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内源激素检测方法新进展_文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植物内源激素检测方法新进展
文静1,2,孔维军1,罗红梅1,王建2,杨美华1*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 611137)
摘要:植物内源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在极低的浓度下就能发挥多种生理作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每一过程。
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性质不稳定,其定量检测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及新仪器的出现,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及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纯化是常用的提取和纯化步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鉴定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检测法3大类,其中理化检测是最常用方法。
本文对近几年植物内源激素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内源激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内源激素;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进展
中图分类号:O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81(2014)01-0047-06doi:10.7539/j.issn.1672-2981.2014.01.011
Progress in detection of plant endogenous hormones
WEN Jing 1,2, KONG Wei-jun 1, LUO Hong-mei 1, WANG Jian 2, YANG Mei-hua 1* (1.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
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2.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Abstract: Plant endogenous hormones,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produced by plants, play various roles in the physiology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and regulate all plant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hey have very low contents in plants with unstable properties, so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lant hormones becomes the dif fi cult point and hotpot in research on plant hormones. With the progress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instru-ments, the extraction and puri fi c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detection of plant endogenous hormones are constantly updated. At present, extraction by organic solvent and puri fi cation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are most common in sample preparation. Detection methods include biological apprais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and immuno-assay, of which physical and 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s are most widely us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xtraction, puri fi c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plant hormone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plant endogenous hormones.
Key words: plant endogenous hormon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
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团队(医科人便函[2011]26号);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No.RT1150)。
作者简介:文静,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质量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杨美华,女,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与安全性分析研究,Tel :(010)57833277,E-mail :yangmeihua15@
植物内源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生理效应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激素。
这些小分子植物内源激素在细胞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果、成熟与衰老、休眠与萌发以及离体组织培养过程中,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1]。
1928年温特证实了生长素的存在,是首个被证实存在的植物内源激素,随后1934年郭葛等[2]从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此后,其他植物内源激素陆续被科学家们发现。
传统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为五大类,即生长素(IAA )、赤霉素(GA )、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和乙烯(ET )[3-4]。
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新的植物内源激素不断被发现,如多胺、水杨酸类、油菜素内酯和茉莉酸等。
尽管植物内源激素为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却有着非常复杂、多样的生理效应,不仅可以通过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等过程而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也可以通过参与调控作物对各种不利条件[5]和生物胁迫[4]的适应性而减少损失。
例如,茉莉酸(JA )和乙烯(ET )不仅可以协作调控植物的生长,并且能增强植物对腐生性真菌的耐受性。
有研究[6]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首次证明了乙烯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转录因子EIN3/EIL1是乙烯与茉莉素的信号交叉节点,并介导部分茉莉素对植物根发育的调控作用。
植物内源激素作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
含量极低,一般鲜样中的含量为0.1~50 ng・g-1,仅相当于其他类次生代谢产物(如黄酮类)的万分之一[7],但对植物生长发育却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采用高灵敏度、高专一性的检测方法精确测定植物体内微量的植物内源激素对进一步研究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物合成、运输、代谢以及分子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近年来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纯化技术及检测方法作简要概述,并对植物内源激素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植物内源激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时样品前处理技术
由于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低、性质不稳定,样品的前处理是进行植物内源激素测定的前提和关键步骤。
首先,待测样品需用液氮冷冻,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保持植物的原始状态,不会因为植物受伤而导致植物含量的失真,在低温条件下将样品研磨成粉末。
然后,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纯化方法对目标激素进行提取、纯化和富集。
1.1 提取
有机溶剂提取是最传统和有效的植物内源激素提取方法,一般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在不改变植物激素成分变化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取出目标植物激素并尽量降低干扰杂质的溶出。
甲醇分子量小,渗透性较强,一直是植物内源激素提取的首选溶剂。
Lu QM等[8]采用80%冷甲醇提取新鲜植物中生长素,经液液萃取纯化后用LC-MS进行分析测定,4种生长素类激素的回收率都>80%。
Durbanshi A 等[9]用80%甲醇提取了多种植物中的ABA、IAA、JA,经液液萃取纯化后经LC-ESI-MS/MS分析测定,回收率依次为ABA>96.5%,IAA>99.4%, JA>99.2%,均符合要求。
除甲醇外,乙腈、丙酮也是常用的提取溶剂。
黄岛平等[10]采用70%冷丙酮提取蜜梨花芽中4种植物内源激素,液液萃取净化后用UPLC-PDA进行分析测定,4种激素的回收率都>98%。
为达到更高的提取要求,也有研究者在提取溶剂中加少量酸。
Pan XQ等[11]用丙醇-水-HCl(2 :1 :0.002,v/v/v)提取拟南芥中主要植物内源激素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每种物质的检测限可达0.01~10 pg・g-1鲜重。
张军等[12]采用乙腈-水-甲酸(4 :1 :0.005,v/v/v)溶液提取葡萄中的赤霉素,经Strata-X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HPLC-MS/MS测定,回收率>90%。
Kojima M等[13]采用甲醇-水-甲酸(15 :4 :1,v/v/v)提取水稻中的4种植物内源激素,检测结果显示混合溶剂的提取效率较高。
部分植物内源激素如生长素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到提取环境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应避免光照、高氧和高温等外部环境,可在提取溶剂中加入铜试剂等抗氧化剂以避免植物激素的降解。
除了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也有研究者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植物内源激素,结果表明该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植物内源激素提取方法。
但由于植物内源激素受热易分解,因此建议用该方法进行提取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 ℃左右[14]。
1.2纯化
提取的植物内源激素粗提物中含有大量的色素和酚类等干扰物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检测前需要对粗提物进行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液相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等。
液液萃取法是有机溶剂在特定pH条件下,利用密度不同而分层的特性来萃取所需的物质,该方法所需溶剂量大,对水溶性较好的激素纯化效率不高,而且在提取过程中还会产生难以克服的乳化现象,目前在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中已较少采用。
与液相萃取法相比,固相萃取法具有节约溶剂、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等优点,已在植物内源激素的纯化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常用的固相萃取柱有Sep-pak C18柱、Cep-pak C18柱、OasisMCX 柱和OasisHLB柱等。
童建华等[15]选用Sep-pak C18柱富集棉花根中多种植物激素,用50%甲醇将小柱内的植物激素洗脱后真空冷冻离心浓缩至干,最后用20%乙腈复溶,经HPLC分析发现,5种植物激素的回收率均>90%。
曹赵云等[16]选用混合阴离子交换反相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LC-MS/M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IBA和IAA的加标回收率都>75%。
Izumi Y等[17]比较了同时用OasisMCX柱和OasisHLB柱以及单用OasisHLB柱对从拟南芥和烟草样品中提取的植物激素的纯化效果,结果发现同时采用2个柱子进行纯化可大大提高内标物的回收率。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植物内源激素纯化技术包括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分散固相萃取(DSPE)、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和免疫亲和色谱(IAC)等。
SPME只需一支类似进样器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即可完成萃取、浓缩、解吸、进样等全部前处理和进样工作。
该方法在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中也有所应用[1,18]。
DSPE是将固相萃取吸附剂颗粒分散在样品的萃取液中充分混匀,萃取液中的杂质被吸附剂所吸附,从而达到纯化目的。
该技术比普通的固相萃取技术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在国内外植物激素的分析和应用中均有报道[19-20]。
分散固相萃取中常用到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PVPP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吸附多酚类和色素类杂质的交联聚合物,能有效除去提取液中的酚类和有机酸等杂质。
目前很多研究者[21-23]采用在提取液中加入适量PVPP,充分搅拌后高速离心的方法来除去植物提取液中的杂质。
DLLME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避免了固相微萃取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问题,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前处理新技术,在植物内源激素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upta V等[24]采用DLLME 方法纯化了常见绿色海藻中5种内源植物激素,经HPLC 分析测定,线性范围可达0.2~100 mg・mL-1。
此外,IAC也被引入到植物内源激素的纯化中,但是由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分子量一般相对较小、需要与大分子物质连接后才具备抗原特性,在此基础上所获取的抗体才可识别目标激素,因此免疫亲和色谱在植物内源激素纯化中应用并不广泛,只有少数报道。
Morris RO 等[25]采用IAC纯化5种菌株中细胞分裂素然后用HPLC 对其进行了定性检测,达到实验目的。
IAC技术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其高效能是其他纯化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在植物内源激素富集纯化研究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1.3 浓缩与复溶
48
经过纯化后的提取液还需浓缩、复溶后才能进行测定。
浓缩时常用减压浓缩和氮气吹干2种方法。
一般根据需要浓缩的溶剂体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需要浓缩的溶剂体积较大时选用减压浓缩会更快更方便,而如果体积较小的话则选择氮气吹干更为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激素受热易分解,因此不论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浓缩,加热温度最好不要超过35 ℃。
为了保证浓缩后的激素尽可能全部复溶,浓缩时浓缩至溶液近干即可。
浓缩后的目标物质用初始流动相复溶即可,定容后的溶液必须要过0.22 μm或0.45 μm有机滤膜后才能进行检测。
2 检测方法
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性质不稳定,易受细胞中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因此,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析方法必须十分灵敏和专一。
目前,植物激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鉴定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检测法等。
2.1 生物鉴定法
生物鉴定法是利用植物内源激素作用于植株或离体器官后所产生的生理生化效应的强度来推算出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方法,是最早用于植物内源激素测定的方法。
1928年Fritz Went 首先建立了检测植物生长素的燕麦芽鞘弯曲测试法,此后,随着ABA、CTK、GA等激素的相继发现,相应的各类激素的测定方法也被建立,如燕麦芽鞘弯曲法不仅可以测IAA还可以测ABA[26],大麦叶片保绿法测CTK[27],酸模叶片保绿法测GA [28]。
生物鉴定法比较简便,可以反应植物内源激素的活性,对检测仪器要求也不高,但是进行生物鉴定时,环境条件和植物材料都应严格保持一致,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植物体内存在许多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干扰物质,如激素分子类似物、代谢物、拮抗物等[29],所以,采用生物鉴定法测定植物内源激素时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生物鉴定法目前主要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和鉴定,较少用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定量分析。
2.2免疫检测法
免疫检测技术是以抗体作为分析试剂,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特异性相互识别、结合的特性,对待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
免疫测定法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出10-12 g的微量物质,并且简化了前处理步骤、缩短了分析流程[30]。
传统免疫检测法主要包括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
RIA灵敏度高、样品无需纯化、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曾用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定量检测。
黄丛林等[31]用单克隆抗体MAC62建立了一套适合葡萄果实中ABA测定的RIA法。
但是,由于RIA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且放射性元素不稳定,容易对实验人员造成身体损伤,因此RIA不宜作为常规检测植物内源激素的方法。
ELISA比RIA更灵敏、不需要昂贵仪器、不存在污染问题、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也较简单,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曾广泛用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析测定。
由于植物提取液中含有较多干扰植物内源激素测定的物质,ELISA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差,现在已较少用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定量分析。
那光宇等[32]在考察什锦丁香花芽分化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时采用ELISA测定了IAA、GA、ZR、ABA的量并进行了对比。
免疫传感器或免疫探针是一种利用抗原或抗体作为识别元件,通过抗体培育形成抗体-待测物结合体,由转换器将生物、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定量检测的新型免疫检测法。
相比传统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廉价等优点,更适用于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方法。
李春香等[33]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板(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
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8~160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2 μg・m L-1,相关系数为0.998 4。
黄乐宁等[34]分别利用酶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构建了测定植物内源激素IAA的方法,前者的检测限可达0.1 ng・mL-1,后者的检测限可达0.05 ng・mL-1。
2.3 理化检测法
理化检测法包括光谱法和色谱法,是近年来植物内源激素分析的主流方法。
2.3.1 光谱法光谱法灵敏度高而专一性较差,目前多用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定性和结构鉴定研究,较少用于定量分析。
唐红芳等[35]从柑桔中提取出赤霉素后,将赤霉素与浓硫酸作用后采用薄层层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含量,回收率在71.0%~117.3%。
索兰弟等[36]采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变化,最低检测限达到13 ng,样品回收率达到87.7%。
2.3.2 色谱法色谱法是根据不同物质在介质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离测定的方法,包括纸层析法(PPC)、薄层层析法(TLC)、气相色谱法(G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气质联用(GC-MS)及液质联用法(LC-MS)等。
PPC和TLC是最早采用的色谱检测方法,其操作简便,所需设备也简单,但是分离效率和灵敏度有限,现在已很少单独使用。
GC和HPLC是现今植物内源激素检测的主流方法,GC-MS和LC-MS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GC是指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其分析速度快,具有高灵敏度和专一性,可用于所有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析。
GC的检测器分为质量型和浓度型2种,前者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等,后者包括热导检测器(TC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而分析植物内源激素一般用FID。
由于GC要求被分析物具有较低的极性和气化温度,除乙烯外的植物内源激素都需要经过衍生化处理生成易挥发的衍生物后才能进行GC分析,衍生化过程繁琐,而且不同的植物内源激素要用不同的衍生方法,增加了样品前处理的工作量,因此,GC法目前主要运用于植物内源激素-乙烯的测定。
HPLC主要用于除乙烯外的其他植物内源激素的检测,其色谱柱包括为液-液分配柱、液-固吸附柱、离子交换柱、凝胶渗透柱和亲和色谱柱等。
反相色谱柱以极性较强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更有利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分离和测定,其中又以ODS(C18)反相分配柱最为常用。
HPLC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
49
检测器等。
由于绝大多数植物内源激素在紫外区都有吸收,因此紫外检测器目前较常用,可同时测定植物提取液中的多种植物内源激素。
童建华等[15]采用HPLC-UV 切换波长法检测了棉花根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赤霉酸、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得到了较高的回收率。
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比紫外检测器高2~3个数量级,在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析工作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期也有不少报道。
符继红等[37]建立了用固相萃取-反相HPLC-荧光检测测定拟南芥中生长素的方法,并得到了很好的回收率。
UPLC借助于HPLC的原理,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分析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大大提高,既缩短了分析时间,又减少了溶剂用量降低了分析成本,比HPLC更适合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析测定。
蒋艳芳等[38]采用UPLC-PDA测定了柑橘果肉中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回收率都>98%。
黄岛平等[10]也采用上述方法同时检测了广西蜜梨花芽中的IAA、ABA、GA、ZT 4种激素,各峰分离效果理想,回收率都>98%。
将质谱技术与HPLC或GC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的专一性和灵敏度,必将是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Müller A等[39]采用 CI-GC-MS-MS 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高选择性的检测拟南芥 IAA、ABA、JA、12-oxo-phytodienoic 和 SA 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缩短了分析时间,每日可以分析60个植物样品。
蔡西栗等[40]采用GC-MS检测了龙须菜中IAA、ABA、JA、SA、RA 5种植物激素,加标回收率达76.7%~104.3%,方法检出限为0.010~0.025 μg・mL-1。
Ma Z等[41]采用HPLC-MS/ MS同时分析测定了椰子汁中的8种植物激素并得到较好的回收率。
Kojima K等[13]建立了测定水稻中ABA、IAA、CTK和GA的UPLC-ESI-qMS/MS法,该方法只需要<100 mg的植物组织样品,能同时分析100个植物样品。
色谱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内源激素最主流的方法,近年来相关研究和报道较多[24,42-60],见表1。
表1 植物内源激素研究的相关报道
Tab 1 Related reports of plant endogenous hormones
植物内源激素(endogenous plant hormone)
样品
(sample)
提取溶剂
(extraction solvent)
纯化技术
(purifi cation)
检测方法
(detection)
参考文献
(reference)
ABA、GA、CK、IAA生菜种子异丙醇-冰醋酸(99 :1)Sep-pak C
18
HPLC-ESI-MS/MS[42] ABA油菜丙酮-1%乙酸(80 :20)固相萃取(Oasis HLB)LC-ESI-MS/MS[43] IAA、GA3、ZT、ABA板栗80%甲醇固相萃取HPLC-UV[44] GA3、ABA黄瓜100%冷乙腈液液萃取、固相萃取HPLC-UV[45] ABA、IAA、JA木瓜80%甲醇液液萃取LC-ESI-MS/MS[46] IAA、ZT、GA3棉花80%甲醇液液萃取HPLC-UV[47] GA3、ZT、IAA、ABA枳橙80%甲醇固相萃取(PVPP柱、DEAE sepha-
dex A- 25柱、sep-pak C
18柱)
HPLC-UV[48]
CK拟南芥甲醇-2%甲酸(50 :50)固相萃取(IAC)UPLC-MS/MS[49] GA3水果、蔬菜50%乙腈溶液液液萃取HPLC-MS[50] ABA甘草80%甲醇液液萃取HPLC-UV[51] GA3、IAA、ABA鸭梨种子80%甲醇固相萃取(PVPP、C
18
)HPLC-UV[52]
JA水稻甲醇固相萃取(SPE-NH
2
)UPLC-MS/MS[53] ABA、IAA、IBA、GA3、SA、KR绿藻甲醇-水-甲酸(15 :4 :1)分散液液微萃取HPLC-ESI-MS[24] GA1、GA3、GA4拟南芥80%甲醇基质固相萃取HPLC-MS/MS[54]
GA3水果、蔬菜80%甲醇、纯甲醇固相萃取(C
18
)HPLC-MS/MS[55] GA3毛竹种子冷乙腈液液萃取、固相萃取
(Sep-pak C18)
HPLC-UV[56] IAA、ABA、CK、GA、SA、JA迷迭香树叶异丙醇-1%乙酸(20 :80)无UPLC-ESI-MS/MS[57] GA3、ZR、IAA骆驼刺根状茎80%甲醇液液萃取HPLC-UV[58] IAA烟草、棉花80%甲醇固相萃取(OASIS、MAX)HPLC-UV[59] IAA、ABA、ZT、GA3油茶茎尖80%甲醇液液萃取HPLC-UV[60]
2.4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及微量的特点,在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析测定中应用较多。
王艳红等[61]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茶叶中 5 种激素进行了分离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5种激素的相关系数在0.990 7~0.997 4,加标回收率为78.06%~95.5%。
Carretero AS等[62]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环境因素对马铃薯的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其方法检测限可<1.04 mg・L-1,5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回收率在91%~109%。
Liu X等[63]采用毛细管电泳耦合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了烟草中的ABA,该方法在0.1~10 μmol・L-1的相关系数为0.997 9,检测限可达56 fmol。
3 结语
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作用,但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低且性质不稳定,因此对植物内源
50
激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仪器的推陈出新,植物内源激素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变化。
固相萃取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液液萃取技术,成为目前最常用以及今后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激素纯化技术。
传统的生物鉴定法专一性较差,灵敏度也较低,在植物内源激素测定中已较少应用。
理化检测法是近年来植物内源激素检测的主流方法。
其中,GC、HPLC都被广泛用于各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定性定量测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植物内源激素的发展。
UPLC比传统的HPLC分析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分离度更好,不仅缩短了分析时间,而且减少了溶剂用量降低了分析成本,推测将更广泛的用于植物激素的定量研究。
色谱质谱联用可以消除色谱由于工作原理而可能导致的定性错误,将是今后植物激素测定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此外,生物传感器法目前可以达到实时快速测定,其检测成本不高,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信新仪器的开发和仪器联用技术将推动植物激素的定性定量测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Liu HT,Li YF,Luan TG,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hytohormones in plant extracts using SPME and HPLC [J]. Chro-matographia,2007,66(7-8):515-520.
[2] 张晓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J]. 生物学通报,1988,(3):
5-7.
[3] 谈锋. 植物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
(5):15-23.
[4] Pan XQ,Wang XM. Profi ling of plant hormones by mass spectro-
metry [J]. J Chromatogr B,2009,877(26):2806-2813. [5] O’Donnell PJ,Schmelz E,Block A,et al. Multiple hormones
act sequentially to mediate a susceptible tomato pathogen defense response [J]. Plant Physiol,2003,133(3):1181-1189. [6] Zhu ZQ,An FY,Feng Y,et al. Derepression of ethylene-stabi-
lized transcription factors(EIN3/EIL1)mediates jasmonate and ethylene signaling synergy in Arabidopsis [J]. PNAS,2011,108(30):12539-12544.
[7] 郝建军. 植物生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60.
[8] Lu QM,Zhang L,Chen TW,et al. Identifi cation and quantita-
tion of auxins in plan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J]. Rapid Commun Mass Sp,2008,22(16):2565-2572.
[9] Durbanshi A,Arbona V,Pozo O,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
nation of multiple phytohormones in plant extra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J Agr Food Chem,2005,53(22):8437-8442.
[10] 黄岛平,徐慧,蒋艳芳.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西蜜梨花
芽中4种植物激素[J]. 大众科技,2011,(10):184-195. [11] Pan XQ,Welti R,Wang XM.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ma-
jor phytohormo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crude plant extra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Phytochemi,2008,69(8):1773-1781.
[12] 张军,杜平.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的吡效
隆和赤霉素[J]. 色谱,2011,29(11):1133-1136.
[13] Kojima M,Kamada-Nobusada T,Komatsu H,et al. Highly
sensitive and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of plant hormones using MS-Probe modifi ca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An application for hormone profi ling in Oryza sativa [J]. Plant Cell Physiol,2009,50(7):1201-1214. [14] 雷蕾,康庆华,张晓波,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
定亚麻植株中植物激素[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6):21-22.
[15] 童建华,李雨薇,黄志刚,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棉
花根中的多种植物激素[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3):2476-2479.
[16] 曹赵云,马有宁,陈铭学,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水稻中生长素及其氨基酸结合物[J].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2):1419-1424.
[17] Lzumi Y,Okazawa A,Bamba T,et al. Development of a me-
thod for comprehens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lant hormones by highly sensitive nanoflow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J]. Anal Chim Acta,2009,648(2):215-225.
[18] V ankova R,Gaudinova A,Sussenbekova H,et al. Comparison
of oriented and random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in immunoaffi nity chromatography of cytokinins [J]. J Chromatogr A,1998,811(1-2):77-84.
[19] 陈红平,刘新,王川丕,等.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
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赤霉酸和α-萘乙酸[J]. 分析化学,2012,40(7):1059-1064.
[20] Fan SF,Wang XP,Li PW,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3 phytohormones in oilseed rape tiss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trix effect [J]. J Sep Sci,2011,34(6):640-650.
[21] 程建新,毕阳,田世龙,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铃
薯块茎中的GA3、IAA和ABA含量[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2(48):26-29.
[22] 付晓陆,汪少敏,徐敏.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检测石蒜组织
中4中内源激素的方法[J]. 浙江农业科学,2012,(7):1020-1022.
[23] 曾庆钱,陈厚彬,鲁才浩. HPLC测定荔枝不同器官中内源
激素流程的优化[J]. 果树学报,2006,23(1):145-148. [24] Gupta V,Kumar M,Brahmbhatt H,et al. Simultaneous deter-
mination of different endogenetic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com-mon green seaweeds using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method [J]. Plant Physiol Bioch,2011,49(11):1259-1263.
[25] Morris RO,Jameson PE,Laloue M,et al. Rapid identifi cation
of cytokinins by an immunological method [J]. Plant Physiol,1991,95(4):1156-1161.
[26] Fletcher RA,McCullagh D. Cytokinin-induced chlorophyll forma-
tion in cucumber cotyledons [J]. Planta,1971,101(1):88-90.
[27] Kende H. Preservation of chlorophyll in leaf sections by substances
obtained from root exudate [J]. Science,1964,145(3636):1066-1067.
[28] Whyte P,Luckwill LC. A sensitive bioassay for gibberrllins based
on retardation of leaf senescence in Rumex obtusifolius(L. )[J].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