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
价值
李琳琳
【摘要】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vity coefficient,ADC)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7
月本院收治住院的236例乳房包块伴乳头溢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组织
病理学检查确诊,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肿瘤组(n=144)和正常组(n=92).单因素和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管原位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BC)相关危险因素,并检验潜在危险因素对MRI表观扩散系数诊断的影响程度,Pearson分析MRI表观扩散
系数与弹性超声评分之间的相关性,ROC受试者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肿瘤组
患者超声弹性评分和血清指标CA125、CA153、CEA浓度分别为(2.03±1.11)分、(17.60±4.13) U/mL、(28.22±5.31) U/mL、(2.91±1.25) ng/MI,正常组超声弹性评分和血清指标CA125、CA153、CEA浓度分别为(1.52±0.89)分、(15.79±3.67) U/mL、(26.03±6.01) U/mL、(2.52±0.78) ng/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患者ADC平均值(1.19±0.39)mm2/s高于正常组患者
(0.83±0.32)mm2/s,ADC分散程度和分布区间也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Logistic回归显示弹性超声评分(P=0.012,OR=0.793)、
ADC(P=0.000,OR=2.262)、CA125(P=0.003,OR=1.295)是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ADC值对MRI表观扩散系数诊断的影响程度最
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超声弹性评分正相关
(r=0.471,P=0.000);ROC曲线显示,弹性评分AUC=0.684,P=0.006,最佳临界值
2.76分,敏感度68.2%,特异度78.3%;ADC值AUC=0.782,P=0.000,最佳临界值1.36 mm2/s,敏感度78.3%,特异度7
3.0%;CA125值AUC=0.726,P=0.000,最佳
临界值20.42 U/mL,敏感度65.3%,特异度72.1%.结论 MRI表观扩散系数对于早
期检出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为临床治疗
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9(051)003
【总页数】4页(P189-192)
【关键词】乳腺癌;表观扩散系数;MRI;弹性超声评分
【作者】李琳琳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24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R737.9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发生于乳腺导管-小叶,虽然存在典型的上皮细胞增生特征,
但肿瘤细胞尚未侵及周围基质,若侵袭基质则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IBC)[1]。
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极差。
由于早期DCIS和IBC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就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手术时机,导致预后不佳。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学诊断特别是超声弹性评分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DCIS和IBC的临床检出率。
有研究[2-3]指出,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于诊断DCIS和IBC具有重要价值,但国内外研究尚少,尤其是在早期DCIS和IBC诊断方面的意义尚未得到证实。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传统血清学指标、弹性超声评分和
ADC在DCIS和IBC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检出DCIS和IBC提供新思路,现将结
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住院的236例乳房包块伴乳头溢液患
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单侧或双侧乳房包块伴乳头溢液;(2)年龄<80岁;(3)入院前未行任何放化疗。
排除标准:(1)入院时乳腺严重感染者;(2)临床病理资料不完整者;(3)合并其他肿瘤者;(4)肝、肾功能衰竭者;(5)男性;(6)病理诊断
不明确者。
根据穿刺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为肿瘤组(n=144)和正常组(n=92),肿瘤组乳腺癌家族史患者28例,绝经患者96例,年龄(49.72±7.09)岁,
BMI(22.43±3.65)kg/m2,正常组乳腺癌家族史患者16例,绝经患者60例,年
龄(50.21±8.15)岁,BMI(23.62±4.32)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DCIS和IBC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手册[4],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CJYD-20161659J),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1.2.1 弹性超声评分
超声探头于病灶处实施加压解压操作,控制压力指标在2~3级,然后分析得到的图像。
乳腺组织弹性参照日本UE评分标准(5分法):1分:肿瘤整体变形,整个
肿瘤区域图像显示为均匀绿色;2分:肿瘤大部分变形,肿瘤区域图像为蓝绿混杂、以绿色为主;3分:肿瘤边界发生变形,中心无变形,肿瘤中心区域图像为蓝色,周围组织图像为绿色;4分:肿瘤区域无变形,整个肿瘤区域图像显示为蓝色;5分:肿瘤整体及周边组织无变形,肿瘤中心区域和周围组织图像为均匀蓝色。
1.2.2 核磁共振检查
采用3.0T超导MR扫描仪(荷兰Philips公司)行MRI检查,设置梯度场强
45mT/m,梯度切换率200mT/m/s,检查体位及扫描范围:患者俯卧位、双侧乳房呈自然下垂置于乳腺相控阵表面线圈内,扫描范围包括双侧乳腺和腋窝。
扫描序列至少包括:横断位T1WI序列、T2WI序列、横断位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横断位T1WI动态增强序列。
所有序列扫描结束后根据内置软件系统手动选择病灶最大层面,于病灶信号均匀处勾画ROI,测量ADC值3次,取平均值。
1.2.3 生化血液学指标
患者入院后抽取晨间空腹静脉血3~5mL。
置于一次性无抗凝剂试管内,离心后取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酶联免疫吸附法(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CA125、CA153、CEA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CIS和IBC相关危险因素,并检验潜在危险因素对ADC诊断的影响程度,Pearson分析ADC与弹性超声评分之间的相关性,ROC受试者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弹性评分、血清CA125、CA153、CEA浓度
肿瘤组患者的弹性评分、血清CA125、CA153、CE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弹性评分、血清CA125、CA153、CEA浓度对比项目肿瘤组
(n=144)正常组(n=92)t值P值弹性评分(分)2.03±1.111.52±0.892.2310.026血清CA125浓度(U/mL)17.60±4.1315.79±3.672.1220.031血清CA153浓度(U/mL)28.22±5.3126.03±6.012.0110.043血清CEA浓度
(ng/MI)2.91±1.252.52±0.782.2650.023
2.2 影像学特征
肿瘤组所有患者MRI均显示肿块,其中类圆形50例,分叶状64例,蟹足形30例;肿瘤边界清晰46例、模糊82例、毛刺状16例。
MRI显示病灶呈T1WI等信号的84例、T1WI低信号的60例;T2WI均为高信号,其中呈明显高信号的90例,病灶信号不均匀,54例可见低信号分隔。
见图1。
图1 DWI示病灶不均匀高信号
2.3 ADC值
肿瘤组患者ADC平均值为(1.19±0.39)mm2/s,高于正常组患者
(0.83±0.32)mm2/s,ADC分散程度和分布区间也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41, P=0.009)。
见图2。
图2 ADC值测量
2.4 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弹性超声评分、ADC、CA125是DCIS和IBC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ADC值的影响程度最大。
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项目βSEOR置信区间P值年龄-0.1520.0890.8500.701~1.0650.740BMI0.2170.1181.2390.969~1.5890.562弹性评分-
0.1580.0200.7930.811~0.8860.012ADC0.8110.0982.2621.854~
2.7690.000CA125 0.2940.1031.2951.021~
1.7260.003CA1530.3200.2691.3720.801~
2.3890.931CEA0.0910.0781.0090.930~1.2860.679
2.5 Pearson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超声弹性评分正相关(r=0.471,P=0.000)。
2.6 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
ROC曲线显示弹性评分最佳临界值为2.76分,ADC最佳临界值为1.36mm2/s,CA125最佳临界值为20.42 U/mL,三者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见表3。
表3 弹性评分、ADC值和CA125诊断效能比较项目敏感度(%)特异度(%)AUC面积标准误P值置信区间弹性评分68.269.20.6840.0310.0060.886~0.993ADC值78.373.00.7820.0210.0000.904~
1.003CA12565.37
2.10.7260.0250.0000.851~1.201联合诊断
81.378.50.8510.0170.0001.231~3.412
3 讨论
我国乳腺癌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早期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BC)占比最高,但由于DCIS和IBC的早期
临床症状不明显,致使大量患者错失手术时机。
因此,如何快速、尽早诊断DCIS 和IBC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5]。
虽然多种血清学指标联
合诊断可以提高DCIS和IBC的检出率,但仍不够理想。
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乳腺肿瘤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式之一,极大地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研究[6]显示,MRI表观扩散系数在早期诊断DCIS和IBC中有重要价值,但目前
尚未充分证实,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传统血清学指标、弹性超声评分和ADC在DCIS和IBC中的诊断效能,以评估MRI表观扩散系数在DCIS
和IBC中的诊断价值。
两组患者弹性评分、血清CEA、CA153和CA125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患者ADC高于正常组,ADC分散程度和分布区
间也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弹性评分、血清CEA、CA153、CA125和ADC
对诊断DCIS和IBC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弹性评分和CA125是DCIS和IBC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ADC对诊断的影响程度最大,提示该指标可能对DCIS和IB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良恶
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7-8],Pearson相关显示ADC与超声弹性评分正相关(P<0.05),证实ADC值与DCIS和IBC的关联性。
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弹性评分和ADC值对DCIS和IBC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ADC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其最佳临界值1.36 mm2/s,此时敏感度78.3%,特异度73.0%,均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进一步证实ADC在DCIS和IBC中的诊断价值。
弹性评分、CA125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4和 0.726,同样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三种指标联合诊断将有助于提高DCIS和IBC临床检出率(AUC=0.851,敏感度81.3%、特异度78.5%)。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纳入指标较为单一,没有将各血清学指标联合诊断结果与弹性评分和ADC进行比较,可能低估血清学检查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MRI表观扩散系数对于早期检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Zhao J,Guan H,Li M,et a1.Significance of the ADC ratio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J].Acta Radiol,2016,57(4):422-429.
[2] Bickel H,Pinkerdomenig K,Bogner W,et al. Quantit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s a noninvasive imaging biomarker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 an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Invest Radiol,2015,50(2):95-100.
[3] 贾红霞.乳腺MRI与乳腺X线诊断导管原位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67-68.
[4] Ding JR,Wang DN,Pan JL.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nd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J].J Cancer Res Ther,2016,12(2):744-750.
[5] Jha AK,Rodriguez JJ,Stopeck AT.A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to estimate a single ADC value of lesions using diffusion MRI[J].MagnReson Med,2016,76(6):1919-1931.
[6] 张敏,董光,聂家秋,等.动态增强MRI及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腺病的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12):1759-1762.
[7] 王占秋,李京龙,黄松涛,等.乳腺MRI与乳腺X线在导管原位癌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6):1089-1091.
[8] Ma L,Xu X,Zhang M,et a1.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 of gastric cancer: Correlations of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ith histological type,Lauren classification,and angiogenesis[J].Magn Resen Imaging,2016,37:27-32.。