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贾振元-课后答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答:用机械的加工方法(包括钳工的手工操作)按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包括轧制材料)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2、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如何划分?

答: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艺过程可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

答:1、工序指的是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一般是指一台机床)对一个工件(对多轴机床来说是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在零件每装夹一次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

3、在多轴机床上或在带有转位夹具的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有的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位。

4、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对车削来说,指主轴转速和车刀进给量,不包括切深,对其他加工也类似)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

5、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对工件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称为一次走刀。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指导思想?

答: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者关系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满足生产量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耗费、减少投资、降低制造成本。

5、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机械制造业一般有三种生产类型,即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中,要能适应各种经常变化的加工对象,广泛使用万能机床、通用夹具、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一般采用较低精度的毛坯。.

大批大量生产下,广泛使用各种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高、专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一般尽可能使用精度较高的毛坯。

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工艺规程的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有哪些?

答:将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文件,用来指导生产,这个工艺文件就叫做加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的作用:

(1)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生产的计划和调度、工人的操作、

质量的检查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一切生产人员都不得任意违反工艺规程。

(2)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在产品投入生产以前,要做好大量的技术准备工作和生产准备工作。

(3)在新建和扩建加工车间时,可参考同类工厂的工艺资料设计工艺规程,并计算出应配备的机床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确定车间的面积和机床的布置。

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工艺规程的设计的步骤:

(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了解该零件的作用和与其他零件的关系。分析各项公差和技术要求的制定依据,找出其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

(2)确定毛坯。当前常用的毛坯: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冷冲压件。

(3)拟定工艺路线,这是制订工艺规程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选择工艺基面,确定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各表面的加工顺序等、(4)确定工序所采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

(5)确定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检查方法。

)填写工艺文件。8(

7、何为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答: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制造该零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8、毛坯的种类及其选择原则?

答:毛坯的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冲压件和焊接件等。

(1)铸件:铸件适用于做复杂形状零件的毛坯。

(2)锻件:锻件适用于对强度有一定要求,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当为单件小批量、大尺寸工件时,采用自由锻;当为大批量生产、中小尺寸工件时,采用模锻。

(3)型材:型材有热轧和冷拉两种。热轧型材尺寸范围大,精度较低,用于一般机器零件。冷拉型材尺寸范围较小,精度较高,多用于制造毛坯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零件。

(4)焊接件:用焊接的方法得到的结合件。焊接方法简单方便,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5)其他毛坯:主要包括冲压、粉末冶金、冷挤和塑料压制等。

选用原则:

(1)零件的生产纲领;(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尺寸;(3)零件材料和材料的性能要求;(4)现有生产条件。

9、获得加工尺寸的几种方法?

答:(1)材料的去除原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

(2)材料的基本原理:铸造、锻造;

(3)材料的累加成型原理:焊接、涂层。

10、何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答:设计基准:在设计时或在设计图纸上确定零件位置或零件上某一点、线、面

位置的那些点、线、面。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所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测量基准:工程测量时作为标准的原点。

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确定零件的点、线、面的基准。

11、图3.81所示为箱体的零件图及工序图,试在图中指出:①平面2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②镗孔4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

12、粗基准、精基准的定义及其选择原则?

答:以毛坯表面作为基准者称为粗基准

粗基准选择的原则:

(1)互为位置要求原则。如果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面和不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如果零件上有很多不加工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2)余量均匀原则。如果工件必须保证其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

)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夹具结构简单、操纵方便。3(

(4)不重复使用粗基准原则。因为粗基准本身都是毛坯表面,精度和粗糙度较差,如果在两次安装中,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则在两次安装下加工出的诸表面之间将会有相当大的位置误差。

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基准者称为精基准。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尽量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2)最短路线原则。当选用设计基准为精基准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非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但应尽量减少基准的转换次数,以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

(3)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所有(或大多数)其他各表面时,则应尽早的把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各工序都以它为基准;

(4)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并有合适的定位夹紧机构;

(5)在光整加工和磨削加工中,用自为基准或互为基准的方法,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表面层的质量。

13、什么是经济加工精度?

答: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机床、刀具、工人等工作条件下,以最有利的消耗成本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