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学生②:只确定范围,如果全部当满格,结果是 36平方厘米;如果把不满格去掉,结果就是18 平方厘米。
因此学生得到了一个初步范围,这片 叶子的面积在18平方厘米到36平方厘米之间。
贴板书:18平方厘米一36平方厘米
学生③:把不满格全部当成满格和把满格去掉的 方法都不太准确,于是他们把不满格当成半格来 计算 贴板书:18+18÷2=27平方厘米
转化: 他们除了想到数方格的方法,还想到了可以把不 规则的树叶转化成我们曾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来 计算面
积。
学生①:转化一一平行四边形
学生②:转化一一长方形 学生①:转化一一正方形
(3)对比优化,提炼方法
面对这么多的估算方法,我顺势引导:你有 什么困惑吗?学生在仔细观察对比后,
提出这样 的疑惑:同样是数格子,为什么结果却不同呢? 同样是转化的方法,转化成
哪个图形更好呢?其 他同学也纷纷点头表示有同样的困惑。
于是我让 学生带着这两个
问题在小组中再次互学,他们有 了这样的发现:把树叶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更精 准。
贴板书:更精准
群学展示后,学生顺势喊道:老师,我知道 啦!如果把1格平均分成4小格,满格
的数量又 变多了,估出的面积会更精准!
是一位质疑者,时不时
还是位引导者,一步一
步将孩子们的思维引向
深处,不断感受各种估
算方法的本质。
学生们在这样自主
的学习中,通过不断地
对比优化,感受到面积 估算的本质:选择合适
的测量标准。
三、练习设计:
(从知识生长点、能力训练点、素养提升点等方面设计)
应用拓展,丰富经验。
在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尝试与发现以后,我开始让学生运用这些经验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从而更加牢固的掌握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继续体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的重要性。
1.综合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8题,孩子们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估算。
在基础应用中,学生能更熟练地运用经验,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知识拓展
拿出一张武汉的地图,提出问题:大家都称武汉为“大武汉”,你知道咱们的家乡武汉究竟有多大吗?可以怎样估计出它的大小呢?
学生①:我可以把它放到方格图里去数。
学生②:把它转化成已知图形来算。
学生③:能不能给他其他城市的面积,他可以以此作为参照估计出武汉的面积。
他们在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这不正是面积估算的意义所在吗?
为了让学生灵活地选择测量的标准来进行对图形的估计。
我给出了三个城市的地图和面积大小。
分别是孝感市、黄石市和恩施市。
学生③:嗯,武汉市和孝感市的面积差不多,大约也是8900平方千米左右。
学生④:两个黄石市的面积大约是武汉市的面积,所以武汉市的面积大概9200平方千米。
学生⑤:恩施市面积的三分之一和武汉市的面积差不多,所以武汉市的面积大约是8000平方千米。
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出武汉市的面积,他们已经完全体会了灵活选择测量标准的意义,而他们的思维也被彻底打开,将面积的估算真正运用到了生活之中。
教学反思: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同
时也提出培养估算能力在图形与儿何中的应用,也是估算思想的体现, 在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依据以上理念,我在本节课中采取了以下3个策略。
策略一,独学中感受。
课前学生独立完成《树叶有多大?》的导学单,使学生初步感受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算的方法,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策略二,互学中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策略三,群学中提炼。
在群学反馈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估算的方法和结果,提炼出合
适的估算策略, 感受数学的魅力。
进一步思考
"学会学习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实质性含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这也正是我校十三五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积累,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有了较大改变,已基本掌握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但学习并不深入,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怎么去适度的引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