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常见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泽等。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矿物的颜色、硬度、光泽等性质的识别。
2.教学难点:矿物性质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矿物呢?
(2)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对矿物有什么了解?
2.矿物的颜色
(1)展示一些常见矿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引导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讨论颜色与矿物种类的关系。
3.矿物的硬度
(1)讲解矿物硬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2)展示一些硬度不同的矿物,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判断它们的硬度。
(3)引导学生讨论:硬度与矿物用途的关系。
4.矿物的光泽
(1)讲解矿物光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反射光
线的强度和性质。
(2)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光泽的矿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光泽。
(3)引导学生讨论:光泽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5.矿物的其他性质
(1)讲解矿物的其他性质,如密度、导电性、磁性等。
(2)展示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矿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性质与矿物用途的关系。
6.实践活动:认识身边的矿物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常见矿物。
(2)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矿物的颜色、硬度、光泽等性质。
(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讨论矿物的性质与用途。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的矿物,记录它们的颜色、硬度、光泽等性质。
2.查找资料,了解矿物的其他性质,如密度、导电性、磁性等。
五、教学反思
重难点补充:
一、教学重点补充
1.矿物的颜色:通过展示如赤铁矿(红色)、蓝铜矿(蓝色)等具有明显颜色的矿物,让学生直观感受颜色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询问学
生:“你们认为这些矿物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矿物的硬度:使用摩氏硬度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测试不同矿物的硬度。
例如,让学生尝试用铜钥匙刻划方解石和石英,提问:“你们发现哪种矿物更容易被划伤?这说明了什么?”
3.矿物的光泽:通过展示如金刚石(金刚光泽)、石墨(金属光泽)等不同光泽的矿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光泽的差异。
询问:“你们能描述一下这些矿物的光泽吗?它们的光泽与什么有关?”
二、教学难点补充
1.矿物性质的观察与分析:在学生观察矿物硬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硬度高的矿物是否在所有情况下都更硬?有没有例外?我们可以如何验证这一点?”
2.矿物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通过讨论,如:“为什么金刚石可以用来制作钻头?而石墨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让学生理解矿物性质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完善: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矿物有哪些吗?谁能举例说明?
生1:我知道黄金和钻石。
生2:还有大理石和花岗岩。
2.矿物的颜色
师:很好,那你们知道这些矿物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吗?
生1:可能是因为它们里面含有的东西不同。
师:对,颜色是矿物成分的一种外在表现。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矿物的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3.矿物的硬度
师:我们来看一看矿物的硬度。
你们觉得硬度是什么?
生2:硬度就是东西硬不硬。
师:很好,那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这个摩氏硬度计来测试一下这些矿物的硬度,你们觉得哪种矿物会更硬呢?
4.矿物的光泽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矿物的光泽。
你们能描述一下你们见过的最闪亮的矿物吗?
生3:我见过一个很亮的石头,它闪闪发光的。
师:很好,那个就是具有金刚光泽的矿物。
我们来看看这些不同光泽的矿物,你们能感受到它们的不同吗?
5.矿物的其他性质
师:除了颜色、硬度和光泽,矿物还有很多其他的性质。
比如,有些矿物能导电,有些矿物有磁性。
你们能猜猜这些性质有什么用吗?
6.实践活动:认识身边的矿物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践活动,你们分成小组,每组都会有几种矿物,你们要观察它们的颜色、硬度和光泽,并记录下来。
生4:我发现硬度高的矿物不容易被划伤。
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对矿物性质的一次探索。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注意事项:
1.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矿物,联系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矿物样本,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在讲解矿物性质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学生产生困惑。
4.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6.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7.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矿物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在实践活动环节,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实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