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初中科学教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初中科学教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30T06:28:33.53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月第18期作者:郑仙诺
[导读] 从学生生活和已有认知出发,教学通过各类引发思考的事例和现象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提出问题等获取知识的动力郑仙诺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325035
摘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认知出发,教学通过各类引发思考的事例和现象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提出问题等获取知识的动力。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初中科学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以及发现问题、观察生活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让学生可持续且全面良好的发展起来。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教学
初中科学是一门将自然界中多样化的事物进行研究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主要还是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由浅至深的融入到科学探究中去,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那么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让学生比较形象且深刻的感受到科学这门学科的魅力,进而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呢[1]?
一、初中科学学习的现状分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教学上或者实验中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往往是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诞生的产物。

人们也就会为自己思想的产物而努力思考、学习。

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比解决他人提出来的问题更具有内驱动力。

而现今,不能说是所有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待科学的认识可能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的时候,依旧没有意识去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象。

会形成学习仅仅是学习知识,应对考试的机械重复过程。

当然,由于初中科学的涉及面比较广泛和知识点浅显,不足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深刻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以及发现问题、观察生活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这也是现今从事科学教育的理念体现。

中学生有着好奇、好问、好胜、好动等特点。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是核心所在。

这不仅要求学生从学科中获取知识,更需要学生从中获取辩证探究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标准,需要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创设形式多样课堂并且体现具有直观性、启发性、体验性等教学思想符合学生心理成长所需也尤为关键[2]。

而在初中教育实践中,缺乏创新性的教学理念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进行,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灌输的科学知识,长久下来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会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且有时教师在备课中往往会忽略学生已有认知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导致片面性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从学生生活和已有认知出发,教学通过各类引发思考的事例和现象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提出问题等获取知识的动力。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其实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衍生物。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情境性、主动性与社会性。

通过各类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发思考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4]。

从生活现状出发,疫情影响的社会大背景下,例如,如何切断传播感染路径、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等防疫措施其实在课本中均有体现(九下第三章“人的健康”)。

通过社会事实的切入,在多媒体大数据的聚焦下,了解国家社会大事,生活走进学习,学习贴近生活。

设置教学主线贯穿课堂,把握教学大方向。

细节案例通过社会新闻进行补充与丰满。

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更能把握学生课堂积极性与注意力。

通过学生为中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思考与充分挖掘。

循循善诱,形成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与主动解决问题的良性学习过程。

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在浙教版七下“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中,通过生活中酿酒、发酵面包、食物霉变等生活例子引出对细菌和真菌生长环境、繁殖特点以及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生活中来,如何体现到生活中去呢?可以通过课后拓展的实践作业来体现。

酿酒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尝试,可能不大容易实现。

但发酵面包可以通过家长的参与共同完成。

通过亲子的努力,完成面包发酵的小视频的录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真菌的繁殖应用有了更深的见解。

中考体育中有游泳这一个考试选项。

但同学们可能没有过多的去思考游泳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科学知识。

例如,在水中,我们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和同学的声音。

这其实就是声音可以通过不同介质进行传播的现象。

以及在水下,往岸上观察发现岸边的人有些倾斜并且变得高大,这其实就是“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的应用。

又好比,我们人从浅水区游到深水区时,会体会到水对我们胸口的压迫感,这其中也蕴含着初中会接触到的压强这一个知识点。

当然还有很多相关知识点,如:力的存在、浮力、牛顿第一定律、各大系统协同作用等等,这都需要教师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并掌握学习知识点最高境界就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发现的问题。

日食月食也常有发生,但不关注新闻的学生可能就会错过这些自然发生的现象。

教师可以留意相关报道,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设备进行变化现象的记录。

或者可以通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间接的观察和反应变化。

以此案例展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也会在他们心中埋下多多观察新闻事实、了解生活环境的种子。

当然,这只是课堂事例的补充,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制作所需的教具或者安排学生情景剧演出,增加了课堂的表现形式,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对待科学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

四、结束语
通过浅谈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初中科学教学思想,意在强调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见解。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如何做到
知识应用是我们一直在完成“以学生为中心”努力的方向。

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是推动学生自发学习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果。

注重学生获取、吸收以及应用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才能让学生可持续且全面良好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 1] 陶琦.浅谈如何让初中科学教学贴近生活[J].科学咨询, 2018, 612( 11):30-30.
[2] 袁帅.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延边大学.
[3] 洪建伟.试析初中科学教育实践—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J].文理导航,2017,263(4):1.
[4] 黄丹铭. 自制教具,激发兴趣——论自制教具在初中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 000(003): 49-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