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堆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堆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
国家政策现在对MG动画十分支持,愿意利用这样的方式去做信息科普与传播,但由于掌握这项技术的人才越来越多,MG动画必须在设计理念上提出创新,延川布堆画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简单的通过一条MG动画短片去科普,不如把他的元素融合进去,创造出更加新颖的画风。

普遍认知的一种方式是否能达到提升销量的效果,根据这个标准,宣传片的内容必须与众不同,独有创新而有趣味,一个优秀的MG动画,利用布堆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布堆画的起源与流传
布堆画是陕北传统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又称拨花、摞花、布贴画。

这种艺术形式来源于陕北民间的农村,由农妇们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变而来,是一种具有群体性的民俗艺术。

心灵手敏的陕北姨婆围坐在堆满各类粗纹花布的炕桌前,用剪刀将补丁剪成心仪的花样图案,再缝补到适宜的服饰或织物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农妇们对美有了更好的认识,她们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神灵庇佑和如意吉祥等纹饰缝缀在生活中的每一块棉布上(如图1),抒发着她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这片黄土与自然的感悟。

之后,随着专业人士的整理、改善和应用推广,使布堆画这一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扬,并从传统生活用品的概念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艺术门类——布堆画艺术。

[1](二)布堆画的艺术特点
传统的布堆画是以安塞剪纸为创意来源,但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使得造型相比剪纸更加概括简练、生动有趣,色彩上更多样艳丽,装饰性更强。

由于布与布之间的不断缝补、上下落错的厚度产生了如浮雕感的独特视触感受,便多了几分劳动者浑然天成的艺术感与朴实的泥土气息,有着鲜明个性的地域特性。

[2]其中色彩所蕴含的精神境界尤为重要,布堆画艺术的发源地——延川,地处黄土高原,多年夏季气候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奠定了以暖黄色、灰褐色为主的色彩基调,相对沉重单一的色彩环境使得人们对明亮鲜艳的色彩更加向往(如图2)。

因此,在布堆画的创作过程中,人们更喜欢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心愿,这是陕北人对生活感受的积累和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热爱所形成的色彩境界,一方面具有生动而丰富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陕北人质朴的原色审美意识,凸显了布贴艺术原生态的文化特性。

[3]
图1 图2 (三)布堆画的艺术价值
延川布堆画作为陕北地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民间美术种类,在2009年6月11日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延川布堆画艺术,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还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

纯粹的布堆画艺术有着浓厚的感染力,在奔腾不息的黄河两岸,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创造力,凭借着对这片土地这条大河的浓烈的爱创作出了一幅幅拥有生命的作品。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艺术设计以视觉传达为主要目的,意在传达给受众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张力和创作者孕育的丰富情感,这为延川布堆画手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现代装饰艺术中融入传统民间美术元素来丰富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已成为时下的一种态势。

这样的作品展示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已经不单单是服饰上的普通补丁,而是一种有着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从此,延川布堆画便走出了黄土地,走向了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