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重难点考点:碰撞类模型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七“碰撞类”模型问题
【专题解读】1.本专题主要研究碰撞过程的特点和满足的物理规律,并对碰撞模型进行拓展分析。

2.学好本专题,可以使同学们掌握根据物理情景或解题方法的相同或相似性,进行归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规律和方法有: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模型一“物体与物体”正碰模型
1.弹性碰撞
碰撞结束后,形变全部消失,动能没有损失,不仅动量守恒,而且初、末动能相等。

(1)m1v1+m2v2=m1v1′+m2v2′
1
2m1v 2
1

1
2m2v
2
2

1
2m1v1′
2+
1
2m2v2′
2
v1′=(m1-m2)v1+2m2v2
m1+m2
v2′=(m2-m1)v2+2m1v1
m1+m2
(2)v2=0时,v1′=m1-m2
m1+m2
v1
v2′=
2m1
m1+m2
v1
讨论:①若m1=m2,则v1′=0,v2′=v1(速度交换);
②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
③若m1≫m2,则v1′≈v1,v2′≈2v1;
④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
⑤若m1≪m2,则v1′≈-v1,v2′≈0。

2.非弹性碰撞
碰撞结束后,动能有部分损失。

m1v1+m2v2=m1v1′+m2v2′
1
2m1v 2
1

1
2m2v
2
2

1
2m1v1′
2+
1
2m2v2′
2+ΔE k

3.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结束后,两物体合二为一,以同一速度运动,动能损失最大。

m1v1+m2v2=(m1+m2)v
1
2m1v 2
1

1
2m2v
2
2

1
2(m1+m2)v
2+ΔE k
损max
4.碰撞遵守的原则
(1)动量守恒。

(2)机械能不增加,即碰撞结束后总动能不增加,表达式为E k1+E k2≥E k1′+E k2′或
p21
2m1+
p22
2m2≥
p1′2
2m1+
p2′2
2m2。

(3)速度要合理
①碰前若同向运动,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且v
前≥v
后。

②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肯定有一个改变或速度均为零。

【例1】(多选)(2020·全国卷Ⅱ,21)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

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 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

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

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答案BC
解析 选运动员退行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 ,物块的质量为m ,物块被推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0,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后的退行速度大小为v 1。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时有0=M v 1-m v 0,物块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以等大的速率反弹;第二次推出物块时有M v 1+m v 0=-m v 0+M v 2,依此类推,M v 2+m v 0=-m v 0+M v 3,…,M v 7+m v 0=-m v 0+M v 8,又运动员的退行速度v 8>v 0,v 7<v 0,解得13m <M <15m ,即52 kg <M <60 kg ,故B 、C 项正确,A 、D 项错误。

【变式1】 (2020·北京市房山区上学期期末)如图1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块,已知A 物块的质量m A =2 kg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 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体B 的质量分别为( )
图1
A.2 m/s ,5 kg
B.2 m/s ,3 kg
C.3.5 m/s ,2.86 kg
D.3.5 m/s ,0.86 kg
答案 B
解析 由图像可知,碰前A 的速度为v 1=204 m/s =5 m/s ,碰后A 、B 的共同速度
为v 2=28-208-4
m/s =2 m/s ,A 、B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1=(m A +m B )v 2,解得m B =3 kg ,故选项B 正确。

【变式2】 (2020·吉林市第二次调研)两球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 A =1 kg ,m B =2 kg ,v A =6 m/s ,v B =2 m/s 。

当A 追上B 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 、B 速度的可能值是( )
A.v A′=3 m/s,v B′=4 m/s
B.v A′=5 m/s,v B′=2.5 m/s
C.v A′=2 m/s,v B′=4 m/s
D.v A′=-4 m/s,v B′=7 m/s
答案 C
解析碰前系统总动量为p=m A v A+m B v B=(1×6+2×2) kg·m/s=10 kg·m/s,碰
前总动能为E k=1
2m A v 2
A +
1
2m B v
2
B
=(
1
2×1×6
2+12×2×22) J=22 J,如果v A′=3 m/s,
v B′=4 m/s,则碰后总动量为p′=(1×3+2×4) kg·m/s=11 kg·m/s,动量不守恒,A错误;碰撞后,A、B两球同向运动,A球在B球的后面,A球的速度大于B球
的速度,不可能,B错误;如果v A′=2 m/s,v B′=4 m/s,则碰后总动量为p′=(1×2+2×4) kg·m/s=10 kg·m/s,系统动量守恒,碰后总动能为E k′=(1
2×1×2
2+12×2×42)J=18 J,系统动能减小,满足碰撞的条件,C正确;如果v A′=-4 m/s,v B′=7 m/s,则碰后总动量为p′=[1×(-4)+2×7] kg·m/s=10 kg·m/s,系统动量
守恒,碰后总动能为E k′=(1
2×1×4
2+12×2×72)J=57 J,系统动能增加,不可能,D错误。

模型二“滑块—弹簧”碰撞模型
模型图示
模型特点(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形变会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系统的总动
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
系统机械能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
统动能通常最小(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
(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完全弹性碰撞拓
展模型,相当于碰撞结束时)
【例2】(2020·山东日照市3月模拟)A、B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轻弹簧相连接,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m<M)。

若使A球获得瞬时速度v(如图2甲),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1;若使B球获得瞬时速度v(如图乙),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2,则L1与L2的大小关系为()
图2
A.L1>L2
B.L1<L2
C.L1=L2
D.不能确定
答案 C
解析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球的速度相同,对题图甲取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m+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1
2-12(m+M)v′2
2m v
联立解得弹簧压缩到最短时E p=mM v2
2(m+M)
同理:对题图乙取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有E p=mM v2
2(m+M)
故弹性势能相等,则有L1=L2,故A、B、D错误,C正确。

【变式3】(2020·江西省教学质量监测)如图3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物体用
轻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B 物体靠在墙壁上。

现用力推动物体A 压缩弹簧至P 点后再释放物体A ,当弹簧的长度最大时,弹性势能为E p1。

现将物体A 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3倍,仍使物体A 压缩弹簧至P 点后释放,当弹簧的长度最大时,弹性势能为E p2。

则E p1∶E p2等于( )
图3
A.1
B.2
C.3
D.4
答案 B
解析 设压缩到P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开始时,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
m ,则有E p =12m v 20,m v 0=2m v ,E p1=E p -12×2m v 2=12
E p ,把A 的质量换成3m ,E p =12×3m v 0′2,3m v 0′=4m v ′,E p2=E p -12×4m v ′2=14E p ,所以有E p1∶E p2=2,选项B 正确。

模型三 “滑块—斜面”碰撞模型
模型图示
模型特点 (1)最高点:m 与M 具有共同水平速度v 共,m 不会从此处或提前偏
离轨道。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 v 0=(M +m )v 共;系统机械能守
恒,12m v 20=12(M +m )v 2共+mgh ,其中h 为滑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不
一定等于圆弧轨道的高度(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
(2)最低点:m 与M 分离点。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 v 0=m v 1+M v 2;
系统机械能守恒,12m v 20=12m v 21+12M v 22(完全弹性碰撞拓展模型)
【例3】 (2020·甘肃天水市调研)如图4所示,在水平面上依次放置小物块A 、C
以及曲面劈B ,其中A 与C 的质量相等均为m ,曲面劈B 的质量M =3m ,曲面劈B 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曲面劈B 足够高,各接触面均光滑。

现让小物块C 以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与A 发生碰撞,碰撞后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滑上曲面劈B 。

求:
图4
(1)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碰后物块A 与C 在曲面劈B 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答案 (1)14m v 20 (2)3v 2040g
解析 (1)小物块C 与物块A 发生碰撞粘在一起,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0=2m v ,解得v =12v 0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E 损=12m v 20-12×2m v 2,
解得E 损=14m v 20。

(2)当小物块A 、C 上升到最大高度时,A 、B 、C 系统的速度相等。

根据动量守恒
定律m v 0=(m +m +3m )v 1,解得v 1=15v 0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12×2m (12v 0)2=12×5m ×(15v 0)2+2mgh ,解得h =3v 2040g 。

【变式4】 (2020·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2月模拟)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质量M =3 kg 带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形槽的小车,质量为m =2 kg 的小球以速度v 0=5 m/s 沿水平槽口滑上圆弧形槽,槽口距地面的高度h =0.8 m ,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求:
图5
(1)小球从槽口开始运动到最高点(未离开小车)的过程中,小球对小车做的功W ;
(2)小球落地瞬间,小车与小球间的水平间距L 。

答案 (1)6 J (2)2 m
解析 (1)小球上升至最高点时,两物体水平速度相等,小车和小球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m v 0=(m +M )v ①
对小车由动能定理得W =12M v 2 ②
联立①②解得W =6 J 。

(2)小球回到槽口时,小球和小车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v 0=m v 1+M v 2③
小球和小车由功能关系得12m v 20=12m v 21+12M v 22④
联立③④可解得v 1=-1 m/s ⑤
v 2=4 m/s ⑥
小球离开小车后,向右做平抛运动,小车向左做匀速运动
h =12gt 2⑦
L =(v 2-v 1)t ⑧
联立⑤⑥⑦⑧可得L =2 m 。

模型四 “滑块—木板”碰撞模型
模型图示
模型特点(1)若子弹未射穿木块或滑块未从木板上滑下,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木块或木板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子弹为射入木块的深度)取得极值(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
(2)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
(3)根据能量守恒,系统损失的动能ΔE k=
M
m+M
E k0,可以看出,子弹(或滑块)的质量越小,木块(或木板)的质量越大,动能损失越多(4)该类问题既可以从动量、能量角度求解,相当于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也可以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借助图示求解
【例4】(2020·山东济南市5月高考模拟)如图6所示,厚度均匀的长木板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距左端L处放有小物块B。

某时刻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向右运动,已知A、B均可视为质点,A、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B、C三者的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图6
(1)A刚滑上木板时,A、B的加速度大小;
(2)要使A、B不发生碰撞,A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3)若已知A的初速度为v0,且A、B之间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后A、B均沿同一直线运动。

要保证A、B均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木板的最小长度是多少。

答案(1)μg μg
2(2)v1≤3μgL(3)
v20
3μg
解析(1)对A有:μmg=ma A,得a A=μg
对BC有:μmg=2ma B,解得a B=μg
2。

(2)若A、B刚好不发生碰撞,则三者正好达到共同速度,A相对于C滑行距离为L,由动量守恒有m v1=3m v共
且有μmgL≥1
2m v 2
1-
1
2×3m v
2共,解得v1≤3μgL。

(3)由于弹性碰撞,A、B碰后交换速度,等同于A与C相对静止一起向前加速,B继续减速,刚好不滑下木板时,三者达到共同速度,由动量守恒有m v0=3m v共′
且有μmgL总=1
2m v 2

1
2×3m v共
′2
联立解得L总=v20
3μg。

【变式5】(2020·四川攀枝花市第二次统考)如图7所示,质量m1=2 kg、长度l =5 m的木板,以速度v1=5 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

某时刻一质量m2=1 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2=5 m/s从木板的右端滑上木板,最终刚好不能滑离木板。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图7
(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木块做加速运动过程的时间。

答案(1)2
3(2)0.25 s
解析(1)设木块到达木板左端时与木板的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

对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m1+m2)v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Q=1
2m1v 2
1

1
2m2v
2
2

1
2(m1+m2)v
2
且Q=μm2gl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相关数据可得μ=2
3。

(2)设木块在木板上加速的时间为t,对木块由动量定理有μm2gt=m2v-0,代入相关数据可得t=0.25 s。

另解:设木块在木板上加速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则μm2g=m2a,v=at,代入相关数据可得t=0.25 s。

课时限时练
(限时:40分钟)
1.(2020·江西九江市第二次模拟)如图1所示,小球a、b(均可视为质点)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

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

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
为θ=60°。

忽略空气阻力。

则两球a、b的质量之比m a
m b为()
图1
A.
2
2 B.2-1
C.1-
2
2 D.2+1
答案 B
解析b球下摆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 b gL=1
2m b v
2
-0,球a、b碰撞过程动量
守恒,设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b v0=(m a+m b)v,两球向左摆动过
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
2(m a+m b)v 2=(m a+m b)gL(1-cos θ),解得m a m
b
=2-1,
故A、C、D错误,B正确。

2.(2020·广东广州市下学期一模)如图2,水平放置的圆环形窄槽固定在桌面上,槽内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a、b,球b静止在槽中位置P。

球a以一定初速度沿槽运动,在位置P与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球a反弹,并在位置Q与球b再次碰撞。

已知∠POQ=90°,忽略摩擦,且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则a、b两球质量之比为()
图2
A.3∶1
B.1∶3
C.5∶3
D.3∶5
答案 D
解析由动量守恒可知,碰后两球的速度方向相反,且在相同时间内,b球运动的弧长为a球运动的弧长为3倍,则有v b=-3v a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v=m b v b+m a v a
由能量守恒有1
2m a v
2=12m b v2b+12m a v2a
联立解得m a
m b =3
5
,故A、B、C错误,D正确。

3.(多选)(2020·河南省顶尖名校4月联考)如图3甲所示,长2 m的木板Q静止在某水平面上,t=0时刻,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P以水平向右的某初速度从Q的左端向右滑行。

P、Q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b分别是0~1 s内P、Q的速度—时间图线,1~2 s内P、Q共同的速度—时间图线。

已知P、Q的质量均是1 kg,g取10 m/s2。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3
A.P、Q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B.在0~2 s内,摩擦力对Q的冲量是2 N·s
C.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P相对Q静止的位置在Q木板的右端
解析根据图乙可知,1 s后二者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不受摩擦力作用,在0~2 s内,木板Q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没有摩擦力,P、Q 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动量守恒,故A正确;从图像可知,0~2 s内对Q,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2 s内无摩擦力,根据动量定理,摩擦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所以I=M v-0=1 N·s,故B错
误;P从速度为2 m/s减为1 m/s所需的时间为1 s,则a=Δv
Δt =
1-2
1m/s
2=-1 m/s2,
又a=-μmg
m
=-μg,所以μ=0.1,故C正确;在t=1 s时,P、Q相对静止,一
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 s内,P的位移x1=2+1
2×1 m=1.5 m,Q的位移x2
=0+1
2m=0.5 m,则Δx=x1-x2=1 m<2 m,知P与Q相对静止时刚好在木板
的中间,并不在木板的右端,故D错误。

4.(多选)(2020·山东威海市下学期模拟)如图4所示,质量均为1.0 kg的木板A和
半径为0.2 m的1
4光滑圆弧槽B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接触但不粘连,B左
端与A相切。

现有一质量为2.0 kg的小滑块C以5 m/s的水平初速度从左端滑上A,C离开A时,A的速度大小为1.0 m/s。

已知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木板A的长度为0.85 m
B.滑块C能够离开B且离开B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C.整个过程中A、B、C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B的最大速度为5 m/s
解析 由于在光滑水平面上,小滑块C 与木板A 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滑块在光滑圆弧槽B 滑行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所以整个过程
A 、
B 、
C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项C 正确;滑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过程中,设向右为正方向,对系统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m C v C =m C v C ′+(m A +
m B )v AB ,12m C v 2C =12m C v C ′2+12
(m A +m B )v 2AB +μm C gL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 C ′=4 m/s ,L =0.8 m ,选项A 错误;滑块在光滑圆弧槽B 上滑行的过程中,假设两者能达到速度相同,此时滑块滑上圆弧槽的最大高度。

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
得m C v C ′+m B v AB =(m C +m B )v 共,12m C v C ′2+12m B v 2AB =12
(m C +m B )v 2共+m C gh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h =0.15 m<0.2 m ,假设成立。

即滑块C 不会离开B ,选项B 错误;之后滑块会下滑,圆弧槽速度继续增大。

当滑块滑到最低点时,圆弧槽获得最大速度,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m C +m B )v 共=m C v C ″+m B v B max ,12
m C v C ″2+12m B v 2B max =12
(m C +m B )v 2共+m C gh ,解得v B max =5 m/s ,选项D 正确。

5.两物块A 、B 用轻弹簧相连,质量均为2 kg ,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 、B 两物块都以v =6 m/s 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为4 kg 的物块C 静止在前方,如图5所示。

已知B 与C 碰撞后会粘在一起运动。

在以后的运动中:
图5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 的速度为多大?
(2)系统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 (1)3 m/s (2)12 J
解析 (1)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m B )v =(m A +m B +m C )v A ,解得v A =3 m/s 。

(2)B 、C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m B v =(m B +m C )v C
故v C =2 m/s
碰后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故
E p =12m A v 2+12(m B +m C )v 2C -12
(m A +m B +m C )v 2A =12 J 。

6.如图6所示,半径均为R 、质量均为M 、内表面光滑的两个完全相同的14圆槽A
和B 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图中a 、c 分别为A 、B 槽的最高点,b 、b ′分别为
A 、
B 槽的最低点,A 槽的左端紧靠着竖直墙壁。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C 从圆槽A 顶端的a 点无初速度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图6
(1)小球C 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及A 槽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小球C 在B 槽内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3)B 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答案 (1)2gR 3mg +Mg (2)MR M +m
(3)2m M +m
2gR 解析 (1)小球C 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有mgR =12m v 20
解得小球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2gR
在最低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N -mg =m v 20R
解得F N =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C 对A 的压力F N ′=F N =3mg ,A 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A 的支持力F =F N ′+Mg =3mg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 对地面的压力F ′=F =3mg +Mg 。

(2)B 、C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小球C 在B 槽内运
动至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处时,两者共速,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m v0=(M+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
2m v 2
0=
1
2(M+m)v
2+mgh
解得h=MR
M+m。

(3)当小球回到B槽的底端b′点时,B的速度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0=m v1+M 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1
2m v 2
0=
1
2m v
2
1

1
2M v
2
2
解得v2=2m
M+m
2gR。

7. (2020·广东潮州市第二次模拟)如图7所示,一光滑的1
4圆弧固定在小车的左侧,
圆弧半径R=0.8 m,小车的右侧固定连有轻弹簧的挡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自由端恰在C点,总质量为M=3 kg,小车置于光滑的地面,左侧靠墙,一物块从圆弧顶端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最后物块停在车上的B 点。

已知物块的质量m=1 kg,物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因数为μ=0.1,BC长度为L =2 m,g取10 m/s2。

求在运动过程中
图7
(1)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答案(1)1 m(2)3 J
解析(1)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1
2m v
2
B
,解得v B=4 m/s
从开始到静止于B点系统动量和能量守恒有m v B=(M+m)v
1
2m v 2
B =
1
2(M+m)v
2+2μmg(L+x)
解得x=1 m。

(2)由B点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系统动量守恒,取v B方向为正方向,有m v B=(M +m)v′
此时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可得
1
2m v 2
B =
1
2(M+m)v′
2+E p+μmg(L+x)
由以上两式可得E p=3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