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五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专题五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
阅读
考题展示
一、(2011·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文化时间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马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

”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

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惟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

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

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

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

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

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般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

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
...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时间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

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

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二、(2012·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

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

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

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

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

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

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

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

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

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

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

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许多专家指出,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

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1.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

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于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3.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
..联觉现象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考向分析
2011、2012年高考江西卷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依然采用了客观题的考查形式,题目数量也依然是3个,选材同样延续了以社科文为主的传统,2012年所考三道题目的命题方向与2011年基本保持一致,命题体现了提高“根据题干要求,采集有效信息,判断选项与原文是否一致”的能力的特点。

所谓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就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有关文章,内容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科。

做好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据“原文”分析归纳。

现代文阅读要以“原文”为本,离开了“原文”只能是无中生有,或者是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或者揠苗助长式的一厢情愿。

对于那些涉及原文词语含义的试题,据“原文”分析归纳,就能够准确而快捷地得出答案。

2.据“题干”单刀直入。

题干能给我们思考问题提供明确的方向或思考的范围,既然如此抓住了题干就能快速达到答案的目的地,这也应该是无可争执的事实。

3.根据“选项”化解矛盾。

有些现代文阅读题,题干中的选项就是矛盾着的,现在的社科类散文的选项都是四个选项。

利用选项的矛盾直接做题不仅减少了阅读的量,而且能够准确找到答案。

【经典试题】
(2012·江西十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红楼梦》和中华文化
周汝昌
《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野史”绝无如此宏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

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

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

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诗才”,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意。

其实这是看错了。

试看:
一、“无才可去补苍天”——石头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
三、“都知爱慕此生才”——凤姐
四、“试才题对额”——宝玉
五、“才选凤藻宫”——元春
六、“才华阜比仙”——妙玉
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

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

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德”。

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

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

原来,“才”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

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谓“三才”的理念。

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天地之心”,独占“性灵”之位。

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

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

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

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所谓“天人合一”,实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

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通灵”——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通这中华哲思的“艺术解说”。

“才”,从汉字造字学来讲,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

而“华”即生命的升华,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才华”。

而才华者,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文宗——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zhǐ)皆能。

此在古时,势所定才,“贵”“贱”分途,男女异致,而“才”的本质(体性)却是“其致一也”。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才”,其故在此。

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大旨谈情”。

那“微善”的善,又当何解呢?
“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品德与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

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鉴定”人的超标准尺度。

简单地“区分”:才属情,善属性。

孟子主性善。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

《四书·大学》开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过,堪称特例。

贾宝玉公然宣称:除“明明德”外无书!
从这一点来看,曹雪芹所称于那些“闺女”(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才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才”“善”两端。

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0期)热点题型一
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下面对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诗才、理家才等。

B.“才”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C.“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的统称,它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

D.“才”指的就是与“天之才”“地之才”相对并列的“人之才”。

它融“天之才”“地之才”之精华为一身而具“性灵”特点,其常表现为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思路分析: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锁定有效区间,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

如果
考查的词语是一个概念,一定要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对含有比喻、举例等的选项要特别注意。

答案解析:C。

A项,“智慧聪明、情思才干”是“才”的表现。

B项,是对“才”的评说,无内涵。

C项,依据文意及“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一句可知此处的“才”仅指“人之才”。

热点题型二
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曹雪芹宏广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杰出的才情灵慧融汇聚合,促成了他的伟大“文化小说”《红楼梦》的诞生。

B.《红楼梦》中的“才”包含广博,但因书中写的多为“文才”“诗才”,所以人们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诗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C.《红楼梦》中女娲所炼“无才补天”的“通灵”之石,就是后来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这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艺术表现。

D.在《红楼梦》中,“才”与“情”紧密相联,有“才”必有“情”,如林黛玉集才与情于一身,而“善”则属“品性”,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内容,如贾宝玉对晴雯、袭人。

思路分析:理清文章脉络,筛选信息要全面;要准确把握文句意思,紧紧围绕文章主旨分析选项是否合理得推断。

答案解析:B。

文中说只有宝玉的“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

热点题型三
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深厚宏广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灵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之前未产生伟大的“文化小说”;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这两个素质,就必定能创作出类似《红楼梦》的伟大“文化小说”。

B.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谙中华文化之精髓“才”与“善”,而且在其作品《红楼梦》中,非常鲜明地以此为主题,从而使读者很容易看出小说“才”与“善”这一贯串全篇的主题思想。

C.小说《红楼梦》表面只写“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实际全书深蕴丰厚广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称其“文化小说”,名实相符。

D.除《红楼梦》外,中国古典小说再无第二部“文化小说”,原因就是那些小说既无多少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更没有扣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写。

思路分析: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人文知识推断。

答案解析:C。

A项,两大条件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伟大作品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

B 项,“非常鲜明”“很容易看出”“主题思想”不恰当。

D项,即使写出了这两点也未必成为“文化小说”。

无必然关系。

技法解密 1.认真审读题干,锁定答题有效区间。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主要功能是介绍知识,传递信息,命制题目时都是依据文章相关字句表述出来的,答案就在文中。

只不过,有些题目局限于对某一句话或某一段文字的理解分析,有的是涉及几段或全篇文章信息的认知、提炼、概括、归纳。

解答试题时,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中与题干相关、相符合的句子,认真研究,细致甄别,仔细解读。

2.细心比照选项,慧眼识破“陷阱”。

构成试题的每一个选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只不过,这些选项是从原文句子改编而来,表述形式与原文不尽相同。

同一个意思命题者采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命题时设置了答题“陷阱”,或将原文句子增删词语,或变换句式,从而达到干扰考生判断的目的。

考生应该清楚地了解这些误项设置“陷阱”的方式,答题时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要掉入“陷阱”,误入“圈套”。

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细心比较,明辨异同,识破“陷阱”。

答题的基本思路:
确定答题有效区间——比照选项表述——判断选项正误
(2012·江西南昌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美学和文化视野中的“丑”(节选)
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

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

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美感、悲感、喜感。

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

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

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就随之产生出来。

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

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为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

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英国美学家夏夫兹伯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是丑。

”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

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

”即从主体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丑感。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

”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

这三个方面虽然是从美学上得出的,但这里以文化的角度观之,由此,可得出丑的两个特点:其一,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偏离;其二,丑的偏离是无奈的结果。

丑的中文字源是胼指——手的畸形。

恶与丑在远古字义相通。

《说文》“亚部”说:“亚(恶),丑也,象人局背之形”,即身体畸形。

丑后来为醜,由酉与鬼组成。

酉是秋收冬藏之象,鬼是生命消逝之变。

在与生命的理想和自然的理想的比较中,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

在原始图腾观念里,那些模仿反刍动物把门牙拔掉的部落,那些把鸟的羽毛插入自己的嘴唇、耳朵、鼻中的部落,是主动的变形,因此不是丑,而是与图腾相联的怪。

而手之畸形、身体畸形,都是无奈的结果,因而是丑。

丑不仅在美学中被建构,而且在文化中被建构,从而在与正常、美、丑相关联而获得自己定义的同时,又与美一道,与文化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相关联。

当真假善恶以形象方式呈现出来时,会被进行美学感受和审美判断。

形象的真假善恶也会影响到是美感还是丑感的美学感受,文化要借助于美感与丑感去实现自己认为的真与善,去批判自己认为的假与恶,从而美丑的运作具有了文化的功利性,又从而如何把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联与区别,变成了一个甚有争议的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看,因为有丑,文化产生了对丑进行“矫正”和“救助”的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美容行业、健身行业、礼仪训练、道德规训、艺术欣赏、心理治疗……这些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内蕴着非常复杂的内容。

而文化自身的形象美感同时也关联着公序良俗,我们应力求从正面让丑转化为正常或美,从负面防止丑流向可悲、可恶。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丑”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丑是一种低于正常的畸形现象。

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不断被构建,又不断被消逝。

B.丑是文化世界的感性现象,是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判断的不完善的感性形象。

C.丑代表了艺术创作的不成功,那些没有实现创作者意图的文化物品和艺术作品就是丑。

D.丑是对于正常的偏离,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

答卷扫描 A
名师点评
学生没选D项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细心比照选项。

原文当中是“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偏离”。

修订答案 D
A.美与丑都是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离开文化视野,就无所谓“美”与“丑”。

B.美与丑的确立是基于正常而出现的,高于正常就是美,低于正常就是丑。

C.在自然生命中,主动的变形不是丑,而是怪,而身体的先天残缺畸形才是丑。

D.美与丑在文化中被不断建构,从而与文化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相互关联。

答卷扫描 D
名师点评学生做错这道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无中生有”错误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