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实践育人的内涵
一、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实践育人如何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众多观点中,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第一位的。

如果没有解决好什么是实践育人的问题,就不可能很好的解决“怎么开展实践育人”的问题。

所谓实践育人,是指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通过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互相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学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以开展与学生专业发展和成才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为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型育人方式
(一)实践育人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基本要求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即人的亲身体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认识论上处于优先地位。

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多遵循实践的观点,像伟大领袖毛泽东将其发展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实践育人对个人的成长主要起到了启发、培养、教育、警世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我党的教育方针一直以来就主张三个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三个结合,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

(二)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表现为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和高学历,更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上,更要体现在个性的充分张扬和与社会的和谐交融。

要实现这些目标,实践教育比理论教育的作用更大,更为直接。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查得·莱特教授曾讲过,他经过多年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生在课堂外的大多数事件或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课内所学知识”.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也指出,“大学教育的效果不仅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有关,而且与他们参加的课外活动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除了靠读书或听课来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参加有关社会实践来获得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极大的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价值,要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

我国各地大量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很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才能检验、巩固、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面对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三)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与当代教育碰撞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变革,学校也不再把分数作为学生的唯一
评价标准,随着高中毕业,学生进入大学,就会有很多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一个不及
早了解社会的学生,是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

我们所说的实践育人是一个统一的教
育体系结构,不仅包括更加重视实践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包括为贯彻实施这种理
念而形成的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形式的总和。

它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
论与当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统一体系的感召下,传统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
学的二元对立关系被打破,传统看法将实践育人和学校教育看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实践育人被誉为是与学校的知识学习、理论教育相对立的一种培养人的方式,从而将
知识学习和实践育人作为两个单独的问题来看待。

搞好实践育人不仅要设计理论教学
外的的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教育的实践性。

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主
教育。

二、正确认识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践育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

首先,传统观念把实践育人
等同于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传统观念认为理论教学,教师占主体
地位,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中进行理论教学,所谓的实践育人也只是在教室做做
实验,并没有真正理解实践育人的内涵。

其次,认为实践育人与理论教育是对立的。

其实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对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统一于一个完整
的育人过程中。

所以,完整的育人活动离不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尤其是在
学校教育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转承关系。

但实践育人与知识教育相比却有其自身的独
特内涵。

(一)实践育人注重育人行为的实践性
要对人进行思想教育只通过知识教育很难实现,因为单纯的知识教育并不能代替
人的情感体验。

实践育人所要传授的知识与推理过程获得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明显
不同。

在某些情况下,知识教育可以指导并促进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

但在有些情况
下则不然,如经济学博士未必就是经济学家,音乐理论家也未必就是歌唱家。

唱歌好
的人很多也不是音乐理论家,但是我们也不能随便否定实践知识,我们只有让它在事
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更多的导向,才能在经验、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对这些实践知识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

而同学们只有在实践中去体验、规划,才能进行感悟和反思。

然而知识教育与实践教
育并不是没有一点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知行转化就必须要具备行动的意念、毅力和能力,以上这些都
需要在实践中去锻炼。

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道德既是人的一种
心理素养,又是一种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本质。

”[10] 所以,实践育人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教授,从而增强受教者的认
识、感知能力。

(二)实践育人拓展的空间是广泛的社会生活,有利于加快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社会化是生物意义的人成长为社会意义的人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
的思想行为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个体的成长渴求。

人的品德开始形成并逐步
发展,人们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

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
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三)实践育人符合自我教育规律,是人的人本性复归,并对素质教育有很大的
帮助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起主导作用,同时要重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使学生自觉养成自尊、自律、自强的良好品格。

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是实践育人的主体。

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实施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在这种教育的碰撞中,使学生们养成自觉、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通过勤工俭学、助教、助研、助管,从事各种各样服务性的工作,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从而增强自食其力的
荣誉感和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