学生们,你们的身体里,正在被一种力量占据,你毫不自觉。
这种力量叫:“畏缩,叫懒惰,叫愚蠢”。
支撑我们的标准,那些绝对的标准在晃动,而我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
你在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遭遇迎面扑来的各种困惑,此事自然而然。
但我想说的是,你有没有可能,积攒一点点力量跟勇气,这种力量跟勇气根本不需多,一点点就好。
用这一点点的力量,去支撑你去完成,跟所谓的忧虑、困惑,第一个回合的厮杀。
你当然不一定赢,当然可能结果是胜
或是败。
但是,当你真正做这件事你就会发现,你无意间居然推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叫:“独立思考”。
你无意间居然上了一条路,这条路叫:“自我决定”。
只有这两个,从你内身发出来的力量,才会赐予你所谓的,持续性的人格成长。
最终,你是靠人成长,一个更伟大和更有力量的自己,跟所谓的焦虑去对话。
听完今天的演讲,没有人能承诺你说,此生和平,再不见焦虑。
但如果你听完今天的演讲,你真正有些许成长,走在自我决定与独立思考的大路上。
相信我,下一次,即使是在最澎湃的雨夜,你一个人跟所谓的焦虑,单独面对的时候,有一束光从你自己的生命中生发而出,你会拍拍自己的胸膛,然后非常淡定,自信的跟那个所谓的焦虑说:“我,再不畏惧”。
谢谢各位!
携手的抵达
我所研究的这个学科叫冲突解决,我们这个学科当中有一些小套路,其中一个就是特别喜欢用一些具体的故事,把各位带到一个特定情境当中。
比方说啊,有一天你跟你的朋友在路上走,突然发现就在你们前面不远处,你们同时发现,有一百块钱。
如果这是无主的财物,可以自由分配的话,我问问各位,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第一种人,他会说,一百块钱也不多了,跟朋友谈钱多尴尬啊,假装
自己看不见,忽咯这个钱的存在,继续往前走,这种行事的风格,我们把它叫“回避型”。
第二种,你拼命的往前走,你快走两步,赶紧俯身把钱捡起来,揣自己兜里,你说我先看见的。
这种人不特别在乎跟对方的关系,而只在乎自身的利益,我们把这种人,叫做“竞争型”。
第三种,平时你是老好人,你特别在意跟别人的感受,所以你会说,你说怎么分就怎么分吧,你拿大头我拿小头还不行吗,这种行事风格,我们把它叫“退让型”。
第四种,你说一百决钱,你拿五十我拿五十,你拿五十一你拿四十九,你试图在两个观点当中往中间折中往中间折中,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点。
我们叫做“安协型”。
以上这四种观点,回避、竞争、退让、关协,我打赌,在座的各位听众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四种当中的,某一种类型。
以上你们所选的可能就是这四种当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最理想的,这最理想的类型应该叫“合作型”。
合作型的人,他不会忙着去分这一百块钱,相反,他会邀请你,邀请所有跟他的对话对象参与进来说,我们要不要开开脑洞,集思广益头脑风系,来收集所有的遐思与想象,未判断一下,有没有任何一种可能,能通过携手,让这一百块钱,发挥一百块以上的功用。
能够让这一百块钱给我们积累超过一百的收益。
合作型的人,他所关心的不是存量的划分,而是增量的创造,他所紧盯的不是眼前的现实,而是未来的可能,他会花最大的心力,和你一起携手共赢,以实现把饼做大,而不是而单把饼分好。
可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天然具备所谓合作的心智模式,要真正看得到可能的未来,这需要长期的训练,知识的浇灌甚至别样的眼光。
我们这个学科花很多时间就是希望帮助各位摆脱你原生态的那种天真与养撞,而更成熟的能够携手并进向未来。
如果说在个人层面,我们能够证明无论是在经验还是在学理中携手能够创造更大的双赢,那如果我把目光拉大拉长,看到世界与图家的通接,把这种通接看成另外一种携手的话,他的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我们把时光调回到公元六、七世纪,在那个时间,欧洲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将近两百年,那个时候的欧洲,正在遭受所谓宗教裁判所的经营和破坏,西方,那个在今天依然领先的西方,却正在遭遇所谓的无知、封闭、愚味,受他们的困扰。
以至于在那个所谓的黑暗时代里,沉沉不可终日,所以啊,即使是如此骄做的西方,如果染上了夜郎自大而与世界分割的毛病,也会痛苦不堪。
可若你生在那个时代,你恰好又有这个机缘能够践涉重洋,来到我们神秘的东土,在这里进入我们这个国家的首都,你,又会看见什么呢?
策马扬鞭进城缓行,你举目应该看到的,是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迎面瑰丽,你所能体察到的一定是“稻米流脂粟米白”的普遍繁荣。
你脚下踩的这条大街,名唤作“未在”,它是整个这个国家首都的中心街道。
它宽150米,南北纵横五公里远。
但在这个辽阔街道的两侧,却被无比细腻而人性的设计了下水的通道和人行的步道。
是的,一个灿烂尘世的细致部位,一定会让你觉得要帖周详。
路上,行人非常安顿从容,商贾云集车未攘往。
因为在这里,有未自东方的,西
方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商人与货贸。
大家都知道,这座城,是那传说中丝绸之路的起点。
你步行,临近大明宫,主掌外交的鸿肺寺官员出来迎你,简单攀谈你就可以迅速判断,他可以快速切换多国外语,闲谈中你知道,这个城市当中的外国人已经快超过百分之三了。
这个数字超过今天的北京,他其中有使节,有商人,有留学生,有学问僧,甚至那个国家的监察部长,他的国籍,乃是外国人。
闲谈中你大概得知,这个国家的总体人口,快要超过八千万了,而整个欧洲若要积累到这样的一个人口规模,想达到这个规模,还要再花去800个光阴。
是的,这里是中国的首都,而这里同时是世界的心脏。
它以源源不竭的力量,和无比开放的胸襟,让70多个国家在此相会,让各式各样的文明璀璨升华。
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它所含具的那种雍容的高雅和那种开明的达观,即使让这个世界最远方的智者,对东土也心向往之一一穆罕默德不是说吗:“真理,即使远在中国,也当往求之。
”—一这便是王维笔下所谓“九天阔圆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流”的盛世容颜。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要记住这个隆重的历史时间——这个时间,叫开元天宝;这个城市,是唐都长安。
盛唐之所以是盛唐,在于他有这样的雅量胸襟和力气,而让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与自己携手。
在那里,可以有战士一骑绝尘,豪迈于大漠边关;但同时可以有隐士,能够终南饭依,与俗事完全从容的辞别。
在那里,可以有家国天下的大我,所谓“常江系色来天地,玉全等云变古今”;但与此同时,也可以有自由放达的小我,所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
中仙”。
难怪有学者说,唐代不是一个文化的堡全,而是一个如烂的文化群岛。
难怪有学者说,唐代,是我中华第一次把个人的靠索与国家的强盛,携手,放到了一起。
如果话停在这,让我们把书关起来,把想象的翅膀暂时放弃,收起未那些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对很漫主义的追求,对世界主义的想象。
对多元主义的崇拜,稍微回来,我们便可以感受到在当代之中国,防着国家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我们就会受到这样或者是那样观点的洗刷。
而同时也适迫我们,来做重要的决断。
是开放还是封闭,是携手还是独行。
携手,不仅仅关乎手拉起手,而关乎眼光能不能看到更大的版图和更大的语境。
我深深的相信,携手的人,他一定会散发出那种君子的风范,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而携手的国,它一定会有那种万千的气象,让我们真正的崇拜,以至于由衷的向往。
所以我想说,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相信携手共赢是可能的,我们应该鼓励图家携手共赢的愿。
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这样的一种心智思考,不仅仅可以帮助你拉起旁人的手,更重要的,是让你养育爱心,养育信任和养育格局。
而这种爱心、信任与格局,将会变成一种内生性的力量,让你清醒,让你开明。
它带领我们,走向未来的抵达。
这种抵达,不仅仅是抵达内心深处一个更好的自己,更是抵达一个多元璀璨的新世界。
彩云之南
这是我在《我是演说家》这个璀璨灯光的交汇处所要完成的第九个演讲了。
在这之前,我讲过我的专业,讲过我的亲人,讲过我的偶像,讲过我的国家,而今天我想讲一讲我的故乡——云南。
说起云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家会想到些什么呢?比方说,你会想到这个辽远的民族情怀,你会想到那些闪光的多元文化,或者你会想到一片最纯净的大地和那里最纯粹的人,比方说她——杨丽萍。
杨丽萍,1958年生,白族,大理洱源人。
小时候她就在这一块钟灵俊秀的彩云之南成长,养育了她不一样的眼光,她小时候喜欢舞蹈,奶奶往往会把她唤到身边,掰开她的手掌,在她的手心处画一只眼睛,告诉她:舞蹈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放纵,而是与神灵在做沟通,所以那时候的杨丽萍就可以在万物之细腻处看到别样风光。
当她走过那个开满荷花的池塘,她会留意到一只洁白的孔雀从菩提树上缓缓飞落,昂着它端庄的头,在她面前开屏,它的每一根羽毛就像团花一样点点绽放,之所谓,瑞彩千条。
万物也许都没有办法言说,但万物一定有它们自己的舞姿与歌谣,大地有情,万物有灵。
成年后,杨丽萍到达北京,加入中国最一流的舞蹈剧团。
可她在童年时候所受到的那种艺术熏陶与艺术教养,成为她人格当中不可妥协的部分。
在那个时候人们喜欢群舞,一大群人快速的把手指往同一个方向,一秒钟都不允许迟疑,而杨丽萍说:“不”,她不喜欢这样,她让自己的身体慢慢铺张开,跟着音乐去自由荡漾。
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学芭蕾,希望踮起脚尖,把自己的身体超离出大地,杨丽萍说:“不”,她要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