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原则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原则的思考
关于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原则的思考
摘要: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

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

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的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来访者中心疗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
随着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深入,许多中小学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纲要》还指出,根据各地实际可以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心理辅导课由于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且以预防和发展为目标,因此这一途径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推崇。

但是,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形式、原则等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尤其是对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原则的争议由来已久,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认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价值中立的原则,因为它是区别心育与德育课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一些非专职的辅导教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干预的过程,心理辅导课不能游离于整个教育之外,心理辅导课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

到底心理辅导课应该不应该遵守价值中立的原则,又应该怎样遵守这个原则,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价值中立原则的来源及意义。

价值中立的原则来源于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咨询方法,罗杰斯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

如果个体的某些经验与其自我结构出现不和谐,即个体对自己经验的知觉出现歪曲或否认,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者阻碍,那么,就会表现出心理病态或适应困难。

罗杰斯认为只要给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给来访者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自己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并最终成为完善功能的人。

由于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建被人们认为是一次心理疗法的革命――从技术性的治疗转到注重人际关系。

在咨询实践中,罗杰斯强调对来访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持中立,不给予直接回答,也不给予任何规劝,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决策。

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而咨询师处于被动境地,只作为跟随者。

这就是价值中立的含义,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

笔者认为,之所以来访者中心疗法坚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是因为价值中立有以下意义:
1、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非常注重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因为良好关系是来访者变化和成长的原动力,是最重要的干预因素,也是咨询能够延续下去的一个重要条件。

假如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价值观上产生冲突的话,来访者就会认为咨询师无法接纳他,因此不可能完全袒露心扉,甚至会中途中止咨询。

2、坚持价值中立原则,可以消除来访者的依赖心理。

由于心理咨询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看法还存在种种误区。

来访者往往把咨询师看作一个权威的形象,希望咨询师能够指点迷津,希望咨询师能够拯救自己。

如果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过多的进行价值干预的话,就容易强化来访者的这种认识。

此时来访者就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咨询师身上,容易造成对咨询师过分依赖,从而忽略自身的潜力,影响咨询效果。

3、坚持价值中立原则,可以提高来访者的自信能力,增强心理咨询的实效。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达到助人自助,助人是途径,学会自助是结果。

假如咨询师做不到价值中立,过多地进行判断或者指导,就会使来访者有一种我不如人的感觉,影响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咨询效果。

咨询师如果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来访者,而是启发来访者去主动思考,帮助其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咨询的效果无疑就会是比较好的。

二、心理辅导课不能完全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无条件地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但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区别,心理辅导课中不能也不应该完全的价值中立。

原因如下:
1、心理咨询是面对个体,而心理辅导课面对的是群体。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一般面对的单个的来访者。

因此,无论来访者的观念如何消极与悲观,都不会影响其它人。

但是,心理辅导课就不同了,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如果一个学生说出的观点或者观念比较消极或者悲观的话,而教师又不作任何价值干预,会使其他同学误以为教师默认了他的价值观,从而会对其他同学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为毕竟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他们很容易受到其它价值观的诱导。

2、心理咨询以矫治为目标,而心理辅导课的目标是预防和发展。

心理咨询以矫治为目标,它所面对的对象是存在某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个体,因此,来访者身上肯定会存在着消极的观点或观念,或者存在着价值观的冲突。

心理咨询师价值中立的目的并不是任由他的价值观发展,而是首先接纳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此时,咨询师的价值中立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辅导课面对是全体的学生,目标是预防和发展。

因此,在心理辅导课中预防学生出现不良的价值倾向,发展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此时,教师有责任运用灵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保持价值中立,任由学生随意发表见解而不加以评价和引导,那么预防和发展的目标如何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