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升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升华
——《桥》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撼的影响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远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含蕴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中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本身也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

有感情朗读课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有声语言”的帮助下,加深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的情感在朗读中得到升华。

下面,就以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的教学,谈谈我是怎样借助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

【教学片断一】
什么特点?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4分钟后汇报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洪的来势凶猛。

野马本来就冲动难以驯服,这里又是受惊的野马,可见山洪那么让人可怕。

师:不错,能抓住句子的特点进行体会。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水在路面上跳舞中,跳得是一支狂舞,让我再次感受到水来势凶猛。

……
师:找得真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描写洪水的句子,想想该怎么去读呢?
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添着人们的腰。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生:我觉得要根据句子的特点,抓住一些动词来读出洪水的凶神恶煞,气势汹汹的感觉。

生:我觉得第五句中的“水”应该读重音,你们看“水”字的后面有个逗号,那是在强调“水”来势凶猛。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想过没有,为什么要用一个逗号将“水”字隔开?
生:用逗号隔开“水”字目的就是告诉我们水势的凶猛。

生:我觉得除了告诉我们水来快与急外,应该还告诉我们当时情况非常危急。

师:真是会动脑的孩子,能从这个逗号中体会当时的情况。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体会洪水来势汹汹。

【教学反思一】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着思维和情感的活动。

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如何去朗读这些语句时,目的就是让学生去认识语言、品味语言。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除了根据句子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外,还能根据句子标点的应用来谈怎么去朗读语句。

正是因为有了交流,他们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想象当时的情况,去感受当时的水势凶猛,并在交流中达到思维的共性、情感的共鸣,然后通过朗读这“有声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样的朗读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同时,也为下文感受人物的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片断二】
出示学法指导二:再读课文,面对可怕的洪水,村民的表现怎么样?老汉又是怎么做的呢?划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上批注,从中你觉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主学习7分钟后汇报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我感觉老汉在村民们心中的份量,说话很有分量,像一座山,感觉出老汉的沉着、镇定。

师:真是一个会动脑的孩子,能抓住“一座山”来体会老汉此时的内心。

生“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老汉为什么在村民们心中分量重,是因为他很公正,面对这样的险情,老汉没有徇私情,“揪”出自己的儿子,将儿子的安危置之度外,而把村民们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师: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老支书呀!把生的希望都给了别人。

生:“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老汉那份伟大的父爱。

更感觉出他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他想到自己的儿子,更想到村民,所以才会揪出儿子,在水爬上胸膛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想到了让儿子活,这是多么的伟大呀,他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

师:这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父亲,可是洪水却无情地吞噬了父子俩的性命,那我们该怎样去读这些语句呢?
出示重点语句: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生:我觉得应抓住句子的特点(像比喻句)及老汉的一些动作词来读。

生:还应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来读
(学生感情朗读后,教师引导:面对如此伟大的老支书,如果你是一位被救的村民,去参加老汉的追悼会,你想对老汉说什么呢?)
生:老汉,是您用您的生命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可贵的“生命之桥”,您是我们的大家的恩人,谢谢!如果没有您搭建的生命之桥,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谢谢您!
生:老汉,您真伟大啊!您沉着镇定地指挥我们逃脱洪灾。

是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您表现出来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您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我们永远记住您!
……
师: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肺腑的话语,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老汉的话语,把此时你们的感受融入朗读之中,再次感受老支书的那份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二】每篇课文都有它的情感路线,就如我们教师在备每一篇课文时,都会在教学目标中写上情感价值这点。

而它的体现就在文中,而文中的情感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才具有共鸣性。

同时,这种情感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老师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首先是让学生抓住文本中语句的特点及重点词语来引导学生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只是停留在对老汉的认知上的朗读,心里只有对老汉的感激敬佩之情。

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去写、去说,当学生的情感再次被牵动时,老师再次让学生带着此时的感受去朗读语句,再次感受老支书的崇高品质,这时学生的情感被牵动了,他们的朗读是带着感情的,是发自内心需求的朗读,这也是朗读的最高境界。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造。

朗读也是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朗读感情的培养是
朗读训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次不同层面的朗读,让学生由浅入深,读到了学生内心世界中去,因为这时的朗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相互碰撞的结晶,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有声胜无声”的境界,而学生的感情就在这样的朗读中得到升华。

其实,朗读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采取有效的方法把握朗读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促进他们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