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传》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梁启超传》有感
自从我们中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以来,我们都离不开讲维新变法的那一段历史,更离不开讲其主导的重要领袖康、梁二人。
然而,囿于惯性的认识,每当我们总结或回顾那段历史时,总是容易以大是大非的角度,直陈其利弊,批判其教训,以期达到警示后人的目的。
但难道历史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吗?历史不应该是无数人的人生体验与经历才汇聚而成的江流海涛吗?或许,承认这个前提,我们去阅读具体到个人的传记时,才能明晰即便个体很渺小,但它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更何况,作为“一言兴邦”的梁启超,那位在教科书上已经被贴上历史标签的他,理应作为更为鲜活的人,为我们所更进一步地认识。
《梁启超传》提供了这么一个契机。
当我读完这本书,放下这部包含着沉重历史的书籍时,我舒了一口气。
我感觉自己仿佛从那段风云变幻在历史穿越回来,一时回不过神来。
这本书用纵横交错的笔法,兼叙兼议,描绘了一个血肉丰满而又感染众人的梁启超。
而书中凸显梁任公在教育理念、为人处世、家国情怀方面的细节之处,尤为值得回味再三。
教育理念
一个人对他人、对外界的理念,很多时候往往与他本人的切实经历和人生体会有重要关系。
梁启超的教育理念就首先来源、亦得益于他的家庭教育。
祖父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同时还经常跟小时候的梁启超讲述古代忠臣孝子的故事,使得梁从祖父身上看到了高尚的道德情
操,感染了祖父忧国忧民的气节。
而父亲谦恭仁爱,不辞劳苦一清乡里之风气,也为年少的梁树立了典范。
梁家早期教育的核心是立志和做人,这与当下急功近利、过于强调出人头地的许多家教方式相比,梁家的方法似乎不太实用。
正如当下的读书,许多人认为读好书是为了考好试,考好试是为了有好文凭,有了好文凭就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有高收入、好生活,但却忽略了读书的宗旨其实是人格完善的培养与塑造。
而恰恰是这点,才理应是教育的根本要旨。
梁启超教育理念的第二个特点,是教人学做人,学做一个现代人。
梁认为,要做成一个人,要做到“三达德”,即教育要在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分别做到“教到人不惑”、“教到人不忧”、“教到人不惧”。
他说生平最服曾国藩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他告诫孩子们:“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之可言”。
他认为要做到心地光明,“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要磨练意志上下工夫,不要“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
任公教育理念的第三个特点,是开民智,重实践。
他的实践有很多方面,总的说来主要在两方面更为突出。
一个是办报,通过参与创办并担任《中外纪闻》、《时务报》、《知新报》等等,通过文笔为当时的中国人开展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启蒙。
另一个实践,便是办学校。
他通过在湖南时务学堂担任总教习的机会,将自己维新变法中开民智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制定《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强调立志是根本,经世是核心。
他指出:“学者既有志于道,且以一身任天下之重,而目前之富贵利达,耳目声色,游玩嗜好,随在皆足以夺志,八十老翁
过危桥,稍不自立,一落千丈矣。
”至于所言经世,又与唐宋以来所说的经世不完全一样,要解决的是当时的实际问题。
师友情深
说到为人处世,梁启超与许多有才能而至高傲的人不同。
在我看来,或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真诚心,真性情。
对待自己的爱人伴侣,他相敬如宾,不仅非常依赖妻子的李夫人以及后来的王夫人对他在生活上的照顾,而且对爱妻的拳拳深情也在他的许多书信中表露无遗。
对待自己的师长友人,他既极力尊重维护,同时又坦诚,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与师康有为相处,梁启超一开始是完全跟随老师的思想主张的。
如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所说“戊戌以前的梁启超只能算作康有为的走卒”,但“戊戌失败后,康的思想始终没有一点变化,(而)梁思想言论渐渐地脱离康的羁绊,要立起异来了”。
面对老师的责怪甚至怀疑其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梁启超真诚地说,如果先生认为我的意见不对,批评我,教育我,我愿意接受,但也希望能辨明是非,如果说我有二心,想要自立门户,“则不敢受”。
而当后来康有为支持乃至主导张勋复辟,梁为了表示对共和的呵护和坚持,不惜与老师决裂,说“此次首造逆谋之人,非贪黩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
”不过在那10年之后,康有为在上海做七十大寿,梁启超作为学生,仍然是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亲往祝寿并撰写《南海先生七十寿言》,被认为“情文并茂,传颂一时”。
与亦师亦友的黄遵宪相处,梁启超则一直敬重他的思想深沉,考虑
周全。
后来在时局的剧烈变动中时,他们仍携手并肩,共为进退,所谓“平生风谊兼师友”是也。
正因为梁对他的真诚与尊敬,黄遵宪也对梁毫无保留地交流与引导,期望梁能用好手中的这支笔,“一眼兴邦,一言丧邦。
茫茫禹域,惟公是赖,求公加之意而已”。
与谭嗣同等友人相处,梁启超则对他们肝胆相照,交心至深。
梁后来回忆起与谭嗣同、夏曾佑等人一起读书、切磋学问时,他说他们曾天天见面,见面就谈学问,常常因学问争论而对吵起来,每天至少吵个一两次,但吵的结果,最后都是以一方被另一方说服为结尾,并取得了意见上的一致。
这种因怀抱共同理想、探求救国救民真理而坦诚相对和争辩的氛围,至今仍令人向往。
在戊戌政变发生前夕,谭嗣同面对即将到来的追铺,毫不畏惧。
谭一方面建议梁先逃往日本,一方面把自己所有的著作信件托付给他,可见其对梁启超是何其信任。
据说谭嗣同本来可以不死,来得及和梁一起逃往日本的,但谭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今读此一言,不禁对谭之浩然正气肃然起敬。
书中还叙说了与梁启超有不少交集的一些近代重要人物的情况,或交往,或合作,或同路,或相对。
与其说是在通过其他人丰满了梁启超的个人历程,不如说是借梁启超之主轴,详尽描绘了近代中国复杂而又宏大宽广的历史场景。
家国情怀
有人曾问李克强总理从政以来他有着怎样的情怀,李总理答说:“行
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对于梁启超而言,他的家国情怀最早应来源于孔子思想的影响。
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儒学之流,他认为那些把孔子之言当做教条的人,实际并没有抓到精髓,真正的精髓是“学孔子者,当学其舍身弃名以救天下明矣。
”这便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梁认为这种责任感正是孔子以及孟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两千年来被儒家丢弃的东西。
当梁启超的家国情怀碰上国家民族危亡的时日,他尽管内心彷徨挣扎,但行动上仍然艰难求索,力求找到国家富强之路。
他认为,当时中国之所以被日本欺凌,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
梁大声疾呼:“吁嗟乎伤哉,天下岂有无魂之国哉,吾为此惧……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
”想来对国民灵魂的改造,梁比鲁迅要走在前面,而且身体力行的广度和深度,也让后人难以匹及。
如果我们能抓住梁启超恒久不变的家国情怀这一核心,那就不难理解为何他在跌宕起伏地浪潮中如此多变。
梁的多变,有时是自我内心矛盾的产物,有时是顺应时局变化的结果,有时还是权衡一时利弊的妥协。
当然,不能说因为康有为一直那么“固执”,所以他的爱国心就比梁启超少几分。
有时,我们难以去界定每一个人的孰是孰非。
如果非要作个对比,那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康有为而言,由于他坚守孔教及君主立宪,且自己独创教派,于是对于其他的思想理论,接受得较少。
同样,而梁由于前后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思潮影响,加上“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故其立场有多次变化,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价梁启超说:“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是的,为了能够救国新民,梁启超不惜否定过去的自己,不惜与老师立场对立,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奔走呼号,更不惜与一切世俗眼光正面挑战。
他说:“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
吾又知孔子之爱真理,先辈故人之爱国家、爱自由,更有甚于吾者也,吾以是自信,吾以是忏悔。
为二千年来翻案,吾所不惜。
与四万万人挑战,吾所不惧。
吾以是报孔子之恩我,吾以是报群教主之恩我,吾以是报我国民之恩我。
”
读罢《梁启超传》,我不禁陷入了思考的漩涡:梁任公的少年中国梦,那个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梦想,我们何时能最终实现?此时,我想我的回答便是“实践”二字,而实践的主体是我们广大的年轻一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虽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但殊途是同归的。
晚清维新志士何其悲壮,谭嗣同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康有为的“天下大同”,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等等。
虽然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局限,但都无不将自己的所学所识和盘托出、奋力一搏,其志其情,其言其行,难得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得失与成败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反之,大家共同努力,民族才会好,国家才会好。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是时代的缔造者,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
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