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
选试题及答案二
单选题(共30题)
1、在运动损伤急救工作中对伤者做现场检查时,首要观察与检查的是()
A.伤者全身状况
B.受伤局部
C.血压
D.心率
【答案】 A
2、在体育单元教学中,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仑异质或同质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比赛与展示,教师的这种教学安排采用的是( )
A.技能掌握教学模式
B.快乐体育目标教学模式
C.发现式教学模式
D.小群体学习型教学模式
【答案】 D
3、标准解剖学姿势要求掌心()。

A.向前
B.向后
C.向内
D.向外
【答案】 A
4、学生体质测试时,与柔韧素质相关度最高的测试项目是()
A.仰卧起坐
B.800米跑
C.肺活量
D.坐位体前屈
【答案】 D
5、骨的组成包括()
A.骨质和骨纤维
B.骨髓和骨质
C.骨膜和骨纤维
D.骨纤维和骨髓
【答案】 D
6、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教学难点是()。

A.滑步技术
B.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
C.最后用力
D.最后用力与维持平衡
【答案】 B
7、根据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儿童少年不宜过早地从事()
A.力量练习
B.速度练习
C.灵敏练习
D.柔韧练习
【答案】 A
8、武术中,在做跳跃动作或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采用的呼吸方法是( ) 。

A.提法
B.沉法
C.托法
D.聚法
【答案】 A
9、()是羽毛球比赛的基本战术,也是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

A.四方球
B.快拉快吊
C.发球抢攻
D.守中反攻
【答案】 C
10、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这一光辉题词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目的、目标和本质功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出于()。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答案】 C
1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A.体能
B.运动参与
C.知识与技能
D.学习态度
【答案】 B
12、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行为设计中,应突出学生自主行为的教学环节是( )
A.队列队形练习
B.教师集中讲解
C.教师集中示范
D.进行相互评价
【答案】 D
13、体育锻炼促进骨的生长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骨外膜
B.骨内膜
D.关节面软骨
【答案】 C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是()。

A.导向
B.调节
C.诊断
D.选拔
【答案】 D
15、仰卧起坐练习发展的肌群是()。

A.屈脊柱肌群
B.侧屈脊柱肌群
C.伸脊柱肌群
D.回旋脊柱肌群
【答案】 A
16、卧推杠铃主要发展哪两块肌肉的力量()
A.斜方肌、三角肌
B.腹直肌、腰大肌
C.菱形肌、髂腰肌
D.胸大肌、肱三头肌
【答案】 D
17、下列竞技体操选项中,属于女子体操项目的是()。

A.鞍马
B.单杠
C.双杠
D.平衡木
【答案】 D
18、两手侧平举慢慢放下时,三角肌( )
A.在拉长状态下做支撑工作
B.在远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
C.在近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
D.在近固定情况下做克制工作
【答案】 C
19、长期运动训练可使心壁结构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 )
A.心内膜
B.心肌层
C.心外膜
D.心瓣膜
【答案】 D
20、下列哪一练习可有效发展股四头肌力量()
A.跪撑后倒
B.勾脚正压腿
C.负重深蹲起
D.俯卧负重屈小腿
【答案】 C
21、晕厥是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其主要发生原理是()
A.脑部突然一时供血不足
B.循环功能障碍
C.急性心功能紊乱
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答案】 A
22、在排球比赛中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位置错误犯规()
A.在发球队员击球时未按规定站位
B.队员没有按照正确的轮转次序进行发球
C.一个队四次触球
D.球未被抛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离就击球
【答案】 A
23、排球的发球技术中,不同的手法和手形可发出不同的旋转球,若发上旋球则要求()。

A.掌根击球,手腕稍后仰
B.掌根击球,手腕积极推压
C.全手掌包球,手腕稍后仰
D.全手掌包球,手腕积极推压
【答案】 D
24、在体育教学中应贯彻“精讲多练”原则,通常在下列哪一阶段更应强调“精讲”?()
A.准备部分
B.基本部分前半段
C.结束部分
D.基本部分后半段
【答案】 B
25、足球运动中,进行大力正脚背踢球而未踢中时,易造成膝部()。

A.内翻受伤
B.外翻受伤
C.过伸受伤
D.屈曲受伤
【答案】 C
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下消化道的是()
A.口腔至咽部
B.口腔至十二指肠
C.胃以下
D.空肠以下
【答案】 D
27、排球比赛中,“心跟进”防守战术指的是( )。

A.由6号位队员跟进
B.由5号位队员跟进
C.由2号位队员跟进
D.由1号位队员跟进
【答案】 C
28、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内角度约为()。

A.35°
B.40°
C.29°
D.33°
【答案】 A
29、下列不属于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是()。

A.挫伤
B.扭伤
C.肌肉拉伤
D.骨折
【答案】 D
30、在运动员选材时,骨骼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占优势的人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A.跳远
B.标枪
C.100m跑
D.5000m跑
【答案】 D
大题(共10题)
一、案例:广播操对保持初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教学内容:广播操(新授课)。

教学目标:学生学会广播操第1~20个动作,熟记动作名称。

教学过程:(1)教师宣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2)教师带领学生做关节热身运动。

(3)教师对广播操的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如预备姿势,两脚立正,手臂垂直于体侧,抬头挺胸,眼看前方。

口令至原地踏步时,半握拳。

第一拍左脚向下踏步,右腿抬起,膝盖向前,脚尖离地10~15厘米,同时,左臂前摆至身体中线,右臂后摆,第二拍与第一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4)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教师动作。

(5)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练习,熟记动作。

队形:二列横队(按照身高排列)
【答案】(1)新授课教学实施阶段的基本要求:①合理引导,课程的安排要贴合初中体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积极创设游戏和情境,让学生正确并且完整理解学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②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过程,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③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安排运动负荷。

(2)该案例运用的组织形式是全班教学。

在广播操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共性而选择了全班教学组织形式。

该案例运用的教学策略是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

教师对广播操的基本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指导、纠正和强化。

二、案例:初二(3)班体育教师周老师安排了一堂《挑食与偏食》课。

课上,周老师向学生简单讲解了青少年挑食与偏食的危害,之后组织学生按照情感意愿自由分组,并指定一名组员调查小组内其他组员的饮食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全班学生的膳食结构表格。

周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善膳食习惯的方案,指导评价每一组学生的学习成果。

问题:分析本案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设计思路:教师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并联系实际了解不合理饮食的危害,接着学生讨论在平时的膳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案例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中的友伴分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共同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

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教学,要求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

初一(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接力棒20个,田径场1块。

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答案】(1)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学会传接棒的正确手法、摆臂及奔跑姿势。

②过程与方法:感受跑动中正确的传接棒方法,提高奔跑能力,发展协调能力。

发现自己与同伴之间协作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及时解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共享成功传接棒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①行进间传接棒的两种正确手法。

②接棒人的预先起动时机。

(4)教学过程:①准备部分a.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b.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c.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d.利用接力棒8字跑;
四、案例:初2-(4)班共有学生39人,乒乓球案4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一个,乒乓球若干。

教学内容:(1)较好地运用步法并进行发球学习。

(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

(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

(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

教学步骤:(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起动冲刺跑5~6米。

(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

(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

(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

(5)教师点评、总结。

【答案】(1)本案例中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技能。

善打、巧打、打出特色、打出精彩,充分体现和谐人际关系。

(2)优点:①能够以“快乐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②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师生同玩同乐,学习氛围比较轻松。

③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步法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

④教程比较灵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让人耳目一新。

缺点:①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初中体育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

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

动作的分析与详解、思路分析都帮学生做好了。

③创新不够。

教师仍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素质教育始终离不开基础创新教育。

五、案例:某教师给初中二年级某班的学生上“鱼跃前滚翻”的技巧课,技术动作的教学顺序:(1)教师和一名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前滚翻动作示范;(2)教师示范、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学生多种形式分组练习(“组内同质,组问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教师巡视指导;(4)分卡片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问题:(1)结合新课标分析案例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2)本课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出改进方法。

【答案】
【知识点】
教学方法。

(1)案例运用的是自主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是分组形式实现了“组内同质。

组间异质”“差异化教
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等多种形式的分组。

这些分组方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实施起来效果尤其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小组内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通过变换分组方式让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小组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

第二,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多边互动.突破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的局限性与单一性。

同时教师还能及时发现小组同学互动的积极面,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理解、支持、分担和分享,鼓励他们相互表达关心等合作交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发展。

第三,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有利于组际之间的交流。

通过多种分组形式的变化增加组间的合作交流,各组学生都能够得到本组及其他组学生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观点与认识的升华,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利用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多种形式的分组合作练习既是该案例的优点.也是不足之处。

因为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过多容易导致真正用在动作学练上的时间很紧。

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均容易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在体操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教法本身就蕴含着小组合作的因素,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非常容易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因而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再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组合作形式及合作形式变化的次数。

案例中的分组合作以“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为主,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相邻两组的成员或是同组内的组员组成临时友伴小组,相互帮助、指导进行学练。

这样减少了大规模的重新分组.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学习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更好地形成与迁移。

六、初一(2)班体育课中练习前滚翻,李同学每次练习时总是偏向一侧,体育委员对他说:“你两手臂要用力一致。

”李同学按要求练习了几遍,但还是朝一侧偏,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

李同学找到体育老师问:“张老师,我做前滚翻时为什么总朝一侧偏呢?应该怎么办?”张老师说:“你做一遍我看看。

”张老师看后说:“你在两手臂用力均匀的同时,一定要把头放正。

然后在张老师的保护与帮助下李同学又做了一遍,身体不再偏了。

李同学非常高兴。

指出张老师可能采用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答案】张老师单跪于李同学的前侧方,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后换托其背,另一手托其大腿后部。

七、案例: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

第一节:前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3)学生分4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

(没有学生主动展示)第二节:后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
【答案】
【知识点】
教学观。

(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

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

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

(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首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

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
力。

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

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

第三,转变教师角色。

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

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

八、(1)作为教师,针对李某出现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法。

(2)针对李某的这种情况,在运动中应如何预防
【答案】
九、案例: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

第一节:前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3)学生分4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

(没有学生主动展示)第二节:后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
【答案】
【知识点】
教学观。

(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

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

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

(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首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

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
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力。

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

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

第三,转变教师角色。

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

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

一十、案例:徐老师在初中三年级的“短跑——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用20分钟的时间讲解、示范、练习完了所有内容.随后是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跳绳,按兴趣分组进行练习。

这时,班上的一名女生说:“老师,咱们体育课能不能教教网球啊?我们女生篮球、足球都玩不好,别的也不感兴趣。

”这下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问:能教轮滑吗?能教街舞吗?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现象?(2)这样的教学是否合理.应该怎么改进?
【答案】(1)徐老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与其对新课标理解的不够深入有关系,徐老师认为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需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运动场所活动起来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没有教师的引导和指点,学生的学习不仅会走不必要的弯路,还有可能是无效的学习。

(2)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合理。

首先,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会导致学生随意动一动做个样子,不会主动认真练习的情况出现。

第二,因为是没有计划的随意练习,教师很难控制整个练习过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第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感受不到自己学到了什么技能,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容易对运动项目产生倦怠和反感。

如果是我,会有针对性地设计分组尝试练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8个小组,运动项目由学生自己选择。

每节课在常规教学之后,按兴趣小组进行活动。

每个组的组长兼任小老师,负责制定练习计划和技术指导。

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计划、有组织,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也不会因为教师所会的技能有限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还能充分地体现出新课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