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辰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 (6分)(2018·新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
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
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
而作为文学本文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
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
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
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醉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
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
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
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根本原因。
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
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过程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
而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盛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出现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者共同建构的。
曾经作为历史的作品在当下的阐释中成为现在的文本。
由此,民族文学的传承、外国文文学的借鉴不仅是发现、描述、说明,而且是当下文化的增值,现代意义的深化,这样,文学活动将真正引导着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摘编自张政文《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文本意图是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
B . 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此时读者的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
C . 文学阅读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不是对作者的认知。
D . 评者不能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其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就不能全部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使后面的论述更为清晰。
B . 文章把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待文学评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黑格尔理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
C . 文章第二段指出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阅读的复杂性。
D . 文章从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递进关系,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作品中,而不同的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因读者的自由主观性,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B . 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
C . 出现“扬杜抑李”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马克思的理论;出现“贬鲁迅,赞周作人”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黑格尔的理论。
D . 如果在传承民族文学和借鉴外国文学时,在描述、说明之外,能增加当下文化的价值,深化现代意义,就可以引导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
2. (16分)(2016·金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尹焞字彦明,一字德充,世为洛人。
少师事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曰:“噫,尚可以干禄乎哉!”不对而出,告颐曰:“焞不复应进士举矣。
”颐曰:“子有母在。
”焞归告其母,母曰:“吾知汝以善养,不知汝以禄养。
”于是终身不就举。
颐既没,焞聚徒洛中,非吊丧问疾不出户,士大夫宗仰之。
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
次年,金人陷洛,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
绍兴四年,止于涪,辟三畏斋以居,邦人不识其面。
侍读范冲举焞自代,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以疾辞。
范冲奏给五百金为行资,遣漕臣奉诏至涪亲遣。
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颐而后行。
朱震引疾告去,时赵鼎去位,张浚独相,于是召安国,俾以内祠兼侍读,而上章荐焞,谓其所学所养有大过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国门。
复以疾辞,上曰:“焞可谓恬退矣。
”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
资善堂翊善朱震疾亟,荐焞自代。
上指奏牍曰:“震亦荐焞代资善之职,但焞微聩,恐教儿费力尔。
”未几,称疾在告,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
时金人遣张通古、萧哲来议和,焞上疏又移书秦桧言:“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内则进君子而远小人外则赏当功而罚当罪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道德成于安强,勿以小智孑义而图大功,不胜幸甚。
”疏及书皆不报,于是焞固辞新命。
秦桧当国,得求去之疏,遂不复留。
十二年,卒。
当是时,学于程颐之门者固多君子,然求质直弘毅、实体力行若焞者盖鲜。
颐尝以“鲁”许之,且曰:“我死,而不失其正者尹氏子也。
”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七》)
(1)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尚可以干禄乎哉干:求取
B . 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劝:劝勉
C . 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舁:抬着
D . 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除:免除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作文祭颐而后行吾尝跂而望矣
B . 不知汝以禄养虽董之以严刑
C . 颐尝以“鲁”许之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 学于程颐之门者固多君子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洛阳人尹焞年少时师事程颐,他德行高尚、正直刚毅,终身不参加科举考试。
士大夫们都推崇仰慕他。
B . 当时从学于程颐的固然有很多君子,程颐认为尹焞无论学问修养还是实践上均胜人一筹,因此对尹焞寄托了极高的希望。
C . 文中对尹焞母亲形象的刻画,点墨不多,却言简义丰,一句话中就可看出她作为母亲对儿子的鼓励支持。
D . 文章通过对人物正面言行的刻画,他人举荐的侧面烘托,多角度地表现了尹焞的才华,识时事明进退,淡泊名利的个性。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内则进君子而远小人外则赏当功而罚当罪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道德成于安强(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
②然求质直弘毅、实体力行若焞者盖鲜。
3. (12分) (2018高二上·盘锦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①。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②。
【注释】①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
②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
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
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
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
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
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
刘禹锡有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这句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虽然写诗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
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愤怒。
C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D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圣”之称。
(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及表达的感情?
(3)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面对坎坷命运,比较这两组诗句与白居易诗所体现的不同的情感态度?
4. (5分)(2017·桂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
②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________。
(《师说》)
③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传而不习乎?”(《论语·学而》)
三、文本阅读 (共2题;共25分)
5. (12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的救赎
娄玉启
梁老师睁开眼时,日光映亮了窗户。
稍稍料理,吃过早点后,他沏上一杯茶,点开QQ。
一年多了,头像依然是她穿着白大褂的工作照。
QQ网名:秋桂。
他替她写道:“今日,晴,楼下的桂花开了……”写到这,他眼睛湿了。
自从女儿跟了外婆,每当下班回来,便一个人守着一屋子空气。
两年前,一位高龄产妇在她医院里因不可逆的病因不幸走了;之后,医院按照调解协议给予了适当赔偿,可是产妇的男人一直不依不饶。
那天,男人喝了酒便到医院闹。
作为副院长的她上前阻止,男人竟然将她从12楼掀了下去……那桩事故轰动一时。
人走了,他替她打理QQ。
正伤感时,手机响了,一看,是门卫室的。
“梁老师,有一位乡下来的老奶奶给你送了一篮子鸡蛋!”
“乡下老奶奶?她人呢?”
“她已经走了。
”
“好,等会儿我下去。
”
……
电梯上的红字不停地眨着眼,从“12”开始往下掉,一直掉到“1”。
在这个过程中,他想不出那老奶奶是哪位亲戚。
出了电梯,他散散漫漫走到门卫室。
果然,门卫老马的桌子边搁着一胶袋鸡蛋。
他拎起鸡蛋,问:“老马,她没说其他话?”
老马放下报纸,说:“怎么,她不是你家亲戚?”
“我乡下亲戚多,不晓得她是哪一位?”
老马捧起报纸说:“那我就不晓得了,她只说是送给你的!”
……
一晃,又是一个月,他差不多将这事忘了。
一天傍晚,当他走进小区时,老马又叫住他:“梁老师,鸡蛋!”
他一定,折进门卫室。
又是一胶袋鸡蛋,不多不少,30个。
老马呷了一口茶,说:“你家亲戚真好!”
“还是那老奶奶?”
“是啊,怎么,你还不知道她?”
“大概晓得,就不知道她是哪一个?”
“管他呢,回去,吃你的蛋!”
……
当他第五次收到鸡蛋时,已是寒假的第二天。
那天早晨,他依然按照习惯,点开QQ,写到:“今天,雪停了,温暖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这时,他再次接到门卫的电话。
他迅速出门、锁门,刚好,电梯下来了。
出了电梯,他赶到门卫室。
同前四次一样,他又看到桌边的鸡蛋。
“她人呢?”
老马说:“刚走,她包着蓝头巾,手里提着一个竹篮。
”
他顺着老马手指的方向,向斜对面的5路站点快步走去。
站牌下三三两两立着十几个人,他径直向那位“蓝头巾”走去。
“老人家,您好!”
老人转回头。
“噢,梁老师!”
“我怎么老是白吃您的蛋呢?您老是——”
老人支支吾吾道:“哎呀,梁老师,你别说客气话。
”
老人“啊啊”着,说:“我养了几十只鸡,是给那边菜市场的贩子送蛋,只是顺便送点给你……”
他应和着,顺势将两张大钞塞进老人口袋里。
老人却像身上着了火,往后一缩。
“梁老师,这钱我不能收啊!”
“我收这钱,我有罪啊!”
老人将钱往回塞,他挡着,说:“您老这么大年纪,我怎么能白吃呢?”
老人还是将钱塞进他口袋。
他说:“真没办法,那您告诉我,您是不是小丹婆家那边的?”
老人一怔,泪水滚落下来,顺势低下了头,抬手揩了揩,飘出一句:“我是赵牛的妈妈……”
赵牛?
那个将爱人置于死地的酒鬼!
可是,不管有多大的仇恨,这个人早在去年六月化成灰了。
老人的泪管不住,接着说:“我知道王医生是好人呐!他的狗命抵不了她的命啊!”
这时,几个人围了上来。
“梁老师,我是罪人啊!在村里都矮半截,抬不起头啊!”
停了停,又说:“媳妇是肾脏不好,怎么能怪医生呢?都怪我从小没教育好!”
5路车缓缓停住了。
一行人鱼贯而上,老人最后踏上车。
等车门关上时,他才回过神来。
“赵奶奶,鸡蛋的钱——”
可是,车子动了,一会儿汇入车流。
他木木地往回走,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划出“老婆”的手机。
“嘟——嘟——嘟——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他的眼睛湿了,他是多么希望听到那边的声音啊!此时,温暖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也照在复苏的心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梁老师打理QQ开头,并在文中多次出现,体现了梁老师情感变化的过程,使得文章整体结构完整、紧凑,同时表达了梁老师对妻子一往情深。
B . 小说写梁老师听到有人送鸡蛋的事情后,散散漫漫的走出电梯,表现了梁老师的漫不经心,同时与下文迅速出门形成对比,表现了梁老师再次听到有人送鸡蛋的迷惑心理。
C . 文章对赵牛形象的塑造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他酗酒医闹、胡搅蛮缠、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形象。
D . 结尾写梁老师下意识的拨打了妻子的电话一方面表现了梁老师对妻子的怀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梁老师内心的释然及对赵奶奶的感激之情。
(2)作者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奶奶的身份?
(3)结合全文内容,试探究文章标题中“救赎”的丰富意蕴。
6. (13分) (2016高三上·思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编辑型学者周振甫
在六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中,周振甫先后鳊校过《辞通》《二十五史》《明史》《鲁迅全集》《谈艺录》《管锥鳊》等重要文史大著。
在编辑之余,他还撰写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全译》《李商隐选集》《中国修辞学史》等深受学界好评的著作。
其著作数目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1999午出版的《周振甫文集》10卷,仅收了他的部分著作,就已达600万字。
周振甫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望,但他却把主要精力放在默默无闻的编辑工作上。
在编著一体的中国古代,朝廷编修职位相当于学术界的“宰相”,其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
随着近代编著分离,“学者”和“编辑”成为独立的职业身份,“学者”依然是令人仰视的祢谓;而“编辑”则成了“为他人作嫁”“跑龙套”的代名词。
阔振甫在“编辑是什么”以及“编辑要做什么”等编辑学命题上,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他在《古代的编辑学——章学诚<校雠通义>》一文中指出:“汉代刘向的校书,实瞎上就是现在的古籍出版单位的编辑工作。
”在他看来,缡辑只有与学者达成两位一体才能胜任编辑工作。
因此,学术研究工作是编辑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辑工作中包括了为完成编辑任务而进行的著述活动。
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是周振甫的为学为编之道。
1956年,中青社约请臧克家写《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请周振甫为毛泽东诗词作注。
周振甫研读已经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他发现毛泽东误将“把酒酹滔滔”中的“酹”字写成“酎”,把“原驰蜡象”中的“蜡”写成“腊”,后经毛泽东回意,出版时订正。
对于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周振甫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主张对作者要尊重,注意向作者学习,但不能盲从,即便作者是学界权威,也应同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1947年,钱钟书的《谈艺录》交开明书店出版,周振甫校对之余,认为该书没有目录不便查阅,于是为该书编目,经作者同意后列入书中。
1975年,钱钟书写完《管锥编》后,请周振甫看一看,周振甫于是成了《管锥编》的第一个读者。
他为《管锥编》逐一拟定了小标题,并写下了数万字的审读意见。
很多意见为钱钟书欣然采纳。
而对于读者,周振甫将“读者利益第一”作为编辑原则,编辑要时刻记住对读者负责。
他对作者热情扶植,对年轻编辑更是倾力指导。
编辑小黄首次承担标点古籍的任务,做起来颇感茫然。
在试着标点了几卷之后,他将稿子送给周振甫审阅。
周振甫看完后,用密密麻麻的小字写满了几张纸的意见,还特别写明标点工作应注意的要点,使小黄很快适应了标注古籍的工作。
大凡成功的学者,必有其独具的研究方法。
周振甫的学术研究风格,与那些学院派的专家教授大不相同。
他的文章体例,明显地不同于那些专著、论文的所谓“标准格式”,更像是一篇篇、一段段品质极高的“书稿审读意见”。
读者捧读他的书,眼前总会出现一位老编辑,手中举着一部别人的书稿,向读者讲解着。
他的讲述是那样坦诚,、那样明白。
而且,他不是在说自己创建了什么,而是在点评一部作品应该修正什么、添加什么,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完成了自己高超的学术表达。
在“纯学者”的眼中,这样傲是很傻的。
学者之间,彼此的研究是相对独立的,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学术成果不明不白地送给别人。
编辑却不同,将别人的书稿完善、拔高等,都是分内的事情。
为了出版老师钱基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全三册),年事已高的周振甫耗费大量心血对原稿进行了细密的文字加工,对论述欠周密之处多有弥补。
这样的职业约束,甚至改变了周振甫全部的学术风格,他把编辑工作做到了极致,成为独树一帜的编辑型学者。
一位年轻学者谈到周振甫时说,我们最爱读他的著作,好读,资料多,学术出口多,很容易从中引发出更多的论文题目。
现在有些专家的论文,只给出结论,甚至连“引文”之类的路径都不肯说清楚。
1997年8月,周振甫作为“东方之子”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采访。
主持人问:“因为工作的原因,您最终没有成为一个职业的学者,您觉得遗憾吗?”周振甫用浓重的乡音波淡地回答:“中华书局给我编审,就可以了。
”
(摘编自俞晓群、徐俊等人的文章)
相关链接:①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
著名学者,资深编辑家。
他1931年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跟随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学习。
1933年考入上海开明书店,开始了近70年的编辑生涯,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华书局任编审。
(《中国出版年鉴》)②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小叩辄发大鸣,实归不负虚往。
(钱钝书《<管锥编>序》)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与“学者”的身份相比,编辑这一职业常常被人看不起,周振甫以汉代刘向校书为例,说明自古以来编辑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 . 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习期间,周振甫在老师钱基博的指导下,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作为回报,周振甫在晚年耗费大量心血,校订出版了老师的著作。
C . 在出版《谈艺录》和《管锥编》这两部学术巨著的过程中,周振甫与钱钟书之间成就了一段编辑与作者相互尊重、珠联璧合的佳话。
D . 作为杰出的编辑家,周振甫在编辑岗位默默耕耘六十余年,编校了许多重要的文史大著,无论是为人,还
是治学,他都是编辑工作者的楷模。
E . 周振甫不直接回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提问,而是说“中华书局给我编审,就可以了”,这表明他对没有成为一个职业学者还是感到有些遗憾。
(2)
为什么周振甫被称为“编辑型学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
周振甫“小叩辄发大鸣”的精神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6分)
7. (2分)(2020·兴庆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据科学家研究,散煤污染是东北、华北冬季遭遇大面积雾霾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散煤污染已是当务之急,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B . 不管是限行、限购也好,还是收费也罢,都是属于末端治理。
如果不从拥堵的源头抓起,对症用药、标本兼治,终究将事倍功半。
C . 面对群众质疑和专家批评,当地有关部门却振振有词,解释说具有国家统招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才能申请公租房是对特定人才的激励政策。
D . 制作精良,尊重史实和追求艺术高品质的《天涯浴血》,不仅吸引了一批中老年观众,也让很多年轻观众走进了琼崖纵队的那段蹉跎岁月。
8. (2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是否拥有一个安静的夜晚,是很多百姓睡个好觉的前提,然而,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夜间噪音污染严重,安静成了“奢侈品”。
B . 深圳地铁将设立“女性优先”车厢的消息引发热议,提案人称,“女性优先”车厢不是强制专用车厢,而是培养女性优先搭乘地铁的文明。
C .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