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2024学年高三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4学年高三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

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

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⑥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

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
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

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

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

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

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

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

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⑤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
华”。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客语
叶圣陶
侥幸万分的竟然是晴朗的正午的离别。

“一切都安适了,上岸回去吧,快要到开行的时刻了。

”似乎很勇敢地说了出来,其实呢,处此境地,就不得不说这样的话。

但也是全不出于本心。

梨与香蕉已经买来给我了,话是没有什么可说了,夫役的扰攘,小舱的郁蒸,又不是什么足以赏心的,默默地挤在一起,徒然把无形的凄心的网织得更密罢了,何如早点儿就别了呢?
并不是懦怯,自然而然看着别的地方,答应“快写信来”那些嘱咐。

于是被送的转身举步了,也不觉得什么,只仿佛,心里突然一空似的。

随后想起应该上船,便跨上扶梯;同时用十个指头梳满头散乱的头发。

没有经验的想象往往是外行的,待到证实,不免自己好笑。

起初以为一出吴淞口便是苍茫无际的海天,山头似的波浪打到船上来,散为裂帛与抛珠,所以只是靠着船栏等着。

谁知出了口还是似尽又来的沙滩,还是一抹连绵的青山,水依然这么平,船依然这么稳。

若说眼界,未必开阔了多少,却觉空虚了好些;若说趣味,也不过与乘内河小汽轮一样。

于是失望地回到舱里,爬上上层自己的铺位,只好看书消遣。

下层那位先生早已有时而猝发的鼾声了。

实在没有看多少页书,不知怎么也朦胧起来了。

这不是摇篮里的生活么?婴儿时的经验固然无从回忆,但是这样只有觉知而没有思想没有情绪,该有点儿相像吧。

自然,所谓离思也暂时给假了。

仓前山①差不多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

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

跟着绍虞夫妇前山后山地走,认识了两相仿佛的荔枝树与龙眼树,也认识了长髯飘飘的生着气根的榕树,眺望了我们所住的那座山,又看了胭脂似的西边的暮云,于是坐在路旁的砖砌的矮栏上休息。

渐渐地四围昏暗了,远处的山只像几笔极淡的墨痕染渍在灰色的纸上。

乡间的女人匆匆地归去,走过我们身边,很自然地向我们看一看。

那种浑朴的意态,那种奇异的装束,都使我想到古代的人。

同时又想,什么现代精神,什么种种的纠纷,都渺茫得像此刻的远山一样,仿佛沉在梦幻里了。

中秋夜没有月,这倒很好,我本来不希望看什么中秋月。

与平常没有月亮的晚上一样,关在书室里,就美孚灯②光下做了一点功课,就去睡了。

绍虞走来邀我到江边去散步。

水波被滩石所挡,激触有声。

还有广遍而轻轻的风一般的音响平铺在江面上,潮水又退出去了。

便随口念旧时的诗句:
潮声应未改,客绪已频更。

七年以前,我送墨林去南通。

出得城来,在江滨的客店里歇宿候船,却成了独客,荒凉的江滨晚景已够叫人怅怅,又况是离别开始的一晚,真觉得百无一可了。

聊学雅人口占一诗,藉以排遣。

现在这两句就是这一首诗里的。

唉,又是潮声,又是客绪!
点灯以后,居然送来了切盼而难得的邮件,昨天有一艘轮船到这里了。

看了第一封,又把心挤得紧一点。

第二封是平伯的,他提起我前几天作的一篇杂记,说:“……此等事终于无可奈何,不呻吟固不可,作呻吟又觉陷于怯弱,总之,无一而可,这是实话……”
似乎觉得这确是怯弱,不要呻吟吧。

但是还要去想,呻吟为了什么?恋恋于故乡么?故乡之足以恋恋的,差不多只有藕与莼菜这些东西了,又何至于呻吟?恋恋于鹁鸽箱似的都市里的寓居么?既非鹁鸽,又何至于因为飞了而呻吟?老实地说,只因一种愿与最爱的人一起的心情,忽然不得满足罢了。

除了与最爱的人一起,人间的趣味在哪里?因为不得满足而呻吟,正是至诚的话,有什么怯弱不怯弱?那么,又何必不要呻吟呢?
呻吟的心本来如已着了火的燃料,浓烟郁结,正待发焰。

平伯的信恰如一根火柴,就近一引,于是炽盛地燃烧起来了……
(有删改)
(注释)①仓前山,位于福建福州。

当时作者受好友郭绍虞之邀,离家前往福州协和大学任教。

②美孚灯,即煤油灯,得名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寥寥数笔,既写了交代家人的临别之言,又有依依不舍、郁闷难言的心里话,都照应了标题的“客语”。

B.作者渴望像摇篮里没有知觉的婴儿,暂时摆脱离思之苦,这和朱自清“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C.作者善用比喻,如文中写远山“像几笔极淡的墨痕染渍在灰色的纸上”,写出了暮色苍茫中的远山,抒发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D.本文风格深沉含蓄,叙事写景中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夹杂一些议论,带给读者隽永的审美感受。

2.结合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语,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唉.,又是
..客绪!
..潮声,又是
3.文章倒数第二段的一连串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发现社会也可以计划,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也就是说人类已走出了乡土性的社会了。

在乡土社会里没有这想法的。

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

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

总是有个“要”在领导自己的活动。

我们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

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

自觉是说行为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人类依着欲望而行为,他们的行为是否必然有利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和有利于社会间各个人的融洽配合,社会的完整和持续?
每天人都在吃淀粉,吃维他命A……你回去在实验室研究,淀粉供给热料,维他命A给人这个那个,——合于营养,用以维持生命。

但是你去找一个乡下老问他,为什么吃辣子,大蒜,他会回答你,“这才好吃,下饭的呀。

”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

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些欲望。

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

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

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

我说它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

譬如说,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

所谓“自私”,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由社会上学来的。

问题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

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我说欲望是文化事实,这句话并没有保证说一切文化事实都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

文化中有很多与人类生存条件无关甚至有害的。

以吃一项来说,如果文化所允许我们入口的东西样样都是合于营养原则的,我们也不至有所谓毒物一类的东西了。

再说得远一些,我常觉得把“生存”作为人类最终的价值是不太确切的。

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乡土社会是个传统社会,传统就是经验的累积,能累积就是说经得起自然选择的,各种“错误”——不合于生存条件的行为——被淘汰之后留下的那一套生活方式。

不论行为者对于这套方式怎样说法,它们必然是有助于生存的。

在乡土社会中有很多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用来达到某种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观的检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而且行为和所说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的关联。

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

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

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人为的。

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的作盲目的实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

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的带来生活上的满足知,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

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

于是人开始注意到生存条件的本身了,——在社会学里发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

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

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

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

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

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思: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就是所谓意志;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就是欲望。

B.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

功能并不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

C.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D.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论述乡土社会的变迁,“从欲望到需要”是乡土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B.为了说明现代社会的特征,作者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照起来论述。

如,乡土社会变动慢、小,现代社会变动更快、更大。

C.作者用事实论证“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北方人爱吃大蒜不是遗传的生物事实,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事实。

D.乡土社会是依托经验传承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知识即权力的理性社会;乡土社会里欲望支配行动,现代社会里需要支配行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里,行为是不自觉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明确;现代社会里,行为是自觉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明确。

B.乡土社会的经验是经过自然选择的,是合乎生存的;现代社会的计划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制定的,是科学的。

C.乡土社会里,行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明确,比如用来达到驱鬼目的的驱鬼行为,没能够驱鬼,却驱除了恐惧。

D.在乡土社会中欲望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不作人们行为的指导。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临淄人。

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于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
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
..。

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

”太宗
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
..,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

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

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

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

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
...居第一,臣所未喻。

”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

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

”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

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

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

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

”玄龄教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

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日:“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日:“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无媢忌,闻人善,若已有之。

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不以已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日:“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1.下列对文中西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B.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故称之,也泛指衙署。

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

D.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

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

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搅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群。

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才华。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

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

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5.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