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页,共104页。
[提醒] 几种实验用具的作用 ①锡纸:遮蔽光线;②云母片:生长素无法透过,阻 挡生长素的运输;③盖玻片:作用同云母片;④琼脂块: 允许水分和生长素的通过,也可储存生长素。
第十五页,共104页。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1)横向运输: 是由单向刺激(如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引起的,发生 在胚芽鞘、芽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 如在单侧光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单侧光 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 1 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第十六页,共104页。
(2)纵向运输: ①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的筛 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②极性运输: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幼根等幼嫩组织中, 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 输。如图 2 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区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 响。生长素的运输在缺氧条件下会受到影响,同时,顶芽产生 的生长素能逆浓度梯度向下运输并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说明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
(3)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
(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
现的
(× )
(5)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
素作用的两重性
(× )
(6)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
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 )
第三十三页,共104页。
左弯曲生长
D.图 d 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
方向弯曲生长
第二十一页,共104页。
解析
[方法规律]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第二十三页,共104页。
考向二 生长素产生和运输情况的分析与实验验证 3.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 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 置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 上端同侧放置不含 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 不含 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 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 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 B.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的 IAA 含量不同 C.胚芽鞘 b′侧细胞能运输 IAA 而 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 d′从 a′中获得的 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
第二十页,共104页。
2.如图所示,a、b、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
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
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 向光弯曲生长,c 背光弯曲生长
B.a 直立生长,b、c 向光弯曲生长
C.图 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若 A、B 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
是 B 中幼苗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大于单侧光;若 A 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 中幼苗向上弯曲
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若 A 中幼
苗水平生长,B 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
布的影响与重力相同。
况分别是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解析
第二十六页,共104页。
[归纳拓展] 与生长素运输相关的三个拓展实验
(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实
验
操 作
Contents
录
考点三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考点四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课堂练真题——明高考(ɡāo kǎo)规律 课下练模拟(mónǐ)——试自身能力
第三页,共104页。
生长素的发现 考点(kǎo diǎn重)一难理解类(f—āx教ià学n重)点(zhòngdiǎn)·师生共
(× )
(5)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就等同于主动运输
(× )
(6)生长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 )
第六页,共104页。
2.据实验图示完善相关内容 (1)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图示中, 达尔文所做的实验是 丙 ,证明了胚 芽鞘在单侧光 照射下,尖端产生的某 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 背__光__面比 向光 面生长快。 (2)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 下部的是实验 甲 。
2.填充有关对“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曲线”的理解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 应 不同 ;而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生理效应 不同 。 (2)图中 A、B、C 三点所对应的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芽、 茎生长的 最适浓度 ,根、芽、茎三者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 程度大小关系是 根>芽>茎 。 (3)图中 AA′、BB′、CC′反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 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大逐渐 减弱 。
第三十页,共104页。
生长素的生理 考点(kǎo diǎn)重二难理(s解h类ē—ng教l学ǐ)重作点用(zhòngdiǎn)·师生
第三十一页,共104页。
[思维导图·成一统]
第三十二页,共104页。
[基础速练·固根基]
1.判断下列有关说法的正误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
(2)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第三十六页,共104页。
[师说考点·解疑难]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解读
(1)图 1 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 两重性:
①a 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 段(不含 a 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 作用逐渐增强。 ③c 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第九页,共104页。
4.分析下图中箭头所示的生长素运输方式 横向运输: ①③⑥ ,极性运输: ②④⑤。(填图中序号)
第十页,共104页。
[师说考点·解疑难]
1.植物的向光性 (1)原因分析:
(2)归纳总结① ②外 内因 因: :单 生侧 长光 素照 分射 布不均匀
第十一页,共104页。
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 (1)原因分析:
第三十七页,共104页。
④c~e 段(不含 e 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 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 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 a 点相同,既不促进生 长,也不抑制生长。此值为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 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均为抑制 生长的“高浓度”。
第二(dìèr)单元
植物的激素(jī sù)调 节
第一页,共104页。
考纲要求 (yāoqiú)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B 2.其他植物激素A 3.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B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c
第二页,共104页。
考点(kǎo diǎn)一 生长素的发现
目
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三十四页,共104页。
3.填充有关对“同一器官不同浓度下的作用曲线”的理解 (1)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的幼苗 的关系,其出现向光性时,且测得其向光 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 度范围应为 大于 m 小于 M 。 (2)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的茎的 关系,在植物水平放置,且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测得其茎 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 为 小于 m 。
①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2)归纳总结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根、茎对生长
素的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第十二页,共104页。
3.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
类别
图解(tújiě)条件
相关(xiāngguān)结果
(lèibié)
遮盖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暗箱类
插入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生长
实验现象:装置 a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 b 和 c 中胚芽鞘 弯向光源生长
第二十八页,共104页。
(2)验证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A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组中去 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第二十九页,共104页。
(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 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⑥e~f 段(不含 e 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 制作用增强。
⑦b、d 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第三十八页,共104页。
(2)图 2 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 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 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不 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第二十四页,共104页。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琼脂块上,琼
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
一侧开口,并有单侧光照射(如图 1 所示)。经过以下三种方
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甲、乙琼脂块放在 3 个被
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 2 所示)。胚芽鞘的生长状
第三十五页,共104页。
(3)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的根的关系,在植物水平放 置,且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近地侧浓度范围应为 大于 i 。 (4)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的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 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 m,则侧芽的浓度范围为 大于 i 。在顶 端优势现象中,顶芽和侧芽的浓度大小与下图中点①②③④⑤ 的对应关系为: A-①、B-⑤、C-④、D-③、E-② 。
第四页,共104页。
[思维导图·成一统]
第五页,共104页。
[基础速练·固根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温特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
学下端
(×)
(2)燕麦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均是胚芽鞘
尖端
(√)
(3)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 )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上端运到下端
第十三页,共104页。
①向右侧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类别 (lèibié)
移植类
旋转类
横置类
图解(tújiě)条件
相关(xiāngguān)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侧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 a=b+c,b>c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③向小孔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
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 ①:a=b c=d,都促进水平 生长 ②:a<b c<d,a、c、d促进 生长,b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 也不同(如生长素的浓度为 10-6 mol/L 时,对根、芽、茎的作用 分别是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
第七页,共104页。
(3)能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 下部 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是实验 乙 。 (4)能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是实 验 丁 ,该实验是由 温特 完成的,他将该化学物质命名为 __生__长__素__。
第八页,共104页。
3.填写胚芽鞘系列实验的相关结论 (1)胚芽鞘感光部位—— 尖端 。 (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 尖端下面一段 。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胚芽鞘尖端 。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 不需要 。 (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 。 (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第十七页,共104页。
研透考情•备高考
第十八页,共104页。
考向一 植物生长情况的判断
1.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
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光照)
()
A.②⑤⑦ C.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⑤⑧ D.②⑤⑧
第十九页,共104页。
解析:①中由于胚芽鞘匀速转动,a、b 中生长素浓度相等,胚芽 鞘不弯曲;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③中尖端被遮挡,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不弯曲;④中云 母片插入尖端,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胚芽鞘不弯曲;⑤中背光 侧(左侧)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⑥中虽然明 胶片不阻挡生长素运输,但没有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弯曲;⑦ 中只有植株转动,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不弯曲;⑧ 中植株和箱体一起转动,胚芽鞘弯向小孔处生长。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