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题——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物药物:是指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通过生物技术加工的,用作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包括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动植物细胞组织制备的生化药物。
3、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和检测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4、药典:是国家对药物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监控、供应及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令。
5、基因工程药物:(重组DNA生产药物、重组微生物医药产品)是将某一特定编码的天然基因或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利用有高度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等插入到质粒、病毒等载体中,形成重组的遗传物质,然后把带此遗传物质的载体转移到宿主细胞,使其增生和表达而制备的产物。
10、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和控制菌(致病菌)的检查.
11、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是利用免疫学上的抗体和抗原之间相互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技术的高度灵敏性相结合而形成的超微量分析方法。
12、酶免疫测定法:是指利用抗原—抗体的初级免疫学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物反应的特点,用酶作标记物作标记抗原或抗体,来测定抗原或抗原含量的技术叫酶免疫测定法。
13、抗血清的滴度:将抗血清稀释时能与抗原发生反应的最高稀释度。
它反应抗血清中有效抗体的浓度。
在放射免疫分析中滴度为在受检抗原存在时,结合50%标记抗原时抗血清的稀释度。
15、均相法:抗原抗体反应后,不需分离结合型(B)与游离型(F)的酶标志物的酶免疫测定法。
16、非均相法:抗原抗体反应后,需要分离结合型(B)与游离型(F)的酶标志物的酶免疫测定法。
18、酶免疫竞争法:将待检抗原和酶标抗原与相应固相抗体结合,标本中抗原越多,与固相抗体结合的酶标抗原越少,与底物反应生成的颜色越浅,根据反应颜色定量测定含量。
19、液相酶免疫测定法: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发生反应,然后用一定的方法将免疫结合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20、酶分析法:利用酶作为工具测定样品中特定物质量的方法。
21、终点法:先借助酶反应使被测物质定量的进行转变,在转化完成后,测定底物、产物或辅酶物质(第二底物)的变化量,这种方法叫终点法。
22、反应速度法:是指通过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对被测物质(底物,辅酶或抑制剂)进行定量的方法。
23、酶循环放大法:利用底物的专一性,使微量的底物“增幅放大”以达到定量目的的方法。
26、电泳迁移率: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27、SDS-PAGE:以聚丙烯酰胺为支持物的区带电泳。
28、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7、牛津单位:在标准情况下,能完全抑制50ml肉汤培养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生长的青霉素最低含量为一个牛津单位。
38、稀释单位:抑制一定量的肉汤培养液基中相应标准菌株生长的最低含量的抗生素即为一个效价单位。
41、比旋度: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
43、比浊法:将抗生素标准品的稀释液与供试品的稀释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已经接种
试验菌的液体培养基,摇匀,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其浑浊程度。
44、琼脂扩散法:利用抗生素在摊布特定试管菌的琼脂培养基内扩散,形成含一定浓度抗生素的球形区,抑制了试验菌的繁殖,通过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其效价的大小的方法。
45、生物检定:是利用药物对生物所引起的药理作用来测定药物的生物活性或效价的一种方法。
46、容量分析法:是依据已知浓度的标准试剂溶液与被测定的一定量供试品药物完全作用所消耗的标准试剂的体积,来计算被测定药物中有效物质含量的方法。
48、逆滴定法:用一定量的已知浓度的碱的标准溶液与抗生素供试品中和后成盐,用已知浓度的酸的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碱,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式计算供试品中抗生素样品的含量。
50、电位滴定法:选用两支不同的电极,一支为指示电极,其电极电动势随溶液中被分析成分的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另一支为参比电极。
其电动势固定不变。
在到达滴定终点时,固被分析成分的离子浓度急剧变化而引起指示电极的电势突变,此转折点为突越点。
51、茚三酮反应:茚三硐在微酸性条件下与含有α—氨基、亚氨基的AA一起加热,发生氧化、脱氨、脱羟等作用,可形成还原茚三硐氨基衍生物,与茚三硐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称为茚三硐反应。
52、双缩脲反应:当尿素加热到180摄氏度左右时,两分子的尿素融合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溶液反应产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称为双缩脲反应。
54、福林酚法:该方法是双缩脲法的发展,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铜与蛋白质的复合物,然后这个复合物以及硌氨酸和色氨酸的残基还原磷桐酸-磷钨酸试剂,产生深蓝色。
56、甲醛滴定法:在中性和常温条件下,甲基速与AA上的氨基(或亚氨基)结合,C是C变-NH3+释放,从而溶液的酸性增加,可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 滴定之每释放一个H+,就相当于有一个氨基氮。
57、非水滴定法:在冰醋酸中可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測定AA容量.根据酸碱质子学说,一切能给出质子的物质为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弱碱在酸性溶液中碱性增强,弱酸在碱性溶液中酸性增强.因此,如选择适当的溶剂使酸,碱性增强,则可进行滴定.AA在水中呈中性,在冰醋酸中呈碱性,因此采用高氯酸等强酸精心滴定.
71、H3—TdR掺入法:在测试液中加入由H3标定的胸腺嘧啶(3H-TdR),由于在细胞增殖过程中3H-TdR是DNA合成的必备物质,所以3H-TdR掺入的多少就代表了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
通过比较待测品与标准品对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来确定待测品的活性的方法。
73、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其代谢产物等为起始原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并以相应分析技术控制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的生物活性制品,可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74、异烟肼法:甾体激素C3上酮基及某些其它位置上的酮基都能与常用的羰基试剂——异烟肼发生缩合反应产生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比色,测定含量的方法。
76、保护指数:动物经抗原免疫后,其耐受活菌或活病毒攻击相当于未免疫动物耐受量的倍数。
79、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蛋白质带转移到尼龙膜上,以亲和反应或疫反应检测样品,经电泳分离的那些蛋白质带能与亲和反应或免疫反应的配体特异结合。
8、内消法:供试配好后分为相同的两份A、B,先把A中的被测物完全除去,再加入标准
品使成对照液,这样对照液与供试液颜色相同,然后再比较。
17、酶的交联:通过化学反应或免疫学反应,让酶与抗体、抗原、半抗原物质结合的过程称为酶的交联。
二、简答题
4、试述生物药物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1)、取样:要真实、合理、具代表性、均匀。
(2)、鉴别:根据化学结构、物理化学特性或生物学特性进行。
一种鉴别反应只能反映药物的某一特征,而同时经过几种物理化学鉴别试验和生物学特性测试,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药物的性质。
(3)、检查:主要检查生产过程中或贮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杂质或药物的降解产物。
(4)、含量测定:确定生物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规定的含量要求。
另外,药物的“性状”对药物质量评价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检验报告:只要有任何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这个药品即为不合格产品,书写报告包括药品名称、原料或制剂规格、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7、如何鉴别大肠杆菌、沙门菌、绿脓杆菌?
答: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别见作业本。
绿脓杆菌的鉴别:
1、形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荚膜,无芽孢,一端有1—3根鞭毛,运动极为活跃。
菌落周围常有蓝绿色色素扩散到培养基中。
2、分离、初步鉴别培养:
使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平板。
绿脓杆菌在此平板上,典型菌落呈扁平无定形。
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无光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常有水溶性蓝绿色素扩散,使培养基显蓝绿色。
但也不产生色素的菌株,应注意挑选。
取疑似菌落进行培养。
经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3、生化试验:
(1)氧化酶试验(+)
(2)绿脓菌素试验(+)
(3)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4)明胶液化试验(+)
4、42摄氏度生长试验(+)
5、结果判定:
空白阴性,供试品检查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和绿脓杆菌素试验同为阳性,可判定检出绿脓杆菌;如绿脓杆菌菌素为阴性,而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产气和42摄氏度生长均为阳性,亦判定检出绿脓杆菌。
8、放射性免疫测定法中竞争法与非竞争法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抗血清的质量检定分为哪三个方面?影响抗体产生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答:竞争法的原理:Ag*Ag*Ab Ag F(cmp)Ag
+Ab +
Ag AgAb Ag B(cmp)Ag
标准抗原—系列浓度:Ag*+Ag>Ab
非竞争法的原理:Ag+Ab*(过量)Ab*+ AgAb*(分离 F Ag )
B Ag
抗血清质量鉴定分为:
(1)亲和力:表征抗原抗体之间结合能力的大小。
(2)特异性:交叉反应越低,表示抗血清的特异性越高。
(3)滴度:是指将抗血清稀释时能与抗原发生反应的最高稀释度。
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1)佐剂(2)剂量(3)免疫竞争
9、在酶免疫测定法中竞争法与非竞争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哪些类型?在酶免疫测定法中胰岛素测定实例。
答:竞争型:
固相法、双抗体法、均相EIA、酶抑制剂免疫测定(均相)
非竞争型:
三明治法(双抗体夹心法)、免疫酶测量测定法、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酶——抗酶法胰岛素测定实例见笔记本。
10、没免疫测定法中实验条件的建立包括哪五个过程?(作业本上也有)
答:过程:包被——洗涤——加待测物——温育——酶检测
(1)包被:
在偏碱性条件下(PH8—9.6),固相材料酶标板,加满抗原或抗体液,置4摄氏度静置过夜;若抗原或抗体浓度过小,覆盖不完全;过大,分子相互碰撞成乳粒,盖不住。
(2)洗涤:
除去未吸附或吸附不牢的抗原或抗体,避免菲特异性吸附,洗涤完后用牛血清蛋白的BSA
去封闭空隙,常在洗涤液中加BSA。
(3)加待测物:
浓度要适宜,通过试验选定,PH、离子强度利于反应。
(4)温育:
为了使酶免疫测定法中的免疫学反应和酶学反应利于进行,常需要合适的PH和适宜的离子强度的底物液,保持一定的温度,并作用一定时间,这个过程称为温育。
分为:①包被温育②抗原抗体温育③E—S温育37摄氏度,时间准确。
(5)检测:
P与E—S系统相关,通过标准曲线法来测定。
11、在酶免疫分析中终点法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答:条件:
⑴要有专一地作用于被测物的酶,并能获得它的制品;
⑵能确定使这种酶反应接近进行完全的条件;
⑶反应中底物的减少,产物的增加,辅酶物质的改变都可以借助某种简便的方法进行测定。
注意的问题:
⑴酶的底物特异性:①绝对专一性:很少;
②相对专一性:能作用于一类化学键、一类化合物;
③立体结构专一性。
使用相对专一性酶时,判断是否有与被测物相似的杂质。
⑵使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进行的方法:
①消耗产物P,使反应向左进行;
②双底物反应,可增加第二底物量,也可与第二底物的再生系偶联;
③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应选择适当的pH值;
④用具有不同平衡常数的辅酶类化合物代替原有辅酶;
⑤和不可逆的酶反应偶联。
⑶反应液的酶量:
要使酶反应在短时间完成只有使用时底物亲和性很大的酶,酶用量必须很大才能达到此
点。
为了进行正确的定量,反应必须进行到基本上完成(转化达99%以上),一般情况下需向分析样品中加入的酶量大致是:对于第一反应为1Km1;对于第二反应为(1~2)Km指
⑷产物抑制:
若产物对反应本身有抑制作用,则会妨碍反应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将该产物除去或者和再生系统偶联等办法来解决。
13、如何在一个比色杯中同时定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D—2—磷酸甘油酸?
答:D—2—磷酸甘油酸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A TP
丙酮酸+NADH 乳酸脱氢酶
乳酸+NAD+
Buffer+样品+NADH 25℃
A1(340nm)
乳酸脱氢酶
A2(340nm)
ADP
A3
丙酮酸激酶
A4 烯醇酶
A5
△A1=A1-A2(丙酮酸)△A2=A3-A4(磷酸烯醇式丙)△A3=A4-A5(D—2—磷酸甘)
14、如何在样品中同时测定葡萄糖和果糖?如何进行G—1—P的定量测定?
答:Buffer+DNA+样品(GF)+磷酸G脱氢酶A1 加己糖激酶测A2(△A1=A2—A1)加磷酸G异构酶A3(△A2=A3-A2)
G—1—P的定量测定:将含有88mol/L三乙醇胺缓冲液、1.7mol/L EDTA、4.4mol/L Mg离子、0.5mol/L NADP、样品及4.4以上的G—6—P脱氢酶的混合溶液放置5分钟使反应完全,在340nm测定吸收度;然后加入0.1ml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其量在反应液中达8.8微克,待反应完成后再记录340nm的吸收度(A2);根据(A2-A1)就可算出G—1—P的量
15、酶循环放大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酶循环放大法的特点是什么?答:基本原理:第一步:转换反应式样中的待测组分为底物,经特异反应生成与待测组分相当的定量循环底物。
第二步:循环反应:生成的循环底物反复参加由两个酶反应组成的偶联反应,所得产物为循环底物的若干倍。
第三步:指示反应:采用酶法测定反应产物。
有反应产物及循环次数,计算出循环底物量,再推算式样中待测组分的量。
注意事项:(1)循环反应中两个底物要过量。
(2)通过对照试验确定循环次数
特点:①灵敏度高②特异性强③循环效率高
15、电泳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电泳基本原理:
任一物质质量,由于其基本的解离作用或其表面吸附其他带电质子。
在电场中便会向一定的电极移动。
时于蛋白质的两性物质pH<pz,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反之向正极移动。
当pH=pz 时,在电场中不移动。
影响迁移率的因素:
⑴导电溶液性质⑵颗粒自身性质⑶支持物的影响⑷电场强度⑸焦耳热(6)分子筛
16、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方法有哪两种?它们的催化剂和加速剂分别是什么?
答:①化学聚合✂制备小孔胶
催化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或三乙醇胺及二甲氨基丙腈
②光聚合✂制备大孔胶
催化剂:通常用核黄素(VB2)
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也可不加。
1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见作业本)
答: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为支持物的区带电泳,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不同可分为不连续和连续两种系统。
不连续PAGE建立在区带电泳原理的基础上,一孔径大小不同的PAGE作为支持物,采用电泳基质的不连续体,使样品在不连续的两相间积聚浓缩成很薄的起始区带,然后再进行电泳。
在PAGE过程中有三种物理效应:1、样品的浓缩效应2、凝胶的分子筛效应3、一般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
18、SDS—PAGE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电泳的迁移率与被测物的电荷、分子形状和分子量大小等因素有关,当用SDS破坏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
在强还原剂的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打开并解聚组成它们的多肽链。
解聚后的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消除了不同种类蛋白质分子之间应有的电荷差异,蛋白质——SDS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形状像一个长椭圆棒,短轴约18埃,长轴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有关。
这样,这种复合物的电泳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及其亚基分子量的大小。
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000到200000间时,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用标准蛋白做出标准曲线,即可测出未知蛋白的分子量。
19、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蛋白质染色的方法有哪5种?
答:在线性梯度凝胶电泳中,蛋白质在电场中向着凝胶浓度逐渐增多的方向即孔径逐渐缩小的方向迁移,随着电泳的进行,蛋白质受到孔径的阻力越来越大。
起初,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度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蛋白质本身的电荷密度,电荷密度越高,迁移速率越快;二是蛋白质本身的大小,分子量越大,迁移速率越慢。
当蛋白质迁移所受到的阻力大到足以完全停止它前进时,低电荷密度的蛋白质将“赶上”与它大小相似,但具较高电荷密度的蛋白质,因此,在梯度凝胶电泳中,蛋白质的最终迁移位置仅取决于它本身分子的大小,而与蛋白质本身的电荷密度无关。
从以上讨论看出,在梯度凝胶电泳中,分子筛效应体现的更为突出。
由于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因此通过制作标准曲线,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未知样品的电泳,便可测出未知蛋白的分子量。
蛋白质染色的方法:氨基黑10B法、考马斯亮蓝R250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1—苯胺基—8—奈磺酸法、银染色法。
20、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纸色谱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当流动相中所含的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差异,它们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就有差异。
因此,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流出而得到分离。
纸色谱的影响因素:物质极性、溶剂、pH、滤纸、温度和时间(课本132页)
21、HPLC的基本原理是什么?HPLC的色谱类型有哪几种?
答:基本原理:HPLC是一项分辨率很高的色谱技术。
它是以液相洗脱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由经典的液相色谱发展而来,改用流动相采用高压输送,固定相颗粒小的新剂型,发展为柱效高、分离速度快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的色谱类型:正相色谱(分离极性样品)、反相色谱(分离非极性样品)、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22、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分别是什么?
答:基本原理:
混合物的分离依据是依据色谱柱的性质(柱效)和固定相的性质(选择性)。
柱效
由峰高和保留时间测定,蒸汽应尽快通过柱子得到窄峰。
固定相或溶液效率由样
品蒸汽(溶质)固定相(溶剂)反应引起,它决定了色谱图上溶质带的位置。
在
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变化对每一汽化物是相同的,因此,分离是由分配系数所决
定的,如果它们的分配系数有足够的差别,即可分离。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越大,
柱效越高;高效能的柱子可减少样品的用量,缩短柱长和在较低温度下操作。
类型:气固色普法(GSC)、气液色谱法(GLC)
23、怎样进行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答:抗生素药物的鉴别包括抗生素以及其衍生物的旧爱你别。
前者是鉴别抗生素的种属,后者是鉴别衍生物是属何种盐类、酯类、复合物等。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学法。
物理学法有紫外光吸收图谱、红外光吸收图谱、色谱分析等。
化学重用的有功能集团反应,特异的显色反应等。
生物学法利用特异的酶反应。
24、如何鉴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答:1、结构:
氨基糖类抗生素又称氨基醛类抗生素,是由一类分子中含有一个环已醇配基以糖苷键与氨基糖(或戊糖)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多羟基多氨基,故显碱性。
主要有链霉素,新霉素,卡纳毒素和庆大霉素等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作用很强,对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抗菌作用,特别使用各种结核病,但具耳毒性和肾毒性的缺点。
是链霉糖,链霉呱和葡萄糖胺衍生物所形成的糖苷。
2、鉴别试验。
(1)茚三硐反应
此类抗生素分子中含有氨基糖苷结构具有羟基胺类和a-氨基酸的性质可与茚三硐溶合成的蓝紫色化合物。
可用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试验和TLC的显色反应。
(2)坂口反应
坂口反应是链霉素水解产物;链霉呱的特有反应,在碱性溶液中,链霉呱和a-萘酚(或8—羟基喹啉)分别同次溴酸钠反应生成各自产物再相互反应而形成橙红色化合物,加入尿素变颜色稳定。
(3)糖类试剂反应
含戊糖或已糖结构的氨基糖类抗生素经酸性水解后在盐酸或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糖苷或羟甲基糖苷,糖苷与a-萘酚或蒽酮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反应。
(4)埃尔松——摩根反应
此类反应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水解后释放出氨基已糖,在碱性条件下氨基已糖与乙酰丙酮溶合,生成吡咯样化合物,次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与加入的N,N—对二甲氨基甲醛的酸性醇溶液生成红色化合物。
(5)麦芽酚反应
是链霉素的特征反应。
3、薄层色谱
4、旋光性
25、测定青霉素中过敏原青霉素噻唑衍生物的原理是什么?
答:青霉素中高分子杂质—青霉噻唑多肽和青霉噻唑蛋白的含量可用凝胶过滤分离,用penamaldate发测定主要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团量,以相当与青霉噻唑正丙胺的量代表青霉素中致敏性高分子杂质含量,以P值表示,当P值为0.5微克每克以上在兔抗BOP16-HAS 血清致敏豚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中呈阳性反应。
机理:青霉噻唑蛋白+氯化汞——285nm特征吸收
26、抗生素的效价微生物测定方法有哪三种?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稀释法、比浊法、琼脂扩散法(即管碟法)
管碟法的基本原理:管碟法是利用抗生素在摊布特定试管菌的琼脂培养基内扩散,形成含一定浓度抗生素的球形区,抑制了试验菌的繁殖,通过透明琼脂培养基,可观察到透明的抑菌圈;并在一定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内,对数浓度(剂量)与抑菌圈面积或直径成正比。
方法设计是在同样条件下将已知效价的标准品溶液与未知效价的供试品溶液的剂量反应(抑菌圈)进行比较;当标准品和供试品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抗生素时,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是属于溶液,对一定试验菌所得的剂量反应曲线,在同一剂量范围内应互相平行。
根据以上原理一剂量法、二剂量法、三剂量法等,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27、试述管碟法中影响抗生素抑菌圈形状的因素及控制。
答:(1)稀释抗生素用的缓冲液的pH值、盐浓度的影响:
某些抗生素溶液,如果pH值低或含盐浓度高,就会不显抑菌圈或印园形抑菌圈。
这是因为抗生素溶液的盐浓度高或pH值过低,可能改变抗生素分子的解离状态,影响了抗生素对实验菌抑制作用的浓度。
(2)加菌时培养基浓度的影响:
加菌时培养基温度过高或温度不高受热时间过长,试验菌部分或全部被烫死,造成抑菌圈破裂或无抑菌圈。
(3)试验用的器材洗净度的影响:
试验用的器材被微量的抗生素污染,易出现抑菌圈破裂。
(4)双碟培养温度的影响:
若培养箱内的温度不均匀,平皿内试验菌生长不均,抑菌圈不圆。
同时还影响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扩散系数,抑菌圈大小不同。
(5)其他操作影响:
在向小钢管内滴加抗生素溶液时,溶液溅落到小钢管外的培养基表面,抑菌圈破裂;小钢管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不严密,使抗生素溶液漏出,破坏了均匀扩散现象,小钢管彼此间距离太小,形成相互影响的印园形或椭圆形抑菌圈;制备的平面皿培养基厚度不均匀,出现抑菌圈不圆。
28、试述管碟法中影响抗生素抑菌圈清晰度的因素及控制。
答:(1)试验菌的特性与数量
试验菌时间放置菌群中的一些菌株出现生理特性有所变化或是生长速度改变,或对生长素的
敏感度有所变化,常出现双圈或抑菌圈的边缘不清。
军曾培养基中的菌量过低,抑菌圈的边缘模糊不清,菌量过高,使抑菌圈太小并且影响试验菌灵敏度。
(2)培养基的原材料品种与质量
不同原料加工的栋对抑菌圈的形成影响显著,鱼胨、鸟胨等效果较好,而肉胨、蛋胨效果不好。
酵母膏中含有B族维生素,它不仅影响试验菌生长,而且还影响某些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如氯霉素效价,当培养基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时,则抑菌圈较为清晰。
琼脂的质量和加量多少均能影响抑菌圈质量,不仅能影响试验菌的生长,而且还影响某些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扩散系数。
改变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强度。
(3)调节培养基的pH值或增加适量的盐浓度可使抑菌圈清晰,调节pH值能改变抗生素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培养基pH的改变直接影响试验菌的生长速度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