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中分班考科学测试卷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高中分班考科学测试卷3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 Mg: 24; O:16; C:12; H:1; N:14; Al:27: Na:23 Cl :35.5 Ag :108 K :39 Zn :65 Fe :56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几个同学爬竿,使他们能够上升的力是( )
A .手的握力
B .重力
C .摩擦力
D .空气的浮力
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盛水容器a 、b 、c ,三个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
假如现有三只完全相同的木球,分别在容器a 、b 、c 中各放一个这样的木球,球仅在重力与浮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设由于容器中放入了木球,使得水对容器a 、b 、c 底部压力的增加值分别为△F a 、△F b 和△F c ,容器a 、b 、c 对桌面压力的增加值分别为△F a ′、△F b ′和△F 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a ﹥△F a ′
B .△F b ﹥△F b ′
C .△F c ﹥△F c ′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3.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其方法是( )。
A .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4.灯L l 标有“8V 16W ”的字样,灯L 2标有“12V 36W ”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 的最大值应是( )
A .8V
B .12V
C .16V
D .20V
5.“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 A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6.—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
A .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B .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C .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木球
7.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如果升高的温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A. 10:1
B. 1:10
C. 2:5
D. 5:2
8.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 3,现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的化学式是 ( )
A .I 2O 4
B .I 3O 5
C .I 4O 7
D .I 4O 9
9.某元素R 的氧化物中R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7:16,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该氧化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1
B .+2
C .+3
D .+4
10.将25克甲物质和5克乙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含10克甲和11克丙,同时还含有一种新物质。
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并用A 、B 、C 、D 表示其化学式,则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是 ( )
A .A+
B →C+D B .A+2B →2C+D
C .2A+B →2C+
D D .2A+B →C+2D
11.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 、Fe 、Cu 、Ag 、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A .Cu 、Ag B .Fe 、Zn C .Pt 、Cu D .Ag 、Au
12.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 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图线x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 .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 .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13.有一包不纯的CaCO 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3克CO 2,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 )
A .K 2CO 3
B .Na 2CO 3
C .MgCO 3
D .KHCO 3 二、填空题(每空3分,本大题共36分)
14. 两个电阻3:2:21=R R 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它们消耗电功率之比=21:P P ▲ ,若将它们
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21:P
P ▲ ,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则串联与并联消耗的总功率之比=并串P P : ▲ 。
15.某灯泡直接连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上时,消耗的电功率为9瓦,现将它通过两根长导线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4瓦,则连接灯泡的两根长导线损失的电功率为 ▲ 。
16.如图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 cm 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 cm 2
,
外部底面积为60 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1.2 kg。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 Pa。
(g取10N/kg)
17.某些盐(Mg3N2、Al2S3)能与水发生相同类型的反应,已知Mg3N2与水的反应如下:
Mg3N2+6H2O=6Mg(OH)2↓+2NH3↑,写出Al2S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两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8.在A、B、C、D 4种物质的溶液中,共含有OH-、SO42-、NO3-、Cl-、Na+、Fe3+、Cu2+、Ag+8种离子,现将这4种物质的稀溶液两两混合,有如下现象:
(1)A+B 蓝色沉淀(2)D+C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3)B+D 红褐色沉淀
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 ▲,
D+C ▲。
19.实验室可用一种叫作过氧化钠的淡黄色粉末跟水反应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
(1)利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组装简易
..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有___ ▲_________。
(2)采用(1)的仪器和方法制取氧气与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较,前者的优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20题:6分,21题:8分,22题:9分,23题:9分,共32分)
20.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
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kg,如图11所示。
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体积约为5×10-3m3的复合材料组成。
求:(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图11
21.某同学从邻居家借来如图所示的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烧水,他发现这个电热器
上没有铭牌,于是他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来测定电加热器的电功率。
他
往暖水瓶中装入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然后把电加热器插到暖水瓶中,再接入220V
的家庭电路中,经过14min,水开始沸腾(当时的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
试求:
⑴2kg水烧开吸收了多少内能?[水的比热容量是4.2×103J/(kg·℃)]。
⑵假设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这个电加热器的电功率是多大?
⑶该同学又采用了一种方法来测定该“热得快”的电功率,他首先关闭了家中其它用电器,
只让这只“热得快”单独正常工作2分钟,发现家里的电能表转了18圈,而电能表铭牌上有“220V 600r/kw · h”字样,请计算该“热得快”的电功率。
⑷比较⑵⑶两小题计算结果,并分析原因。
22.t℃时58. 5克氯化钠溶液与55. 85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后得到沉淀14.35克。
将滤液蒸发掉81. 5克,再冷却到t℃时溶液恰好饱和。
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硝酸钠
(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3)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
2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6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上:
(1)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2)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3分,本大题共36分) 14. 、 、 15. 16. 、
17.
18. 、 19.(1) (2)
三.计算题(20题:6分,21题:8分,22题:9分,23题:9分,共32分) 20.
初中毕业学校 姓 试场号 座位
21.22.
23.(1)(2)
科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C 3.D 4.C 5.A 6.D 7.C 8.D 9.D 10.D 11 .B 12.C 13.C 二、填空题(每空3分,本大题共36分)
14.2:3、3:2、6:25 15.2W 16.4 、2000 17.Al2S3+6H2O=2Al(OH)3+3H2S↑18.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AgNO3=3AgCl↓l+Fe(NO3)3
19.(1)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试管(或锥形瓶)、橡皮塞、导管(2)无需加热
三.计算题(21题:6分,22题:8分,23题:9分,24题9,共32分)
20.(1)800kg/m3 (2)6.125×105Pa
21.(1)672000 (2)800 (3)900 (4)有热量散失
22.(1)8.5 (2)8.5% (3)85g
23.(1)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