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常见问题与相关措施研究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常见问题与相关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常见问题与相关措施研究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常见
问题与相关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统筹城乡的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公路网发展迅速,在传统的客运模式下,居民的出行越来越得不到满足。

本文主要描述我国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乡公交;一体化;问题
1前言
在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飞速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乡镇和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乡之间的客运和乡镇之间的客运呈现出以下三个问题:①居民的流动频率越来越高。

②乡镇和城乡之间的人员流量大幅度增加。

③客流的密度增大。

这些问题阻碍了城镇发展和建设,在城乡之间和乡镇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客运交通系统,统一协调城乡和乡镇之间的客运就变得非常的迫切和必要。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城乡公交一体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道路越来越完善,下图为2000—2005年我国农村公路的发展状况。

全国公路及农村公路路程
我国大力支持农村交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地推动了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2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之一就是城乡公交一体化。

把农村公交、城区公交放在一起考虑就是城乡公交一体化。

它由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组成,分别是线路一体化和管理、运营的一体化。

其中线路一体化指的是充分考虑城乡公交线路、城区公交线路、中转站位置,使人们在各条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变得更方便。

管理、运营一体化指的是由一个部门对公交车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包括发车时间的安排、站点的确定以及站点之间距离的确定,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

城乡公交一体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1统一城乡市场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使农村居民进城购物更加方便,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使城市经济市场和乡村经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2推动城镇化发展
城乡公交一体化有效地缓解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消除了城市和乡镇之间的发展差距。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企业到乡镇和农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23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
城乡公交一体化使居民的出行更安全、快捷、省钱,使城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使农民也能感受到城市文明,同时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24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公交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
乡镇公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管理松懈、售票价格混乱等,这些问题都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城乡公交一体化把城区公交系统和乡镇公交系统放在一起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公交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符合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公益性这一特点。

3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公交一体化被提出以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城区公交和城乡客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方式、管理体制、思想观念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这些问题对交通运输生产力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31管理体制不同
我国城乡和乡镇公交系统管理混乱,有些地方存在着多部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城乡公交一体化中由农村客运班线承担城乡客运,由交通部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了二元分割局面的形成,即整个公交系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政策、观念和运行模式。

不同的部门对城乡公交的管理在性质、税费、运营模式、公交荷载人数线路确定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具体差别如下表所示:
城区公交与乡村客运的区别城区公交乡村客运管理部门建设部交通部目的以公益性为主要目的以赢利性为主要目的税费对养路费、运管费等都有优惠政策,享受政府补贴无任何补贴,养路费、运管费等没有优惠政策运营模式有中间站点,不到站不停靠中途不允许下车,采用点对点的运营方式线路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行政审批
32法规的不健全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之前,城区公交和农村客运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

这两个部门都有对公交系统的相关条例,而且并不相同。

其中,交通部的《道路运输条例》对农村客运系统加以规定。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过程中,将之前城区公交的管理部门建设部规划到交通部门,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来得及确定。

另外,票价体系、荷载人数在城区公交和农村客运相关规定文件中的描述有很大的差
别。

33运营模式的差别
城区公交采用的是集约化运营方式,具有特许营运权,相比城乡公交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对多家运营公司进行统一管理,采用单车承包、租赁等方法,产生了城乡公交体系不够统一、分散等现象。

34硬件条件不统一
阻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硬件因素是城区和农村道路状况、公交站等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的滞后性。

国家一直大力支持乡村道路的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村到村之间的道路还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要求就是公交线网的密度以及站点的覆盖率要满足农村居民出行,要在某种意义上使城乡公交能够“村村通”。

35城乡公交一体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来达到利民和惠民的目的。

虽然实行了一些优惠措施,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机制,这就造成了运营企业为这些优惠措施埋单、政府做好事的局面。

城乡公交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居民的目标,将优惠措施的任务强制分给运营企业,并没有财政补贴。

在运输成本日益增长的环境下,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与公益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另外,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规模化经营和现有管理手段不足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并购、股份制等市场经济手段使企业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对大型垄断企业的管理缺乏宏观调控,导致城乡一体化公交资源和国家财政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