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德育创新实践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关于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我们现在开始关注“自主管理”、“班队建设”和“生命德育”等领域。

现仅就“自主管理”的思考呈现如下:
1、问题的提出自主管理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突破,而且对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新教育体制、观念、方法的建立,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提出来的。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觉性,自主型、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自主管理实验研究正是以学生自主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确立以自主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

进行小学生自主管理研究也是学校发展需要。

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要,还有利于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从另一角度看,该课题在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
作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不仅是改革基础教育弊端的需要,也是科学的教育观的需求。

现代的教育观充满了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的强烈渴望,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培育,考虑到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的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和现实主义教育观的融合。

基础教育的改革要站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格完善、个性发展、具有现代素质的社会成员。

自主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自主管理思想的产生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学校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自主管理可以从探索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及能力发展的角度,探索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深化研究,逐步探索其应用方法。

课题界定管理学中将自主管理定义为对组织基层充分授权,从而激励基层组织和个人工作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的说是一种管理思想。

自主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充分注重人的潜能的发挥。

注重一个组织中的个人目标与这个组织目标的统一,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而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学生自主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也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一种体现。

小学生自主管理是对班级各种活动以及每个学生充分授权,让其产生责任感,即从而激励班级组织和个人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
的说是一种管理思想。

班级自主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充分注重学生的潜能的发挥。

注重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追求。

国内外研究述评关于人的自主性,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性的含义,我国教育界有众多的理解,但大多都停留在哲学层次上的讨论或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描述上,而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分析。

现代心理学虽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监控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这些研究未能从整体上去充分揭示和研究人的自主性的心理机制。

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深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学生自主性的本质特征,及心理结构、功能,这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师的注意力首先是发展人的主动性,人受教育后会变成自己的主人,变成生活的进修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全国知名班主任郑学志认为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将比任何形式的教育更有效。

自主教育需要信任与自信,需要科学的教育态度,需要务实的生本视角,需要积极的创新思维,需要有效的激励技巧。

这样的自主会让教育更美好。

因此,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小学各年龄阶段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因素,探索新的小学生自主管理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

同时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自主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
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

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

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

根据以上理论,我选择了“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

2、课题理论依据(1)哲学基础:人学理论人的主动性表现为具体的自觉的能动性。

它意味着人在现实活动中,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的作用而被动存在,并不听命于某种命运的摆布,在活动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

其次,主体是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种创造历史和历史所创造的主体。

此外,人作为主体还是自主的,“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

”总之,建
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人性观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结合和统一。

(2)管理学基础: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是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把激励的五大要素——需要、动机、刺激、行为、环境有机结合,合理安排,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把人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应以人为本,人创造组织整体,人创造组织的绩效,人支配和控制其他资源,一切管理工作应满足人的需要,改善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中心。

这一思想直接为主体性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教育管理理论应更加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社会与教育组织中各种因素对个体或群体因素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育管理者要学会激励被管理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欲,要为每一个教育者积累知识,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和条件,还要善于分析,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需要层次和结构,改善教育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和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而积极努力。

(3)心理学基础:主体性的内在心理机制一般认为,主体性是人在积极、能动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和潜在的身心力量。

而人的能动性和潜能就是大脑及其功能——心理活动。

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心理活动和形成的心理结构、机能,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等特点,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机制。

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在积极、能动、
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

人的活动是由内隐的心理过程和外部的行为动作所构成的,学习活动也是由内部的学习心理和外显的学习行为构成的功能系统。

学习的认知机制,即智能活动系统,是学生学习系统关键性的成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反应了其学习能力的高低。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习主体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以语言,符号为中介,与学习环境,学习对象,学习材料等相互作用,不断主动地进行内化和外化的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的内化与外化是学生在已有的心理结构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内部信息加工和提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历程。

而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性、主动性、策略性、创造性等就是人的主体性功能。

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生自主管理内容、方法、途径、组织、制度的研究,初步探索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机制。

研究内容(1)研究什么样的教育和教学有利于或者有碍于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影响小学生自主能力因素的分析。

(2)研究在自主能力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配合的问题;(3)怎样建立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水平评价和测评的指标体系。

(4)小学生低、中、高年级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构建适应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机制。

研究假设(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

2、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

3、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

(二)改革班委建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1、建立功能小组,确保人人有事做。

2、落实值日班长检查制。

3、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

(三)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1、十分钟晨会特
色化。

2、班队会自主化。

3、尝试实行学生自主评价。

4、开拓自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创新之处(1)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并根据小学生年级跨度大的特点分年段设计自主管理模式,将操作内容具体化,使其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2)本研究参与学校校本教材编写,将自主管理的指导和实践情况文本化,便于后续的研究,实现研究的可持续性。

3、研究思路及方法(1)实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以班级为主,强化信息反馈,加强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完成实验结果(2)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他人课题研究的方法,陶行知、魏书生等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3)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研究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因素,掌握学生心理,及时调整方案,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4)行动研究法。

利用晨会、班队活动,培养班级小主人,开展家校联系等手段促进“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寻找促进“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5)个案研究法。

运用个案研究“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差异性,对个别班级的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过程中,及时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案例、论文等,及时总结经验,积累结题资料,更为今后的
教育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一)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

(二)研究步骤:1、2015年6月——2015年12月:对该课题方案进行设计,初步确认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相对应的策略,并请分管领导进行认证,听取意见,取得支持,形成方案。

2、2016年1月——2016年月6月: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1)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行为方面的调查。

(2)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

(3)吸取经验,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

(4)提炼各类班级建设中新理念、新方法。

3、2016年7月——2016年12月: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1)继续学习理论,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2)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研究。

(3)整理有关实验人员的总结。

(4)收集、整理来自第一线的对于班级建设可行材料,形成论文。

4、2017年1月――2017年6月:课题的总结阶段(1)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课题成果展示,并请有关的领导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课题编号:5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