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__战略大决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大决战
战略反攻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第18课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西柏坡
北平 徐州
沈阳
西安
南京
武汉
南京
三大战役慨况表
三大 战役 时间
部队和 指挥员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共产党来看: 顺民意、得民心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回顾小结:
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众 用 小淮 车海 推战 出役 来是 的人 陈。民 毅 群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淮海 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张家口
作战部队
东北 华北野战军
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
天津
战果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
国民党 解放 军损失 地区 47万多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 1948.9 战役 ─ 11
淮海 华东解放军 1948.11─ 战役 陈毅,粟裕 1949.1 谭震林
55万多
为解放江南奠基
平津 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华北解放军 聂荣臻
52万多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 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渡江战役示意图
安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西 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歼灭改编敌军52万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 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 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胜利。
北平谈判
国民党: 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 目的 共产党: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 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 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 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 江的目的是什么?
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接受100万日军 武器装备 的装备,取得美 基本上是步枪 国大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大城市,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拥有地区 分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活动与探究
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 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解放军打仗勇敢,士气高涨。 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等懂军事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 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 帝国主义的走狗,丧失民心。 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A. 人心向背 B. 部队士气
C. 将帅素质
D. 政权性质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农民踊跃参军 逆民意、失民心 从国民党来看: 进城部队为了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沈战役
时间
长春
1948年9-11月
作战部队
沈阳
东北野战军 林彪、罗荣桓
战果
锦州
歼敌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作战部队
中原 华东野战军
碾 徐州庄 陈官庄 双堆集
战果
歼敌55万余人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动脑筋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国共关系演变
共产党成立(1921)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国共合作 共同北伐 蒋汪叛变 合作破裂
(1912)
七七事变 再次合作 西安事变 逼蒋抗日 十年内战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战略大决战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大决战
战略反攻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第18课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西柏坡
北平 徐州
沈阳
西安
南京
武汉
南京
三大战役慨况表
三大 战役 时间
部队和 指挥员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共产党来看: 顺民意、得民心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回顾小结:
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众 用 小淮 车海 推战 出役 来是 的人 陈。民 毅 群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淮海 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张家口
作战部队
东北 华北野战军
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
天津
战果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
国民党 解放 军损失 地区 47万多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 1948.9 战役 ─ 11
淮海 华东解放军 1948.11─ 战役 陈毅,粟裕 1949.1 谭震林
55万多
为解放江南奠基
平津 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华北解放军 聂荣臻
52万多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 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渡江战役示意图
安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西 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歼灭改编敌军52万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 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 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胜利。
北平谈判
国民党: 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 目的 共产党: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 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 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 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 江的目的是什么?
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接受100万日军 武器装备 的装备,取得美 基本上是步枪 国大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大城市,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拥有地区 分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活动与探究
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 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解放军打仗勇敢,士气高涨。 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等懂军事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 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 帝国主义的走狗,丧失民心。 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A. 人心向背 B. 部队士气
C. 将帅素质
D. 政权性质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农民踊跃参军 逆民意、失民心 从国民党来看: 进城部队为了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沈战役
时间
长春
1948年9-11月
作战部队
沈阳
东北野战军 林彪、罗荣桓
战果
锦州
歼敌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作战部队
中原 华东野战军
碾 徐州庄 陈官庄 双堆集
战果
歼敌55万余人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动脑筋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国共关系演变
共产党成立(1921)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国共合作 共同北伐 蒋汪叛变 合作破裂
(1912)
七七事变 再次合作 西安事变 逼蒋抗日 十年内战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战略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