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拣儿童多处行
【设计理念】
语文教材中往往有一些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而这些句子(所谓的警句)都是课文的精华、重点。

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警句,进行框架设计并且抓住它展开教学活动,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揣摩、讨论,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写法的精妙。

5、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儿童的朝气与活力,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中的美。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联系具体内容去感悟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的美。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通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进行快速记忆。

3、理清课文脉落,初识课文情感。

一、谈春,析诗,设悬念
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并出示春天的画面。

2、同学们,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唱蝶舞的春天已经来了,可春天要去哪儿找呢?(师生谈春交流)
3、古时,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你想读一读吗?
(指名读,猜诗意。

交流: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指点“解”是明白、知道的意思。

)4、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在62岁寻春时却把这句诗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又要怎么理解呢?(再次析句,设疑)
二、板书课题,读中审题
回来后冰心奶奶还写下了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出示课题)
1、读题质疑:看着、读着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的脚步,“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能找到答案。

三、初读,解字,析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读书情况。

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要求读通,读顺,读准字音)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词。

着重强调:
(1)正确书写。

颐和园的颐:左边不是“巨”,有7笔,要求书空。

(2)读准带点的字。

魔术匣(xiá)子。

(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

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

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四、围绕“行”字理思路
1、分组合作再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玉澜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朗读)
板书:园门口知春亭玉谰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完成作业1、2题。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析词解句,感知联想。

3、能自主探究、研读冰心笔下的儿童与花朵所蕴藏着的勃勃生机。

一、目标导入
1、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

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

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学生答后,板书: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2、这三处地方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板书:儿童花儿
3、揭标。

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两方面的内容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第一部分——儿童。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儿童多”,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画下来。

2、想象着读读,想想该怎样读?学生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读:假如你是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的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样?读读。


3、交流、指导(随机出示)
颐和园门口的孩子
……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A、生谈自己的感受。

B、请你读读这部分内容,这段文字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成千盈百的孩子”是说孩子很多,谁能读出孩子的多,指名读、齐读。

(2)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为什么不用别的比喻,而非要用魔术匣子”?(人源源不断,一群接着一群飞涌出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像变魔术一样真是不可思议呀。

)男生读,齐读。

(3)“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孩子们)颐和园门口的孩子既多又可爱你能读读看吗,让人感觉你特别喜欢这些孩子。

女生读、齐读。

C、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知春亭畔的孩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A、孩子怎么样?多到什么程度?
B、理解:“座无隙地”,知春亭畔偌大一块地方,居然连个喝茶的地方都没有,这该是个怎样的情景啊?谈理解,指导读词。

C、在知春亭畔的孩子身上,除了多,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读句子。

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A、理解:“太阳的香气息”:他们尽情的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的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

他们的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在他们身上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B、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

学生自由交流。

C、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看了这些孩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D、齐读整个自然段。

E、引读。

看着这帮年龄和你们相仿的孩子,在阳光下酣畅淋漓地活动,你羡慕他们吗?你想说些什么?
1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去玉澜堂的孩子
……只和一群一群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A、老师与学生演示,理解“撞个满怀”。

B、自读句子你还体会到了什么?体悟孩子充满着活力。

小结: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

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

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配乐朗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花儿。

1、过渡:冰心奶奶一路就随着这群可爱的小天使走进了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出示“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自由读,思考这里的海棠树与其他地方的有什么不同?(密密层层、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指导学生读好。

3、想象读。

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4、质疑想像。

“这喷花的飞泉”:开满树枝的繁花你感觉像什么?为什么要把它比作“喷花的飞泉呢”?开得满满的,就像喷泉一样都要往外喷了,你感受到了什么?(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5、小结:是啊,经过了一冬天的积聚,今天它要将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你看它开得多旺啊!难怪冰心奶奶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出示:“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师引读。

6、仿写练习。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蕴藏着蓬勃的春光,充满着一种烂漫的色彩,一种绽放的力量,你能模仿她的写法也来写写其它的景物是如何来展现春光的。

(仿写练习并集体交流)
7、再读课文,探求中心。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受的基础上提问“现在你知道了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儿童多处春花灿烂
三、小结
以儿童和花有何相似之处来质疑,延伸致第三课时。

四、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的比喻句,联想句,体会联想。

2、进行仿写的修改。

3、完成作业本第3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体味儿童与花的共同之处,感情课文中心。

2、能把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并理解句子含义。

3、适当地进行课外延伸,分设新的环境,培养运用、形成能力。

一、复习引入。

1、冰心奶奶在颐和园寻春着重写了哪两个方面?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2延续上节课的问题:儿童和花有何相似之处?
二、探究儿童和花儿的关系。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看看能不能找出冰心奶奶是怎样把花儿和儿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3、指导朗读。

谁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

(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4、引读最后一段。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进行句式变换。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三、回顾全文。

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

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四、点题结束:
同学们,当再有人问我们,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大声告诉他,当你春游的时候,齐读第9小节。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写读后感。

六、迁移、运用(课后作业)
课后可布置作业,有重点、有计划、恰到好处地创设新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形成能力。

1、请读过冰心其他作品的同学联系本文谈谈感受。

2、简介冰心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小桔灯》、《寄小读者》等。

3、仿写:春天美好景色的片段。

(赞美春天的无限生机)
【板书设计】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玉澜堂
儿童多处春花灿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