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Caspase-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53、Caspase-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周梅;赵刚;赵峰;李景英
【摘要】目的研究P53、Caspase-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Caspase-3和PCNA 蛋白在69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P5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2%、20.29%,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45%,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spase-3蛋白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53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239, P<0.05),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越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越高.结论 P53和PCNA蛋白的过度表达及Caspase-3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33)008
【总页数】4页(P891-893,896)
【关键词】肝细胞癌;P53;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作者】周梅;赵刚;赵峰;李景英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B超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5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3位,目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

HCC具有进展快、预后差、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虽然治疗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其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

P53基因是抑癌基因,突变
型P53基因能够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参与肿瘤形成[2]。

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执行分子,其激活后导致细胞的不可逆性凋亡。

增殖细
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

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
究P53、Caspase-3和PCNA 蛋白在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2006~2008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
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69例,其中男性 53例,女性 16例,年龄34~72岁,中位年龄53.97岁,所有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并按照WHO肝细胞癌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1.2 试剂与方法所有标本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S-P两步法,鼠抗人P53、Caspase-3和PCNA单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1.3 结果判断标准每张切片按着色细胞数<10% 为(-),10%~25%为(+),26%~50%为(++),>50%为(+++),P53和PCNA以细胞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Caspase-3以细胞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5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P53蛋白在肝细胞
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较强,阳性部位定位在细胞胞核(图1),在癌旁组织只有较弱
的表达,绝大多数为阴性(图2);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也较强,阳性部位定位在细胞胞核(图3),在癌旁组织只有少量的表达(图4)。

P5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2%、20.29%,在癌旁组
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45%,P5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
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

表1 P53和PCNA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例)组别例数P53蛋
白的表达+阳性率(%)PCNA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肝细胞癌组织
693956.521420.29癌旁组织6911.4511.45χ2值50.83512.641P值0.0000.000 2.2 Caspase-3蛋白在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Caspase-3蛋白在肝
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阳性部位定位在细胞胞质(图5、6)。

Caspase-
3蛋白在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Caspase-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例)组别例数Caspase
蛋白的表达强度++++++χ2值P值肝细胞癌组织691833187.0330.030癌旁组
织69122433
图1 P53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200)
图2 P5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200)
图3 PCNA 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200)
图4 PCNA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200)
图5 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200)
图6 Caspase-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200)
2.3 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P53蛋白的表达
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239,P<0.05),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越低
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越高。

PCNA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
度无关(P>0.05)。

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表3)。

表3 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例(%)]临床参数例数P53蛋白阳性表达rs值P值PCNA蛋白阳性表达rs值P值性别男
5331(58.5) 0.0720.55511(20.6)-0.1050.391 女168(50.0)5(31.3)年龄(岁)
≥504023(57.5) 0.0230.8509(22.5)-0.0190.876 <502916(55.2)7(24.1)肿瘤直
径(cm) ≥54323(53.5)-0.0790.52011(25.6) 0.0730.552 <52616(61.5)5(19.2)
分化程度高分化124(33.3)3(25.0) 中分化5231(59.6)-0.2390.0489(17.3)-
0.0240.845 低分化54(80.0)2(40.0)
3 讨论
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P13.1上,是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基因突变的抑癌基因,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具有维持基因组稳定、引发细胞凋亡,
抑制癌变的功能。

P53基因可发生点突变、缺失突变、移码突变和基因重排[3],
而突变型P53蛋白则失去抑癌功能,它可引起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细胞的转化和
肿瘤的发生,突变型P53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可通过直接
或间接作用诱导染色体不稳定、细胞增殖、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在慢性肝损伤转变为HCC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

P5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目前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它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或转移均无关系,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P53高表达的
肝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因此预后差[5]。

本组结果显示,P5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52%,而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45%,提示P53突变可能是肝细胞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还发现,P53蛋白的表达
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239,P<0.05),即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越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越高,提示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越高,
肝细胞癌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P53表达有可能作为肝细胞癌恶性增殖的一
个标志,预示肝细胞癌的恶性进展。

PCNA基因位于人的第20号染色体上,其产物PCNA蛋白为增殖细胞核抗原,
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与表达的相对分子量为36 KD的酸性核蛋白,是DNA 聚合酶的辅助蛋白[6],对DNA的复制起调节作用,是真核细胞DNA合成所必须的一种核蛋白。

PCNA也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和评价肿瘤恶性潜能的重要指标,
与癌组织的侵袭、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PCNA水平较好地反映了肝细胞癌的增
殖活性和分化程度[7]。

本研究显示,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为20.29%,在癌旁组织中只有少量表达,阳性率为1.45%,提示肝细胞癌的增殖活性较高,PCNA蛋白的高表达有助于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可能是肝细胞发生、
发展的原因之一。

Caspase家族是直接导致凋亡细胞解体的蛋白酶系统,在细胞凋亡机制网络中居
中心地位。

各种凋亡信号通过Caspase家族介导的酶促级联反应逐级传递并放大,最终诱导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凋亡。

Caspase-3位于该级联反应的下游,直接激活
DNA断裂因子和核酸内切酶等,降解细胞骨架蛋白和核蛋白,促使细胞发生凋亡。

正常情况下,胞质中的Caspase-3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Caspase-3活化可导致级联活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研究表明Caspase-3在许多正常人体组织和
肿瘤中表达[8],是细胞凋亡过程中重要的效应分子。

Sui等[9]采用杂交法确定Caspase-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发现癌旁组织Caspase-3的表达要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织,其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本研究显示,Caspase-3蛋白在肝细
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aspase-3蛋
白可能参与正常肝细胞发育及肝细胞癌凋亡过程的调节, Caspase-3蛋白在肝细
胞癌组织中表达不同,肝细胞癌的凋亡发生障碍,最终导致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P53基因的突变在其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53、PCNA和Caspase-3蛋白的共同作用可能加速HCC的发生和发展,P53蛋白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判断预后的重要的生
物学指标。

【相关文献】
[1] Lopez LJ, Marrero J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urr Opin Gastroentero, 2004,
20(3):248-253.
[2] Zolota V,Batistatou A, Tsamandas A,et al.In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TGF-betal,p21WAF1,p53,ki-67 and angiogenesis in gastric carcinomas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J].Int J Gastrointest Cancer,2003,32(2-3):83-90.
[3] Ceisler JP,Ceisler HE,Wisemaum NIC,et al.p53 expression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of 5-year surviving endotuerial cancer[J].Cynecol Oncol,1999,74(2):468-471.
[4] Eipel C,Schuett H,Glawe C,et al.Pifi-thrin induced p53 inhibition does not affect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 in mice[J].J Hepatol,2005,(5):829-835.
[5] 黄必军,朱振宇,梁启万,等.肝细胞癌中P53基因的缺失与HER-2基因的扩增及其意义[J].中
华病理学杂志,2003,32(1):20-24.
[6] Naryzhnys N,Desouzal V,Siuk W,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uma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spects of double trimer stability[J].Biochem Cell Biol,2006,84(5):669-676.
[7] Ebelt J,Neid M,Tannapfel A,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oliferation marke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J].Zentralbl Chir,2000,125(7):597-601.
[8] Howard Y,Chang HY,Yang X.Proteases for cell suicide:functions and regulation of caspases[J].Microbiol Mol Biol,2000,64(6):821-846.
[9] Sui L Dong Y,Ohno M,et al.Survivin express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gno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J].Int J Oncol,2002,21(2):315-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