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辛亥革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设外务部、陆军部,新设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应该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2.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内涵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D.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
”这主要是因为黄花岗
起义()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
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4.1911年5月,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终于破产,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政府彻底失望。
这一事态()
A.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
B.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
C.使立宪派成员淡出政治舞台
D.有利于为武昌起义造势
题组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5.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
最可怜的是庄稼汉,一两粮就要出这项钱。
要办铁路为的是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
”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保路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维新变法
6.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该诏书()
A.以和平的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题组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8.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体
C.使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
”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10.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
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以温和的方式推翻了旧政权
B.使中国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转型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唯物史观
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为改变这种现象,革命党人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发动武昌起义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开展保路运动
2.()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
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
由此可推知()
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摒弃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3.()一民国老人口述,武昌起义后,某日其母与数同学乘渡船前往武昌,其母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后,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
”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
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
题组二史料实证
4.()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来做,而是“欲杀则杀,欲捕则捕,欲搜查则搜查。
不必有证,不必有供,不必按律……人权大概尽为所侵削”。
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
最终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材料说明()
A.清末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5.()孙中山坦率地承认:“倘近数日内,无足够之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虽经种种筹划,而时光荏苒,交涉迄无结果……于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之前,作为最后之手段,唯有与袁世凯缔订和议,以防天下大乱。
”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既得革命成果
B.实现和平建国
C.顺利通过《临时约法》
D.缓解财政困难
题组三历史解释
6.()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却提及不多。
这表明他们()
A.突出民族革命目标
B.重点反对列强侵略
C.缺乏动员民众意识
D.弱化民主宪政任务
7.()“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题组四综合分析
8.()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果甚多。
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
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
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
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政府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
党人为势所逼
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材料二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
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
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的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150字左右)
第19课辛亥革命
基础过关练
1.C
2.A
3.D
4.D
5.B
6.A
7.C
8.B
9.A10.D
1.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建立近代工厂,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百日维新并未设立商部等部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
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涉及外务部、陆军部、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符合题意,故选C项。
2.A结合所学可知,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选A项。
3.D题干材料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
黄花岗起义没有扩大武装起义的规模,也没有导致武昌起义的爆发,故A、B两项错误;C项并不是“震动全球”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符合材料主旨,故选D项。
4.D1911年维新变法早已失败,故A项错误;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成立后就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不是1911年后才转向武装起义的,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失败后,立宪派一直存在,预备立宪破产后,部分立宪派转向了革命派,但并未淡出政治舞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组建“皇族内阁”,使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政府彻底失望,转而支持革命派,这有利于为武昌起义造势,故D项正确。
5.B根据材料信息“要办铁路为的是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是保路运动,故B项正确。
6.A据材料“《清帝逊位诏书》”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可知,该诏书以和平的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故A项正确;据材料“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可知清帝不是主动退位,材料“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表明的是共和政体而不是君主立宪政体,故B项错误;清帝退位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7.C A、B、D三项没有涉及权力分配、制约与平衡,故均排除;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平衡,故选C项。
8.B台湾史学界多数人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主要是以政治体制为依据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B项。
A项明显错误,排除。
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9.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因此,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A项正确。
10.D辛亥革命是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但与材料中“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使英国以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1.A
2.D
3.D
4.A
5.A
6.A
7.A
1.A由材料“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等信息可知,为避免此种现象,革命党人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即成立全国性的政党,故选A。
2.D根据材料“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各派共同推动的结果,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辛亥革命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
3.D在武昌起义后武昌已经被革命派占领,但是守城的兵士却说:“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
”这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可见当时革
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正确。
4.A材料中,张曾扬受到舆论指责不是因为捕杀革命党人,而是因为他的捕杀无供无证,没有“按律”,侵犯了人权,这体现了清末民权意识渐醒,A项正确。
5.A材料反映了当时革命政府由于严重的财政危机,不得不与袁世凯议和,不然就会因为财政危机而导致“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
主要目的是维护既得革命成果,故选A。
6.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只强调”说明他们突出民族革命目标,故A项正确。
“驱除鞑虏”指推翻清朝统治,这说明三民主义的矛头并不指向帝国主义,故B项错误;“缺乏动员民众意识”与“弱化民主宪政任务”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C、D两项。
7.A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体现了人民掌握主权和权力制约等思想,表明其具有“革命性、民主性”,故A项正确;形式上的宪法不能体现民主性,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国家根本任务的内容,故C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未得到有效的实践,故D项错误。
8.答案(1)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的
严酷镇压等。
(2)参考思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
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
有转向政治民主化的趋势;社会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加速
了农村经济的变化和城乡经济的联动;思想上,由武昌起义之前民众同情革命党人
转向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
但是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过于滞后,此前诸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转型也有很大影响。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可知黄花岗起义得到了全国的同情;依据材料一“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可知辛亥革命受到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一“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政府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可知清政府的政策影响。
第(2)问在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目中明确了观点是“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找出史实论证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也要看出它的局限。
题目中的观点强调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甚至称其为“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一方面它突出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性,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以论述;但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无数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在论述过程中,把握好两个方面,最后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