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化学刷题】保分卷+增分卷 专题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刷题大卷练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保分卷⑤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为35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Cl
1735B .氯乙烯的结构式:H 2C===CHCl
C .羟基的电子式:·H
Cl ·· ··· ·D .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答案:C
解析:核素符号中质子数和质量数位置写反,A 错误;氯乙烯的结构式为
,B 错误;羟基的化学式为—OH ,电子式为·H ,C 正确;碳原子半径大Cl ·· ···
·于氧原子半径,该比例模型不能表示二氧化碳,D 错误。
2.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 ,那么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位于( )
A .Ⅲ
B 族 B .ⅢA 族
C .ⅠB 族
D .ⅠA 族
答案: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从左到右依次为第ⅠA 族、第ⅡA 族、第ⅢB 族~ⅦB 族、第Ⅷ族、第ⅠB 族、ⅡB 族、第ⅢA~ⅦA 族、0族,故选B 。
3.[2018·全国卷Ⅲ]W、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和Z 同族。
盐YZW 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 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为W <X <Y <Z
B .X 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 的
C .Y 2W 2与ZW 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 的单质状态与X 的相同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黄绿色气体为Cl 2,盐YZW 为NaClO ,结合X 与Z 同主族可知元素W 、X 、Y 、Z 分别为O 、F 、Na 、Cl 。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O 、F 、Na 、Cl 的原子半径大小为F<O<Cl< Na ,即X<W<Z<Y ,A 错误;X
的氢化物(HF)水溶液是弱酸,Z 的氢化物(HCl)水溶液是强酸,B 错误;Na 2O 2中O 中含有2-2
非极性共价键,ClO2中只含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O2、F2均为气态,D项正确。
4.[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与其某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可能为锂
B.原子半径大小:r(M)>r(W)
C.X2W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
答案:C
解析:X的化合价为+1价,属于第ⅠA族元素;Y的化合价为+5价,属于第ⅤA族元素;Z的化合价为+4价,属于第ⅣA族元素;M的化合价为-3价,属于第ⅤA族元素;W 的化合价为-2价,属于第ⅥA族元素;由题图知原子序数:X<Y<Z<M<W,Y、M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小,所以Y为N元素、M为P元素;X的原子序数小于N,则X为H或Li元素;Z 的原子序数大于N,属于第ⅣA族,则Z为Si元素;W属于第ⅥA族且原子序数大于P,则W 为S元素。
元素X可能为锂,A项正确;M为P元素,W为S元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r(M)>r(W),B正确;X为H或Li元素,X2W中X原子最外层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Y>M,则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D正确。
5.[2019·黄冈市高三质量检测]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Y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与N元素原子序数之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 N
X Y Z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Z
B.元素的非金属性:M>Y
C.熔沸点:MN2>YN2
D.简单离子的半径:N>X
答案:C
解析:M、N为第二周期元素,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M的电子总数为2+x,Y的
为10+x,N的为4+x,根据Y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与N元素原子序数之和,则x=4,可知M 为C,N为O,X为Al,Y为Si,Z为S。
O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是H2O>H2S,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C>Si,B正确;SiO2是原子晶体,CO2是分子晶体,则熔沸点SiO2>CO2,C错误;O2-与Al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O的核电荷数小,则离子半径O2->Al3+,D正确。
6.[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已知X、Y是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选项条件结论
A 原子半径:X>Y 原子序数:X<Y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Y 元素的非金属性:X>Y
C 最外层电子数:X>Y 最高正价:X>Y
D X、Y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 X、Y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键
答案:B
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除稀有气体),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则X原子半径大于Y,X原子序数不一定小于Y,A错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之一是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B正确;对于主族元素而言,通常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但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C错误;X最外层电子数为1(即第ⅠA族元素,包括氢元素和碱金属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为7(即为卤族元素),氢元素与卤族元素形成共价键,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可形成离子键,D错误。
7.[2019·四川达州一诊]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E是同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甲、乙、丙、丁、戊是由上述部分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甲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丁是淡黄色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E)>r(F)>r(C)>r(D)
B.元素F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硫酸的酸性强
C.元素B的氢化物可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D.化合物A4BC2D既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E是同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钠元素;根据流程图推导,甲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丁是淡黄色固体,
可知甲为氯化钠,丁为过氧化钠,若丙为碳酸钠,乙为氢氧化钠,戊是二氧化碳,则B、C、D位于第二周期,其中两种元素为C、O。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E)>r(F)>r(C)>r(D),A正确;元素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硫酸的酸性强,若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酸性可能比H2SO4弱,如HClO是弱酸,B不正确;若B、C、D分别为C、N、O元素,元素B的氢化物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正确;化合物A4BC2D既可能是共价化合物CO(NH2)2,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NH4CNO,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8.(14分)4种相邻的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图,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 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回答下列问题:
m n
x y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________的方法制备。
(2)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3)气体分子(mn)2的电子式为________,(m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 ⅡA MgCl2
(2)HNO3 Al(OH)3
(3):N⋮⋮C:C⋮⋮N: (CN)2+2NaOH===NaCN+NaCNO+H2O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x是Mg,y是Al,m是C,n是N。
(1)元素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ⅡA族,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Mg。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是HNO3>H2CO3>Al(OH)3,酸性最强的是HNO3。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有酸性,也有碱性,因此碱性最强的是Al(OH)3。
(3)气体分子(CN)2是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为:N⋮⋮C:C⋮⋮N:。
(CN)2与NaOH反应类似于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N)2+2NaOH===NaCN+NaCNO+H2O。
9.(14分)Ⅰ.(1)某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X原子可能为ⅤA族元素
B.Y原子一定为ⅠA族元素
C.该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
(2)若上面模型中Y原子最外层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与O2相同,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它与P2H4常温下均为气体,但比P2H4易液化,常用作火箭燃料,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试推断:
(1)X、Z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X________、Z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它的共价键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是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用电子式表示W与Z形成W2Z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B
(2)N2H4 N2H4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致使N2H4沸点升高易液化
Ⅱ.(1)H O
(2)
H
H : N : H
⋅⋅
⋅⋅
极性
H H 或····H : N : N : H ····H H
· ·O ·· ··· ·O ·· ··· ·(3)NH 4NO 3 NH +OH -NH 3↑+H 2O 氧化剂
+4=====△(4)
解析: Ⅰ.(1)根据球棍模型可知,该物质的电子式可能为
,所以X 为第ⅤA 族元素,
Y 为第ⅦA 族元素,B 项错误。
(2)由于Y 为H 元素,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N 2H 4,N 2H 4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使N 2H 4沸点升高易液化。
Ⅱ.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断,Z 为O ,Y 为N ,W 为Na ,X 为H 。
(3)NH 4NO 3是离子化合物,NH 4NO 3与浓NaOH 加热时发生反应:NH +OH -NH 3↑+H 2O ;+4=====△
NaH 和H 2O 反应生成NaOH 和H 2,H 2O 是氧化剂。
10.(15分)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 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 2·6NH 3是优质的镁资源。
回答下列问题:
(1)MgCl 2·6NH 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 -除外):__________________,Mg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A 2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 4和CH 4反应生成H 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 2转化为稳定的Mg 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 (H +)<r (Mg 2+)<r (N 3-)<r (Cl -)
第三周期ⅡA 族
[H ]-Mg 2+[H]- · ·O ·· ··· ·· ·O ·· ··· ·
(2)Mg 2Si 熔融,电解 NH 3,NH 4Cl
(3)SiC
(4)2Mg(OH)2+2SO 2+O 2===2MgSO 4+2H 2O
解析:
(1)MgCl 2·6NH 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有Mg 2+、Cl -、N 3-、H +,Cl -有3个电子层,四者中离子半径最大,Mg 2+、N 3-有2个电子层,且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N 3-的半径大于Mg 2+的半径,故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 (H +)<r (Mg 2+)<r (N 3-)<r (Cl -)。
根据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知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
周期ⅡA 族。
Mg(OH)2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 ]-Mg 2+[H]-。
· ·O ·· ··· ·· ·O ·· ··
· ·(2)根据反应①,由原子守恒可推知A 2B 为Mg 2Si 。
可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 2获得Mg 。
由题图可知,由MgCl 2·6NH 3得到的NH 3、NH 4Cl 可以循环用于反应①。
(3)由SiH 4和CH 4反应生成H 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显然该耐磨材料为原子晶体SiC 。
(4)煤燃烧产生的SO 2与Mg(OH)2反应生成MgSO 3,MgSO 3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Mg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H)2+2SO 2+O 2===2MgSO 4+2H 2O 。
增分卷⑤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9·江苏六校联考]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系。
2359223592下列有关U 的说法正确的是( )
23592A.U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23592B.U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23592C.U 与U 互为同位素
2359223892D.U 与U 互为同素异形体
2359223892答案:C
解析:U 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35-92=143,A 错误;U 原子核中含有92个电
2359223592子,B 错误;U 与U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C 正确;同素异形体研
2359223892究的对象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如红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而U 与U 表
2359223892示的是原子,D 错误。
2.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 .Cl -、S 2-、Ca 2+、K +半径逐渐减小
D.Cl 与Cl 得电子能力相同
35173717答案:D
解析:A 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但含氧酸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错误;B 项,K +、Ca 2+、S 2-、Cl -的核外电
子排布相同,都是,但化学性质不同,如S 2-、Cl -具有还原性,而K +、Ca 2+具有氧化性,错误;C 项,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
知,半径:S 2->Cl ->K +>Ca 2+,错误;D 项,Cl 与Cl 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
35173717子排布:,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
3.[2019·四川诊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 、b 、c 、d 四种主族元素,其中a 和d 同族,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b 2-、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c>b>a
B .a -的还原性弱于c -的还原性
C .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a 是H 。
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即二者均是第三周期元素,b 2-、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 和d 同族,d 的原子序数最大,则d 是K ,b 是S ,c 是Cl 。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c>b>a ,A 正确;氢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元素,则H -的还原性强于Cl -的还原性,B 错误;K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即KH 、K 2S 、KCl ,C 正确;氢元素、硫元素和氯元素的最高价、最低价分别是+1和-1、+6和-2、+7和-1,所以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 正确。
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2 +3 +5、+3、-3 -2
元素化合物的
性质形成常见的
两性氧化物
Z2是常见保护气
W3可用于杀
菌消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X、Y元素的金属性:X<Y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可直接反应生成ZW2
答案:A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以判断,Y是Al,则X为Mg,由Z的价态及Z2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可知,Z为N,由W3可用于杀菌消毒及W的主要化合价可知,W是O。
A项,H2O比NH3稳定,正确;B项,金属性:Mg>Al,错误;C项,Al(OH)3不溶于稀氨水,错误;D项,N2与O2反应生成NO,NO再与O2反应生成NO2,错误。
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第三周期中Z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Q
A.Y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高于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B.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W>Q>Z>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Q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X的氢化物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答案:B
解析:第三周期Z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故Z是Al,则X、Y、W、Q分别是N、O、S、Cl。
氧的非金属性比氮强,H2O的稳定性比NH3强,A项正确;简单离子半径S2->Cl->N3->Al3+,B项错误;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C项正确;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X氢化物形成的化合物为NH4NO3,含离子键和共价键,D项正确。
6.[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模拟]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事实推测
A 12Mg与水反应缓慢,20Ca与水反应较快56Ba(第ⅡA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
材料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C HCl在1 500℃时分解,HI在230 ℃时分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解
D
Si与H2高温下能反应,S与H2加热时能
反应
P与H2在高温下能反应
答案:B
解析: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
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容易,金属性:Ba>Ca>Mg,则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速率:Ba>Ca>Mg,A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的元素单质能作半导体,Pb不能作半导体材料,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HI,则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S>P>Si,所以P与H2在高温下能反应,D 正确。
7.[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
m、n、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t是元素Y 的常见单质,m是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气体,p可作漂白剂、供氧剂。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X>Y>Z>W
B.p、s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X、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D.常温下,0.01 mol·L-1q溶液的pH为2
答案:B
解析:m是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气态化合物,m为NO2,p可作漂白剂、供氧剂,发生反应n+p―→t+s,t是Y元素的常见单质,结合p的性质,可知t为O2,Y为O元素;r+t(O2)―→m(NO2),r为NO;m(NO2)+n―→q+r(NO),n为H2O,q为HNO3,p与H2O反应生成O2,p为Na2O2,s为NaOH;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W、X、Y、Z依次为H、N、O、Na元素。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X>Y>Z>W,A正确;p为Na2O2,Na2O2中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s为NaOH,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B错误;X的简单氢化物为NH3,Y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常温下,H2O为液态,NH3为气态,故沸点:H2O>NH3,C正确;q为HNO3,HNO3属于一元强酸,0.01 mol·L-1HNO3溶液中c(H+)=0.01 mol·L-1,pH=2,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8.(14分)[2019·北京石景山区检测]元素周期表中,铍(Be)与铝处于对角线的位置,它们的性质相似。
试回答:
(1)Be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e 2+、Li +、H +微粒半径的大小:________。
(3)下列有关Be 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e 是一种轻金属,能与冷水反应
b .氧化铍具有高熔点
c .常温时,BeCl 2溶液的pH<7
(4)已知:Al 4C 3+12H 2O===4Al(OH)3+3CH 4↑,写出Be 2C 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铍酸根离子为Be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ⅡA 族
(2)r (Li +)>r (Be 2+)>r (H +)
(3)bc
(4)Be 2C +4OH -===2BeO +CH 4↑
2-2解析:(1)Be 是4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ⅡA 族。
(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Be 2+、Li +、H +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 (Li +)>r (Be 2+)>r (H +)。
(3)Be 是一种轻金属,金属性比镁弱,不能与冷水反应,a 错误;氧化铍的性质与氧化镁相似,具有高熔点,b 正确;BeCl 2为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c 正确。
(4)已知:Al 4C 3+12H 2O =4Al(OH)3+3CH 4↑,则Be 2C 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e 2C +4OH -===2BeO +CH 4↑。
2-29.(14分)[2019·河南南阳一中实验班月考]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同周期中,Z 的金属性最强,Q 的非金属性最强,W 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X 、Y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其中固态时可能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常用作强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由Z 、W 、Q 形成的
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X 、W 、Q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3)Y 和Z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请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 与Q 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电解该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X 、Y 和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6H 12Y 6,已知:9 g 该化合物燃烧放出140 kJ 的热,写出表示该化合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O 2 Cl 2
(2)Na S 2->Cl ->Na + HClO 4>H 2SO 4>H 2CO 3(3)―→Na +[]2-Na + · ·O ·· ··· ·O ·· ··· ·
(4)离子 2Cl --2e -===Cl 2↑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5)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 800 kJ·mol -1
解析: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出题图可知,X 、Y 位于第二周期,W 位于第三周期,W 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W 是S 元素;在同周期中,Z 的金属性最强,Q 的非金属性最强,Z 是Na 元素、Q 是Cl 元素;根据X 、Y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X 、Y 分别是C 、O 元素。
(1)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其中固态时可能属于原子晶体的是C 元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常用作强氧化剂的是O 2、Cl 2。
(2)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故由Z 、W 、Q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 2->Cl ->Na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X 、W 、Q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 4>H 2SO 4>H 2CO 3。
(3)Y 和Z 形成的一种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用电子式表示的Na 2O 2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是―→Na +[]2-Na +。
· ·O ·· ··
· ·O ·· ··· ·
(4)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Na 与Cl 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电解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阳极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 2↑,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NaOH =NaCl + NaClO +H 2O 。
(5)由X 、Y 和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6H 12Y 6是葡萄糖(C 6H 12O 6),9 g 该化合物燃烧放出140 kJ 的热,则1 mol C 6H 12O 6燃烧放热2 800 kJ ,表示C 6H 12O 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 800 kJ·mol -1。
10.(15分)[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模拟]V 、W 、X 、Y 、Z 是由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W 、X 、Z 均由2种元素组成,X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Z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Y 、W 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28;V 由一种金属元素A 和两种非金属元素B 与C 组成,其化学式为A(BC 3)3。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写出物质W 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V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少量的X 通入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以生成Y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气体X 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5)以Z 为燃料,活性炭为电极,在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 2CO 3)环境下制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高温耐火材料或冶炼金属铝
(2)Al(CH 3)3+NaOH +H 2O===NaAlO 2+3CH 4↑
(3)CO 2+2AlO +3H 2O===2Al(OH)3↓+CO
-22-3(4)O===C===O
(5)CH 4+4CO -8e -===5CO 2+2H 2O 2-
3解析:X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应为CO 2;Z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应为CH 4;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28,则分别为H 、C 、O 、Al ,Y 、W 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
液反应,应为两性化合物,W 由2种元素组成,为白色固体,则W 为Al 2O 3,Y 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为Al(OH)3,V 应为Al(CH 3)3。
(1)物质W 为氧化铝,可用作高温耐火材料或冶炼金属铝。
(2)V[Al(CH 3)3]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H 3)3+NaOH +H 2O===NaAlO 2+3CH 4↑。
(3)将少量的X(CO 2)通入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以生成Y[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CO 2+2AlO +3H 2O===2Al(OH)3↓+CO 。
-22-3(4)气体X(CO 2)的结构式为O===C===O 。
(5)Z(CH 4)在负极上失去电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池的负极反应
式为CH 4+4CO -8e -===5CO 2+2H 2O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