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安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姓名:邱杰
班级: 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班
学号:1212060034
目录
摘要
人口和劳动力
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人口素质
资源条件条件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非自然资源
农业经济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
交通区位条件
发展政策
结束语
【摘要】广安市作为四川省直辖市,是成渝经济圈建设重点区域,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涵盖地区。

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区位条件十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同比其他城市仍有差距,为了加快广安市的经济发展,对于其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很有必要。

影响区域发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从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交通条件和发展政策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字】广安市区域发展条件
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呈扇形分布于川中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是三峡库区发展的接力带,有“川东门户"之谓。

广安市在册户籍总人口470万,全境常住人口3205476人,占全省比重3。

99%,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

广安属于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边过渡地带,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其中中西部为丘陵区,东部为平行峡谷低山区,海拔高度从185米到1700多米,以华蓥山主峰高登山1704米为最高.两大主要河流渠江自北而南纵贯市域中部,嘉陵江自北而南纵贯市域西部。

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就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现状而言,广安市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成为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口和劳动条件
区市县常住人口
(人)
出生人口
(人)
死亡人口
(人)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
率(‰)
合计3205476 28388 27204 8.86 8.49 0。

37
广安区858159 6358 7174 7.41 8.36 -0。

95
岳池县778639 7691 7111 9.88 9.13 0。

75
武胜县585624 4922 5066 8。

40 8.65 —0.25
邻水县704695 6837 5612 9.70 7.96 1。

74
华蓥市278359 2580 2241 9.27 8.05 1.22
(数据来源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人口结构
1.1、年龄结构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93504人,占21.63%;15—64岁人口为2109284人,占65。

8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2688人,占12.5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

1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6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

58个百分点。

1.2、性别结构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03068人,占50。

01 %;女性人口为1602408人,占49。

99%。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37下降为100.04。

2、人口素质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9260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为29548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09227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961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064人上升为288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4996人上升为921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6860人上升为3407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8270人下降为40437人。

二、资源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
1。

1、土地资源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2010年广安土地总面积为633921.8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08897.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

73%;园地面积为17418.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林地面积为133578。

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

07%;草地面积8899.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6989.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57%;交通运输用地9402.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333。

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

47%;其他土地60401。

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

53%。

耕地包括有水田152253。

74公顷、水浇地296。

74公顷、旱地156347。

78公顷;园地包括有果园12133。

43公顷、茶园84.20公顷、其他园地5200。

72公顷;林地包括有有林地107724.96公顷、灌林地11857。

03公顷、其他林地13996。

68公顷;草地包括有人工牧草地25.39公顷,其他草地8874。

0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包括有城市用地2204.87公顷、建制镇用地6595.86公顷、村庄55257。

59公顷、采矿用地1324。

78公顷、风景名胜及其特殊用地1606。

6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包括有铁路用地345.76公顷、公路用地3298。

99公顷、农村道路用地5756.76公顷、港口码头用地0。

17公顷、管道运输用地0。

6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包括有河流水面13823.55公顷、湖泊水面196。

01公顷、水库水面用地4941.73公顷、坑塘水面5077。

45公顷、内陆滩涂1894.10公顷、沟渠2204.59公
顷、水工建筑用地196.11公顷;其他土地包括有设施农用地679.21公顷、田坎54748。

00公顷、裸地4974.69公顷。

1.2、水资源
广安拥有溪河333条,江河径流总量43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4亿立方米,年降水量20亿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能蕴藏量60万千瓦,尤以嘉陵江为最。

拥有东西关、桐子壕、富流滩、四九滩、凉滩等水电站.
1.3、矿产资源
广安已探明发现的矿藏有煤、天然气、矿泉水、沙金、岩盐、石膏、石灰石、白云石、硅石、冰洲石、含钾岩石、菱铁矿、锐钛矿、铝土矿、硫铁矿、磷矿、油页岩、玄武岩、辉绿岩、石英砂、耐火粘土、锂、铍、锗、铬、硼等30余种。

其中原煤蕴藏量7亿吨,是华蓥山煤田的富集区;天然气蕴藏量1000亿立方米,为四川尚未开发的特大气田之一;岩盐层厚160~200米,蕴藏量约1000亿吨;石灰石分布800余平方公里,层厚20~200米。

1。

4、生物资源
广安丘陵、平坝地区垦植程度较高,经果林、薪炭林、防护林点缀其间。

唯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植被良好,植物种类繁多,形成若干植物群落。

有以马尾松、杉木、柏木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有以丝栗、香樟、楠木、桉树、橘柚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有以桦木、杨树、麻栎、枹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有以马尾松、杉木和桦木、丝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有分布长达数十公里的白夹竹林;有以山茶、杜鹃花、柃木、山苍子为主的山地灌丛;有以白茅、巴茅为主的山地草丛.珍贵植物有桫椤、三尖杉、红豆杉、银杏、润楠、连座蕨。

野生动物因“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而大为减少,但仍有4000余种。

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红隼、鸢、雕鹄、小灵猫、水獭;有省重点保护动物豹、大灵猫、赤狐、红腹凤头鹃、鹰鹃。

山地有大鲵、蝴蝶、松鼠、紫蟹、“玻璃鱼"等观赏动物。

2、非自然资源
2。

1、农业经济资源
(2014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65。

3亿元,同比(2013)增长4.2%。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3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85.7万吨,比上年减少0。

8万吨,下降0.5%.其中,水稻产量100。

4万吨,下降1。

7%;玉米产量29。

3万吨,下降0。

4%;小麦产量14。

4万吨,下降0。

8%。

油料种植面积6.4万公顷,产量为13。

4万吨,增长2。

3%.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为6。

7万公顷,产量241。

0万吨,增长2。

4%。

全年肉类总产量35。

8万吨,增长2.1%;禽蛋产量6.8万吨,增长1.3%;牛奶产量2843吨,增长0。

7%;蚕茧产量3260吨,增长0.8%.全年生猪出栏425。

8万头,增长2。

0%;牛出栏4.7万头,增长4。

2%;羊出栏35。

7万只,增长3。

4%;家禽出栏2887.5万只,增长2.0%;兔出栏506。

8万只,增长3.3%。

全市水产品产量为6。

1万吨。

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9万公顷、封山育林0.1万公顷、森林抚育0.5万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0.7万公顷.全市森林总面积为2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8.9%。

实施现代农业和产村相融“111”工程,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3个87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5227个;新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47个,成功推出“邓小平故里华蓥山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

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5座,启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6个,渠系配套防渗220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30公顷。

解决2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2。

2、文化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共有人文、自然景观和产业旅游资源3大类、21亚类、40个品种、100多处景点。

拥有国家A级景区51个,其中1个5A级,5个4A级.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邓小平故居市及相关遗迹,宝箴塞、褒先寺、肖溪古镇等遗址文化积淀丰厚,嘉陵江、金城山、御临河小山峡等景色亦是游客探古访幽、观光休闲的好去处.广安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这里还孕育了“红岩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成为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四川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2014年,广安成功举办“5。

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

广安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市1个、示范乡镇13个、示范村25个、农家乐400余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广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广安市域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邓小平故居、北山小学遗址、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遗址、安丙家族墓地、宝箴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褒先寺、邓绍昌墓、兴国寺、广安文庙、广安白塔、五星桥、《新华日报》纸厂旧址、岳池文庙、岳池王字楼、岳池白塔、燕子岩摩崖石刻、沿口观音寺、灵宝山石刻及古桥、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历史文化街区5处。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现有8 项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的文化遗产,分别为岳池灯戏、手掌木偶、岳池高亭、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华蓥婚嫁歌、广安云童舞、武胜剪纸、华蓥山宝鼎香会;以及宗教文化、川东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

三、交通区位条件
今年以来,广安市科学估价交通发展对区域分工、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及城镇体系的影响,积极构建公、轨、水、空四位一体,快捷高效的川东综合交通枢纽,以此推动“点”、“轴”、“片”有机结合的“通道经济”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广安地处川渝结合部,是全国“五纵七横”交通干线上的重要节点,是四川南下东进的重要出川通道。

如何抓住全省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交通的纽带作用,彻底改变交通对全市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业及新农村建设保障能力不足的现状,特别要尽快改变与重庆对接不配套的现实,做好“通道经济"文章,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识和自觉行动,尤其是广安被规划为3个省际交界的次级枢纽城市和省内12个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后,市委市政府认真审视交通发展现状,找准差距,科学谋划,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轴为目标,着力构建交通、工农业、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联动发展的“大通道"经济格局.
四、发展政策
(数据来源于2010年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为“川东门户”,曾经却一度被“忽略”,经年来随着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影响,重新被“捡起”.南广高铁通车,汉巴渝高铁的规划,新机场的落成,“三大发展战略”在广安的生动实践,广安将会引进更多的投资项目.比如深圳鑫通建材投资2亿元的双壁波纹管生产线项目落户前锋区。

从考察、洽谈到签约,仅花了3小时,刷新广安项目签约速度。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拥有国家级经开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川渝合作示范区三个“金字招牌"的广安市前锋区甫一成立,便成了客商投资的“宠儿”,目前已引进投资上亿元项目24个。

一江之隔的新广安区同样分享着分区的“红利”,2014年1-9月,共引进项目60个,到位资金76.2亿元。

“原广安区一分为二,实现了‘1+1〉2’的第一次裂变!”,前锋区将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广安区将以农业和经营城市为主导,两个区各有侧重,分工合作。

广安在引进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上实现重大突破。

在省上组织的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入川“三大投资促进活动”中,广安成功签约引进项目55个,居全省第3位;投资额达617。

4亿元,居全省第5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级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广安市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广安市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广安市要凭借这些优势加快人口和要素资源的集聚,做大做强;尤其是利用好这次政策的优势,引进投资,发展经济,调节产业结构;形成川东经济增长极,联接川渝经济区.“6+3+1>10”在广安迅速形成并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6+3+1’多点战略发展格局有利于发挥条块结合、功能区分的优势,更有利于各点发挥专长,强力支撑,形成‘十箭齐发’、竞相跨越的全新发展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