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1-2 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课后对点快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选考1 1-2 鉴赏小说中
的人物形象课后对点快训
一、(2012年山东昌乐二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心如秤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
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线。
”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
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
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
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
”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
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
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
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
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
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
”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
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
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
”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
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
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
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
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
”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
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儿,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
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
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
1.通观全文,分析新媳妇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媳妇在听到公公让星秤人在秤上做手脚,打算通过坑害顾客赚取黑心钱的时候,不动声色,而是让星秤人改星秤,让利于顾客,这说明她是个有主见、有眼光、讲道德、诚实经商的人;在米店生意兴旺时,她不摆功,直到年底公公向众人炫耀时才揭开谜底,又说明她处世精明,善于处理好长幼关系。
二、(2012年吉林长春第十二中学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提琴
[美]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
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
“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
”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
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
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
“我想稍微讲几句。
”舅舅说。
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
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
”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
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
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
”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
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
母亲确实是这样。
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
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
”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
”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
”我简短地回答道。
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
“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
“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
“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
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
”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复杂心理?
①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
(意思对即可)
②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做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
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
(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而回避”也对)(意思对即可)
3.请概括“父亲”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体贴理解他人(善良),有家庭责任感。
4.请概括“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
(答对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