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相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像
第五章投影及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八下前情回忆)※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
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间隔:若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随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间隔相等。
这个间隔称为平行线之间的间隔。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及断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及断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断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依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及断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断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相识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把02
=++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m x 的形式>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步骤:①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②将二次项系数化成1;
③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④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⑤把方程转化成0)(2=+m x 的形式;
⑥两边开方求其根。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②公式法 (留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系数的关系
※根及系数的关系:当b 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当b 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 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假如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a
c x x a b x x =⋅-
=+212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系数的关系的作用: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
(2)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 1、x 2的对称式的值,特殊留意以下公式:
①2122122212)(x x x x x x -+=+ ② ③212212214)()(x x x x x x -+=- ④21221214)(||x x x x x x -+=- ⑤||22)(|)||(|2121221221x x x x x x x x +-+=+ ⑥)(3)(21213213231x x x x x x x x +-+=+ ⑦其他能用21x x +或21x x 表达的代数式。
(3)已知方程的两根x 1、x 2,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0)(2122
1=++-x x x x x x
(4)已知两数x 1、x 2的和及积,求此两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一元二次方程0)(21221=++-x x x x x x
的根
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①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状况只要设问题为x ;但也有时也须依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②找寻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依据其列出方程)。
※处理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解答检验求解方程抽象分析问题→→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相识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相关学问点链接:
频数及频率
频数:在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频数,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及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概率的意义和大小:概率就是表示每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一个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必
定事务发生的概率为1;不行能事务发生的概率为0;不确定事务发生的概率在0及1之间。
【学问点1】频率及概率的含义
在试验中,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及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即
把刻画事务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务A发生的概率。
【学问点2】通过试验运用稳定的频率来估计某一时间的概率
在进展试验的时候,当试验的次数很大时,某个事务发生的频率稳定在相应的概率旁边。
我们可以通过屡次试验,用一个事务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务发生的频率。
【学问点3】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重难点)
第四章图形的相像
1成比例线段
一. 线段的比
※1. 假如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 ,或写成.
※2. 四条线段a、b、c、d中,假如a及b的比等于c及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 留意点:
①a:b=k,说明a是b的k倍;
②由于线段 a 、b 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 是正数;
③比及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样;
④除了a=b 之外,a:b ≠b:a, b a 及a
b 互为倒数; ⑤比例的根本性质:若, 则ad=bc; 若ad=bc, 则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
如图2, l 1 // l 2 // l 3,则.
二. 黄金分割 ※1. 如图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假如,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及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1:618.02
15:≈-=
AB AC ※2.黄金分割点是最美丽、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3相像多边形
¤1. 一般地,形态一样的图形称为相像图形.
※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像多边形.相像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像比. ※1. 在相像多边形中,最为简洁的就是相像三角形.
※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像三角形.相像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像比.
※3. 全等三角形是相像三角的特例,这时相像比等于1. 留意:证两个相像三角形,及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
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 相像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及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像比.
※5. 相像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像比.
※6. 相像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
※相像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像比;面积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
4探究三角形相像的条件
※1. 相像三角形的断定方法:
根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
截得的三角形及原三角形相像.
_ 图1 _ B
_ C _ A _ 图2 _ F _ E _ D _ C _ B _ A _ l _
3_ l _ 2_ l _ 1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2, l1 // l2 // l3,则.
※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及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及原三角形相像. 5相像三角形的断定定理的证明
6利用相像三角形测高
7相像三角形的性质
8图形的位似
第五章投影及视图
A)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虚实:在画图时,看的见局部的轮廓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局部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B)投影
•物体在光线的照耀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在同一时刻,物体高度及影子长度成比例.
•物体的三视图事实上就是该物体在某一平行光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平行光线)下的平行投影.
•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动身的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
为中心投影
• 皮影和手影都是在灯光照耀下形成的影子.它们是中心投影。
C )视点、视线、盲区的定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 眼睛所在的位置称为视点,
. 由视点发出的光线称为视线,
.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学问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实在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0k ≠),
②1
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0k ≠)及(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局部,当k=0时,,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学问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学问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及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它的图像及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恒久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准确;
③连线时,必需依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及坐标轴相交。
学问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探讨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值的增减状况,如下表:
留意:描绘函数值的增减状况时,必需指出“在每个象限内……”否则,笼统地说,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就会及事实不符的冲突。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是有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符号确定的,反过来,由反比例函数图
像(双曲线)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也可以推断出k 的符号。
如在第一、第三象限,则可知0k >。
☆反比例函数(0k ≠)中比例系数k 的肯定值k 的几何意义。
如图所示,过双曲线上任一点P (x ,y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E 、F 分别为垂足, 则OEPF S PE PF y x xy 矩形=⋅=⋅==k
☆ 反比例函数(0k ≠)中,k 越大,双曲线越远离坐标原点;k 越小,双曲线越靠近坐标原点。
☆ 双曲线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双曲线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y=x 和直线y=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